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兴文秘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工作汇报 思想汇报 发言稿 主题教育 教案设计 对照材料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3年学生汽车实训总结【五篇】【精选推荐】

时间:2024-03-21 12:00:03 来源:网友投稿

通过智能教学的实施,在技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的主要实施目标分为知识、技能、能力等目标。目标的实施对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有着重大的作用,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汽车维修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能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学生汽车实训总结【五篇】【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学生汽车实训总结【五篇】

学生汽车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

通过智能教学的实施,在技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的主要实施目标分为知识、技能、能力等目标。目标的实施对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有着重大的作用,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汽车维修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能力。知识目标,主要针对汽车维修的各个部件、系统、结构等理论知识进行教学;
技能目标,主要是掌握汽车电气的各个系统、汽车设备的组装和拆卸、各个部件信息等,通过对各个技能的理解,在汽车维修中也便于理解和处理;
能力目标,对能力的目标来说主要是以培养为主,通过不断培养学生的各个能力作为提升学生维修的主要能力,例如,汽车电气的各个设备掌握的能力、对电气各个系统的掌握能力等。通过智能教学在技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主要以实践教学为主,突出教学的实用性,另外,可以加强对学生电路、电气故障的分析、诊断和排除的能力,使得学生能更有效的掌握解决汽车故障的技能,而且智能教学可以充分体现出“举一反三”的教学,发挥学生主动分析和动手的能力,充分提高技校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效果。

2.智能教学在技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应用的过程

汽车维修是一项非常繁琐的工作,当然,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比较简单,只需照本宣科的方式将教材上的理论知识传输给学生既可,然而,这种过分依赖理论性教学的方式却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而采用智能教学的方式则会凸显出汽车维修工作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尤其是在应用到技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的过程中,显得教学过程非常详细,如,汽车维修基础知识介绍、现场教学、实训等,而且涉及到的教学工具也非常多,如,汽车维修中应用的各个部件、汽车设备、蓄电池、万能表、发动机台架、整车等,但教学效果还是很好的,相比于传统简单的教学方式,智能教学更有提高学生汽车维修专业技能的优势。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2.1对学生做好汽车维修基础知识的了解教师主要通过有效的方式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汽车维修间的工作、在平时多翻阅一些汽车维修资料或观看一些汽车维修视频等方式,以此来提高学生对汽车维修的了解,掌握汽车维修的定义以及基本知识,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以上几种方式来收集汽车维修的相关资料,可以利用直观的方式来加深自己对汽车部件、结构以及设备的理解,如,通过一些图片、实物、文字等方式,通过智能教学的第一个过程,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可以提高自主动手、动脑的能力,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汽车维修专业技能的兴趣,正所谓“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兴趣才能增加学生的学习效率。

2.2对学生掌握的汽车维修专业水平进行分组教学这个过程主要是对学生学习的专业水平进行调查和分析,再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将其分为诺干个小组,通过分组实践实训来指导学生掌握汽车维修的基本技能,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所能掌握的汽车技能主要有:零件、设备、部件的拆卸;
各个零部件以及结构的功能;
掌握各个结构的组成,以及组成汽车各个零部件的形状;
对汽车各个零部件的安装位置进行了解和掌握;
掌握汽车的各个零部件、结构的工作原理等。通过智能教学的第二过程,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对汽车维修知识的归纳、总结的能力,并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此过程中让学生收获成果,获得成功的喜悦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对技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有着重大的作用。

2.3组织学生讨论,增加学生的总结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是针对上一个实训过程进行总结,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之间进行有效的讨论,通过讨论的过程来发现汽车维修实训中的问题,并作出相应的总结,而在此过程中,每组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学生的共同讨论来进行总结,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分析问题、表达问题、解决问题,为学生在今后汽车维修专业学习提供有力的保障。

2.4对汽车维修实训的提问在实训总结的过程中,充分锻炼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归纳能力等,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发挥引导作用。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汽车维修的实训状况对学生展开关键知识的提问,如,汽车大致分为几个系统?每个系统都有着什么样的作用?每个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组成部件等。而学生在实训中是按照自己的思维能力去学习、去操作、去理解,可能会存在一些偏差或对汽车维修知识理解不全面等问题,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通过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来发现自己掌握知识的不足之处以及偏差之处,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汽车维修专业技术的效率。

