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兴文秘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工作汇报 思想汇报 发言稿 主题教育 教案设计 对照材料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小学生心理测试题【五篇】(全文)

时间:2024-03-26 13:38:01 来源:网友投稿

虽然教育系统不断在招收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但目前拥有专业心理健康教师的中小学校还是少数,大部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师都为兼职教师。一些非专业教师对心理健康工作存在一些误区。部分学校和老师将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生心理测试题【五篇】(全文),供大家参考。

小学生心理测试题【五篇】

小学生心理测试题范文第1篇

一 心理健康测试的精简运用

虽然教育系统不断在招收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但目前拥有专业心理健康教师的中小学校还是少数,大部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师都为兼职教师。一些非专业教师对心理健康工作存在一些误区。部分学校和老师将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心理健康测试,认为对学生进行繁多的心理测试,得出一沓沓厚实的心理测试数据和结果,才能证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热度。这种做法,虽然有助于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但是却带来了更多的负面影响。心理测试的繁多会让学生产生疲惫感,让师生对心理健康测试产生误解甚至厌烦。心理测试次数过多,会使测试对象形成练习效果,影响到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在进行心理健康测试时,学校应明确测试的目的,有选择性地挑选测试量表。

二 心理健康测试的准确运用

一些心理健康老师在心理咨询中当需要运用心理测量量表进行测试来访对象的心理健康情况时,在众多量表中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在一些学校,有些教师拿症状自评量表(SCL-90)给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而SCL-90的适用范围为16岁以上的对象,不适合测试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测试,针对中小学学生的心理健康量表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HT)。MHT量表仅仅适用于小学四年级以上的中小学生对象,而有些教师又将此量表用来测试一至三年级的学生。在选择量表时,量表的适用对象应把握好。应加强教师对各种量表的认识和掌握,多参加各类心理测试培训。现在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中,大部分培训针对的是心理咨询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关于心理健康测试量表的认识和操作这块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相对较少。

三 心理健康测试的规范实施

实施心理健康测试,需要受过专业培训的心理健康老师。心理健康测试需要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步骤,非专业老师在测试过程中没注意到测试前的提示语的重要性,或在测试过程中出现一些对学生有所影响的行为。这些都会导致测试结果无效或者出现偏离,产生巨大的资源浪费。受影响的测试结果影响到我们了解学生的实际心理健康情况。无效和受影响的测试结果如传达或不慎落入学生手中,则会给学生造成错误的信息和暗示。在心理测试过程中,我们要重视测试的科学性、规范性和严谨性,这样才能得到准确的测试结果,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四 心理健康测试的有效运用

部分学校响应上级要求,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测试,营造了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学生兴高采烈地来心理健康测试,明白了心理健康测试是什么,对心理健康有所了解。教师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也有所收获和经验积累。但是,当心理测试结束后,一切就又归于平静。那些大量的心理健康测试数据和结果,并没有被认真分析和充分利用,而是静静躺在档案袋里。心理测试的结束,其实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始。只有充分分析测试的数据,了解学校学生整体的心理健康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建议,关注部分达到预警线的学生,对从测试中显示有心理或行为问题的学生及时进行关心和咨询,才能发挥心理健康测试的作用。

五 心理健康测试的保密原则

心理测试的保密性原则是心理测试乃至心理健康教育能开展下去的重要支柱。部分学校对心理健康测试的结果处理方式不恰当,将其随意公开,少则教师之间公布,多则学生之间公布,这样的行为,不仅违反了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中的保密原则,还对学生和家长的心理产生了极大的伤害。甚至有学校根据测试结果给学生分类、贴标签等,这样的行为完全违背了教育原则,产生了恶劣的影响和后果。在心理测试过程中,我们提倡保密“三知”原则:心理健康老师为第一知情人,必须严格保护学生的隐私;
在有需要学生知情的情况下学生本人为第二知情人;
在学生有心理问题需要联系父母或者老师且征得学生同意的情况下,父母和老师为第三知情人。

