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兴文秘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工作汇报 思想汇报 发言稿 主题教育 教案设计 对照材料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高三家长会总结【五篇】(完整文档)

时间:2024-03-11 15:19:02 来源:网友投稿

为了提高我校“双读”教育活动效果,切实加强对“双读”教育活动工作的领导,我校成立了以校长杨玉梅为组长、各年级组为副组长的“双读”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并多次召开工作会议,制定计划,研究方案,从而切实把“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三家长会总结【五篇】(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高三家长会总结【五篇】

高三家长会总结范文第1篇

一、 统一部暑,精心组织。

为了提高我校“双读”教育活动效果,切实加强对“双读”教育活动工作的领导,我校成立了以校长杨玉梅为组长、各年级组为副组长的“双读”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并多次召开工作会议,制定计划,研究方案,从而切实把“双读”教育活动纳入学校议事日程,同时将“双读”教育活动及相关工作统一规划、统一部署,做到制度落实、组织落实、内容落实,确保“双读”教育顺利开展,各项活动落到实处。

二.多样开展活动。

(一)发挥校园文化阵地作用,推进读书活动开展。

1、在各年级开展“读总书记的书,读总书记读的书”全民阅读活动。以《知之深爱之切》、《摆脱贫困》、《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之江新语》、《谈治国理政》第一、二卷、《七年知青岁月》、《讲故事》为主,在小学低年级学生中开展“我听《讲故事》和《用典》;
在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中开展“我讲总书记读书的故事”;
在初中学生中开展“我看总书记的书”和“我谈总书记读的书”等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活动,通过谈阅读感受、交流读书体会、推荐阅读书目、撰写读书心得等,体会著作的博大精深和价值追求。

2.以“我读总书记的书和我读总书记读的书”为内容,开展黑板报评比和手抄报评比。通过校园广播站,发挥小小播音员的优势,诵读“的书”和“读的书”。

(二)充分利用“每课三分钟”活动,深化读书活动效果,以“每课三分钟”为契机,通过“每课三分钟”开展“读总书记的书,读总书记读的书”阅读活动,在小学低年级学生中以《讲故事》和“诵读经典”为主;
在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中以《知之深爱之切》、《的七年知青岁月》、《用典》为主;
在初中学生中以《知之深爱之切》、《的七年知青岁月》《之江新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谈治国理政》、《摆脱贫困》和总书记读过的马列经典为主,有效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教育引导师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

(三)开展以“读总书记的书,读总书记读的书”为内容的教育实践活动。依托主题班队会、国旗下讲话、团(队)日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等为载体,开展读书交流、演讲、朗诵、征文等活动,进一步激发师生的读书欲望。

(四)开展“读总书记的书,读总书记读的书”与深入推进“民族团结一家亲”暨“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和“结亲周”活动相结合。通过走访住户,给结亲学生和家长诵读的书和读的书,通过共读共学,提升亲戚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五)师生同读活动。我们倡导开展师生携手同读,老师引导学生与经典为友,带领学生同读,利用课间操时间组织全校师生同读。从而,教师与孩子一起阅读健康书籍,身教的作用大于言传,教师引领学生在读书的道路上一路前行。

1、小学低年级学生。通过老师讲《讲故事》《用典》,引领学生以经典诵读的形式,引导小学生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听总书记读书的故事,形成自信向上、诚实勇敢、有责任心等良好品质。

2、小学中高年级学生,通过阅读《用典》、《的七年知青岁月》和与读书有关的故事,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鼓励学生多阅读,增长如识,培养文化底蕴,习惯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自尊自律、乐观向上等良好品质。

3、初中学生,通过精读总书记读的书,从《知之深爱之切》、《的七年知青岁月》、《之江新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谈治国理政》、《摆脱贫困》等书籍中,不断拓宽视野,完善自我,提商素养、通过开展“读总书记的书,读总书记读的书”为主题的征文比赛活动,促进学生阅读。形成尊重他人、乐于助人、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等良好品质。

4、充分发挥党支部示范引领作用,领导班子带头读带头学,充分利用党组织生活会、“三会一课”、“两学一做”、“学肃反”、“主题党日5+X” 活动等组织干部集中学经常学《知之深爱之切》、《摆脱贫困》、《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之江新语》、《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七年知青岁月》、《讲故事》等的书籍,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教育引导作用,要把“读总书记的书,读总书记读的书”与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党中央治疆方略、特别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纪要》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自治区、自治州党委的决策部署结合起来,一体领会、融会贯通。把“读总书记的书,读总书记读的书”作为筑牢党员干部反分裂反渗透思想防线的重要抓手,让党的旗帜在教育战线高高飘扬。

(六)学校开放图书室、阅览室,在图书室、阅览室中设立著作专柜、马列图书专柜等,便于师生在校期间能随时阅读、借阅。寒暑假和双休日,学校布置家庭作业的形式,要求学生收听观看本地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播出的“读总书记的书,读总书记读的书”栏目。家长发挥监督作用,督促学生阅读。形成家校合力,引导学生对书籍进行深入理解。

三、特色亮点

1.为了提高我校“双读”教育活动效果,切实加强对“双读”教育活动工作的领导,我校专门设计了”读总书记的书·读总书记读的书”阅读学习记录本,做到每月有安排,每月有心得,每周有摘要和感悟。党政办每月按时检查批阅。

2.将“读总书记的书,读总书记读的书”与深入推进“民族团结一家亲”暨“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和“结亲周”活动相结合。通过走访住户,给结亲学生和家长诵读的书和读的书,通过共读共学,提升亲戚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3.组织各年级组开展“我讲总书记读书的故事”讲故事、谈感想活动。

4.焉耆县第三中学与马莲滩村村委会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联谊活动。

5.编排大型情景剧《我从梁家河走来》,在县教科局“9·10日教师节表彰大会”、学校“教师节表彰大会”和永宁镇马莲滩村“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上巡演。

四、存在的问题

高三家长会总结范文第2篇

一、发展的“钟形曲线”

