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兴文秘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工作汇报 思想汇报 发言稿 主题教育 教案设计 对照材料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3年度经典诵读教学论文【五篇】【优秀范文】

时间:2024-03-15 09:00:04 来源:网友投稿

近几年,国内学者逐渐意识到经典诵读对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对中华经典诵读的研究逐渐增多。综合查阅文献资料发现,当前,国内外对经典诵读的研究多集中在基础教育及高等教育阶段,而对中职学校经典诵读的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经典诵读教学论文【五篇】【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经典诵读教学论文【五篇】

经典诵读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职学生 经典诵读 人格养成教育

一、中职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背景

近几年,国内学者逐渐意识到经典诵读对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对中华经典诵读的研究逐渐增多。综合查阅文献资料发现,当前,国内外对经典诵读的研究多集中在基础教育及高等教育阶段,而对中职学校经典诵读的研究涉及很少,研究面较狭窄;
研究多集中在对经典诵读的价值研究、在语文教学中提升经典诵读的方式方法、经典诵读活动对中职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作用等方面,而对经典诵读对中职学生人格养成教育的积极意义以及推动作用涉及不深,尚缺少系统的研究。因此,从课程优化、信息化推广、活动载体三个层面探索经典诵读与中职学生人格养成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经典诵读对于中职学生品德养成、审美与价值取向引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二、中职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意义

指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要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这为教育领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提出,积极开展中华经典诵、写、讲等活动,提升国民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养,明确表述了开展经典诵读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1.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的经典诵读是涵养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为立人、育人提供了丰厚的滋养和宝贵的精神食粮,是重要的理论资源和优质资源。例如,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真、善、美的思想品质,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这些都诠释了高尚的精神追求,蕴含了积极、向上、向善的人生态度,是孕育和滋润中华民族精神的资源库,积极影响着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经典诵读是培育中职学生健康人格的有效途径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着非常完整的人格教育思想,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以仁、义、礼、智、信、忠、孝、勤、公、省为核心的教育思想。“读百遍,其义自现”,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经典诵读活动,创建良好的校园诵读文化,建立经典诵读资源库,不断创新完善课程体系,激发学生的阅读诵读兴趣,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职学生人格养成教育相结合。在诵读过程中,与古代先贤对话,汲取先哲的智慧和力量,有利于形成培育良好人格的生活环境、社会氛围,使良好的价值熏陶像空气一样,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助力学生筑梦、追梦、圆梦。

3.经典诵读是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重要桥梁

随着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现代企业对于中职学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仅仅具备专业技能,已难以满足现代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很难获得发展。中职学校要培养一专多能和全面发展的现代职业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以经典诵读为切入点,学生在诵读过程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学习先贤高尚的品格,不断提高人文素质,提升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成长为既有专业知识,又有人文素养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三、中职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实施策略

1.经典诵读策略化

中职学校要有效地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人文素养,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尤为重要。只有在调查的基础上,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经典诵读策略研究,将经典诵读与中职学生的人格养成教育相融合。

一是调查研究。深入中职学校进行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的形式,分析当前中职学生经典诵读的现状及问题,并探索经典诵读与中职学生人格养成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是文献研究。学习相关的政策法规,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探讨当前中职学校经典诵读研究现状,了解目前中职学校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及学生人格养成的研究现状及成果,综合分析经典诵读对学生人格养成教育的积极作用。

三是行动研究。分析中职学生经典诵读能力现状,分析经典诵读与学生人格养成教育的内在联系,研究以传统文化为内涵的经典诵读对中职学生品德养成、审美与价值取向引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构建以经典诵读活动为载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人格培养的校本文化教育课程体系,搭建经典诵读实践平台,创建良好的校园诵读文化环境,构建经典诵读的信息化模式。

2.经典诵读课程化

从课程优化层面探索经典诵读和人格养成的融合点。结合中职学校办学特色及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的经典诵读与人格培养的校本文化教育课程,甄别选择适合中职学生阅读的经典,建立经典诵读资源库,探索经典诵读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汲取传统文化精华,和先贤对话,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经典诵读信息化