六 心理健康测试的硬件保障

小学生心理测试题范文第2篇

一、确定测试目的,制订测试改革方案

过去,我们组织学生进行期末考试主要目的是,看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如何,笔试往往是唯一的重要评价方式。进入课程改革实验后,每学期末我们都要组织善研究、能攻关的骨干教师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侧重学习“课程评价”部分以及有关“课程评价”的理论文章,并结合教学实际,确立期末测试的目的,认真制订期末测试与评价的改革方案。

期末测试的目的主要有:①检验学科课程的实施水平,了解学生对学科课程标准的达成情况,反思教师的教学工作。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自主发展。③有利于推动课程改革实验的进展。

《期末测试与评价改革方案》有如下要点:①指导思想。它包括方案设计的理论依据和测试目的。②测试方式及分值。测试采取笔试与开放性测试相结合的方式。语文、数学、英语笔试满分为120分,开放性测试满分为30分。其他学科笔试满分为70分,开放性测试满分为30分。③测试范围与难易度。测试范围为学生一学期所学内容,也可涉及已学过的知识以及课外所获取的知识。难易度是7∶2∶1。开放性测试主要考查学生学科综合实践活动的表现。鼓励学生从网上查找相关资料,完成开放性测试任务。④命题人员。为了确保试卷质量,成立学科试卷命题小组,请市、县教研人员或市、县学科带头人为审题人。⑤开放性测试评价表。此表主要包括评价项目、评价指标、权重得分等几项,具体内容由各学科教研组制定。⑥笔试和开放性测试时间。笔试一般在学期结束的前一周举行;
开放性测试在期末笔试前2―3周利用课内或课外时间进行。⑦成绩统计及试卷分析与总结。学生的笔试成绩与开放性测试成绩相加为期末测试成绩,以等第方式记入学生素质教育报告单。任教学科教师要做好期末试卷分析,各学科教研组要写出有做法与体会的期末测试工作总结,交教科室存档。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根据学生期末测试成绩和“成长记录袋”材料,按相关具体规定作出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

二、确立命题原则,精心编制测试试题

测试试题的编制是整个测试与评价改革中关键的一环。在组织命题之前,我们组织选定的命题人员进行了认真学习与讨论,在指向测试目标的前提下,提出了几条总的命题原则,又对笔试试题与开放性试题编制分别确定了一些命题原则。

命题的总原则是:①必须以课程标准而不是教材为依据,适当考虑教材特点。②适当与相关学科渗透。③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

笔试命题的原则为:①仍然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测试。②不过分强调知识的覆盖面,重在测试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③每份测试卷都必须有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或社会生产实际并且能考查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试题。④答案多元的开放性试题占一定比例。⑤要编制科学的评分标准。

开放性测试命题的原则为:①要考虑到学生当前的实际学习水平。②尽可能测试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特别是笔试难以测试的能力。③既有本学科特点,又要有跨学科的综合性。④要编制科学的评分量化表。

依据命题原则,笔试试卷命题组在教科室的安排下,首先对教学内容、学生的学情进行调研,然后起草各年级各学科期末笔试试卷双项细目表。试卷由一人主出,出好后,全组同志对每道题进行打磨,努力体现命题原则,体现课改精神。各年级各学科期末笔试试卷,都能普遍表现出很强的实验性和探索性:时代特色较为鲜明,人文气息比较浓厚,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联系紧密深入;
把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考查的重点。各年级、各学科开放性测试的试题,主要围绕本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来设计,重点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实践精神、活动表现。如语文学科有的年级设计了背诵或吟咏写“月”的古诗,并说出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有的年级设计了模拟科技新闻会,由3~5人分工合作完成。英语学科测试口语交际,设计了几种情境,让学生选择,学生分别扮演情境中的角色,按2人或3人一组进行对话,并对对话最低的回合作了规定。数学学科设计过这样的题目:一是收集并设计环保图标,并说明设计的特征与意图;
二是用不同颜色但边长都相等的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三种“地砖”,为某户居民设计几种地砖铺设图案;
三是收集10个身份证号码,对这10个号码中0―9这10个数字出现的频数、频率作出统计,并完成相应的统计表,画相应的图示,得出必要的结论并作解释。生物学科设计过的题目,一是用豆类种子作观察实验,写一份观察日记或实验报告;
二是利用互联网或报刊杂志收集有关初中生物常识,独立编一份初中生物小报。