战后第三世界的工业化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既有辉煌的成绩,也有痛苦的失败。根据战后第三世界工业化发展的实绩,大致可将其分为三个阶段: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为工业化的起步阶段,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为高速发展阶段,70年代后期以来为停滞—衰退阶段。这三个阶段的发展留下了一条“增长—衰退”的钟型曲线。这条钟型曲线集中反映了战后第三世界工业化发展的基本状况,是我们研究与认识第三世界工业化发展规律时必须首先承认和尊重的基本前提。

第三世界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率在1956—1960年为4.9%,1961—1965年为5.1%,1966—1970年为5.6%,1971—1975年间为6.6%,1976—1980年为4.5%,1980—1990年为2.6%,1990—1994年竟为–0.11%。第三世界国家在60年代和70年代前半期经历了高速发展的15年,这是奇迹般的15年。

但是从70年代后期开始,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后陷入了停滞和衰退。80年代对于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特别是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是“失去的十年”,对98个第三世界国家的统计表明:80年代中有10个发展中国家平均GDP出现了负增长,占总数的10.2%。90年代对于广大第三世界国家更加严峻。在被统计的102个第三世界国家中有35个在1990至1994年间平均GDP出现了负增长,占总数的34.3%。(WorldBank,1996)最近,巴西全国经济开发银行公布的研究报告《80年代的巴西经济》(1999)中指出:从1990年至1999年的10年间巴西的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1.7%,比“失去的十年”的80年代的年增长率2.9%又进一步下降了。90年代对于许多第三世界国家来说将意味着又一个“失去的十年”。

从“奇迹的15年”到“失去的20年”,一条钟型曲线,赫然展现了第三世界国家工业化发展的曲折与艰难,它也向人们提出了一个需要深入思考和认真回答的问题——为什么第三世界的工业化走过的是一条先增长,后衰退的道路?其中的规律性是什么?

二、第三世界工业化发展条件的转化

第三世界工业化的发展与经济全球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第三世界工业化的发展受到了经济全球化及世界经济体系的制约。

在50年代前后,概括起来说,第三世界国家在工业化的初始阶段一般具有三个有利因素:其一,具有发展工业、服务业的较广阔的国内市场空间;
其二,具有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其三,具有较好的外部经济环境。正是这三个关键性的因素在第三世界工业化初期,对推动第三世界的工业化进程起到了重要作用。

首先,第三世界战前的经济形态大多是落后的农业经济,工业基础极其薄弱。独立后实行工业化的初期,在外国资本进入的推动和市场需求的拉动下,工业和服务业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

其次,第三世界的工业化初期的高速发展得益于国内丰富的廉价劳动力进入工业化生产提供的高额利润率的支持。

第三,在工业化初期,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十分落后,在与发达国家的经贸往来中,以极其低廉的自然资源、原材料换取发达国家的工业品。因此,第三世界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互补性”很强,客观上也有利于第三世界工业化的初期发展。

但是,第三世界的工业化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进行的,第三世界的工业化运动也是当代资本国际循环的一部分。资本国际循环既有促进第三世界工业化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随着介入资本国际循环程度的加深,不利的因素逐渐导致第三世界工业化发展出现了严重的障碍。从内部结构看,不能不遗憾地指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加入国际分工与资本国际循环后,经过近50年的发展,尽管在绝对意义上经济有所增长,但经济、社会结构并未随之得到优化,甚至遭到了劣化,出现了严重的结构性矛盾。

——产业结构内部,农业、农村的衰退,造成工农业发展失调。在历史上,西方国家通过殖民化解决了早期工业化发展中的工、农业的结构性矛盾。但是,在今天的世界经济体系中第三世界国家却无法重复西方的作法,其工业化的原始积累主要是内向性的,大多具有剥夺农业和农民的性质,并最终导致了农业的衰退。当前第三世界国家的农业衰退主要表现在粮食危机上。战后初期多数第三世界国家尚能保持粮食的自给自足,进入80年代后粮食紧缺日益加剧并发展为粮食危机,非洲大陆爆发了震惊世界的。90年代以来粮食危机依然没有明显缓解,甚至范围还有所扩大。联合国粮农组织曾对90个发展中国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有70个国家的粮食状况趋于恶化。农业、农村的衰退导致国内市场发育缓慢甚至出现萎缩,反过来为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设置了障碍。

——工业体系内部出现了“双重化”的结构分化趋势。这一现象在以外向型经济为主要发展战略的发展中国家显得尤为突出。“出口导向”是许多拉美国家和部分东亚的发展中国家及地区在70或80年代以来采取的主要发展战略,也是其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然而,过分依赖海外市场、特别是西方市场,却使本国和本地区的产业结构和工业结构内部出现了不均衡的变动。如韩国和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对外贸易经常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0%以上,结果产生了国内生产结构双重化的效应,即导致了出口型产业的过度膨胀和内需产业的相对萎缩,为经济波动埋下了隐患。

以韩国的半导体业为例,80年代末在国际市场需求的刺激下,韩国企业大量投资半导体生产,并受到了政府的大力扶助。但9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半导体市场转向萧条,韩国庞大的半导体出口业顿时陷入困境。有人估计,韩国国民生产总值受此影响高达20%,与半导体业相关的金融机构也受到严重牵累。经济过度开放,过度依赖外资和海外市场,阻塞了发展中国家国内产业链的自然延伸,使产业发展空间趋于狭窄,加深了发展中国家对于发达国家的依赖程度。一旦国际市场上风吹草动,发展中国家就难免出现经济波动。

——社会结构分化,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发展中国家是以所谓的“比较优势”加入国际经济的分工体系的,然而“垂直分工”依然是这一分工体系的结构特征。那么,发展中国家究竟有什么样的“比较优势”呢?说到底是发展中国家的廉价资源,包括人力和自然资源。这也正是发达国家所需要的和看中的。这样的“优势”正好把发展中国家送入国际垂直分工的底部,在发展中国家造成了“不发达的发展”。

