正兴文秘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工作汇报 思想汇报 发言稿 主题教育 教案设计 对照材料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社区党务工作者【五篇】(范文推荐)

时间:2024-01-10 10:57:02 来源:网友投稿

社区党务工作者范文第1篇我叫__*,男,现年39岁,中共党员。现任新建社区党总支书记。多年来,我以党性为后盾,以政治责任感为动力,从思想上、作风上加强自身建设,恪尽职守、竭诚奉献、辛勤工作,出色地完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区党务工作者【五篇】(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社区党务工作者【五篇】

社区党务工作者范文第1篇

我叫__*,男,现年39岁,中共党员。现任新建社区党总支书记。多年来,我以党性为后盾,以政治责任感为动力,从思想上、作风上加强自身建设,恪尽职守、竭诚奉献、辛勤工作,出色地完成上级党委交办各项任务,为党务工作和党的事业奉献我一份力量。

我是20__年走上党务工作者岗位上的。是一名党务战线上的新兵。这一点,我很清楚,我并且深知: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一名组工干部,必须具备优良的政治、业务素质和政策水平,特别是新时期党务工作给组工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十分注重知识的更新,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和岗位锻炼的机会,不断加强马列主义、思想特别是的科学发展观的学习,为此我报考了安徽省党校,拿到了法律专业大专学历;
在平时的工作中,我刻苦钻研业务知识,自觉锤炼,不断增强做好组织工作的能力。在近几年的工作中,我多次按照镇党委要求和布署,组织社区“欢乐花鼓灯文艺队”将党的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编成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既给群众带来欢乐,又起到了普法的作用。同时在我社区开展了“进百家门,知百家情,暖百家心”主题教育活动,在群众中收到了较好效果。

我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牢记自己是一名党务工作者,在平时的工作中,事事、处处、时时都以党员的条件来严格要求自己,以一名组织干部来约束自己,对事业兢兢业业,勤勤恳恳,默默奉献,辛勤工作。几年如一日,将自己的责任、热情、智慧和心血全部奉献于党务工作这一伟大事业。几乎每天早晨我都是第一个来到办公室,进屋后,烧开水、搞卫生成了我必做的第一项工作。下班后,我总是最后一个离开,因为我还要检查一下办公室的灯是否关闭、电源插头是否拔掉、门窗是否关好。工作上,任劳任怨,一人承担多人的工作量,也从无怨言。去年,正值炎夏,为了建立我社区党员管理信息系统,我经常深入到各支部指导填写信息卡,第一步填表工作很快完成,但后期的输机工作比前期工作任务还要大还有多。为了早期完成任务,我将所有资料带回家中,不分昼夜,自已输机,有时在计算机前一坐就是一整天;
一分耕耘就会有一分收获,我社区118名党员输机工作终于如期完成。社区党员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为社区党员管理步入科学的、现代信息化管理阶段轨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坚持原则,恪尽职守,当好党员发展工作的“第一把关人”。几年来,我认真贯彻镇组织部门“十六”字方针,坚持原则,恪尽职守,不怕得罪人,把质量放在第一位,为了掌握和了解到发展对象的真实情况,不让不合格人员跨入党组织的大门,我先后找人谈话有几百人次,走遍社区各个角落,收集有关情况。在找积极分子谈话时,总是认真细致做好思想工作,对符合发展条件的同志,提出更高的要求,灌入党的宗旨和思想,充当宣传党的知识的传播人;
对不太成熟的同志,指出不足,以情动人,春>!

几年来,我积极维护领导班子团结和谐,认真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做到及时请示,按时汇报,同班子成员紧密合作,齐心协力营造一个从大局出发,拾遗补缺,自觉补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人抓工作氛围。

社区党务工作者范文第2篇

一、加强社区党务者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区党组织在基层党建、城市管理、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迫切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职业化的社区党务干部队伍。

夯实党在城市基层执政的基础需要一支高素质的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伴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社会形态的变化和政府职能的转变,越来越多的矛盾向社区集聚,社区在化解社会不稳定因素、维护安定团结方面的政治责任也比以往更加重大。社区党组织是社区各种组织和各项事务的领导核心,社区党务工作者是党和政府与各方面群众接触的直接纽带,承担着社区组织、管理和服务的各项职责。只有建立一支坚强有力的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切实履行好职责,社区党组织才能真正成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团结和带领社区群众搞好社区建设的战斗堡垒,党执政的基础才能在社区中得到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作用才能很好地实现。