从信息化推广层面探索经典诵读和人格养成的融合点。当前,网络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在信息化语境下构建经典诵读模式尤为重要,要充分发挥信息网络的优势,让学生由被动学转变为乐学、爱学。学校网站可开辟“经典诵读”版块,开辟网络交流平台,开设读书论坛专栏,打造经典诵读微信公众号等,利用网络便捷、传播快速的优势,为学生提供阅读资源,提供有效的诵读指导与帮助,形成经典诵读网络新风尚,逐渐探索构建经典诵读信息化推广模式。

4.经典诵读平台化

从活动载体层面探索经典诵读和人格养成的融合点。搭建经典诵读活动平台,让学生在校园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经典文化的涵养。学校可以开设经典诵读兴趣班,在校园广播站开设《经典诵读》栏目,开展“经典诵读”主题活动月,举行经典诵读讲座等。通过搭建经典诵读活动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经典诵读活动,形成良好的经典诵读文化氛围,在实践中形成并完善基于中职学生人格养成教育的经典诵读推广模式。

四、小结

中职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对中职学生的人格养成教育起到了良性引导的作用,经典诵读活动能积极影响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利用经典诵读传承文明,浸润灵魂,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成长为既有专业知识,又有人文素养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印发《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的通知[Z].2012.

[2]龙其林.当前国内经典诵读实践问题探析及对策研究[J].教育导刊,2015(1).

[3]傅卫莉.打造精品诵读活动,提高学生人文素质[J].教育理论,2013(12).

经典诵读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经典诵读;
课堂教学;
实践;
反思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6-0083-02

2014年春,教育部颁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明确指出"要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而经典作为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体,自然走进了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视野。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开展了经典诵读走进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活动,旨在探索如何精选课堂教学中的经典诵读内容,以何种形式开展,怎样检测其效果,为经典诵读走进课堂教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1.关于经典诵读内容方面,我们认为:

1.1"儿童审美应当成为精选经典诵读内容的一个重要标准"。换句话说,凡是符合儿童审美标准的经典诵读内容,都可以请进课堂,反之,则拒之门外。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在众多的审美形态中,除了优美形态外,小学高年级的孩子队对其它审美形态的领悟还非常肤浅,他们对抽象的、浪漫的、荒诞的、幽默的和崇高的艺术品的感受力和鉴赏力都比较低。徐薇老师说"儿童的这一审美倾向反映在课外读物的选择上,就表现为对于"高、深、艰"的读物接受有点困难,哪怕是成人眼中非常有价值的经典"。这就启发我们,在经典诵读内容选择方面,只有站在儿童立场,从儿童审美视角出发选择的内容,才能引起儿童的"阅读期待"和"阅读偏好"。实践老师在教学《我要学论语》这一内容时,明显感受到学生对于"仁政"、"治国"内容不感兴趣,而对于"为学"、"孝道"方面的内容表现出较强的阅读期待和阅读偏好。

1.2还可以某一"主题"为线索,精选经典诵读内容。我们林州市这几年正在进行"语文主题学习"课堂改革试验,所以,实践教师很自然地想到把"语文主题学习"与"经典诵读内容"结合起来,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具体做法就是把经典诵读内容按照"善孝、修身、为学、理想、交友"等主题进行整合编排,以插入、链接、积累、展示的方式,从《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等蒙学读物和《论语》《大学》《老子》《德育课本》《慈善读本》等诸经典中,挑选适合儿童诵读的文段,进行教学,完成经典与经典之间的融通、经典与生活的呼应。

1.3选择经典诵读内容时,除了教师外,还要让学生参与选择。王一军老师在《儿童文化课程:理论、实践与案例》一书中说到:"儿童是文化理解与建构的主体,客体是文化对象"。周益民老师曾说,儿童阅读应该是"儿童本位的阅读",是"回归童心的阅读","儿童主体""回归童心"并不会自然实现,需要教师成人的引领,这对于教师的视野、眼光及文化素养都是一种考量。

2.在具体的阅读形式方面,我们主要尝试了"模糊"教学与"弱语文化"教学两种形式

2.1"模糊"教学。"模糊"教学,简单理解就是不求甚解、熟读成诵的意思。小学阶段的儿童理解力相对低下,记忆力正处于黄金记忆时期,进行经典诵读教学,可以如杨振宁所言:"不要求理解清楚",通过"渗透""熏陶""感染"的方式进行,"而就在这不太清楚的过程中,已经一点一滴地学到了许多东西"。