战后,第三世界国家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大都发生了严重的社会分化,收入差距一直在不断扩大。1996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表的《人文发展》报告指出:1965年至1980年间,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人口约为2亿,而1980年至1993年,这个数字上升为10亿。另据联合国拉美委员会的统计表明,60年代被视为工业化样板的拉丁美洲国家,70年代以来的社会收入分配差距一直在拉大,相对贫困和绝对贫困现象均在发展。70年代初期,拥有社会总收入一半左右的富有阶层占总人口的10%,而到90年代初期占总人口5%的富人就拥有社会总收入的50%;
另一方面,城市贫困人口比重从70年代初期的42%上升到目前的60%左右。墨西哥的最高和最低收入差距相差25倍。巴西50年代确定的最低工资标准相当于410雷亚尔,1992年最低工资标准降至70雷亚尔,巴西有11.6%的劳动者的月工资只达到这个标准。

80年代以来,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增长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迅速发展为基础的。1985年至1991年,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四国的制造业年平均增长率为11.48%,比同期四国的第三产业平均增长率高3.5个百分点。劳动密集型产业吸引了大量西方资本,扩大了出口,但并没有带来本国技术水平的升级。虽然这些国家的工业化程度虽在一定阶段内有所提高,但却付出了沉重代价——经济剩余大量向西方发达国家转移,进而加剧了本国的社会分化,最终损害本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

以泰国为例,泰国的经济增长不可谓不快,1989年至1995年是泰国经济增长的高峰期,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9.4%,危机前泰国人均国民收入已超过2500美元。但泰国真正富有的只是占人口20%的高收入阶层,他们的收入在国民收入所占的比例高达55%,而最低收入的20%人口只拥有国民收入的4.6%。

社会分化的直接后果是造成了国内市场和内需产业的需求约束,造成了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阶层的有效需求不足,并进而使剩余资本大量转向金融、房地产投机。社会分化实际上是东南亚地区泡沫经济膨胀的深层原因。

——国际贸易环境恶化使第三世界工业化有利的外部条件日益减损。在工业化初期,发展中国家以极其廉价的原材料及粗加工产品与发达国家交换,自然“经济互补性”很强。但随着部分发展中国家出口导向加强、生产能力和产品档次一定程度的提高、技术含量一定程度的增长,对发达国家形成了压力。南北经济关系中互补性相对减弱,竞争性相对加强。国际贸易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贸易保护主义逐渐抬头,并使第三世界国家深受其害。以至于有的西方学者认为,今后不再会有新兴工业国家了,由于世界贸易环境的改变,依靠外向型经济走向工业化的道路已经不能通行。(Broad,1988)

农业衰退、工业结构“双重化”、社会分化和国际贸易环境恶化,构成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第三世界国家工业化发展的陷阱。这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条件下世界经济体系中一种特殊的发展现象。如果说第三世界面临经济全球化的严峻挑战的话,我们认为:它具体的意味是“发展陷阱”有可能最终断送第三世界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

三、第三世界工业化停滞可能的后果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世界各国之间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在当代世界经济体系中,处于“”地带的第三世界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出现停滞与衰退,势必对于“中心”地带产生反馈,势必对于西方发达国家乃至全球经济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1、“”对“中心”的反馈

第三世界工业化停滞对于西方和全球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是个复杂的问题,还需要进行长期的观察与深入的研究。根据80年代以来可以观察到的情况看,经过初步研究我们认为:在世界经济体系“”产生的问题与危机,可能将依以下三个步骤对于“中心”产生影响。

首先,在发生第三世界国家工业化发展普遍放慢甚至衰退的情况下,第三世界作为西方发达国家的投资场所、产品市场的作用下降。这一阶段“”表现出对于“中心”的经济重要性下降。这一趋势自80年代以来已经较为明显地出现。60~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对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一直在稳定增长,发展中国家在总体上是资本净流入地区。其中当时经济增长迅速的拉丁美洲国家吸引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对第三世界直接投资的50%。进入80年代以后,特别是随着拉丁美洲国家发生债务危机,经济发展处于停滞、衰退状态,西方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投资迅速减少,并出现了资本回流现象。1984~1988年发达国家对拉丁美洲国家的直接投资减少了50%。发展中国家占西方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总比重中的份额,从60年代的20%,下降到80年代中期的10%。(陈雨露,1997)80年代后期以来,西方资本流向东南亚地区发展中国家的数量增加,但1997年东南亚爆发危机以来又大幅度减少。在国际贸易方面,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例也在下降。80年代中期,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5%左右,目前下降到20%左右。版权所有

其次,第三世界作为西方发达国家投资场所和产品市场的作用下降,加剧了西方的资本和产品的过剩,对于8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的“泡沫化”起了促进作用。在当代世界经济体系中,第三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担负着实际经济物品的生产,而相形之下西方经济日益“泡沫化”,即在经济总量在继续以较高速度增长的情况下,实质性物质生产活动却在日益下降。

以美国为例,自70年代以来美国的实物经济出现了明显的萎缩。以1967年的按人口平均的产出量为基数,1990年同1967年相比,按人口平均的资本货物的产出量,化肥下降了21%,建筑机械下降了46%,油田机械下降了67%,工业建筑下降了63%,海洋运输船只下降了5%;
按人口平均的生活资料的消费量,纺织品下降了66%,鞋和皮革制品下降了70%,轿车的生产量下降了43%,住宅建设下降了13%,学校建筑下降了50%,医院建筑下降了17%;
按人口平均的中间产品的产出量,水泥下降了73%,粗钢下降了43%,硫璜下降了89%,铜下降了95%,镍下降了98%,铝土矿下降了98.5%。(Larouche,1995)

7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经济长期存在巨额贸易逆差。据美国统计摘要提供的资料,构成美国外贸巨额逆差的主要是矿物燃料和制成品的入超。其中矿物燃料的入超是美国外贸逆差中最大的一组产品,主要包括原油、石油制品和天然气等。90年代初这三项产品中的贸易入超均在450亿美元以上,1990年竟高达578亿美元。其次是制成品贸易的巨额入超,主要是运输工具及零部件、轻工类产品、电器类产品等等。上述情况一方面反映了美国国民经济结构的转型,重点转向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但另一方面毕竟也反映了在整体经济活动中实物生产下降的事实。

高三家长会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展会经济;城市经济;经济效应?