社区党建的不断深化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党务工作者队伍。社区党建是一个老课题,因为这一命题已经提出多年,也探索了多年;
社区党建又是一个新课题,因为城市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实践中不断涌现出新情况、新问题,探索没有止境,深化没有终点。抓好社区党建,关键在人。当前,社区党员人数迅速增加,流动性不断增强,社会学中提出的“单位人”向“社会人”转换的理论早已成为活生生的现实。近几年来,鼓楼区每个街道年均接纳新党员都有200多名。社区党组织党员教育管理的对象、范围、层次等都发生很大变化,党员的组织和教育管理更加困难,任务更加繁重,这就对社区党组织建设和社区党务工作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区党务工作者是社区党建的骨干力量,只有结合社区的实际和社区建设的特点,大力加强社区党务干部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能力建设,广大社区党务工作者才能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化解新矛盾,才能在实践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出党建工作的新规律,创造出新的经验,把社区党建工作不断推向深化。

社区要发挥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主阵地作用需要一支高素质的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社区党组织不仅承担着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重任,而且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弘扬社会主义道德文化、维护社会稳定、净化社会环境等方面担负着重要职责。社区是人们集中居住的社会共同体,居民来源分散、结构复杂、素质不一,他们的思想意识、利益诉求和生活方式呈现多样化的特点,这就使社区党组织宣传、教育、联系、组织、团结群众的任务更重,难度更大,对社区党务干部的素质能力要求更高。社会的文明进步使居民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日益突出,参与社区建设管理和参加社区文化、教育、体育、科普活动的空前高涨,各种群众自发组成的活动团体大量涌现,只有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社区党务干部,才能对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加以有效的引导和管理,保证其健康有序地发展,共同构建文明和谐的新社区。

二、当前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在各级党委的高度重视下得到了较好的加强。从整体上看,社区党务工作者大多有着较高的政治素质、工作热情和奉献精神,在社区各项事业的建设工作中发挥了骨干和中坚的作用,洒下了艰辛的汗水。但是由于社区党务工作者的选配、培训、考核和管理等机制尚不完善,他们仍然存在素质能力偏低、年龄结构老化等问题,还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社区建设的要求。

在人才来源上,存在“没人干”的问题。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是党的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是新形势下人才队伍一个特殊而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和干部传统干部管理体制的制约,社区党务工作者的选用上存在高层次人才流入难的问题。许多人对社区工作者的认识还停留在居委会“老大妈”的形象上,认为社区工作都是些婆婆妈妈的小事,不需要什么专业知识和文化素质。有个调侃的说法,说社区干部是“三八六”部队(指女同志和退休同志),这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一部分人对社区工作的看法。而在体制上,由于目前社区委员会既不是我国城市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也没有真正成为具有自治能力的社会组织,因此社区党务干部身份不确定,既非国家公务员,又非事业单位干部,导致了社区工作岗位的社会地位边缘化,甚至成为解决失业人员再就业的一个重要场所。就我区社区党务干部来源看,企业失业、下岗职工占68%,街道干部兼职20%,返聘离退休人员12%,高素质人才严重缺乏。

在工作能力上,存在“不会干”的问题。不少社区党务工作者整天忙于事务,学习提高机会不多,新知识的补充和更新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变化,知识面偏窄、能力素质偏低的问题在长时间内得不到有效解决。一是文化水平偏低。社区党务工作者多数是下岗失业人员,以前多数人也没有从事过党务工作,受过专业培训的人更少,所以没有多少工作方法。就鼓楼区而言,社区队伍整体素质虽然比以往有较大提高,但还是不能满足新时期社区工作的需要。鼓楼94个社区的387名社区党务工作者中,43%的学历在大专以下,90%以上社区书记属于计划体制下的老社区工作者,几乎没有社区建设、社会学等相关专业的人才,这种现实情况制约了社区党建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二是学习培训不够。许多社区工作者在社区工作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没有受过正规的培训。由于知识更新缓慢,工作水平难以提高,绝大多数社区党务干部开展工作一靠上级指导,二凭传统经验,而他们的经验大多是计划体制下的党建工作经验,创新的力度和空间受到很大限制。尽管社区工作本身是一项经验性很强的工作,但对于一个处在转型时期的社区的发展而言,仅靠经验还不足以应对层出不穷的新事物。由于社区管理体制的不完善和受自身素质的限制,面对社区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不少社区党务工作者的主要精力用于应付上级交办的任务,囿于原先的工作模式和思维方式,工作的自主性不足,开展党建工作的力度不够,对外来党员、流动党员的管理和党组织活动开展上缺乏有效手段,甚至沦为一些居民眼中清理垃圾、专收卫生费的人。

