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兴文秘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工作汇报 思想汇报 发言稿 主题教育 教案设计 对照材料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关于**诗歌【五篇】(精选文档)

时间:2024-02-06 12:57:01 来源:网友投稿

刘福君是有智慧有定力的诗人。在我印象中,他外形高大孔武,内心却颇为纤敏。其实当时他不是不了解如上的“捷径”,但从未跟风仿效。在这个古老燕山草民后代的心中,诗歌源于诚朴的心灵和自己熟悉的日常生活;而对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母亲诗歌【五篇】(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关于母亲诗歌【五篇】

关于母亲的诗歌范文第1篇

刘福君是有智慧有定力的诗人。在我印象中,他外形高大孔武,内心却颇为纤敏。其实当时他不是不了解如上的“捷径”,但从未跟风仿效。在这个古老燕山草民后代的心中,诗歌源于诚朴的心灵和自己熟悉的日常生活;
而对诗歌的衡估标准,是既古老却又弥新的综合标准,“诗者,吟咏情性也”,故内容和形式不容分开——让火焰的“形体”和“热能”同时到场。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他不断精进,已形成自己特殊的诗歌话语方式,即通过细节来真切显现心灵的纹理,诗歌语境要能在轻逸和透明中发散丰厚的生命意味。我看到,诗人沉潜于对心灵和艺术的双重信义承诺,踏实而勤谨地写作,近年来发表了大量引人注目的作品,走出了真正属于自己的诗歌道路。

新近出版的《母亲》,是刘福君从自己大量诗作中按题材类别精选的一部诗集,这部诗集更为显豁地呈现了诗人的创作个性。歌颂母亲,眷念母爱,本是诗人们常常触及的题材,但正因这个题材和情感的共识性,才使诗人真正面对着艺术创造力的难题。如何在共识中写出个人化的会心?如何在庞大的“公分母”中最终不被“约分”?如何在普泛而浓密的抒情云层中,划出个人话语的闪电?这对诗人来说的确是一个严重的考验。读过这部诗集,我认为刘福君不但在“说什么”上颇具“别材”,而且在“怎么说”上也深富“别趣”。诗人经受住了情思与技艺的双重考验,他不仅对得起“母亲”这个严肃而深挚的题材,更对得起“诗本身”的艺术尊严。

这部诗集既是由一首首诗的珍珠串连而成,同时更可视为一个连贯的整体。我们知道,以整部诗集,集中去处理对母亲的情感,难免会形成自我蹈袭,但可喜的是,刘福君的诗却不给人以重复之感。我想,其中的奥秘之一是,诗人精当地把握了抒情与叙述的关系。特别是诗中独特的叙述成分,是无法模仿的,使得刘福君的文本表达了公共经验中个人的特殊性,而非个人特殊性之外的公共经验。我们见过不少诗人写的有关母亲的抒情诗,它们的情感无疑是真实的,但它们很难打动我们,因为它们太肤廓不切,使诗之为诗的劲道在公共化的情感表达中被“蒸发”掉了。诗之为诗,应将真情固置于具体的、个别的细节,使之获得更集中、更强烈的“目击感”并直指人心。这样的诗应是可以触摸的晶体,而不是不见形迹的情感气流。刘福君的诗饱含真情,但并没有陷入无谓的滥情和易感,他采取的是叙述——细节化的抒情方式,使这些择取于日常生活的本真细节,在瞬间突入了我们的眼眸和灵魂。

——比如,写老母亲对子女的慈爱,抓住了她每天只看子女所在之处的天气预报,倒车镜中久立的身影来呈现;
写母亲的大度和宽怀,则以对挑剔婆母的忍让和对恶人崔喜的祭奠来表达;
写贫寒的母亲心怀憧憬,为后代能读书而点滴攒钱以致无数个冬天穿不上棉袄;
写母亲的善待生命,不仅以人、还以其对小青虫、花喜鹊、小猫、小鸟的亲昵呵护为观照视点;
写母亲的仁慈,是通过对乞丐刘肝儿和弱势者王保庆的悉心帮助的细节展现;
写母亲对家国的挂怀,是经由她对电视转播中的姚明、吴仪的赞叹和惦念折射出来;
而写儿子对母亲的爱,则通过为母亲洗脚、设置特殊的手机铃声、准备“永远的家”体现……如此等等(其中每件事为一首诗,此处诗题从略),诗人随其所见指点成诗,融抒情于叙述又何其深挚绵邈。这些“本事”意义上的细节是寻常的,但诗人却带领我们洞开了寻常中的奇崛之隅,并让这些具体、鲜润的叙述细节,浸渍了诗歌的情感,并深深捺入了读者的心灵。诗人没有以笼统的抒情去藻饰母亲,他如其所是地呈现它们,反而在叙述中成功地运载了丰盈的情感。诗人精敏地把握了叙情与叙述的关系,他勘探、提炼、剔抉着一个个叙述性的细节,使它发光,使它鸣响,使它结晶,最终是“爽籁发而清风生”,让诗与真在瞬间互赠了生活和艺术的魅力。