会展是城市经济的组成部分,一方面会展是城市经济的晴雨表,以城市文化传承和产业结构、消费结构为条件,准确反映城市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变化与兴盛;另一方面,会展活动带动的商品、物资、人员、资金和信息流动可以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重要的经济拉动效应和扩散效应,提升城市的国际影响力和增强城市竞争力。北京作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化大都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会展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是中国最主要的会展城市之一。本文从北京经济特征和北京展会特征分析入手,探讨北京展会与北京经济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辨证关系,试图为其它城市会展经济规划和会展活动策划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 北京经济的品质特征?

1.首都经济特征。中国经济是政府主导下的经济,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十分明显。作为首都,中央经济在北京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资产规模看,2007年北京45万亿元经营资产中,37?6万亿元属中央法人单位资产,占北京经营总资产的83?4%;从增加值看,2007年,北京gdp达9 353?3亿元,其中中央单位实现3459?1亿元,占37%;第三产业中,中央单位实现增加值2 701亿元,占40?1%;在金融领域,中央单位实现增加值936?2亿元,占72?8%?①。?

2.总部经济特征。北京是各种类型总部的积聚地,因此具有了总部经济的特征。在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管辖的146家大型企业中,在北京的企业超过了100家,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石油、中石化、中国人寿、中国电力、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总行等全国性、垄断性大企业、大集团的总部都设在北京。仅北京金融街地区就汇集了1 500多家国内外金融机构总部和大企业总部,116家股份制银行、证券保险公司总部和分支机构。除此之外,大型国际跨国公司也都看好北京,他们或在北京投资办企业,或将地区总部或研发总部设在北京。据统计,世界500强企业有200多家在北京有投资,累计投资项目超过450个。北京经商务部认可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有20家,以研发为主的外资企业达到370家?①。这些国际国内大型企集团和金融机构对北京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开放型经济特征。北京市场是一个开放型的市场,而且辐射环渤海地区,甚至面向全国的市场。北京市场买全国、卖全国,买世界、卖世界的特征十分明显。2007年,北京批发零售企业商品购进总额超过18 296亿元,其中56?4%从北京以外购进,11?1%属于进口;商品销售总额18 806亿元,51?5%批发到北京以外的地区,5?5%用于出口。其次,北京是中国主要商品进出口贸易集散地之一,大进大出的特征十分明显。据海关统计,2007年,北京地区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1 929?4亿美元,占全国的8?9%,为全国第四;其中货物进口1 440?2亿美元,货物出口489?2亿美元。与全国其他地区不同,北京货物贸易进大于出,而且逆差很大,这进一步表明了北京国际采购中心、买世界、销全国的区位特征。?

截止2007年底,北京货物进出口贸易连续5年保持20%以上增速,2008年,北京货物进出口再创新高,达到2 717?1亿美元,增幅达到40?8%,其中出口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条件下仍取得了17?4%的增长速度。北京服务贸易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服务贸易进出口额约占全国1/5,其中出口约占1/4。通讯邮电服务进出口额占全国3/4,其中出口占4/5强;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进出口额约占全国40%,其中出口占45%。外商投资企业在北京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2007年,北京外商投资企业增加值达到2 245?9亿元,占全市gdp的24%,纳税总额1 144?8亿元,占全市税费收入(包括国税、地税各项税费收入)的26%?①。?

4.成长型经济特征。改革开放以来,北京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30年来,北京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6%。自1999年始,曾连续9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08年,北京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 488亿元,比上年增长9%,增速比上年回落4?3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gdp达到63 029元(按年平均汇率折合9 075美元),比上年增长5?2%,这些都得益于科学技术进步和首都经济的优势。?

北京产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发展,高科技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比重增加。2007年,北京现代制造业实现增加值767亿元,占第二产业增加值的30?6%,比2005年提高1?7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4 672?9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0%。2007年,信息产业实现增加值1 590?5亿元,占地区总值17%,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996?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0?6%,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725?1亿元,占7?8%。三项产业的比重分别比2005年提高0?50、0?4和0?5个百分点?①。市场流通规模持续扩大,2007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从1978年的44?2亿元增加到3 800?2亿元,扩大了85倍,年平均增速16?6%。2008年,北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 589亿元,比上年增长20?8%,市场规模首次跃居全国城市之首?②。北京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初级产品比重下降,工业制成品比重上升,高附加值的高科技产品出口快速增长。2007年北京地方企业机电产品出口占全部出口的比重达到74%,比2001年提高14?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部出口的52?8%,比2001年提高8?7个百分点?①。?

5.服务主导型经济特征。由于首都经济概念的提出,北京服务中央、服务全国、服务世界的功能定位,导致北京第三产业发展迅速。1994年,北京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形成了现代化城市“三、二、一”的产业发展格局;1995年,第三产业的比重超过了50%,1998年超过60%,2006年超过70%。2007年北京第三产业比重达到72?1%,比全国平均水平(40?1%)高出3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2?3%,成为拉动北京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其中金融业、批发零售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实现增加值分别占全市gdp的13?8%、9?4%和9?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20?5%、10?6%和11?4%。2007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为653?7万人,占全市总就业人数的69?3%,比2001年提高14?9个百分点。200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7682亿元,增长11?7%。北京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1:26?8:72?1变化为1?1:25?7:73?2,第三产业比重进一步提高?①。?

二、北京会展业发展特征?

受北京经济特征和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北京会展业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面向全国市场需求,品牌专业展览会发展迅速。依托首都和总部经济优势,在北京举办的大型专业展览会面对的是全国的市场,甚至是亚洲市场。受亚洲,特别是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和市场需求的刺激,近年专业品牌展会成长十分迅速,单个展会实现展出面积翻番,甚至连续翻番的展会不在少数。因此,北京展会统计表现为展览会个数增加不多,甚至还有减少,但展会面积和展览收入稳步增长。例如中国国际舞台灯光音响展览会,最初每两年举办一届,展出面积不到2万平米。现在每年举办一届,展览面积超过6万平米。中国国际服装博览会,由最初展出面积1万多平米,391家参展厂家到2008年发展到展出面积12万平米,1 000多参展厂商?③,分别增加了12倍和2?56倍。北京国际印刷技术展览会第一届展出面积9 000平米,此后三届基本保持在20 000平米左右;2001年第五届展出面积达到45000平米,比上届翻了一番多,2005年第六届展出面积达到92 518平米,在第五届的基础上实现翻番?④,这一展览会已经发展成为国内印刷界规模最大,展品水平最高,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展会,成为世界四大印刷展之一。?