三是在待遇保障上,存在“不愿干”的问题。社区工作事务繁杂,工作要求高、难度大、待遇低、发展机会少,工作上的付出和回报比例失衡,使得社区岗位本身的吸引力,尤其是对年轻人吸引力较差。以鼓楼为例,社区工作者的月收入为1000元左右,达不到当地城镇职工平均收入水平,而大学毕业生一般希望自己的工资水平在1500-2000元,社区工作岗位的薪酬水平无法达到他们的职业预期。在职业发展的路向上,缺乏向上发展机会,职务晋升的道路阻隔,因此,一些人即使当上社区主任,也难以安心工作,一旦找到其他适合的岗位就会跳槽,造成社区干部队伍的不稳定。据统计,鼓楼区每年每个街道都有1-2个年轻的社区书记另谋出路。此外,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等福利待遇也没有完全落实,开展活动经费不足,也一定程度地挫伤了社区党务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三、几个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加强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要进一步营造鼓励社区党务干部干事业、支持他们干成事业的良好社会氛围,造就优秀人才流动、成长、进步的良好环境,通过建立健全和落实相应的制度形成社区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的有效机制,从根本上解决社区党务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广开用人渠道,解决“有人干”的问题。可以采用“三个一批”的办法:一是社会招聘一批。拓宽渠道,采取公开招聘、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用的人才选拔形式,面向全社会招聘,从企业下岗、转岗的党务干部中和党政机关分流的干部中选调或推荐一批业务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作风踏实的干部充实社区干部队伍,使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的素质有明显的提高。要特别重视选拔优秀大学毕业生充实进社区工作,以加快解决干部队伍年龄老化问题,优化社区干部队伍结构。配好配强社区领导班子,在条件成熟的社区推动社区党委(支部)领导班子公推直选。二是机关下派一批。从去年开始,鼓楼区结合区委、区府的中心工作,有计划地安排年轻干部到社区工作,所有转业干部在正式上岗前安排到社区帮助工作3个月,共选派了两批14名机关年轻干部到社区锻炼。同时,选派优秀街道党务干部到的社区党委担任书记。通过这些方式,一方面锻炼了机关干部,使他们更加了解基层工作实际,使党的工作更加符合社区群众和驻区单位的愿望和要求,另一方面带动了社区党务干部结构、功能的改善,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协调开展,推动了社区党建工作的深化。三是后备人才储备一批。社区党建是一项崭新的事业,既需要朝气蓬勃、思想敏锐年轻人的年轻人去开拓创新,也需要有丰富的党务工作经验和广泛的群众基础老社区工作者去推动工作。社区工作的长期性、连续性和稳定性,需要建立一个较为合理的社区党务工作者梯队,解决后继有人的问题。近年来,鼓楼区委组织部和人事局、民政局一起牵头,通过媒体、劳动职业介绍所、鼓楼党建网站等形式,采用社区党务工作者资格考试的方式,面向社会广泛吸纳政治素质好、有公益心、热心社区事务的党员参与社区党建工作,建立了社区党务工作者人才库,储备了一批社区党务人才。

社区党务工作者范文第3篇

前言:有一种光荣,成就于平凡的坚持;
有一种信任,来源于不懈的追求。

走进姜州街,环境舒适优雅,市场繁华有序,商铺摊点排布整齐,绿树红花交相争艳。姜州街社区居委会,政务公开规范齐全,业务办理程序通俗易懂。老年协会、义务消防队、社区志愿者等基层组织扎实活跃。这些成就都源于有一位好的基层组织带头人——熊建国。

今年38岁的熊建国,一个普通的社区党支书,在平凡的岗位上,身体力行,践行着对党的铮铮誓言;
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躬身而为,诠释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内涵。