与诗人恰当地处理好抒情与叙述的关系相应,刘福君还精敏地把握了诗歌中的轻与重,小与大,具象与抽象的关系。好的诗歌无疑应有质实的精神重量,但从诗的本体依据上看,诗歌毕竟是轻逸的生命灵韵或性情之光的飞翔。在许多时候,如何以轻御重,以小寓大,以具象含抽象,就成为对诗人诗艺和真诚的双重考验。艾兹拉·庞德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技艺考验真诚。如果一件事没有用技艺去叙述,它的价值就比较差。”这里,真诚不仅指情感发生学,更主要是指诗歌完成以后的审美成色——如果没有诗的技艺,很可能你情感的真诚就要打很大折扣。我们眼见着不少的诗人,由于缺乏技艺的自觉,而把真实的情感活活写“假”了。刘福君的诗歌写作,体现了“小就是大,少就是多”的诗艺原则,在此,诗歌之大,不是指题材体积、语境幅度的庞大,而是敏悟力的强大,发散力的广大。

限于篇幅,且以《母亲的上午》为例:

上午十点/大地一片安静/阳光把露珠提升到天空//母亲走出老屋/看看远方/远方山脉起伏/她/不推也不敲/而是慢慢地拿开柴门/左手拎着荆条篮/右手一根一根地摘着/篱笆上的豆角/一条青虫爬在豆角的尖上/她小心地捏起来/弯着老腰把它轻轻放在地上/看它/欢快地爬向大地的深处//知了在树上歌唱/阳光在母亲身边一根根生长/天地间生命拥挤/可在母亲眼里/没有什么不是生命/看风中弯折的草/母亲说/那是给大地磕头呢

在这首诗里,小与大,轻与重,具象与抽象,几组对应关系都奇妙地发生着彼此的激活、接引和转化。诗中吟述了母亲的上午,庸常得不能再庸常,她去篱笆上摘豆角,发现一只小青虫。她小心捏起它,弯腰把它轻轻放在地上,看着它欢快地爬向大地深处。这个小小的日常情境,在诗人笔下却具有了令人心灵震动的力量。一条青虫是“小”的,但折射出母亲的良善之心却是大的;
一件日常本事是“轻”的,但母亲对生命的呵护却是重的。诗人的母亲只是个不识字的农妇,她不懂得什么高言大智,但她发乎淳朴心灵的良善,却于波澜不惊中直接抵达了尘世中“众生平等”的极致。诗人这里提炼出的小与轻,均以其超量的敏悟,令人深切地叹息,并久久徜徉低回。这首诗还同时呈现了具象和抽象,或曰“具象中的抽象”品质。诗人最后写道,“天地间生命拥挤/可在母亲眼里/没有什么不是生命/看风中弯折的草/母亲说/那是给大地磕头呢”。面对这样的结尾,我想到了杜甫所说的“篇终接混茫”。诗人经由一个具体的小叙述,最终达致抽象的生命哲思,这里有对生命的赞叹、眷念、感恩、担待、悲悯、护持……如此等等。“青青细草,尽是法身”,这法身不是别的,而是一颗诚朴、善良的人心,是原生态深藏之下的良知的力量。在《母亲的格言》《高速路边的母亲》《母亲善良的欺骗》《母亲的发现》《母亲的目光》《山桃花的对面住着妈妈》《菊花豹对咱家有恩》《其实,母亲也是诗人》《听母亲唱歌》等诗中,均不乏小与大、轻与重、具象与抽象的化若无痕的融合,在真切具体中却富含了别样的遥襟甫畅之感。

看似寻常实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母亲》是一部从内容到技艺都颇有魅力的诗集。读过它,我们仿佛缓缓进入了具体的燕山深处一个草民妈妈的生命史、心灵史,她细碎的日常生活本身和一幕幕的情感履历。在诗人款款的吟述中(且吟且述,载吟载述),母亲慈爱、劬劳、沧桑的一生被回放,母亲的性情、为人处世风格也都得以真切地呈现。这篇文章,我只选择谈了诗人对抒情与叙述,大与小,轻与重,具象与抽象几组辩证关系的精彩把握。限于篇幅,诗集中其它辩证关系,如技巧与诚朴、庄与谐、自由与限制在诗人笔下的恰当平衡,且留于读者自行品藻。我以为,诗集《母亲》是中国诗坛亲情诗的重要收获,当诗人问道:“母亲是不是大地/母亲的气息啊/是不是地气/我们是不是种子?”我相信,读过它的人都不难从灵魂深处挖掘出庄重的答复。

专家评语

阎 肃:《母亲》这部诗集诗好、序好、照片好,乃最佳、甚佳、更更佳。

贺捷生:母爱是超越一切感情的伟大之爱。

王立平:福君的诗让我这个久已不读新诗的人重新燃起了对诗的激情。

高洪波:刘福君的《母亲》,一腔心血,浓浓爱意,他向母亲献诗之际,让我们感受到朴素和真诚的力量,这力量直抵人的内心,而且绵延不断。

雷抒雁:刘福君的诗都以真切的细节和故事表达出来,让我们面对他的母亲,如同站在自己母亲面前,眼里潮湿着,直想喊一声:娘!