三、加强测试管理,鼓励教师创意操作

期末测试是检测教学质量的主要手段,它的工作量比较大,科学管理十分必要。我们专门成立了期末测试改革领导小组,通过召开教师会,具体安排笔试的监考、阅卷、录分等工作,以及开放性测试的工作流程。以年级部为单位召开学生会,向全体学生宣讲期末测试改革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通过家长会或发告家长书,向家长宣传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期末测试的意义,并提前将开放性测试题评分标准公之于众,让学生早作准备。许多家长对此非常关心,积极支持,如不少家长帮助孩子操练口语,督促孩子读书、背书,指导孩子从网上搜集信息,帮助孩子做实物模型等。

在开放性测试的具体操作上,各年级学科教研组还充分发挥本组教师的才智,根据题目、测试要求、评分标准,有创意地处理与实施。如任教教师不只有本人给考生打分,还请家长参与打分,全班同学给考生打分,考生自己给自己打分,四个分数加权处理作为该生开放测试成绩,实现了自评、互评、师评的结合以及家长、学生、教师的共同参与。家长参与后,感受很深,普遍认为这样测试改革既公平、公正,又有利于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自主发展、个性发展。

学科期末测试采用笔试和开放性测试相结合的方式,尤其是学科开放性测试虽然只是初步探索,但是我们从调查和座谈情况来看,受到了教师、学生、家长的欢迎,是基本成功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较好地测试了学生的多元智能,促进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学生的智力是多元的,笔试主要测试了学生言语和数理(含逻辑)智力,开放性测试使学生较好地展示了空间、节奏、运动、交往、反省、自然观察等方面的能力。例如语文朗读是重要的语文能力,尽管笔试涉及到听力,但其能力难以测试,通过开放性测试得到了较好解决;
物理学科关于杆秤的制作,生物学科关于校园或生活小区的绿化设计,不仅使学生体会到了学科知识与生活的关系,引导他们关注生活、关注社会,还考察了他们的想象能力、审美能力、实践能力;
不少学科编小报,既反映了同学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又考查了学生搜集整理信息以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2.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测试过程变成了学习的过程

笔试试卷坚决不出偏、难、怪的题目,百分之七十的内容去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百分之三十的内容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与创新能力。试卷的题目加上提示和激励性的话语,以鼓励考生答题的信心。开放性测试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完成,如学生得知语文学科的开放性测试试题是“当一回小记者”,不少学生十分重视,从选择采访对象、确立话题、拟写提问的问题,到模拟表演,煞费苦心,作了充分准备,活动结束后,就此还写了作文。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充满着积极愉快的学习情趣。

3.帮助学生克服了对测试的焦虑心理,展示了学生的个性特点

由于笔试试卷基础题较多,开放性测试试题设计灵活,且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因而大多数学生面对期末测试很有信心,而不是提心吊胆、忧心忡忡。一些思维比较好、学习有方的学生都能考出优良的成绩;
一些生性活泼好动、学习不够刻苦的学生,在开放性测试中,能显示出不同的个性倾向,找回自己的尊严和自信;
对有探究精神的优秀学生也有展示个人潜能的空间。

小学生心理测试题范文第3篇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标准化测试技术以其高效率的训练和评价能力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使用。在财会专业教学中引入标准化测试,以提高财会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学习效果,是中职财会专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本文就标准化测试的概念、标准化测试应用于财会教学效果测试的可行性、如何提高标准化测试的质量等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 标准化测试 财会教学

中职财会专业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初级应用型财会人才的任务。学生需要学习的理论知识包括会计基础知识、经济法律知识、税收知识、统计知识等等,需要掌握的操作技能包括手工处理会计业务、运用会计软件处理业务、珠算、小键盘录入、点钞等等。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效率呢?这是我们每个中职财会专业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什么是标准化测试