身先士卒抓整治,坚持原则美环境

姜州街社区居委会,辖7条街,3个居民小组,常住居民920人,暂住居民2600人,赶集天流动人口约10000人。这是一个既有老镇,又有新街;
既有古老的建筑,又有林立的高楼;
既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又洋溢着现代时尚气息的地方,由于地处农村,赶集交易的人大都是周边地区的农民和流动摊贩,没有固定的摊位,再加之,过去既没正式的城管执法,又没有专职的环卫队伍,街道的脏乱差是可以想见的。

退休职工李天发说:“这个街,以前哪点像什么街哦!人行道全部被商贩们占完了。一到赶集天,那些大背篼小提篮的全都摆在街中间,挤都挤不通!”

熊建国担任支书后,带领社区一班人,于开始了艰难的街道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为了拆除姜州街面上占道乱修的违章建筑物,熊建国亲自登门与业主们促膝长谈,最终得到了业主们的理解和支持。在老主任贺秀英的带头下,业主们纷纷拆除了自家门市前的违章建筑,使这项棘手的工作得以顺利开展。面对占道经营,乱摆乱放的货主,熊建国不是粗暴的提起来摔掉,或者是乱吼乱骂,而是带领社区的工作人员帮他们搬到划定的位置上去。一次,两次,三次……时间长了,货主们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慢慢地就都自觉遵守市场秩序了。而对于那些蛮不讲理的货主,熊建国则坚持原则不让步。

社区主任王宗锐说:“有一次,有一个货主,蛮横地要将煤倒在街上卖,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熊书记站到大货车后面,威严而又愤慨地说:‘你今天除非把我压死,否则的话,我是不可能让你倒在街上的!’在熊书记的凛然正气中,那人不得不乖乖地把煤拉到指定的位置。从这件事后,再没有人敢在街上乱倒货物了。”

以前,姜州街上没有绿化,夏天炎热难耐,冬天满目苍凉,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熊建国多方筹措资金,带领社区同志在街道两旁栽植了两排小叶榕树,得到了社区居民的高度赞誉。为了巩固街道环境整治的成果,社区还成立了保洁队,购置了4辆垃圾车,在街道两边设置了30多个果皮箱,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说起此事,姜州街的老百姓无不露出自豪和幸福的笑容。

奔走呼吁解民困,心系群众吃水难

熊建国常说,今天的事今天办、能做的事马上办、困难的事想法办、额外的事热情办,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水是老百姓生活中的大事,离了水,生活就将无法进行下去。姜州街吃水困难,这是众所周知的事。

“我们姜州缺水,大家都是晓得的。有能力的人家打水井,没得能力的人,就只有到处去挑水喝了。遇到干旱的时候,就连挑水的地方都没有了。”提起过去,姜州社区的群众们感慨地说道。

在姜人人的记忆中也曾有过喝自来水的喜悦,但由于年深日久管道老化,到,已完全没有了水,所有管道都成了摆设。人们不得不又拿起扁担挑起了桶……看到这些,熊建国坐不住了,奔走呼吁,向各级领导汇报,寻求支持。经过近两年时间的努力,在姜州区域协调办,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经县委、县政府协调,由县水利局出资,从梨园水库引水,经过湾德村、姜州村,更换了5公里长的老化管道。一度废弃的自来水管,又流淌起了“哗哗”水声,社区居民为此欢呼雀跃。

老党员李天发说:“我做梦都没有想到还能再喝到自来水。真的太高兴了!”

躬身实践抓党建,筑强基层硬堡垒

姜州街社区内的许多老党员,在退休前都曾担任过不同的职务,在他们的心里,三十多岁的熊建国不过是一个“小毛头”,干不了什么大事,有时就连开会他们都赖得去。为了“统领”好社区内退休的老党员,熊建国在心里告诉自己:这些老党员们走过坎坎坷坷,经历沧桑,这是很正常的情绪表现,只要我实实在在为人民群众办事,真真切切的去关心他们,就一定能把他们的心凝聚在一起。为此,熊建国带领社区居委会一班人,设立了图书阅览室,购置了象棋、麻将、桥牌、乒乓球桌等娱乐设施。添置了一套音响设备。开展了广场健身舞活动。没有老师,熊建国的妻子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担起了义务教大家跳舞的任务。参加人数最多时达100多人。每年的九九重阳和七·一建党节,社区都要召开茶话会,把党员和60岁以上的老人们聚在一起,大家共度佳节,畅谈自己的生活感受和对社区工作的看法。