2.国际化程度较高,国际化趋向明显。这些得益于国际化大都市和成功申办和举办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影响。北京举办的会议和展览国际化程度较高,以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为例,该展会1993年就获得国际展览联盟的认证,为世界四大国际机床展会之一,是中国大陆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展览会之一。该展会第九届展出净面积中,境外企业为19 900平米,占总展出面积的50?7%;1102家参展企业中,境外企业607家,占55?08%?④。?

3.与经济结构变化关系密切,全面体现产业结构升级趋向。北京会展业对首都经济具有明显的依赖性,全面反映出北京城市的产业基础、市场功能、贸易水平、消费水平、旅游资源等特点。2005年,北京举办的经济贸易类展览会263个,占总数的53?46%;文教体卫类展览会呈现上升趋势,达到150个,占展览会总数的30?49%,比上年增加13?6%?①。2006和2007年,刘大可对北京主要展览场所举办的展会做了调查,发现这两年北京展会主要集中在三大领域:一是居民消费领域,涉及住房建筑、汽车交通、纺织服装、旅游餐饮等类展览会;二是加工制造领域,涉及能源环保、机械加工、生物医药等类展览;三是文化教育领域,以教育培训艺术类展览为主。这三大领域展会占北京全部展会的63%?①。而2007年北京的产业结构为1?1:26?8:72?1,展会结构基本反映了北京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

4.政府主导型展会政策导向性强、产业引领作用明显。经过多年打造,北京形成了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旅游产业博览会和节能减排技术博览会等一批政府倡导,或有关政府主管部门发起,符合北京产业结构发展方向,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结合,具有一定市场生命力的展会项目。这些展会无论对本领域的产业发展,还是对北京会展产业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发挥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展会对北京经济发展的促进?

会展活动通过最新产品和技术展示和最新思想理念、信息交流促进商品、生产要素流动,促进新技术推广和生产效率提高,进而为会展举办城市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作出重要的贡献。?

1.经济增长贡献。近年来,北京会展业发展迅速,成为北京经济中的增长型产业。2004年北京会展业实现收入50?8亿元,2007年北京会展业收入达81?8亿元,4年增长了60%以上,年平均增速在15%以上?①。会展活动的经济效应不仅限于会展场所和会展主办方的收入。会展活动聚集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还会为城市的交通、通讯、旅游、餐饮、购物、娱乐,乃至金融等行业带来额外的收入。?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对2008年在北京新国展举办的汽车展、服装博览会和体育用品博览会进行了抽样统计测算?⑤。据测算,汽车展、服装展与体博会展会收入分别为16 420万元、4 390万元和3 240万元,拉动北京市展会相关行业总收入分别为170 881万元、44 827万元、29 007万元,拉动系数分别是:1:10?41、1:10?21、1:8?95。综合拉动系数为1:9?85。?

2.产业结构优化促进。展览会通过现金技术和产品的展示,可以带来技术的示范和模仿效应,可以促进优势生产要素的异地移动组合,提高生产效率,催生新的产业,加速产业化进程。?

2005年底,北京市提出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2006年北京市贸促会策划筹备了中国(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第三届文博会有10余个国家和17个省市政府代表团1 370多家单位参展,接待观众19万人次;推出2 000多个项目,签署合作意向、协议292个,总金额46?8亿美元?⑥。文博会对于展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成果,宣传产业发展政策,推介合作项目,吸引项目落地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四、几点认识与体会?

1.会展经济属于城市经济的范畴,是城市经济的组成部分。作为一种部门经济是城市经济独有的产业形态,会展具有自己必备前提条件和自身的发展规律,不同的城市具有不同的会展优势和展览资源,不同城市因地制宜发展自己有特色的会展很有必要,但不必按行政区划成立机构,来规划、协调、管理会展行业。?

2.会展基础设施是会展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举办大型会展活动没有大型场馆设施不行,但不等于有了大型会展设施就一定能推动会展经济发展。会议可以召开,节庆可以打造,但展会绝对难以打造。没有必要的经济、市场和产业支撑,展会很难打造,即使强力打造,也难以长期维持。因此,各城市在规划自己会展基础设施,特别是展览场馆建设过程中一定要量身裁衣,将建设规模控制在自己会展资源基础上,切不可将希望建立在所谓“招商引智”基础之上,栽下梧桐树,不一定引来金凤凰。巡回型展会资源有限,竞争激烈,每个具体城市可实现的机会有限,即使争办成功,也不知多少年才有一个轮回。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风险太大,客观现实地规划自己的会展经济,实事求是地建设会展设施,避免重复建设和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十分重要。?

3.城市会展经济规模与城市经济总量、发展速度、市场规模、开放程度密切相关。一般条件下,市场导向型展会受制于城市经济规模与市场总量,城市经济总量、市场规模大,会展的规模就可能大。城市经济增长速度快,展会发展前景就好,城市开放程度高,展会突破区域限制可能性大,全国性、国际化程度就可能高。?

4.城市产业结构和市场结构决定城市展会的类别构成。城市展会依托城市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而生存和发展。我们在策划或引进展会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当地的产业集群基础和市场需求基础,没有产业支撑,没有市场需求的展会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极难为继。?

5.展会对当地经济增长的贡献和产业结构优化的促进,取决于当地城市经济技术消化吸收能力,展会对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取决于城市整体服务水平的高低和展会服务体系的完善,展会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则与城市发展硬件设施和软件环境相关,取决于城市经济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

注释:

①由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统计报告提供.?

②由北京市商务局提供.?

③根据应丽君,“十五”期间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展览发展概况,《中国展览业发展报告》资料整理.?

④根据陈泽炎,“十五”期间中国机械行业展览发展概况,《中国展览业发展报告》资料整理.?