读刘福君的诗,又一次让我想起我的母亲,这便是他写作的成功。

张同吾:读刘福君的《母亲》,让我深深地受到感动,让我的灵魂同他一起在母爱中交融。

刘 章:刘福君写母亲的诗有根,他不是用笔在写,而是用一颗孝子之心去发现,有细节、有形象、情真、意浓,一首诗是一颗孝心的火花,使人亲切感动,甚至让人落泪,让人深思。

大 解:刘福君写母亲的诗,他动用的是人们共同的资源,通过诗歌,把一个人的母亲置换为许多人的母亲,并通过母亲这个具体的人,展开那个时代人们的生存背景和精神背景。

郭秋良:《母亲》是传统优秀文化仁、义、礼、智、信和现代先进文化融为一锅的“燕翅席”。

何 理:古今中外,写母亲的诗层出不穷,不胜枚举,但整部诗集的诗都写母亲,收入的诗这么多,恐怕还是前所未有的事儿。

刘 川:福君的诗集《母亲》,成功之处当然还在他的简单,叙事的简单、口语的成熟运用,使诗接近百姓大众,不做作、不卖弄、不搞小聪明、不玄天黑地、不装酷卖乖,透明的情感自由流畅地抵达每一个读者,如同抵膝对话,娓娓而述,声声入耳,亲切温暖。

张玉太:刘福君写母亲,不拔高、不矫饰,不借助华辞丽句,不追求时新手法,只是像在说家常,一往情深,娓娓道来。

叶玉琳:他是在取得了一个合格的儿子的资格之后才取得了诗人资格的,转身又将他的诗行增添到生活中去,让我们看到,由于有了这些诗,母亲变得更形象、伟大,生活也正在变得深邃。

薛 梅:读他的诗不需要费力去字斟句酌,他简洁平白地勾勒出了母亲一个个生活的轮廊,一入眼即入心,因为那份素朴的灵动和情意的底色扑面而来,洇染了你全部的想像和热爱。

刘兰松: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当诗歌被冷落时,刘福君的诗集《母亲》问世了。这是一部好书,给诗坛送来了一股春风,使诗坛为之一振,一种清新的气息,滋润着每个人的心田。

周 舟:自己手扶母亲的棺材泪未下,读《母亲》诗集我落下了泪。

李树伟:“男儿有泪不轻弹”,但是当遇到刘福君《母亲》诗集里那些感人至深的母爱,我控制不住自己,流下的是感动的热泪。

刘福堂:《母亲》用朴实的感情、朴实的诗句,论释了母亲朴实的人生。其中的许多小故事,都是我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所感。读了,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关于母亲的诗歌范文第2篇

关键词:海子诗歌 女性意象 尘世

海子的诗歌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他“以梦为马”,驰过80年代中国诗歌的疆场,全速冲击诗歌的极限,最后在对“大诗”追寻中耗尽了自己的生命力。时值海子逝世二十周年纪念之际,各种纪念海子活动的举办,从侧面印证了他诗歌的价值和持续的巨大影响力。

关于海子的诗歌意象,研究者们大都把目光聚焦在一些具有原型意味的意象,比如黑夜,太阳,死亡,以及远方等,然后结合他的生命历程宏观的把握其精神内核,这是很值得研究的。但是关于海子书写自己现实生活的诗歌,则很少有人涉足研究,在这些反应尘世悲喜的诗篇中,以女性意象的塑造和描画最具特色。

根据谭五昌先生的统计,在海子诗歌里女性意象出现频率很高,女性象征的“她”出现52次,“母亲”出现36次,“少女”出现35次等等,不一而足。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异性在他生命里扮演着何等重要的角色.通过深入的研究,我们甚至可以说,正是这些女性带给他的悲喜体验,让他逐步实现诗歌理想的同时也毁灭了自己的身体。

本文试从海子诗歌中三类女性意象的刻画上来分析其死亡悲剧的产生缘由。

一、故乡安静的母亲

在海子诗歌里,母亲的形象是贯穿始终的精神源头。母亲给了他生命,也给了他温暖的归宿感。他从不吝啬对母亲的赞美:“水很美/水啊/无人和你说话的时刻很美/你家中破旧的门/遮住的贫穷很美”(《给母亲》),不管居住环境如何恶劣,母亲都意味着爱、包容和平和,是诗人心灵的强力镇定剂。

“村庄里住着/母亲和儿子/儿子静静地长大/母亲静静地注视/芦花丛中/村庄是一只白色的船/我的妹妹叫芦花/我的妹妹很美丽”这首《村庄》,意象简明朴素,但是透过诗句我们可以读到对母亲十几年的含辛茹苦的感激,在母亲背后,是安静的村庄。母亲是伟大的,多年后美丽的妹妹也会成为母亲,人类的繁衍周而复始的进行着,母爱永恒延续。

母亲是真实的亲人,也是象征的载体,在海子的诗歌里,母亲更多时候和故乡,麦地以及大地联系在一起。他贫穷的母亲,即“村庄”是经过诗人提升升华之后的形而上的“母亲”,是生命的依托和精神的家园。“村庄/五谷丰登的村庄/我安顿下来”“珍惜黄昏的村庄/珍惜雨水的村庄/万里无云如同我永恒的悲伤”(《村庄》),海子在生命观念上有一种无法消解的矛盾。他一方面觉得自己离不开这个物质的村庄母亲,一方面又极度向往着那个永恒的精神世界。村庄安静祥和,母亲慈爱美丽.可是诗人恐惧的发现在故乡“我顺手摸到的东西越少越好!”他已经不可避免的认识到故乡离自己越来越远,自己回不去了甚至会永远失去她,这种寻觅中的迷惘无助造成了海子永恒的悲伤。