供销社下岗职工老党员潘英礼说:“供销社解体后,支部也没得了,我就成了没得人管的流浪汉。自从我的关系转到这个支部后,熊建国经常把我们这些老党员召集在一起,学习党的方针政策,了解我们的疾苦。有时,还组织我们外出参观学习。这下,我又找到了家的感觉,心情也开朗了起来。要不是熊建国啊,我到现在都还打不起精神来! ”

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那些退休的老党员们看到了这是一个真心为大家办实事,也会办事的支部,都主动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并向熊建国出谋划策,发挥他们工作经验丰富的优势。

熊建国说:“最让我感到骄傲和高兴的是,姜州街社区党支部建立6年来,共发展党员8名,预备党员2名,入党积极分子3名。由过去的没得人入党,连开会都召集不拢人,到现在积极参与,主动向社区党支部提交入党申请。”

扶弱济困系群众,体察民情解疾苦

如果说在邪恶面前,熊建国是一个不屈的斗士,那么,在需要帮助的群众面前,他就是一头默默奉献的老黄牛。

社区内63岁的老人王继发,由于两个女儿都远嫁到了江苏,,老伴又得了血管瘤,医光了家中的所有积蓄不说,还欠了3000多块钱的帐。由于没有收入,生活非常艰难。熊建国知道这一情况后,按照政策给老王夫妻俩办理了低保,还给他们各自找了一份事做。老王做了社区的保洁工,而他的老伴呢,负责打扫姜州派出所的卫生。这样下来,一个月也有一千多块钱的收入,生活就不愁了。

老王激动地说:“感谢社区领导,感谢党对我们的关怀!”

毕业于凉山卫校的待业青年何冬梅,自从走出学校门后,由于找不到工作,一直靠国家低保维持生计。结婚有了两个孩子后,那点低保哪里够?为了减轻家里的经济压力,于是,准备到姜州街开一个诊所。但是,问遍了姜州街,不是门面租价太高,就是人家信不过她。万般无赖下,她找到了社区书记熊建国。熊建国了解情况后,出面担保给她租了一间门面,还借了5000块钱给她做流动资金。何冬梅的诊所终于开起来了,每个月差不多有3000来块钱的收入。

何冬梅说:“要不是人家熊书记的话,我们哪有今天这样好的日子哦!”

帮助社区困难群众,照顾社区弱势群体,是熊建国任支书以来的必修课;
为社区里残疾、孤寡老人解决衣食住行,是熊建国认为最起码应该办到的事。在熊建国的工作中,有两件事是从来就没有中断过的,一是每年的春节前都要去看望社区内的老党员和残疾人,给他们送去党的温暖和关怀。在社区内,谁生病住院,熊建国都要代表社区送去真诚的问候。二是为孤寡老人们过生日。每逢老人们的生日,熊建国都要亲自操办,让老人们能过上一个快乐的生日。由于其中的王树老人没有住处,熊建国便将老人接到了社区办,与大家住在一起。直到,由于社区工作事务繁多,无瑕照顾老人,才不得不将老人送到敬老院。老人在临走时,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幅画,以表达他内心的感激和深深的眷恋之情。

公仆情怀赤子心,历经跋涉泪满襟

快乐,不是因为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熊建国初中毕业后,在家务过农,出门打过工;
在乡政府当过小车驾驶员、治安员。在此期间,也曾有过两次成为国家公务员的机会,但他都把机会让给了别人。这就是熊建国——一个共产党人,先人后已高尚品质的真实写照。心里,永远把他人摆在第一位;
为了他人的利益,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

经县政府和县民政局批准,将姜州居委会改建为姜州街社区居委会,并组建一个党支部。当时还是乡政府小车驾驶员的熊建国,经过选举,以全票通过的优势,兼任社区党支书一职。就在熊建国对前途充满憧憬时,幸运之神不但没有把幸运的手伸向他,反而破碎了他心中的美梦。在国家对临时聘用人员的大清退中,熊建国自然不会是例外。离开乡政府后,熊建国在家中整整呆了4天。他在心中对自己说,不能倒下,社区的工作还需要我。很快,熊建国便从痛苦的沼泽中走了出来,把全部精力放在了社区的工作上。