高三家长会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中国60年;
经济发展绩效;
基本经验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007―5194(2009)05―0085―06

从新中国建立到现在的60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刚建国时的贫困落后到60年后的今天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四位,总体国力迅速增强。从解放初期工业十分落后的农业国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总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达到42.9%,三次产业的结构逐步趋于合理化。60年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年均达到8.O%,这样的高速度和长时期的经济增长在历史同期处于世界前列。但是,60年来经济增长平均维持高速度的情况下,在不同时期还是存在一些波动和挫折。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因此,在探索中出现问题和挫折时难免的。我们只能在探索的实践中,不断地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并将这些经验教训升华为理论,用以指导下一步的实践。这种总结和升华工作,会使更多地更全面地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规律,可以使我们在以后的发展中少走弯路。

在新中国60年经济发展速度很快的情况下绩效如何,需要用具体的指标进行衡量。本文对经济发展绩效的考察用四个指标:经济发展质量、经济结构的变化、国民经济发展的效益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

纵观新中国60年的经济发展,可以看出其过程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以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为标准,将1949-2009年的经济增长分为三个阶段:1949―1956年经济恢复时期、1957―1978年计划经济时期和1979―2009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本文用分阶段的方式对中国经济绩效从纵向的历史比较和横向的国际比较进行分析,用两套指标体系进行论证,一套是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上关于中国的数据资料,另一套用安格斯・麦迪森在《世界经济千年史》和《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公元960―2030年》一书中的数据资料。

一、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和波动性

(一)新中国60年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GDP和人均GDP增长率比较

1.用中国统计年鉴上的数据对三个阶段的GDP和人均GDP的增长速度进行比较

第一阶段是1949―1956年。这一阶段又可分为两个小阶段。1949―1952年是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这一时期的统计数据为国民收入,以1949年为基期,这3年的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为19.3%;
以1952年为基期,1953―1956年期间GDP年均增长率为10.3%。

第二阶段1957―1978年是计划经济时期,若以1956年为基期,以可比价格计算这一时期22年GDP年均增长率为4.05%,明显低于第一个发展阶段的水平。

第三阶段是1979-2009年,这个阶段最明显的变化是经济快速增长。若以1978年为基期,扣除价格因素这30年GDP年均增长率9.76%。中国是这个时期世界上GDP增长最快的国家。

新中国60年经济增长的平均速度是很快的,均值的中位线在10%,年增长率围绕10%波动,增长的总趋势呈上升状态,而且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增长的表现明显好于1978年之前的表现。

2.用麦迪森估计数据计算的三个阶段GDP和人均GDP增长速度比较

根据麦迪森对中国经济的估计,以1952年为基期,则1952―1956年GDP年均增长率为5.78%;
以i956年为基期,则由1956年到1978年22年的GDP年均增长率为4.14%;
以1978年为基期,1978―2003年这25年GDP年均增长率为7.85%,低于根据中国官方统计年鉴数据的计算结果,但是,无论从哪个结果来看,在第三阶段即1978年以后中国都是这个时期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

(二)新中国60年经济增长速度与世界上其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比较

1.麦迪森对中国和世界其它国家经济增长的比较。

麦迪森的数据表明中国计划经济所处的时期,正是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1950―1973年西欧国家合计人均GDP增长率为4.08%,前苏联为3.36%,亚洲合计(不包括日本)为2.92%,世界平均增长率为2.93%,中国为2.86%,中国的人均GDP增长速度要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即不管从横向还是从纵向比较,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不能令人满意。而在1978年以后,中国经济不论是从GDP还是人均GDP的增长率上看都是世界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

(三)国民经济发展的波动性

1.根据中国统计年鉴计算的中国GDP和人均GDP增长速度的变化情况。

经济增长速度的变化能明显地反映经济发展的波动性,我们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上的数据,计算出1949―2007年中国GDP和人均CDP的增长率,在图形上表现其波动性

第一阶段1949―1956年。1949年到1952年属于经济恢复时期,经济发展波动是难以避免的,并且增长速度的起伏都在正常范围之内;
1953―1956年阶段,经济增长速度总体上看虽然平稳性不是很强,但却是在较高位上运行。

第二阶段1956―1978。这个阶段经济在决策失误和****中大起大落。建国60年经济发展中最明显的波动性发生在这个阶段,最高值是中的1958年GDP和人均GDP比上年增长21.3%和18.3%,最低值是1961年的负增长达到27.3%和26.6%,从1958年到1961年经济增长的波动差值达到48.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经济增长最高的年份,最低的年份,负增长的年份,都出现在这个时期。

第三个阶段1979―2008。这_阶段总体上看经济增长速度高、波动性小。经过1984年经济的过热,增长速度达到15.2%的高峰和.1990年的3.8%的较低速度以外,其他年份的经济增长速度都在10%左右,在这样的高位保持了18年的增长态势,使得中国经济总量大幅度提高,到2005年GDP总量跃居世界第四。

2.利用麦迪森的数据计算中国的GDP和人均GDP的增长速度,也用图形表示其波动性。

从麦迪森的估计数据计算得到的图形可以看出,中国GDP的年增长波动性更大,没有利用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得到的结果平稳性好,但是,波动幅度小一些,总体年经济增长速度较低一些,阶段性特征不明显,除了1957―1968年这一阶段外,其他阶段的波动大致相同。麦迪森的数据显示,在中国60年发展过程中有5个年份为负增长,分别为1960、 1961、1967、1968、1976,比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少一年,即1962年,但是这一年虽不是负增长,但是增长率只有0.4%。另一个较大的差别是1998年,麦迪森的估计增长率是O.3%,而中国统计局的数据计算结果为7.8%,差别将近30倍。

二、经济结构的变化

经济增长的长期过程,也是产业结构转换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经济的长期和稳定增长必然伴随产业结构的转换,因此,在新中国60年经济增长过程中,产业结构也在发生变化。

(一)一、二、三产业占GDP比例的变化

1.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对中国三大产业结构变化的比较分析。

建国初期,中国的经济结构处于很低的发展阶段,1949年,国民收入中农业、工业和建筑业、运输业和商业的构成为68.4:12.9:18.7,第一产业占绝对主导地位,二三产业的发展严重滞后;
到1952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为51:21:28,到1956年变为43:27:30,第二产业有较快速度的发展,但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仍然较小。