不管对故乡的疏离感感如何强烈,母亲仍然是精神的寄托,诗人在迷茫和绝望的时候,只有母亲能给自己心灵以慰藉:“母亲如门/对我轻轻开着”(《思念前生》),然而1989年寒假他回乡探亲,家乡的现实状况“给他带来了巨大的荒芜之感”,这个乡村的歌者感觉自己“完全变成了个陌生人”。精神天梯的突然踏空,让他失去了大地母亲的依靠,诗人选择了向天空飞升,在太阳的强光下化为灰烬,让精神得到永生。

二、美丽而绝望的四姐妹

据统计海子现存250多首抒情诗,其中爱情诗多达80余首。海子甚至这么认为,“其实,抒情的一切,无非是为了那唯一的人,心中的人”(《日记》),他觉得抒情和情诗之间有一种内在的关系,都是源于一种发自内心的爱。

“我爱过的这糊涂的四姐妹啊/光芒四射的四姐妹/夜里我头枕卷册和神州/想起蓝色远方的四姐妹/我爱过的这糊涂的四姐妹啊/像爱着我亲手写下的四首诗”(《四姐妹》),在海子“以梦为马”式的“青春远行”中,他所有的爱情故事都发生在 “四姐妹”身上。她们曾带给诗人无尽的快乐:“两片抖动的小红帆/含在我的唇间/菩萨知道/....../知道你就在我身上呼吸,呼吸”,诗人初获爱情时,那忐忑不安的甜蜜瞬间,让诗人沉浸其中不能自拔。不幸的是,这些感情都以痛苦的分手告终。诗人是极度情感和情绪化的,短暂的爱情曾经照亮了他和他的诗歌,然而爱情的失败反过来给他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以至于他说在《夜色》中把爱情当作是受难的一种。“我轻轻地走过去关上窗户/我扶着自己/像清风扶着空空的杯子”(《失恋之歌》),“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平静的白描里有着诗人心碎的暗涌,全诗仿佛覆盖了一层厚厚的黑幕。这个失恋的黑夜里,缺乏生命鲜亮的色彩。

“姐姐/今夜我只有美丽的戈壁空空/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日记》)这里的姐姐有可能是诗人永恒的情人,也有可能寄托的是诗人的理想追求,这是一种对诗歌痴狂的内在的吸引力。因为“姐姐”的存在,原来“荒凉寂寞的戈壁”变得美丽无比,情由景生,情景交融,可见海子此时内心的孤独达到了一种极致,一种唯美的境界,他独自享受着孤独和寂寞的唯美,对海子而言,每一次受难后都更绝望更美丽,每一次都是唯一的最后的抒情。

诗人所谓的幸福其实是一种理想的追求,而经历一次一次的失恋创伤,爱情对他来说已经是一种受难。当爱情失败之后,他感到绝望,这是现实生活的绝望,更是对他苦苦追求的精神王国、诗歌理想的绝望。

三、想象中的理想女性

海子诗歌里的女性意象很庞杂,除了母亲和四姐妹这些生活中的具象外,也包含了很多如“少女”“仙女”“处女”等不实指的元素性概念。这些代指的“女”存在于诗人脑海里,是他对完美女性理念的无意识的再现。这些美丽幻想的产生,与诗人青春的年龄、敏感多情的性格和现实生活中爱情的不如意等多种因素有关。

“她走来/断断续续地走来/洁净的脚/沾满清凉的露水/她有些忧郁/....../一枝野桃花斜插着默默无语/另一枝送给了谁/却从没人问起”(《女孩子》)这首小诗的字里行间自有一份清丽脱俗,发自内心的忧郁使女人更美,而因爱而忧郁的少女,必是世上最为美丽的形象。这个不沾人间烟火的女孩子,偶然路过海子的诗歌,越过蓝色的篱笆远去。诗歌如一副无声的静物画,呈现一种视觉上的透明性,些微惆怅的失落更凸显了美的不可方物。

还有的诗歌里,这些女人并不这么具体,而是通过诗人的行动来烘托其清丽:“北方门前/一个小女人/在摇铃/我愿意/愿意像一座宝塔/在夜里悄悄建成/晨光中她突然发现我/她眺起眼睛/她看得我浑身美丽”(《北方门前》),诗中无一句赞美,我们却能感受这个摇铃的女人身上散发的蛊魅气息,其实,正是“浑身美丽”的北方女人让诗人在臆想中不能自拨。我们甚至可以说,他爱上了自己诗歌中的女人。

这些诗歌基本上都写于84~85年间,集中体现了海子对女人气质的追求。爱情开始时,这些女孩子带来的是缺失的美好,爱情之后,就成了残破现实的一面镜子,“你既然不能做我的妻子/你一定要成为我的王冠……秋天的屋顶又苦又香/空中弥漫着一顶王冠/被劈开的月桂和扁桃的苦香”(《十四行:王冠》)美丽的女孩子最后演绎成一出悲剧,让诗人敏感脆弱的心灵遭受重创后一心完成理想的事业,为他的人生悲剧埋下伏笔。