2.5总结再实训通过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明确知道自己学习中哪里出现误区、哪里掌握不全,通过翻阅一些资料、同学之间的探讨、观看一些视频等方式来完善自身理论性知识,然后教师再对学生组织实训,通过再次实训来巩固所掌握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与上一个实训过程不同之处是在于知识的掌握面以及实训的目的性,上一个实训过程是学生自主的发挥,通过自己的理解来进行实训操作,而这个实训过程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次完善操作的过程,对学生汽车维修整体操作性都有着一定的意义。

2.6布置汽车维修专业技能课后作业教师通过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智能教学以后,充分提高了学生对汽车维修技能的掌握,为了提高学生汽车维修技能,要将智能教学发展到课后作业,通过留取课后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在课下自主的去翻阅资料、自主去学习,促进学生学习的进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智能教学主要体现在实践的教学形式,而学生可以在课下的时间去走访一些车间、企业等方式来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3.结束语

学生汽车实训总结范文第2篇

中国汽车工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汽车制造厂与汽车零部件制造厂需要大量从事现场工艺、加工、质量和现场装配的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根据汽车制造领域人才需求状况及专业特点,高职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应该培养能从事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装配作业,从事汽车冲压、焊接、喷涂作业,从事汽车总装制造、检验和调试、生产现场工艺维护、过程检验及部品检验、整车下线检测和调试等工作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如何培养出符合行业需求和具有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特色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是当前学院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学生通过实验实训锻炼提高操作能力,可以熟练掌握岗位工作所需的专业技能,为适应技术不断发展创新奠定基础,真正做到“授之以渔”。因此,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对高职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至关重要。

2 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的目的

实现理实一体课程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高职教育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懂生产、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技能培养为特色。高职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以“教以学生为本、学以市场为需、育以技能为主、才以应用为先”为育人宗旨,需要的生产性的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必须实现校内学习与毕业后的工作内容高度融合。

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建立的需要 高职教育中“双师型”教师是指从事职业教育的既能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又能指导专业技能训练的新型教师,即理论与实践并重的、高素质的、具有双重专业技术职称的复合型教师,是具有一定学术背景并接受专业实训的职业教师。

当今更多的讲授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课程的教师直接来自于各大中院校,本身对汽车制造过程不是很熟悉,即使到汽车制造厂进行专门的培训,耗费大量的精力不说,不能完整地接触汽车制造整个流程。针对汽车制造典型的工作任务设置的实验实训将是这部分教师快速熟悉汽车制造流程的一个渠道。

展示企业文化和企业环境,让学生尽早感受企业的氛围 汽车制造厂一般来说都是大型或特大型企业,有汽车企业特有的文化和氛围。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应充分考虑真实的企业文化和氛围,营造一个真实的汽车制造企业工作环境,让学生能在真实的实践环境中学习和成长,感受企业要求的职业素质、企业管理方法和岗位要求,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爱岗敬业的精神。

服务社会的需要 为了提升行业员工的整体素质,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按照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积极开展行业内各项职业技能培训和考核鉴定工作,围绕市场所需、企业所需,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因此,在进行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时需考虑本专业的技术培训和技能鉴定。

3 高职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职业岗位能力及课程体系分析

通过到汽车制造厂和汽车零部件制造厂调研,同时根据往年毕业生就业岗位分布情况及岗位设置的特点,高职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培养出的人才具备的主要岗位能力包括汽车驾驶能力、汽车及零部件装配作业及工艺维护能力、汽车冲压作业及工艺维护能力、汽车车身喷涂作业及工艺维护能力、汽车生产过程检验及部品检验能力、汽车整车下线检测及调整能力。

针对高职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开设相应的课程体系,构建高职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基于汽车制造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包含18个学习领域,并将18个学习领域划分为具有模块结构特征的初级模块、中级模块和高级模块。其中,初级模块包括汽车材料、汽车电工电子、机械制图及CAD技术、公差配合与测量、机械基础、钳工实习;
中级模块包括汽车发动机构造、汽车底盘构造、汽车电器设备构造、汽车制造工艺学、汽车车身制造工艺学、驾驶实习;
高级模块包括汽车总装技术、汽车生产与物流、汽车生产质量管理、汽车检测技术、顶岗实习、拓展学习领域。