从1957年开始实行的计划经济阶段,我国采用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国家重点投资工业部门,经过22年的发展,到1978年三大产业之间的结构比例变为28:48:24,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第二产业份额的提高几乎完全是由于工业份额的提高带来的,工业份额从1956年占GDP比重的21.9%提高到1978年的44.4%,而第二产业的另一部门建筑业占GDP的比重却由1956年的5.4%下降为1978年的3.8%,一直处于下降和徘徊状态;
从建国到1978年第一产业即农业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一直处于下降趋势或徘徊状态,由1952年的50.5%除下降到1978年的28.1%,中间经过调整期时期时比重有所回升,基本上是下降趋势。

第三产业的比重从1949年到“一五”时期结束处在缓慢上升过程中,但此后,在第二产业比重进一步上升时第三产业比重不但没有上升,反而呈现下降趋势,可以看出,一直到1978年,第二产业呈现挤压一、三产业的趋势,而第三产业的比重更是明显的降低,1978年比1957年下降了6.3%,直到1982年才恢复到1952年的水平,占GDP的比重为28%。

1978年底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使我国的经济发展发生了质的变化,体现出了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的作用,资源的比较优势得到逐步实现。在我国的国民经济结构上的表现是,首先在农业领域的改革使农业领域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农业生产效率得到很大提高,1979年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由1978年的27.9%上升到31.0%,当年的三大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为31.0:47.1:21.9。由于农业经济体制改革所带来的制度效应让我国的农业保持了将近10年的高速增长,第一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一直稳定在30%左右。以后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进行,经济结构不断得到优化,明显的表现在第二产业在比重稳定的基础上内部结构不断调整,第三产业比重的较快上升,在三大产业中增长速度一直保持最快,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在的比例逐年提高,到2008年达到40.1%。

2.根据麦迪森估计的数据对l中国三大产业结构变化的比较。

1952年中国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例为60:10:30,直到1978年中国三次产业在GDP中的比例为34:37:30,第一产业的比重远远高于其他国家,第三产业比重又远远低于其他国家。发达国家第一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很小,德国在2006年已经突破1.O%,达到0.9%,同时,第三产业的比重持续提高,一般都在60%以上。这首先和中国的农业生产率低下、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有关,另一个原因就是中国城乡分割的制度体系人为地抑制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使中国的城市化远远滞后于经济增长水平。比较来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很明确,提高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加快农业劳动力向第三产业的转移速度。

(二)城乡结构的变化

1.中国统计年鉴关于中国城镇化水平变化的统计。

1949―1957年是中国城市化稳步发展的阶段。这个时期国家经济建设取得较大的进展。经济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城市化程度的稳步提高。到1957年城镇人口比1949年的5765万人增加了4184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949年的lO.6%提高到15.4%。1958―1960年城市化的特点,是城市发展失控,脱离了基本经济国情,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由15.4%上升到19.7%。在1961―1978年这一阶段,特点是城市化长期停滞不前,并间歇性地发生逆转。1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1960年为19.7%,1978年仅为17.9%,下降了1.8个百分点。1978年,中国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从1949年的10.6%提高到19.7%,此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和产业结构的逐步优化,我国城市化的速度也在加快,城镇人口的比重增加很快,1989年为26.2%,1997年为31.9%.2005年43%.2008年45.7%。

可以明显地看出我国城市化的阶段性,1949―1956年是稳定增长阶段,1957―1960年是反常的加速增长阶段,1961―1978年则是长期的停滞阶段,1979年以后是较快增长阶段。

(2)城市化速度的国际比较从上述数据资料可以看出:(1)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在1995年之前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1995年之后有较快发展,但是仍无法与经济增长水平相适应。(2)城市化水平是与经济增长速度和结构紧密相连的,在中国的表现比较特殊,中国在城市化水平滞后的情况下,使经济取得了快速增长,但是,城市化滞后所带来的内需不足对中国经济进一步增长并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突破形成瓶颈约束。

三、国民经济效益分析

分析国民经济的总体效益,我们选取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指标来反映劳动效率,以国民生产总值积累效果来反映积累或投资的效果。

(一)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我们采用国内生产总值作为产出量,并以1952年为基期的增长指数加以调整,以剔除产出量中的物耗和价格上涨的影响。劳动者采用全社会劳动者人数,反映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变动的情况。

可以看出:首先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增长的稳定性差,并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周期大致同步。其次,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劳动者人数增加不完全相关。如“一五”时期和1963―1965年,在劳动者增加的同时,劳动生产率得到较大提高;
而“二五”时期劳 动者增加速度不快,劳动生产率却大幅度下降。最后,劳动生产率增加的速度总体上看是很慢的,特别是从1958年一1978年的21年间,劳动生产率的年均增长速度只有2.8%。

从1979年开始,在劳动者数量较快增加的基础上,劳动生产率有了很大的提高,表现为增长幅度大,增长速度较稳定,30年的改革开放时期,若以1978年为基期,1979-2008年从业者人数年增长速度为2.2%,低于计划经济时期2.5%的增长速度,而年均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为9.2%,远远高于计划经济时期2.8%的年均劳动生产率。总体来看,1979―2008年中国国民经济效率较高,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在这一阶段保持了较快稳定增长。

(二)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国际比较

从2008年世界统计年鉴的资料,比较中国与日本、韩国、巴基斯坦、美国、巴西、法国、德国、意大利、俄罗斯联邦和英国的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在1990年之前,中国的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在比较国的范围内是最低的,为590美元/人,是比较组中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次低的巴基斯坦的43%,而在比较组中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最高的意大利是中国的90倍。直到2006年,经过20多年的快速解决发展,中国的全社会劳动生产率仍然很低,在比较组中只是超过了巴基斯坦,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最高美国为92270美元/人,是中国的26倍。不过仍然可以比较看出,1990年以后,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在加快,与世界水平的差距在缩小,只是庞大的人口基数使得我国的按人口平均的各项指标都比较低。

四、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

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主要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在1949年到1956年这一阶段,人民生活水平比起建国之前提高很快,改善明显。1957―1978年这一阶段由于我国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型战略,为了推行这一战略,积累率水平提高很多,以积累发展工业的资金。同时必然带来消费率的降低,这22年对中国人民来说,是一直在为解决温饱问题而努力。改革开放至今的30年,人民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飞跃。我们从以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化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变化两个指标来衡量中国建国60年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