结语

海子诗歌中形容词出现最多的是“美丽”一词, 而女性是美丽的最佳载体,可见诗人心目中女性的地位多么神圣。从现实角度来说,女性是海子一切诗歌理想的起源和终结,事实上,如果我们联系海子诗歌中的其他原型意象进行比较分析,就可以把他们联系起来进行并行研究。“母亲”对应“故乡”,“四姐妹”中,前期的对应“春天”,后期的对应“黑夜”“死亡”,而幻想中的“女孩子”,则是预示一种“远方”的追寻。故乡的变化让诗人失去了大地的依靠,爱情的甜蜜曾给了他短暂的幸福感,但是接踵而至的毁灭让诗人独处黑夜,陷入死亡的迷狂,女孩子们是美丽的,但是可望而不可即,“这些不能触摸的/远方的幸福/远方的幸福/是多么痛苦”(《远方》)多么痛苦悲伤的海子,最后选择了告别爱情的受难,告别故乡,乘着天梯(铁轨)寄身于永恒的太阳之火。

海子走了二十年,那些现实的伤害,爱情的幻灭,梦想的瓦解,都微若浮尘,灿如夏花,随着时间慢慢淡去,他活在那个梦想飞扬的青年时代里,再也不会老。

而他爱着的女性,会永远在他的诗歌里美丽。

——见于《文学教育》2009年第8期上“硕士论坛”专栏

参考文献

1.西川.《海子诗全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7

2.崔卫平.不死的海子.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1.156-157

3.谭五昌.海子短诗中的重要意象浅析.新诗代网站

关于母亲的诗歌范文第3篇

“那行,我绝对不删,只清理垃圾吧。”在我保证之后,母亲这才面露微笑,忙事去了。

我很好奇,她的微信里,都加了什么人做好友?她关注些什么东西呢?

我打开母亲的微信,看到她给好友细致地分了群,老同事一个群,退休后结识的朋友有一个群,小区邻居一个群,亲友一个群。我还发现,母亲关注了很多订阅号,这些订阅号绝大多数是老年养生,关注最多的高血压,还有几个公众号有些例外,有好几个是诗歌公众号,还有几个是茶道文化之类。

老年人很怕老,很怕自己生病拖累子女,这点我清楚,所以母亲关注养生的公众号我很理解。但她对诗歌竟然感兴趣,这是我有些意外的。

那天,和母亲聊天,我突然想起母亲关注的订阅号,便故意将话题转移到高血压上面来。聊了一会,母亲突然叹气道:“你外公是高血压去世的,我听说高血压有遗传,好害怕自己也得同样的病。虽然每次体检各方面状况都还好,但心里就是放不下。”她说她一直小心翼翼地控制自己的血压,对于饮食也特别在意,我这才知道母亲为什么坚持以素食为主的原因。

聊到诗歌,她说从小就喜欢诗歌,中学时还因为写诗获得了奖项,后来因为家庭负担重辍学,没能继续念书成为她的遗憾。这个订阅号里的很多诗歌她都能背诵下来,她喜欢诗,也想过诗意的生活。然后,母亲眉飞色舞地把自己写的两首诗给我看,那还是我第一次看到母亲写的诗呢。虽然遣词造句还有些生涩,但从她认真的字迹里,我看到了母亲对生活的热忱与对梦想的执着追求。

从那之后,我也开始关注母亲的订阅号。那些订阅号里的一些好文章,特别有实用价值的,怕母亲漏看,我都会第一时间转发给母亲,因为关注了母亲的订阅号,我了解了她想要知道的知识,和母亲聊天的话题也越来越多,母亲与我越来越有话说,有什么事也愿意跟我分享了。

关于母亲的诗歌范文第4篇

一、诗歌课堂教学审美缺失的现象

1.偏重解析,缺乏体悟空间

诗歌教学需要教师以点带面,营造恰当的情境,引领学生对作家特点、作品风格等材料广泛涉猎,才能使学生对诗歌有更深的感触和理解。但受诗歌选材、课时安排和知识传授目的限制,目前的诗歌课堂教学仍然较多地着眼于语言要素和知识要素,偏重对诗歌内容和语言的解析,忽视诗歌中更为重要的思维要素和情感要素。这就造成了,一方面,课堂教学难以给学生留出文学欣赏的空白,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来自我体悟;
另一方面,对诗歌作品的解析往往引导学生形成了一致的知识认知,无形中替代了学生的审美体验,抹杀了学生的个性解读。

2.偏重应试技巧,忽视知识运用

受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教师进行诗歌教学时功利性倾向明显,教给学生的不是怎样去领略美、鉴赏美,而是怎样去猜测命题者的命题意图,去操练答题技巧。这完全违背了诗歌讲究含蓄,讲究“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固有规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局限于教师的讲授,学习诗歌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应对高考中的诗歌鉴赏题,而对诗歌知识的运用往往是空白的。

二、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提升诗歌教学审美内涵

诗歌课堂教学的局限性不利于学生领略诗意、陶冶性情,不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一线教师强烈的备考意识也不可能在短期内改变。在这种情况下,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所具有的生动活泼、丰富有趣、寓教于乐的特点,使其成为弥补课堂教学不足、还原学生情感体验、提高诗歌教学审美性的不可替代的平台。对课堂教学中难以安排的内容和设计,教师就可以借助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开阔学生视野,给学生营造出自我体悟的空间。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综合理解,而且能让学生在鉴赏、创作的过程中体会到诗歌的情与美,真正走进诗歌的审美世界。