4 实验实训项目的开设

通过对汽车制造厂和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的大量调研,同时根据上述课程教学特点和高职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的具体要求,对高职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来说,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主要分为校内和校外两大块。

校内实习基地建设的项目如表1所示。

校外实训基地主要用于学生的实习和实践活动,更多地是借助于实习单位。对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来说,主要校外实习项目如表2所示。

5 汽车拆装调整及工艺知识教学工场实验实训项目的布置和讲授

对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汽车生产与质量管理、汽车总装技术两门课比较难理解,因为真实的工作情景只有在汽车制造厂才有。这两门课的教学实验实训项目的开设非常关键,因为它要模拟生产现场实际情况,要讲授汽车零件的装配方法、简易工艺的编制和维护、生产中物流和质量管理及企业文化的灌输等。这部分的实验实训内容主要在汽车拆装调整及工艺知识教学工场完成

具体方法:建立一个基本操作训练间(包括螺纹连接训练、油管连接训练、线束连接训练和装配工具使用的训练)和一条车门及附件的拆装生产线,生产线具体布局如图1所示。

简易车门线采用悬链的形式来推动,每条线设置10个工位,其中拆卸四个工位,装配四个工位,两个过渡工位,安排完整的十个车门及附件。装配线周围布局和生产现场一致,有看板,有物流架、有生产管理规程等。

具体运作形式:①每个工位有完整的装配和拆卸工艺(指导教师先做);
②以每个工位为一个小组,生产线流动;
③每个工位的学生按照工艺进行拆装,同时将该工位的检验卡做出来;
④继续本工位做2~3个车门的拆卸和装配操作,校核检验卡的准确性;
⑤上述工作完成后,学生流动到下一个工位,重复做③~④的工作;
⑥八个工位的工作完成后,点评本组检验卡的正确性;
⑦八个班组相互评判检验卡,对装拆现场的情况进行点评;
⑧指导教师总结。

6 结束语

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核心竞争力培养的一个主要方面,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得好坏直接影响本专业的发展。模拟汽车制造企业来开设实验实训项目,有利于学生尽早地熟悉企业的运行模式和要求,更好地理解课程所教授的内容,让 学生能零距离地融入生产实际中,并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学习和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陈解放.合作教育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学习与工作相结合教育模式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学生汽车实训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院办企业;
教学;
实践;
建设模式

高职院校的院办企业模式,主要体现了职业技术办学特色,突出专业实践和技术开发功能,重在立足区域经济,以产业兴专业,以贡献求发展,实现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职业化、办学模式多元化的特色发展目标,增强自主发展和参与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青海省明确提出了大力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促进全省经济快速发展的战略思想。随着全省汽车保有量的逐年增加,潜在的汽车市场非常巨大。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相继投资建成青海海通汽车贸易有限公司(一汽大众4S店)、青海省海达汽车检测有限公司、青海通瑞汽车贸易有限公司三家院办企业。依托院办企业形成“校中厂、厂中校”的汽车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模式,也是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坚实平台。

一、院办企业的管理机制

院办企业和学院是一个整体,在学院的统一管理下,直接参与办学过程,高技能人才培养已成为院办企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院办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参与是全方位的整体参与、深层次的参与。院办企业不能脱离教学,不能脱离学院管理;
教学必须依靠院办企业,既把院办企业当做必要的教学环节,又要为院办企业提供人力的支持。汽车专业主任参与院办企业领导工作,协调教学与实习性生产的关系,既能加强教学需要的专业师资,又能充实企业的人员;
既把前沿技术和市场信息及时传入课堂,弥补教材的不足,又能把生产问题反馈于课堂,调整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

院办企业管理制度的建立不仅保证了院办企业的正常生产活动,而且保证了汽车专业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同时提高了实践教学的质量。由此,保证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

二、院办企业对教学的支持

院办企业与教学挂钩,是教育教学的有机环节,担负着培养学生在真实环境中理论结合实际,培养生产、管理、经营能力的任务。这个任务,在实训室、在校外实训基地都不能完全完成,要获得真正的实践能力,只有在自己的企业里严格按照培养目标进行,才能使学生掌握必需的实践技能。