2.2"弱语文化"教学。在这一点上,我们借鉴吴诗清老师的做法,强调经典中的"文化意蕴"和"价值诉求",而不是"语文知识的训练和运用"。闫学老师认为"它不以语文知识的习得为教学重点,而更注重学生在思维上的立体展现,以及对相关人伦价值的深入研讨"。具体到经典诵读教学上,就是采用"自诵、自读、自悟、交流思想、观点碰撞"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习经典,直面经典。

3.在经典诵读效果检测方面,除了借助于演讲、征文、诵读比赛等活动外,我们还借助于以下方式进行:

3.1经典诵读的德行外化。在经典诵读活动中,我们注重经典的活用和实践导行。联系生活实践,引导学生对照经典反思自己的言行,树立"以经典为镜"的理念。我们设计了《日行一善》档案手册,用以记录学生的点滴善行,从而使学生重视对经典的生活化实践,用经典引领、规范德行,践行"文而化之"的思想。

3.2经典诵读"五年跟踪回访调查表"。为了弥补校内检测活动受时空限制的缺憾,使经典诵读检测更有持续性和连

贯性,实现校内与校外、经典与生活的相互衔接,在经典诵读活动开展初期,我们就向学生承诺:五年后无论你在哪儿求学或就业,学校一定回访你。为此,我们精心设计了"经典诵读五年跟踪回访调查表",表上除了学历、从事工作基本信息外,开辟大量的篇幅,要求被调查学生写出"经典诵读对自己的影响",这是我们整个调查的核心,是我们开展经典诵读教育活动的初衷和源头,也是检测经典诵读活动对学生人生的影响的最终的落脚点和归宿。

经过近一年的实践,课题组教师所在的学校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墙壁、走廊、台阶、柱体贴满了经典诗句,给人以铺天盖地、扑面而来的感觉,学校弥漫着浓浓的书香氛围。经典诵读不仅开启了学生的心智,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还促使他们在学习、家庭及生活的各个方面有较大改变,使我们看到了经典的力量。

当然,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如何让学生更好的领会经典的内涵?如何更好的开展家校合作、亲子共读?

总之,"以经典诵读为突破口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是每个教育工作者所亟须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事关宏旨,任重道远,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地研究探索,努力寻找"以经典诵读为突破口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更有效的策略和途径。

今后,我们将在课题研究的基础上,积极完成课题的最终成果转化,实现课题研究的效益最大化,为提升林州的教育水平尽一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经典诵读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5―0051―01

经典古诗文是大家公认的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具备极高的文学鉴赏性。经典古诗文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的遗产。在学生中开展经典古诗文诵读活动,是汲取民族语言精华,接收中华灿烂文化熏陶的捷径。笔者就经典古诗文的诵读浅谈以下几方面的心得。

一、经典古诗文诵读活动的实施途径

1. 教师教材的开发。教师应整理适合不同学习层次学生认知能力的经典古诗文作品和相关资料,形成三个阶段的、有序的诵读计划,着手搜集并编写相关的教材。指导学生对作者的生平经历进行一些生动性、生活化的整理,使之更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便于学生的理解。

2. 学生资源的开发。调查学生的古典知识的基础和每一个阶段知识的积累。开发学生中比较好的资源,形成良性的互补作用,开展古典文化的一些初步的研究型学习阅读和研究,促进良好的古典文化氛围。

二、经典古诗文诵读活动的实施策略

1. 经典古诗文诵读活动研究方法指导。(1)理论学习法: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阅读有关诵读指导的理论文章,提升自身的理论修养,进而更有效地指导课题研究和实践操作。(2)问卷调查法: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问卷、谈话的形式,了解被教育对象和教学者对该课题的认识,以期达到预期的目的和对的效果。(3)活动提升法:举行古诗文诵读比赛、古诗文知识比赛、古诗文名句天空比赛等活动,提升学生学习古典文化的兴趣,并能继承和发扬这些优秀传统。