李泽厚先生把审美的情感本体区分为三个层次:“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1]“悦耳悦目”是美感的基本层次;
“悦心悦意”,表明美感的愉悦可以通过耳目走向心灵,通过有限的形象而感知到更深远的东西,领悟到无限的内容;
“悦志悦神”则是人类所具有的最高等级的审美感受,一般要在对人的意志、性情进行陶冶和培育的基础上实现。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只有以学生为主体,以审美体验为核心,在诵读体悟、品读鉴赏、研读应用等方面创新活动形式,开发活动资源,创设活动情境,才能给学生留出一片自我感悟、自我体验的空间,提升诗歌教学的审美内涵。

在粤教版教材中,古典诗歌主要集中在必修一、必修三模块中,而现代诗歌只被安排在必修二模块中。在实际教学中,受一个学期只能完成两个模块的教学容量所限,诗歌教学的课时是非常有限的。针对诗歌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广州铁一中学高中语文科进行了诗歌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索,将积累与整合、感受与鉴赏、思考与领悟、运用与拓展、发现与创新融为一体,引领学生走进了诗歌情感家园,激发了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促进了学生诗歌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发展。

1.诵读体悟,以悦其耳――“诗意的微醺”

读、诵、吟、唱是我国古代学习诗歌的重要方法。《毛诗序•关雎》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2]诗歌在其最早产生的时候就注定了诗歌吟唱的这一特质,情与声密不可分。人们在“吟咏”中才能发挥创意,在“一唱三叹”中才能将情感宣泄得淋漓尽致。

朱光潜先生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3]“诵读,是心、眼、口、耳并用的出声阅读。采用诵读方式,可以边读边想象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景,然后再用语言把想象中的画面描述出来”。[4]教师指导学生诵读诗歌,应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富有感情的声音准确表现出诗歌的韵律,通过抑扬顿挫的语调表达出诗歌丰厚的情感,帮助学生领会诗文的神韵,为欣赏、品味诗歌之美做好准备。

叶圣陶先生称有感情的朗读为“美读”。他说:“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相通了,无论兴趣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5]声情并茂的朗诵,让学生与听众一起进入到诗歌的意境,在诗意浓厚的氛围中与诗人同悲共喜,受到情感的醺染。一次成功的诗歌朗诵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受到情感的醺染,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诗文的兴趣,增强诗歌阅读的主动性、自觉性。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不妨设计多种形式的活动来开展诗歌的声情教学:以研究性学习为中心,为学生举办“朗诵与情感表达”专题讲座,让学生练习朗诵的技巧;
让学生收听、收看中央台名家名篇的朗诵,在视听结合中受到感染和启迪;
配合粤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情感体验”的主题,设计“诗歌朗诵活动评价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音质,选取表现悲欢离合之情的中外古典诗歌名篇来进行配乐朗诵。这些活动都能有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提升朗诵技巧,在诵读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树立自信,提升审美品位。

2.品读鉴赏,以悦其心――“我为诗歌写批语”

反复诵读是诗歌鉴赏的开端。然而,只重“读”是远远不够的,诗歌鉴赏是一种综合性的审美活动,学生需要经过反复体味、理解、评析,才能走进诗人的心田,品读“诗外之诗”,形成理性认识,从而提高想象力和审美能力。“读”关注的是诗歌的音韵,凸显的是对诗歌的直观感受和整体感知;
而“品”关注的是诗歌的形象,目的是让静态的诗活动起来,变成听得清、看得到的形象画面,让读者深入诗的意境,去领略那摇荡心灵的思想美、意蕴美。

品读鉴赏是极具个性化的体验过程。在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上,教师可开展开放式诗歌品读活动――“我为诗歌写批语”,让学生自选诗歌进行赏析,采用眉批和总批等形式,为诗歌写下自己的点滴感悟;
也可以开展“我最喜爱的诗人”活动,让学生选择一位自己最喜爱的诗人,收集他们的生平事迹、创作轶事以及最富代表性的诗歌进行点评。教师可鼓励学生制成课件,与同学交流共享。以上这些活动不同于抽象的诗歌鉴赏理论讲座,强调的是学生个性化的审美体验。教师只有将抽象的鉴赏理论转化为学生对诗歌的情感体验,才算真正达到了陶冶性情和涵养心灵的目的。

实践表明,学生在这些品读活动中,不但会将自己已有的生活体验带入到诗歌的阅读与鉴赏过程之中,自主发掘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而且会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的观念审视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这无疑会帮助学生建立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较高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学会相互交流,不断唤醒自我,真正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提升自己的审美品位。

3.研读应用,以悦其行――“少年情怀都是诗”

诗歌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表达与交流”部分,明确指出了“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的目标。诗歌创作是综合性的实践活动,它不但意味着读者对诗歌意蕴的理解、感悟,意味着对诗歌知识的综合关注,更意味着读者调动自我经历、情感经历的诉求。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不妨设计、开展诗歌创作、改写、结集的系列活动。