1.理论与实践教学

聘请院办企业的技术人员作为汽车专业兼职教师,院办企业技术人员与汽车专业教师共同制定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同时,及时地调整、完善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院办企业技术人员将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典型案例进行归纳总结,作为教学的素材。这些典型案例也被汽车专业教师广泛运用到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网络教学等理论教学当中。

院办企业突出专业实践功能。针对不同实践教学项目,院办企业技术人员与汽车专业教师共同制定实践教学实施计划和实践教学指导书。原则上按照企业生产计划制定实践教学计划,按照企业岗位要求制定实践教学目标,按照企业生产实际安排实践教学内容,按照企业生产活动进行组织实践教学,积极推进实践教学与生产深度融合。安排院办企业技术人员与汽车专业教师作为指导教师一起指导实践教学,要求学生完成实训日记,指导教师完成实训总结。使学生加强了专业技能的掌握,同时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尽量把必要的实训课程安排到院办企业进行,一定程度上做到了“企业、教室合一,技术人员、专业教师合一,企业经营、学生实训合一”,充分体现了“校中厂、厂中校”的实训基地建设模式。

2.精品课程建设

依托院办企业,开发工学结合精品课程。充分利用自身的教学资源优势,使汽车专业精品课程的开发得到不断深入。建设有工学结合的省级精品课程《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诊断与检测技术》。

3.学生顶岗实习

院办企业针对汽车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和自身特点,有效安排多种技能、多种岗位的实习,有效克服了校外实训基地受生产制约大、轮岗机会少的缺陷,使顶岗实习计划和要求能够真正得到落实,为顶岗实习提供了真实的职业环境,为培养和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提供了有力保障。

4.技能竞赛

针对不同技能竞赛项目,院办企业技术人员与汽车专业教师共同制定竞赛规程、技术规范、竞赛须知等,力求赛项与汽车维修、汽车营销等实际的生产项目相吻合。主要承办了2005年青海省交通厅青年岗位技能汽车技能大赛、2006年西宁市汽车维修工技能大赛、2007年全国钣喷大赛青海分赛区决赛、2007年青海省中等职业学校汽车维修技能大赛、2010年青海省中等职业学校汽车维修技能大赛。同时,每年承办学院举行的汽车维修、汽车营销、板金焊接技能大赛。

三、院办企业对培训的支持

有了院办企业,专业教师的顶岗实践锻炼落到实处,每学期选派一名汽车专业教师以企业员工身份到院办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到生产一线组织和管理生产,并且及时开展和指导学生的实践教学。实践锻炼教师的考核由院办企业进行评定。从而使教师不仅丰富了实践经验,而且增强了专业技能。同时,全体汽车专业教师参加院办企业对员工举办的各项职业技能培训,如新车型的培训。院办企业为提高“双师型”教师素质提供了有效支撑,有针对性地提升了师资专业水平。

为了提高院办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专业教师定期为院办企业员工进行政治思想素质、文化素质、技术业务素质培训。

四、院办企业对科研的支持

积极开发和增加科研项目,建立良性运行机制,形成资源共享、成果共享的科学研究氛围。汽车专业教师与院办企业技术骨干组成科研小组,合作进行科研项目的研究。进行了“高原环境汽油机改装CNG性能对比研究”、“高原环境下乙醇和普通汽油最佳配比研究”、“汽油机简易稳态工况模拟关键技术的研究”、“汽车发动机燃用乙醇汽油和普通汽油在青海高原环境下的对比性研究”等多个课题的研究。

五、学生就业

院办企业面向学生,为学生的实习实训服务,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了物质保证,使学生真正掌握了一门走向社会、参加工作的专业技能本领。所以,学生比较受用人单位的欢迎,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几年达到95%以上。

六、社会服务

院办企业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做出了贡献,提供了服务。借助腾讯QQ网络平台,面向企业员工、专业教师、在校学生、毕业学生建立汽车专业群,及时前沿技术、市场信息、就业信息等各类信息,同时满足在线答疑的需求。

院办企业3年来对外培训考评汽车驾驶员和汽车维修工3777人,2008年完成青海省中职、高职院校汽车专业骨干教师培训25人,2010年完成青海省维修企业汽车修理工职业资格培训及考试300人。较好地发挥了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七、结语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走“校中厂、厂中校”的实训基地建设模式道路,实现学院、企业、学生互动和多赢的局面,这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同时也为学院和院办企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学生汽车实训总结范文第4篇