2. 经典古诗文诵读活动的实施落实。(1)传授经典古诗文诵读技巧的必要性。诵读作为一种“目视其文、耳闻其音、心悟其情、意会其理”的综合阅读活动,它是从字、词、句到段、篇,从文字到语音、语义,由表面含义到深层含义到潜在的全面感知,是学生的重要阅读实践。因此,教师的任何讲解分析都不能代替学生自己对古诗文的独特体验和感受。只有建立在多读的基础之上,才能形成和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因此,对学生进行诵读技巧的指导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朗读技巧能使学生更好地体味和把握诗词的语言、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2)经典古诗文诵读方法的指导。诵读是传统语文学习经验的一个重要方面,朱熹在《童蒙须知》中就十分强调诵读的重要性。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存此,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专一,却只浪漫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在读中感悟、理解、体会,自然会有收获,这对培养学生文言文乃至语文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对诗、词、曲、赋宜采用以诵读法之背诵为主的教学方法,其中包括列举顺序法、巧记法、情境法、抓点法、竞记法、角色法等背诵等方法。

三、经典古诗文诵读活动的评价

首先,由学校经典诵读委员会和学生代表共同讨论制定《经典古诗文诵读考级标准》,明确以诵读的数量、诵读的质量、口头语书面表达三个方面作为考级的内容,并在每学年定期举行古诗文朗诵活动,要求每位学生必须参加。

其次,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可以把评价制度与奖励制度相结合。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诵读的同时,也应该对教师古诗文诵读提出明确的要求,要求教师用实际行动感染学生、激励学生。同时,突破学校单一的评价模式,将家庭也纳入到评价体系之中,使家长参与到评价体系中来,成为评价体系的一部分。通过评价学生的经典诗文诵读,促使古诗文经典诵读成为日常教学中不可成缺的组成部分。

经典诵读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 浅谈如何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 农村小学开展文化经典诵读活动的实践研究 对开展经典诵读的实践思考 农村小学开展经典诵读的实践 电教辅助下的经典诵读 幼儿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策略研究 浅论经典诵读活动在高校的开展 浅谈如何指导小学生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开展有效活动 引领经典诵读 如何在农村学校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 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提高学校德育实效 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促进语文素养提高 经典诵读 文化传承 文文的“经典诵读” 基于儿童视角的中小学经典诵读 对小学开展经典诗文诵读的实践思考 开展经典诵读的有效指导 中小学开展经典诵读的意义 浅谈小学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的必要性 略谈小学校园经典诵读开展的策略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②摘自2014年10月16日,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

③引自《佛山坚持城市历史文化传承保护 建设岭南风貌名城》http:///syjj/dfcz/gd/201701/t20170123_ 4024799.shtml.

参考文献:

[1]李火秀,凌征华.地方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中对社区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以赣州市章贡区为例[J].文教资料,2013(6):44-46.

[2]曹光章.佛山文化建设的经验与启示[J].岭南学刊.2014(1):123.

[3]全国各地经典诵读行动扫描[N].中国教育报,2011-11-29.

[4]教育部要求教育系统做好“中华诵”经典诵读工作[J].师资建设,2009(08):1.

经典诵读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建构国学经典学习序列

中化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极其灿烂。在先烈东小学,经典诵读作为中华经典文化教育的关键一环,开展得风生水起。通过诵读各有特色、各具魅力的国学经典,学生们犹如品尝着一桌桌思想的盛宴,逐渐在诵读、感悟中喜欢上厚重的中华传统文化。

当然,国学经典种类繁多,让少年儿童诵读所有经典是不现实的,所以选择适合不同阶段的少年儿童学习的内容是非常必要的。基于此,先烈东小学根据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按照循序渐进、盈科而进的学习原则,通过精心遴选,建构起阶梯式国学经典学习序列。一是蒙学阶段:一年级诵读《弟子规》《三字经》,二年级诵读《千字文》《笠翁对韵》(选)。二是四书阶段:三年级诵读《论语》(选)、《大学》(选),四年级诵读《中庸》(选)、《孟子》(选)。三是子、史、集阶段:五年级诵读《老子》(选)、《庄子》(选),六年级诵读《史记》(选)、《历代散文选》(选)。学校的这个经典诵读序列安排从经典自身的价值、地位与影响出发,选择的都是文本价值巨大、历代公认的经典。如《三字经》《千字文》是蒙学的代表,《论语》《孟子》是儒家经典,《老子》《庄子》则是道家的经典。同时,所选诵读文本内容在当下也具有重要意义,适合今天的儿童学习,如蒙学读物有利于儿童识字、了解常识、培养行为规范,“四书”能够引导学生初步接触儒家思想和文化,“老庄”“史鉴”能丰富学生对传统历史文化的了解,帮助学生初步思考世界与人生。