(1)创作诗歌。广铁一中的高中语文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了以“少年情怀都是诗”为主题的诗歌创作活动。在这一阶段的指导中,教师力求通过自选照片、播放影片等方式,为学生创设写作情境,激活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创作冲动,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用最美的语言表达出自己最真挚的情感。

学生以前学过一些讴歌母爱、亲情的诗篇,为了让学生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用诗歌表达出自己对母亲的热爱之情,陈老师一步步地创设出诗歌写作情境。她先让学生欣赏了罗大佑的视频歌曲《母亲》,让学生关注歌曲中表现母爱的生活细节。乐曲深沉的旋律把学生带入到对母爱的感受与思考中。紧接着,陈老师又播放了曾感动过无数观众的台湾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中的一段视频,当学生们看到影片中的母亲为给儿子小强祈福而一路磕头到庙门的镜头时,很多学生被母爱的伟大所深深打动,流下了眼泪。看到创设的情境激活了学生的情感,陈老师请学生说说自己母亲的故事,与大家分享母亲对孩子的付出与关爱,很多学生描述了感人的母爱细节。

有位同学说出了自己幼年时的一段生活经历:因家族生意破产,爸爸长期在外躲债,只有母亲陪伴自己。每当夜深人静之时,他总会被刺耳的电话铃声吵醒,妈妈一个人在客厅压低哭声向讨债人求情。但每当他问及此事时,妈妈总是装成没事人一般,不愿给自己增添一丝惊恐。事隔多年,他总忘不了那刺耳的电话铃声和母亲压抑的抽泣,总忘不了母亲那看似坚毅的表情和躲躲闪闪、忧愁无奈的眼神。他说在那段漫长的日子里他感受到了人情的冷暖,也从妈妈身上感受到了坚强和隐忍。

学生有了自己丰富的情感体验,也有了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在这样的时机,陈老师要求学生以“动情一刻”为话题,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将自己对母爱的感受一气呵成写成诗句。有位学生满含深情地写下了一首小诗《轻轻》。

轻轻地/妈妈在为我准备早餐/挥舞锅铲,没有一丝声响/因为我仍恬然在甜蜜梦乡

轻轻地/妈妈在洗洗涮涮/擦窗拖地,没有水声的流淌/因为我还搏杀在题海战场

轻轻地/妈妈在看无声电影/情感起伏,没有声音的喧闹/因为我已安睡在柔软小床

轻轻地/妈妈悄然入睡/窗外/月光明亮,垂柳拂扬,花儿飘香

这位学生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构思出这首小诗,真实地再现母亲对自己的关爱,朴实而深情地表达对母亲的感激,这与陈老师想方设法地创设诗作情境是密不可分的。另外,教师从学生最熟悉的一些生活细节入手,指导学生创作诗歌,会让学生容易落笔和获得成功满足。

(2)修改润色。在诗歌创作阶段,学生更多的是有感而发,做到了“情真”,但在语言的凝练和诗意的淳厚上大多显得拙劣稚嫩。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体味诗歌语言,强化学生对诗歌语言的抒情性、凝练性、音乐性和形象性等特点的理解。陈老师指导学生有意识地按照诗歌语言的基本要求,对本组同学的诗歌加以修改,并在修改后说明修改理由。这种修改实际上是一种再创作活动,它使学生懂得了,诗歌不仅应追求情感美,还应追求语言美。长期坚持下去,学生修改习惯的养成会有利于文学素养的提高。一位学生对比自己改前改后的情况,看到了自己的进步。

《樱花》(修改前)

就在樱花盛开的那天/是我永远忘不了的昨天/渐渐有了对你的思念/不知不觉泪流满面

就在樱花飞舞的那天/我终于来到今天/把你留在了过去/留在了从前

就在樱花落下的那天/我想到了明天/但我只想回到从前/永远永远

《樱花飞舞的瞬间》(修改后)

樱花盛开的那天/是我温暖而又遥远的昨天/细细品味对你的思念/忘却了泪花晶莹的双眼

樱花飞舞的那天/我终于徘徊到了今天/悄悄地把你留在了原点/留下了过往/留下了从前

樱花凋零的那天/我不再彷徨/明天那多彩而又深邃的天空/是我曾经渴望的灿烂的容颜

(3)结集成册。教师引导学生将创作的诗歌结成诗集,在班级和年级之间进行展示交流,并把其中优秀的诗歌向一些文学刊物推荐。这既可以让学生留下永久而美好的记忆,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4.登诵,以悦其意――“情韵风扬”

经过以上一系列诗歌诵读、评写活动,学生对诗歌已经有了一些自己独特的心得和感受,对诗歌已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请学生自己组织一次诗歌朗诵会,搭建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广铁一中高中语文组教师配合学校文化节,组织了一次百人诗歌大型朗诵会――“情韵风扬”。整个活动以情韵为主线,朗诵内容包括表现酽酽亲情、醇醇友情、绵绵爱情、拳拳家国情四个主题,上起先秦下至现代的26首经典诗篇。学生以领诵、分诵、齐诵、配乐朗诵、伴舞朗诵等不同方式参与其中,在声情并茂的朗诵声中感受到中国文学艺术的博大精深,从经典诗歌中体悟了中华文明的情韵。