熊建国说:“在我38年的人生经历中,最让我心里感到难过的是,那年母亲得了癌症到攀枝花化疗,由于工作太忙,竟没能陪母亲度过最难熬的日子,走完最后的一段人生路。”

想起母亲,熊建国这个鲁昆山下的七尺男儿,铮铮铁汉子,不由得泪眼婆娑。这是怎样的一种痛,谁能体会?如今慈母已去,熊建国只能于清明时节,在母亲的墓前,默默述说自己心中深深的思亲之情。

社区党务工作者范文第4篇

一、当前社区党建工作面临的新问题

1、职能与任务变化的冲击,突破了社区党务工作者现有职责所能承受的底线。

随着“社区”这一新型组织形式的出现,大量的“单位人”涌入社区,向“社会人”转变,社区党建工作多样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党在社区工作的覆盖面不断扩大。不仅要吸纳社区内的下岗失业、买断工龄、流动党员,而且还要参与退休党员和在职党员的管理。社区的党务工作者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党务工作者”,而是涵盖政务、党务工作的“多面手”,他们必须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各种各样的工作。一方面,政府职能部门和派出机构给社区下任务、定指标、评优劣、施奖罚;
另一方面,各类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党员进入社区、在职党员实行双重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立党组织等新生事物使社区党建的原有模式得以改变。居民事务社会化,这固然是社区党建和社区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但却突破了社区党务工作者现有职责所能承受的底线,“责、权、利”的平衡出现了严重的倾斜。当前社区工作内容和任务的明显增加是不争的事实,职能与任务变化所带来的冲击,突破了社区党务工作者现有职责所能承受的范围。

2、社区居民党员年龄老化,社区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工作能力、工作方法还未完全适应社区党建发展的客观要求。

从社区党支部管理的党员情况看,社区管理党员年龄老化现象严重,平均年龄在65岁以上,文化程度初中、小学水平的占到相当比例。同时,支部班子中一部分人也缺乏熟悉城市管理的经验,缺乏开拓创新意识,工作方法简单,工作手段单一,活动沿袭过去的“学雷锋”式,现代气息不浓,思想观念和工作能力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城市管理重心的下移和“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体制,使社区党务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既要应付一些长期性的“中心工作”和日常性事务,又要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开展一系列的临时性工作,成为“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如此一来,导致党建工作与繁杂的日常工作难以协调,社区党务工作者与居民交往大多就事论事,仅局限于纯居民委员会时期的进出盖章、邻里纠纷调解等具体事务。而对与社区党建密切相关的志愿者队伍、社区文体活动、弱势群体帮扶机制和党员先锋作用的发挥等工作则缺乏深层次的思考,对社区党建工作一些难点问题涉及不多,研究不深,客观条件和自身素质的制约使他们看不清“大社区、大党建”的趋向,直接影响到社区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

3、对社区建设的经费投入不足,党支部活动经费短缺,制约着社区党建工作目标和任务的全面完成。

目前,社区开展有偿服务很少,创办经济实体更少。社区工作经费短缺,工作条件较差,工作待遇偏低,使得一些社区工作者思想顾虑较多,工作不够安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成为社区党建工作深入开展的制约因素之一。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性意见

城市社区是城市各项工作的承接点,也是社情民意的集中反映点、社会稳定的保障点,更是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立足点。加强社区党建工作,已成为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密切联系群众、更好地体现为人民服务的有效途径。为此,对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性意见:

1、从进一步明确社区党建的目标任务着手,不断丰富城市社区党建工作内涵。

社区党建工作内容广泛,应围绕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促进社区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社会稳定等任务开展。社区党组织要把工作重点集中到社区管理、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上来。我们必须进一步明确社区党建的目标任务,建立和完善包括协调机制、服务机制、约束激励机制、保障机制在内的社区党建工作机制,大力拓宽群众工作的渠道,切实增强党员的社区党建意识,不断深化和提高共建活动的质量和水平。一是围绕提高居民的思想道德和社区的文明程度,通过党员带头,组织群众,积极开展以争做文明市民、争创文明家庭和文明楼院为主要内容的社区文明创建活动;
二是精心设计群众喜爱,便于参与的文体活动,满足不同层次居民群众精神与文化生活需要;
三是从小事做起,为群众多办实事、好事。通过实施再就业培训、扶贫济困、社区治安等实实在在的工作,真正为居民群众排忧解难,增强党在群众中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2、切实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不断提高社区干部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