考试是对人的心理特质的测量,是通过对受考者行为样本的观察来推测其行为总体。既然是测量就肯定会有误差。物理测量尚且如此,作为一种心理测量的考试就更容易受到无关因素的干扰。相关理论告诉我们,只有将这些无关因素的影响降到最低,才能保证考试的科学性与公平性。所以,考试的标准化是实现考试科学性与公平性,保证考试质量的重要途径。

所谓“标准化”,是指将测验误差降至最小的过程。按照原国家教育委员会考试管理中心主编的《标准化考试》一书中解释,标准化测试是一种按系统的科学程序组织、具有统一的标准、并对误差作了严格控制的考试。测试需要做到试题编制的标准化、考试实施的标准化、阅卷评分的标准化以及分数转换与解释的标准化。

二、标准化测试应用于财会教学效果测试的可行性

近几年,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标准化测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许多重要考试都已经或正在实行标准化测试,比如高考英语标准化测试、计算机等级考试等等。从2008年开始,江苏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己逐步采用标准化测试。2010年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也全面实习网上标准上测试。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如何利用标准化测试的优势,为会计教学服务?我们意识到,会计专业知识技能与标准化测试对应试人的要求有很多相通之处:

1.会计制度、会计法规的严谨性,要求应试人必须严格按照知识点来答题,对就是对,错就是错,答案是唯一的,不能主观随意,非常适用于标准化测试中选择题和判断题的命题方式;

2.会计知识点的分散性,要求应试人必须全面掌握大大小小的知识点,适合根据规范的知识点建立标准化试题库;

3.会计实务操作步骤的规范性和连贯性,也非常适合标准化测试对应试人的操作进行评分。

三、标准化测试在财会教学中的应用

在财会理论知识的学习上,我们结合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考试,按照其题型要求,编制了题库,并自主研发了测试软件。学生在学完每一章节知识后,都可以进行相关章节的标准化训练,训练分为三个模块:练习(有答案参考)、单项测试(无答案参考)、综合测试(试题随机抽取)。学生可以自主选择练习或测试,测试交卷后成绩及时反馈,并能导出错题集。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只要做好疑难解答就行了,不需要改卷就可以反复地测试,节省了老师批阅试卷的时间,提高了练习效率。及时的反馈和正确的评价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每次测试试题都是随机抽取的,使学生不再猜题押题,愿意认真学好每一个知识点。

为了提高测试的质量,我们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认真选题编题。质量低下的题目只能考查考生死记硬背的水平,而质量好的题目才可以考查考生较高层次的能力,标准化测试题也不例外。我们认真筛选试题,注意每道题目对学生知识点考查的难易度,购买练习和自编题目相结合,不断地积累和扩充题库;

2.灵活制定评价标准。刚开始测试时,100分的测试题许多同学只能考到二三十分,甚至有女同学一堂课测试几遍都不及格而哭鼻子。我们就先将通过标准定为40分,达到40分的算过关,然后根据学生情况逐渐提高到60分、80分、90分。每次达不到合格标准的要求加强练习。几次练下来,学生互相竞争非常激烈,通过率迅速上升;

3.注重反馈,消灭知识盲点。为避免学生死记硬背答案,不断提醒要求学生必须先理解题意再做题,不理解的即使知道答案也一定要向老师问个清楚,老师对学生错误率较高的题目作为重点逐题讲解。

在财会操作技能的练习上,我们也积极尝试采用标准化测试。为练习会计电算化,我们采用了通用的金蝶财务软件进行教学,并利用电算化操作测试软件进行标准化测试。在小键盘录入训练中,我们采用小键盘录入软件进行标准化训练和测试,学生的训练成绩提高很快。在会计实务手工账练习中,我们通过标准化测试题库的训练,使学生扎实掌握了从填制凭证到登记账簿各个环节的操作要点。

通过标准化测试在财会教学中应用的实践,我们认为其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在提高了课堂教学和训练效率的同时也让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有了实实在在的提高。标准化考试不是万能的,但我们相信,在财会教学中只要能正确运用标准化测试,一定能促进财会教学效果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杨洋.对标准化考试的误解和误用之校正.湖北招生考试•理论.2009(4).