(一)居民消费水平的增长速度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速度

除了1963―1965年这一短短的经济恢复时期以外,从建国到1978年中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增长速度都是很慢的,若以1956年为基期,1957―1978年居民消费水平的年均增长率只有1.8%,远远低于1979-2008年7.6%的年均增长速度。

建国前30年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很慢,1953―1978年25年的时间居民消费水平年均只增加2.2%;
改革开放以后居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1978―2008年均增长7.6%。

(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变化

基尼系数是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
0.2-O.3表示比较平均;
0.3-O.4表示相对合理;
O.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
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

从基尼系数比较来看,中国处于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警戒线”以上,分配的不平均程度远远高于发达的日本、法国、德国,甚至高于美国的水平。

在较低的人均收入水平上,分配的不平均对居民的消费影响很大。消费倾向高的低收入阶层有消费欲望却没有消费能力,消费倾向低的高收入阶层有消费能力而没有欲望,因此,使得改革开放以后内需不足一直困扰我国经济的发展。另外,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容易引起社会的不稳定,影响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五、结论与启示

新中国60年的发展成绩显著,经济快速增长,特别是建国初期中国经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得到迅速恢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很快。计划经济时期的22年给我国带来的更多是教训,由于政治影响和政策的多变性,工业生产大起大落,农业生产增长速度很慢,致使人民生活水平二十二年几乎没有提高。改革开放以后经济迅速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国家的总体实力不断增强。我国所实行的渐进式改革在启动的初期避免了社会经济中大的动荡,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使经济迅速发展,但是,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也存在一些问题。

1.经济增长的波动性较强,对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经济增长缓慢,人均GDP增长速度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这段时间世界范围内的新技术革命对生产力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许多国家和地区利用这一契机实现了经济腾飞。但是,中国却错失这一良机,由于没有市场机制对企业形成利润约束,中国企业没有利用新技术提高生产率的敏感性,没有赢利意识。计划经济效率的低下使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道路,而在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问题。发生在美国并很快波及到世界上很多国家的这次美国金融危机,使人们看到了市场机制运行中所存在的巨大风险,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应该在制度和规则的制定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减少市场失灵发生的几率,从而使得经济增长具有可持续性和稳定性,减少经济中的波动性。

2.城镇化滞后、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

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出口造成了很大的不利影响,进而对中国实现GDP增长的既定目标带来了威胁。这一方面是世界经济大环境造成的,另外也对中国经济增长过多依赖出口,特别是对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依赖模式提出了挑战。长期以来国内消费不能对中国经济增长起到很大的拉动作用,使得在改革开放以来刺激消费和拉动内需成为政府的经常工作,但是往往成效不是很大。根本的原因在于我国城镇化的滞后发展以及城乡收入差距过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得到目前还占人口近60%的农村人口消费能力弱。调整分配结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高我国的内需水平,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是巨大的。

高三家长会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山东半岛 产业结构 金融支持

山东半岛的地理边界涵盖滨州、东营、潍坊、烟台、威海、青岛和日照7个沿海地市,面积68551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44%,人口3561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40%,截至2009年,GDP占全省总量的52%。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社会经济发展经历了由“陆上山东”、“海上山东”到“蓝色经济区”的历史性跨越。从陆上山东到海上山东,是山东省发展空间的延伸和拓展;
从海上山东到蓝色经济区建设,则是山东省社会经济发展理念的转变和提升,是山东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重大转变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性转型。山东半岛经济区是涵盖社会经济和科技文化诸要素的复合功能区。因此,本文主要分析的是山东半岛7地市的产业结构及金融结构。

一、山东半岛产业结构现状及其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比较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经济和社会都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成为全国最具活力的地区。若不考虑地区城市个数,从综合经济实力看,长江三角洲地区16个城市200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956亿元,占全国比重达到17.9%;
从增长速度上看,长三角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为14.7%。珠江三角洲地区9个城市200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746亿元,占全国生产总值比重达到9.9%,增速是16.5%。山东半岛7地市2008年实现生产总值16205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5.4%,平均增长速度是16.2%。

从表1中可以看到,无论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还是山东半岛以及全国,第一产业比重稳步下降,第二产业稳中有降,第三产业稳步上升。

横向上看,山东半岛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第一产业方面,三个地区第一产业比重都低于或是优于全国数据。但是,从2004、2006和2008三年的数据来看,山东半岛第一产业的比重甚至比长三角和珠三角第一产业比重之和还要大,相比来说更接近全国平均比重,这对于山东半岛来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二产业方面,从1992年开始,山东省包括山东半岛工业总产值中,重工业比例第一次超过轻工业达到50.68:49.32。此后,重工业迅速增长,轻工业比例逐渐降低,第三产业逐步发展。从表1中可以看出,山东半岛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明显要高于长三角和珠三角,更是高出全国10个百分点以上。第三产业方面,三地区以及全国第三产业比重都呈上升趋势,但是山东半岛第三产业比重相比于长三角或珠三角来说低10%还要多,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线7个百分点。

二、山东半岛金融发展状况分析

1、山东半岛金融规模分析

由图1可以看出,1988—1991年,山东半岛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还没达到千万,贷款余额占GDP的比重由70%逐年增加到将近90%。在1991—1995年,当时经济发展迅速并有过热迹象,这时贷款有所收缩,贷款余额占GDP的比重又从近90%下降到不到60%,之后直到2008年也是在50%~70%之间波动。反观全国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全国GDP的比重达到107.5%,这说明,山东半岛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的增长要落后于GDP的增长速度,从金融规模这一角度来说,山东半岛的金融发展还是处于很低的水平。

2、山东半岛融资结构分析

(1)直接融资分析。直接融资主要是指以股票和债券为主要金融工具的融资方式。在我国,直接融资主要是靠证券市场即股票为载体进行融资,债券发行量很少,因此本文主要考量证券市场的融资。那么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证券市场发育程度的指标通常选择证券化率。

推荐访问:家长会 高三 五篇 高三家长会总结【五篇】 高三家长会总结(精选5篇) 高三家长会总结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