汽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中国汽车市场销售量已跃居世界第一。近两年,汽车后市场产值规模约为6000亿~8000亿元,预计随着平均车龄逐渐延长、汽车保有量稳步增长,汽车后市场的产值将突破万亿。汽车后市场的起步与腾飞,也对整个行业的业态质量、经营模式、管理能力、从业人员数量与人力资源优化提出更高的挑战。

进入“十三?五”开局之年,汽车产业政策发生了巨大改变,如《关于修改〈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的决定》《汽车维修技术信息公开实施管理办法》《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等政策的实施,对汽车行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新的发展形势下,企业的竞争日益加剧。企业的竞争实际折射出对人才的发展需求,社会急需一大批职业化、专业化的汽车服务人才。高职院校开设的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主要培养的是汽车销售顾问、汽车服务顾问等岗位需求人才。

1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构建

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自建立以来,不断根据市场变化,发展完善教学课程体系。坚持以综合素质培养为本,将学生的职业关键能力定位为:整车销售能力、配件销售能力、市场预测能力和汽车售后服务能力。我们把这些职业关键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精心组织、安排相应的理论和实践课程,使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达到行业要求。在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构建上:

首先,确定课程体系设置原则。即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工作环境为背景,以综合职业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适应汽车后市场发展。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构建“校企”合作特色的理实一体的课程教学体系。

其次,对理实一体的课程教学内容解析。通过以行业学会、总经理、市场部经理、销售总监、技术总监、一线员工为调研对象,进行行业、企业调研并进行职业岗位能力分析,确定典型工作领域,并对工作任务进行归纳,对学习领域进行设计(亦即课程开发),对学习情境进行教学设计。整个过程始终坚持行业专家、教学专家和专业教师共同参与。

最后,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解析。专业的整个实践教学体系,遵循从基本技能实训(汽车认识实训),到基本专业技能实训(汽车构造实训、服务礼仪实训、上机实训、商务英语实训),到专业综合技能实训(汽车整车销售实训、汽车售后服务实训、顶岗实习、专业综合实践、毕业实习)的思想路线,循序渐进,引导学生最终实现从大学生到就业岗位角色的转变。

2在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可以依托校内知识、技能学习、在汽车4S专卖店工学结合式生产实训和顶岗预就业实习三个方面进行。对于校内知识、技能学习可以安排在校内整车营销实训室、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完成,以基本素质、基本技能为基础,实现专业技能的逐步递进、强化。而在汽车4S专卖店工学结合式的生产实训,可以依托众多的校外实训基地,按照汽车营销与服务对应的岗位任务确定内容与考核标准。专业技术实训借鉴企业的培训方式,采用导师制由岗位师傅和教师共同指导来帮助学生完成实训内容,使学生职业环境适应能力及专业核心技能逐步递进并强化。学生专业综合能力、职业岗位能力逐步递进、强化。可以通过建立校企双方对学生的评价体系,学校与企业共同完成对学生实训、实习的考核评价。在强化职业素质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方面,可以将现代企业管理规范融入教学环节中。将组织协调、合作共事、学习与适应、承受挫折等职业素质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贯穿到人才培养全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

3教学团队的培养

当前课程内容更新快,课程内容综合性强,使学生学习难度大。同时,学生数量不断增加,且近年来学生的基础差距比较大,要求有足够的实践场地和经验丰富的“双师”素质教师的指导,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适应社会的发展。对他们中的骨干教师的培养,制定和实施有效的培训计划,安排他们到省内外汽车4S专营店、汽车维修企业参加生产实践、职业教育培训,主持院级优秀课程建设,主持以销售和售后服务为载体的学习情境设计和教学实施,主持实验、实训室建设,并结合自身实际制订教学改革、课程建设、科研、技术服务和学术研究计划。

4专业实践环节教学的完善

以企业为依托建设高水平的校内外实训基地,以完善专业实践环节教学。

(1)通过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模拟真实营销环境,加大汽车营销实训中心投入力度。校企深度融合,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共建模拟真实生产环境的校内汽车商务实训基地。按照企业工位模式设立学生实训工位,建成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专业化基地,满足以汽车营销与服务为重点的专业群教学、科研需要,为企业提供培训与技术开发服务。在教学上,进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汽车维修实训项目训练都是真正的实境教学。学生在校所做实训接近其第一职业岗位工作,使学生基本达到零距离上岗。