小学生心理测试题范文第4篇

【关键词】特殊教育; 随班就读; 智商; 测验

1 问题的提出

随班就读(learning in regular class)是在普通教育机构对特殊学生实施教育的一种形式。在中国特殊教育体系中起主导作用。在义务教育阶段,可使各类残疾学生就近入学,以较经济的办法和较快的速度普及残疾人义务教育,与西方的一体化、回归主流在形式上有某些共同之处,但在出发点、指导思想、实施办法等方面有中国的特色[1]。

笔者从1995年开始在普通小学的毕业班教学中开展随班就读的实验,先后教育过轻度智残、低视、学习迟缓、轻度智残边缘等各类随班就读生6人,取得了一定的转化效果。1999年区教委调我到和平区特殊教育研究中心负责全区的随班就读管理工作。工作性质由微观的具体的教学实践转入宏观的教育教学管理。这样,我不但了解了筛查、认定、管理、评估随班就读生的全过程,而且还亲自参与制定了工作计划、专业培训、经验交流等管理工作,通过几年来的调查、听课、座谈,尤其是近三年来通过对学困生进行智商筛查的分析,发现了近几年来随班就读工作的变化和当前随班就读工作的一些真实情况,就此整理出来以供大家探讨。

2 已取得的成绩

和平区的随班就读工作在全国起步较早,二十几年来不断壮大,现已形成了科学化、制度化、程序化的规模,在管理中也形成了教委、特教中心、普通小学的三级管理网络。具体地体现在:

1.1 随班就读生的测试与确定

特教中心于每年7月初采用美国韦克斯勒智力量表对普小部分学困生、特殊学生进行智力检测,筛选轻度智力残疾学生确定为随班就读生。测试组成员包括负责中心工作的领导、专职工作人员和医生,他们均经学习培训,具备测试资格证。

1.1.1 测试程序

(1) 中心主任召开普通小学教学主任会,布置随读工作的要求和步骤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2) 被测试的学生家长需向学校递交智商测试书面申请。

(3) 经班主任推荐、学校同意后填写特教中心下发的《普小学生智商测试申请表》,家长和学校必须签字盖章。

(4) 测试时,测试教师需填写《智商测试报告单》。

(5) 特教中心专职工作人员将测试结果登记造册,写出分析报告。

(6) 把分析结果上报和平区教委特教专干,最后确定随班就读生名单。

(7) 特教中心向各校下发《随班就读生通知单》和《随班就读生登记表》进行登记。

1.1.2 应注意的问题

(1) 学生智商测试必须家长认可.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做好家长的工作,面对现实,对于个别因非智力因素和家庭教育误导造成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应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做好个别教育,不予同意申请测试。(测试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测试要求进行操作)。

(2) 一年级轻度残疾学生暂不列入随班就读,经过两年教育后仍没什么进展,再测试办理。

(3) 防止把因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学习成绩一贯低下与智力落后混为一谈。

(4) 对随班就读生的测试结果保密。

1.2 随班就读教育教学管理

1.2.1 开学初进行全区随班就读生的登记。

1.2.2 召开全区随读校的教学主任会,布置这一学期随读工作的要点。

1.2.3 期中检查为新随读生建立的档案和个别教育计划。

1.2.4 每学期分别到两个随读校的随读生的课堂听课并和教师座谈。

1.2.5 期末召开经验交流会,中心领导总结这一学期随读工作完成的情况,各校上交随读工作小结和部分教师的教学论文、经验总结等。

1.3 法规的完善

1992年出台《天津市和平区轻度智力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管理工作细则》,1997年1月又进行了修订。