社区党组织建设是社区党建工作的基础,必须统筹规划,加强领导,狠抓落实。要在认真调研、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本着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有利于党组织活动、有利于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党员发挥作用的原则组建社区党支部,消除社区党建“空白点”,完善党在社区工作的组织体系。要拓宽渠道,选好配强党支部班子特别是党支部书记。要结合社区党建工作的新要求,可以采取向社会公开招聘、民主选举、竞争上岗等办法,真正把那些思想政治素质好,热心社区工作,有一定城市基层工作经验,善于做群众思想工作的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到领导岗位上来,实现社区党务工作者专职化、年轻化。提倡社区党支部书记与居委会主任“一肩挑”或“交叉任职”,切实落实党支部书记与居委会主任同等待遇。要加强对社区干部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影响力,做到有群众的地方就有党的工作,有党员的地方就有党的组织,有党组织的地方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要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以服务社区、服务群众为第一目标,防止和克服社区工作机关化、行政化的倾向。

社区党务工作者范文第5篇

一、上海创新社区党组织体制的实践探索

长期以来,街道党工委一直在社区发挥着领导核心作用。但是由于过去街道党组织的主要职能是领导自己直属单位党组织的工作,因此,即使有一些驻区单位参与,彼此间也只是松散的联系,缺乏组织上的保证。中共上海市委提出从行政机关、居民区和驻区单位三个方面理顺与社区党组织的关系,首先要从组织设置上解决社区党的工作全覆盖的问题。为此,市委决定,将街道党工委改建为社区(街道)党工委,在试点先行的基础上,尝试形成社区(街道)党工委和行政组织党组、综合党委、居民区党委的“1+3”社区党建工作新体制,逐步形成以社区(街道)党工委为核心,行政单位党组织、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居民区党组织(“三条线”)为基础,社区全体党员为主体,社区各类组织共同参与的区域性大党建新格局。

新组建的社区(街道)党工委体现了委员构成的广泛性和代表性:打破原有的组织框架,委员从原来主要以街道本机关党政班子成员为主,向驻区单位、居民区党组织拓展,吸纳其党组织负责人进入党工委班子。行政组织党组为派出机构职能部门之间的联动与合作搭建了平台,为“以块为主”的双重管理工作落实提供组织保障;
社区综合党委将触角不断向“两新”组织的党员和群众延伸,增强党组织的影响力。居民区党委的成立,为加强对居民区工作的分类指导,扩大党内民主,完善“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运作机制提供了组织保障,进一步巩固了党在社区的执政基础。“一组两委”的织织框架从体系上纵横双向覆盖社区,强化了纵向领导、横向联系功能,促进了党工委领导的区域性大党建格局的形成。

显然,调整和完善社区党组织领导体制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举措,有利于整合党在社区各个条线的组织资源,提高党在城市基层的执政合力。从街道党工委到社区(街道)党工委,不是简单的换牌,而是在“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的新形势下,实现工作领域的拓展、工作内容的深化。调整后的体制,体现了区域性大党建的开放性、互动性特征,使社区(街道)党工委更好地植根于区域,融入和整合了社区各类社会组织和利益群体,在社区各项工作中更好地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同时也为驻区单位、社区党员进入社区党建工作的运行机制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经过近两年的试点和实践,社区党组织体制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得到了驻区单位、社区党员群众的广泛认同。2006年8月,市委召开了上海市社区党建工作推进会,使这一改革创新在全市范围内得以推广。

二、立足体制创新推进社区党建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1+3”社区党组织设置模式为新形势下创新党的基层工作奠定了组织基础,但要实现上海市委提出的“凝聚力、全覆盖、组织化”的目标,还需要扎实推进社区“1+3”党组织的规范运作,进一步提高社区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尤其要在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上下功夫:

第一,运作机制的创新问题。具有相当代表性和广泛性的社区(街道)党工委虽然建立起来了,但是如何进一步发挥它的领导核心作用,如何使“三条线”党组织有效运作起来,则是使改革取得实质性成效的关键。作为社区(街道)党工委,必须要以共同需求、共同利益、共同目标为纽带,整合各类资源,切实调动起辖区内各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积极性,为构建和谐社区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尤其要建立起决策机制、协调机制和工作考评机制等一系列工作机制,确保党工委成员对社区重大事务具有知情权、决策权和参与权。五里桥社区(街道)和打浦桥社区(街道)党工委注重健全运作机制形成规范化制度,逐步建立健全了党工委会议制度,制定了相应的议事规则,实现会议议题提前告示制,提供相关材料,使委员们在会前作必要的调查研究,调动委员参与社区工作的积极性,增强社区党工委的领导能力和决策水平。

同时,行政组织党组、综合党委、居民区党委这三条线党组织要根据所面对的不同工作环境和工作对象,各自探索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行政组织党组要着力运用党建资源,加强政府派驻机构和部门之间的协作,树立大局意识,通过信息沟通制度、服务承诺制度、评议监督制度等,建立行政组织协同参与社区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综合党委必须针对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快速发展的实际,在组织设置、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上进行大胆探索和实践,通过单独组建、联合组建、挂靠组建、多方联建等方式,灵活设置党组织,形成覆盖辖区范围的党的组织网络,并且通过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活动方式凝聚党员、凝聚群众。卢湾区五里桥街道综合党委确立了“组织联动、属地联络、分类联系”的“三联”新机制:组织联动,即党组织与工青妇组织、行业协会联动;
属地联络,即对注册社区、工作在外与注册在外、工作地在社区的新经济组织实行属地联络管理,具体工作由党建联络员分块负责;
分类联系,即把社区新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进行分类,建立以企业公司、社会组织、非正规中介组织为三种不同类型的党的工作联络网络。居民区党委要不断探索居民区党建的社会化平台,充分整合各类党建资源和精神文明建设资源,运用“结对共建”、“结对帮困”、“党员奉献月”、“党员责任区”等各种工作载体,调动每一位党员的积极性,更好地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卢湾区五里桥街道近年来形成了以居民区党支部为核心,实现议事、操作、监督三分开的工作机制,即居民委员会为民主自治议事层,社区工作者为事务管理操作层,居民监督小组为民主监督层,对居委会、社区民警、物业、业委会的工作进行监督。

第二,完善基层党建社会化服务支撑体系问题。社区党建面临的一个根本问题是,增强党在社区工作中的有效性和认同度,不断夯实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为此,社区党建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切实把执政为民理念和为民服务宗旨渗透到社区各个领域。“1+3”社区党组织设置模式为全盘整合社区内党建、行政、设施等各类资源提供了组织上的保证,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健全机制、改进方法,拓展领域,要以信息化为支撑,实现网格内各类资源共享、工作协调,着手建立管理重心下移、一口对外服务群众、民间自治与政府管理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逐步健全基层党建社会服务网络、信息交流网络和党务人才教育网络,打造多功能、广覆盖的基层党建社会化服务支撑体系。目前全市各街道普遍建立起了“一个平台、四个中心”,即社区信息服务平台、社区党员服务中心、社区行政事务受理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它们在提高行政事务办理效率、为驻区单位和社区党员、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党员服务中心的成立,开创了新时期党员管理教育的新途径。2003年以来,上海市、区和220个街道(镇)建起了三级党员服务中心,遍布申城的党员服务中心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整合社区党建资源,积极拓展功能,努力成为流动党员的接纳地、党组织服务党员的温馨家园、各类党组织交换资源共享服务的平台以及党员和党组织服务群众的重要窗口。很多党员服务中心推出特色服务,提供党建资料、组织党课讲座,为流动党员、“两新”组织党组织开展学习提供方便。梅园街道阳光驿站每周、每月推出不同的活动,每月一次的阳光讲坛活动,邀请社会知名人士讲授国内外热点问题,并刻录成光盘发送到各社区单位,深受“两新”组织党组织和党员欢迎。党员服务中心还为党员搭建起融入社区、服务群众的桥梁。金山、虹口等区的党员服务中心还组织流动党员和“两新”组织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为社区特困户、独居户、残疾户检修灶具、淋浴器、送医上门。

推荐访问:党务 工作者 社区 社区党务工作者【五篇】 社区党务工作者(精选5篇) 社区党务工作者的工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