(2)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力度,主动适应企业发展需要,通过积极参与企业职工培训、技术革新、企业文化建设,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与相关企业建立牢固的人才供需关系。继续深化顶岗实习组织与管理力度,顶岗实习实行导师指导制,即实习企业有专门的企业技术专家和技术骨干指导学生,学校也安排有指导实习的教师,且学生带薪工作,顶岗实习成绩由企业人员和学校教师共同评定,顶岗实习达半年以上,由企业向学生颁发“工作经历证书”。将部分“职业能力”的培养放入企业,既节省了学院专业建设投资,又保障了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进行技能训练。

(3)加强实训基地内涵建设,完善和创新校内实训基地教学运行模式,与汽车经销公司等单位共建实训基地,规范校内生产性实训,制定管理规定、运行方式和考核办法,开发制订能力培训包、实习标准、实训教材、实训指导手册、技能试题库和实训考核标准等,开展实训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建成保障工学结合要求的实训基地配套管理体系,形成适应汽车技术服务各专业特点的长效运行机制。积极开展技术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研发工作,保证实训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学生汽车实训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 汽车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已从“大发展”走向“大提高”阶段,在这一过程中,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系统性偏差和结构性矛盾是瓶颈问题,产生这一矛盾的主要原因是培养目标与课程模式不协调,解决的关键在于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提出的概念,是指在一定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育工作者群体所普遍认同和遵循的关于人才培养活动的实践规范和操作样式,它以教育理念为基础,培养目标为导向,教育内容为依托,教育方式为具体实现形式。探索和实践具有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是满足高等职业院校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还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指导思想

1.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2006年3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要求各级行政部门和职业院校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努力做好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服务。

2.遵循教育规律。1903年我国近代著名民族实业家和职业教育家周学熙从国外考察归来,便借鉴国外职业教育体制,开始倡导“工学并举”的职业教育思想和办学模式。早在我国古代就有“夫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的记载。

3.积极促进企业需求、学院发展和学生就业的一致性。以行业为背景,符合专业特点,满足专业能力培养的需要,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汽车产业是我国的重要工业产业,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是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有本专业综合职业能力的,在汽车制造、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及其他加工制造业生产、技术、管理等第一线职业岗位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专业的高职层次性和工作工科性决定了教学必须采用工学结合的模式。

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模式就是利用学校和企业各自的资源和环境优势,共建教学平台,实现学校教育与企业培训相融合;通过校企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实现专业课程与职业岗位能力、职业资格、生产实际、行业标准“四融通”;通过校企共同组织,工学结合、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知行合一、学做一体,培养职业人。

三、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

1.基于现代职教理念,校企共建“汽车制造实训中心”教学平台

“汽车制造实训中心”教学平台是依据专业需求,校企共建的可用于教学、实习、实践的典型实训装备、实训生产线和实训基地。包括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两部分。校内实训基地如图1所示。包括汽车原理与构造分中心、汽车制造分中心和汽车生产自动化分中心,能实现三个相互支撑、相互完善的功能。

图1 汽车制造实训中心

能进行汽车整车制造关键能力的培养,汽车制造分中心是国内最早将汽车整车生产的四大工艺(冲压、焊接、装配和喷漆)及设施“搬进”实训基地,学生进行诸如冲车门、焊车门及车身、装配发动机、喷漆等典型工位的操作、工艺编制和调试,填补了汽车制造类专业教学的空白。

能进行汽车零部件生产及装配关键能力的培养,学生可以从原材料性能分析、热处理到零部件设计、加工,直至汽车发动机装配实训室和汽车变速器装配实训室,充分熟悉从原材料到产品的完整制造过程。

能进行汽车生产线控制中关键能力的培养,该中心设置了企业设备和生产线上使用的液压、气动、PLC、传感器、总线等技术的多个实训室,学生不仅能排除生产线的常见故障,进行简单的生产线调试,还能根据任务进行生产线控制方案的设计。