探索经典诵读教学模式

在丰富多彩的经典诵读教育研讨与实践活动中,先烈东小学探索出了一套符合孩子成长规律、适合学校特色的经典诵读课堂教学模式,即:故事激趣──初读经典───理解经典───背诵原文───情境表演───模仿创作。

故事激趣:每一个经典背后都有一个或几个故事,用好这些故事,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经典的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初读经典: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后,教师相机出示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初步学习经典,对经典有一个整体认识,同时通过初读知道哪些内容自己能读懂,哪些内容自己不能理解,这样,便于下一环节有的放矢地学习。

理解经典:在学生初步读了经典后,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全面理解经典的内容并领悟其中的道理。

背诵原文:诵一诵,背一背,多种感官的参与,有利于更好的理解原文,提升阅读鉴赏能力。

情境表演:把经典诵读教材中的内容编成一个个小故事、小情景并表演出来,能更好帮助学生理解与记忆。学生从中还能展开丰富的联想,激发学生的求新、求异思维。

模仿创作:在学生学习了经典原文,对其形式、意境、构思等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师再加以适当的点拨、诱导,触发学生的灵感,鼓励学生对经典进行改写、仿写等。

随着经典诵读课堂教学模式的不断探索与升华,先烈东小学还开辟了慎思笃行的国学经典学习蹊径,比如:摸索出了化整为零法、集中教学法等经典诵读教学方法,总结出了有声诵读法 、尝试回忆法、有效提示法、切磋共进法、交际运用法、想象再创法等经典诵读教学技巧。

形成经典诵读教育范式

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文化大业,关键在于通过教育实践引领学生幸福成长。经典诗文文质兼美,意蕴深远,益于立人立德。先烈东小学在经典诵读活动中,通过师生共读、亲子共读,让经典诵读形成全覆盖、立体式、普及化的辐射影响,教师得以成人养德,学生得以蒙以养正,还通过小手拉大手活动增进家庭辛福、社区和谐。

1.师生共读,童蒙养正。

教育之要,首推教师。要让学生诵读经典,教师自己就应该率先垂范品读经典,用优秀传统经典文化提升自己的学识、丰富自己的素养。有鉴于此,先烈东小学积极传承传统文化,营造书香校园,让读书成为了教师的一种基本生活方式。

诵读经典,重在学以致用,贵在生活中践行。为此,在先烈东小学,新生入学即读《弟子规》,学圣贤教诲,奠做人根基,让经典诵读成为别具一格的新生入学文化仪式;一年级新生每周都开设一节经典诵读课,甚至有一个经典诵读特色班,一周四节诵读课,学生比着、赛着背;每周一的晨会中,专设“快乐诵读”环节;每学期组织一次“诵读经典汇报会”,等等。在诵读活动中,孩子们反复熟读,有效背诵,达到了潜移默化提升素养的效果: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与日俱增,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学会了礼貌待人,学会了谦让,学会了互助……

学校还以古诗文诵读为抓手,先后开展形式多样的经典诵读活动,为师生提供展示诵读国学经典的舞台。例如:2009年,学校承办的天河区庆祝建队节六十周年活动现场上,全校师生共同表演吟诵节目《经典诗文共欣赏,你方咏罢我登场》,得到了与会人员的高度好评;2009年,以“读经典美文,育少年君子”为主题开展中队活动,学生各展其能,或读、或吟、或唱,以不同的形式诵读经典;2012年,以“队旗飘飘缅先烈 诵读声声祭英魂”为主题,赴广州十九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陵园开展清明祭奠先烈活动,少先队员们通过诵读一首首感人肺腑、热血沸腾的经典爱国诗文,缅怀先烈英灵,等等。

2.亲子共读,养心弘道。

外界环境的持续浸染对于小学生诵读和理解国学经典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不仅要在校园里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更要把经典诵读活动与学生的家庭甚至社区生活结合起来。先烈东小学校以亲子共吟经典、社区经典诵读等活动为媒介,加强家校沟通,把经典的种子播撒于孩子的心,让其感染家长,带动社区走进经典的圣堂。

推荐访问:诵读 教学论文 经典 经典诵读教学论文【五篇】 经典诵读教学论文(精选5篇) 经典诵读论文(强烈推荐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