朗诵活动也激发了学生对诗歌的热爱,以及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参加朗诵活动的王晓湘同学说:“参加这次活动,我萌发了许多梦想。诗歌的海洋是博大的,令人向往。我要放飞梦想,在诗歌海洋中徜徉!”铁一中学的语文教师们欣喜地看到,学生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不仅获得了诗歌学习的快乐和兴趣,还培养了文学鉴赏的能力,提升了文学审美的品位;
同时,这种新的语文学习形式又丰富了学校文化的内容,促进了学校文化的发展,为学校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生活需要诗情、诗意、诗韵。只有把诗歌融进日常的学习和生活,让学生满眼诗意、满怀诗情、满心诗韵,在生活中品诗,在品诗中生活,诗歌才能真正成为学生毕生的精神追求和宝贵的精神财富。综合实践活动正是这样一座桥梁,沟通了学生的诗歌学习与日常生活,成为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发展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平台。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学四讲[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

[2]刘恩伯.中国舞蹈文物图典[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3]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第2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4]李行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4.

关于母亲的诗歌范文第5篇

一年一度的母亲节到来 ,在我们平凡的生活中,有一件无价之宝时刻伴随着我们,那就是母爱,母爱就像空气,阳光和水,拥有它就拥有了世上的珍宝,它让平凡的生活充满色彩,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关于母亲节现代诗歌,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关于母亲节现代诗歌一妈妈的爱,是一双双长长的筷子,

给我夹好吃的菜;

妈妈的爱,是一个个彩色的皮筋儿,

给我扎漂亮的辫子;

妈妈的爱,是一把撑开的雨伞,

为我遮风挡雨;

妈妈的爱,是一本本精彩的故事书,

给我讲动听的故事;

妈妈的爱,是一支支细细的铅笔,

教我写规范的字;

妈妈的爱,是关心的眼泪,

我勇敢地在打针,妈妈却在心疼地哭;

妈妈的爱,是温暖的怀抱,

让我舒舒服服地睡着。

我爱您,妈妈!

关于母亲节现代诗歌二五月的所有花香齐齐感恩

暮春的阳光也柔和起来

播种亲情,收获真爱

今天,我为母亲祝福

母亲节,母亲结

生命无法承受之重

在梦里,在醒来的刹那

从我的记忆和心事里涌起

是的,我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我的一切都是母亲赐予的

为了眼里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母亲耗费了一生的努力

那宽厚的臂弯里泻下的无尽浓情

我将用一生去解读

母亲啊,你的额头为什么总挂着笑?

停下忙碌,给母亲一点时间

这当然不是母亲要的

但是我必须给

只索取不回报,不是母亲

更不是母亲的儿女

那偿还不清的恩情

我只能用空白的长短句

沿着我来时的路,寻你

我爱你,母亲

你坚毅的生命早已注入我的身体

当岁月带走你的黑发

让你的目光变得浑浊

我,将用你给我的生命四季

长成参天大树

任你采摘,为你遮风避雨

关于母亲节现代诗歌三当我病了我想到妈妈

那被病魔奴役的身体

疲倦而又痛苦地活着

不是在病榻上,而是

扛着满怀希望的锄头

在田间清理着生活的杂草

或是,捏一根纤细的针儿

缝补着岁月遗下的漏洞

不然,就挑起沉重的水桶

将流逝的光阴担回家里

病魔一刻不离的跟着妈妈

啮噬着越来越少的日子

没有人喜欢病痛的生活

一次小小的感冒

我就要诅咒好几天

妈妈总是无怨无悔

用羸弱的身体支撑着

艰辛,还有我的幸福

阴沉的天空压在我的心头

我听见妈妈骨骼的钝响

就像来自地狱魔鬼街的呜咽

我愿意前往那里,妈妈

关于母亲节现代诗歌四一张老照片上

两个乌黑的麻花辫子,映着

青春的容颜,漂亮

我爱,这年轻貌美的你

爱你一汪清泉的眼睛

爱你神采飞扬的笑颜

爱你曾经的妩媚动人

操持家务,准备饭菜

下地劳作,教导我们

天天如此,年年如此

直至今天,未停

我爱,这辛苦操劳的你

爱你菩萨低眉的善良

爱你大爱如斯的包容

爱你给予我的一切

如今,你满头花白

我仍未对你说过,我爱你

可我深深地知道

我爱,你渐深的皱纹,下垂的嘴角

爱你带有老年斑的容颜

爱你染了眼疾的双眼

爱你那布满粗茧的双手

爱你不再挺直的腰身

说出那三个字

代表不了我的爱

对你的爱,一直在我心里

关于母亲节现代诗歌五我惯于昂首阔步,两眼朝天,

我的性情也有点执拗倔强;

即使国王跟我面对面相望,

我也不会低垂下我的眼帘。

可是,慈母啊,我要对你直言:

尽管我的傲气是如此刚强,

一到你的幸福的亲切的身旁,

我常常感到自卑而畏缩不前。

你有渗透一切的、崇高的精神,

光芒四射,直飘向日月星辰,

是这种精神暗暗地征服了我?

回忆往事真使我感到难过,

我做错许多事情,伤你的心,

推荐访问:诗歌 母亲 五篇 关于母亲诗歌【五篇】 关于母亲的诗歌(精选5篇) 关于母亲的诗歌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