校外实训基地,有与我院深度合作的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等企业,负责集中专业实训、顶岗实习、就业、技术开发与服务;有长春一汽等接收学生实习并保持长期合作关系的企业;有直接接收学生就业的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等企业。

校内外实训基地相互补充、相互呼应,构成完整而高效的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实训体系。

2.“1-4-1”工学结合教学进程组织模型(见图2)

图2 工学结合教学进程的组织模型

1――在第1学期完成入学教育、汽车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

4――在第2~5学期分别完成冲压、焊装、喷漆、装配等专业学习领域。

1――在第6学期完成就业教育和顶岗实习。到企业顶岗实习教学环节,学院与企业合作安排学生到汽车制造生产岗位直接参加生产活动,进一步提高专业技能、熟悉企业文化。此时,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学生管理规则和实习考评标准。

3.基于工作过程的综合教学项目

在“汽车制造实训中心”教学平台学习的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设置了汽车模型的制作与测绘、汽车解构与分析、汽车零部件加工(上)、汽车英语、汽车电控、汽车生产线自动控制、汽车零部件加工(下)、汽车车身制造、机器人工作站的使用与维护、汽车装配与调试、汽车经济生产12专业学习领域,这些学习领域的部分内容将分别融入到汽车卡车模型、汽车轿车模型、气动机械手3个项目中,3个项目间设有能力梯度和能力侧重点,汽车卡车模型是基础层面的;汽车轿车模型涉及材料、热处理、冲压、焊接、装配、电控等方面的能力,成果――电动汽车是学生在多个实训室实际操作设备工作积累的结晶,在完成的过程中学生亲自经历了汽车制造的流程,体验到职业工作氛围,在知识和能力方面有连续性的积累,在做中学,学中成长、收获;气动机械手在机加工生产出零件的基础上,增长控制方面的能力,增强故障排除的能力。每个项目总体分析后将分解成相应学习领域的子项目,无论是项目总体还是子项目,以及各学习领域内其工作任务的执行,都严格遵循明确任务/获取信息―制定计划―做出决定―实施计划―检查控制―评价反馈六步法,从中多次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4.灵活适用的教学方法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教学方法对于学生学习技能、技巧,特别是学习实际应用知识的技能起着重要的作用;英国哲学家洛克说,任何东西都不能象良好的方法那样,给学生指明道路,帮助他前进。在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教学中,将理论与实践融为学习领域,彻底抛弃专业课“理论讲课”与“实训、实习”两段式教学组织形式。在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真实“生产”情景中,教师变为企业师傅或工程师,学生变为企业员工,教学过程变为工作过程,在学习领域采用适用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做”一体化,会使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显著增强。在汽车制造实训中心教学中使用效果不错的方法如表1所示。

表1

5.学生成绩的评价

(1)评价要全面

学生评价表(如表2所示)

表2

(2)评价要起到能力升华的效果

评价结果应以一种公开、公正、透明的方式陈述出来,使得评价人员、被评者或第三者都明明白白的知道得分点、丢分点,寻找弥补方法和改正措施,起到“评价”本身又是一次学习的作用,达到能力升华的效果。

6.职业资格证书

职业资格证书是社会对学生能力的一种认可,本专业为学生提供了如表3所示的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的可能,为学生进入社会提供了多个通行证。

表3

7.利于双师型教师、双师结构教师队伍的成长

人才培养模式建在汽车制造实训中心教学平台之上,人才培养过程也是教师科研过程,汽车制造实训中心这个平台利于教师“教”和“工”相结合,利于在汽车制造实训中心的实训装备上开展科研项目,利于工学结合学习领域的“零距离”开发,利于教师了解企业技术动态,与企业专家共同进行科研项目开发与研究,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开阔教师眼界、扩展知识面。

四、存在的问题与反思

1.制度的保障力度缺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学校和企业的紧密配合,但目前由于金融危机等现实性的问题,企业很难完全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由于中国广大的人力资源供给,企业很少面临人员缺乏的危机,所以企业在工学结合方面的投入热情不够、没有必须性。

2.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中国还处于摸索阶段,需要学校领导给予鼓励和支持,需要老师具有勇往直前的决心和信心,需要家长的理解和学生的配合。

推荐访问:实训 学生 汽车 学生汽车实训总结【五篇】 学生汽车实训总结(精选5篇) 学生汽车实训报告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