1.4 教科研的规范化

1998年出版《特教文集》,2003年成立"和平区特殊教育专业委员会"。2004-2007共召开三届年会。

3 2005――2007三年来随班就读生筛查测验情况

笔者主要通过对2005――2007三年中各项检测数据来开展研究的,其中包括登记表和智商检测报告。

3.1 2005、2006、2007三年来筛查随读生的情况调查表

3.2 结果

三年中申请测试的学困生共150人,经检测轻度智障35人(占总人数的23%),中度智障9人(占总人数的6%),重度智障3人(占总人数的2%)。

4 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使用

4.1 关于韦氏儿童智力量表

(WechslerIntelligenceScale for Children,WISC)是美国韦克斯勒(D.Wechsler)教授是该量表的制定者,1949年出版,是继比内测验之后国际心理学界公认的儿童智力量表,适用于学龄阶段的儿童和青少年(6-16岁)。这一量表在1974年重新修订并建立常模,称为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修订版(WISC――R)。1980―1986年由林传鼎和张厚粲主持并与全国22个单位协作修订的WISC-R ,称为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中国修订本(WISC――CR)。我们一直使用这套量表。WISC-CR共有12项分测验,分为语言、操作两部分。语言量表由常识、类同、算术、词汇、理解、背数6个分测验组成。操作量表油填图、排列、积木、拼图、译码、迷津6个分测验组成,其中语言测验中的背数和操作测验中的迷津属于备用测验。分别为某一同类测验失效时使用。

4.2 测验材料

(1) 手册一本

(2) 记录表格一份

(3) 工具盒一套(12个测验应用的所有材料)

(4) 迷津、译码测验纸各一张

(5) 秒表(或带秒针的手表)一只

4.3 对测验人员的要求

主试者必须经相关部门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负责测验的两位教师均在天津市特殊教育研究中心培训,并有5年以上的从业经验。

4.4 测验步骤

1 测验开始前告诉儿童:"今天要你做一些练***回答一些问题,做一些很有意思的作业,有的题很容易,有的题有点难,还有的你可能不会做或者答不出来,没关系,会什么做什么:"这样同儿童交谈,注意建立并保持友好关系,解除儿童的紧张和不安的心理状态。

2 主试者填写测验儿童的相关资料(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学习成绩、兴趣爱好等等)。

3 在测验中语言测验和操作测验可交叉进行,为的是使整个测验过程更加有趣和富于变化。

4 具体测试方法:

(1) 常识:共30题。连续5道题不能通过就停测。

(2) 填图:共26题。时间限制为每图20秒。

(3) 类同:包括17组配成对的名词,要求被试者说出每一对词的相似之处,连续3道题不能通过就停测。

(4) 排列:依逻辑次序将每组图片重新排列,连续3道题不能通过就停测。

(5) 算术:共19题。不得使用纸和笔,只能心算,连续3道不能通过就停测。

(6) 积木:共11题。连续两题不能通过就停测。

(7) 词汇:32张词汇卡片。连续5道题不能通过就停测。

(8) 拼图:共有4题。

(9) 理解:共有17题。连续4题不能通过就停测。

(10) 译码:时限120秒。

(11) 背数:顺背8组,倒背7组。每题两次测验都不能通过就停测。

(12) 迷津:共9题。连续两次失败就停测。

5 测验的计分:(1) 实足年龄的计算。

(2) 量表分和智商的换算。

4.5 注意事项

4.4.1 一般情况下,室内除主试者和被试者外不得有第三者在场。

4.5.2 一定要遵从标准手续进行测试。

4.5.3 测试的指导语应该用儿语来表达。

4.6 韦氏智商的智障分级标准

4.6.1 轻度:智商分数在50―69。这类儿童可以申请随班就读。

4.6.2 中度:智商分数在35―49。这类儿童应到培智学校就读。

4.6.3 重度:智商分数在20―34。这类儿童基本丧失学习能力,应到特殊机构进行康复训练

4.6.4 极重度:智商分数在20以下。这类儿童终身生活需要他人照料

5 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5.1 普通小学的中重度智障学生增多。在150名测试者中,中重度学生共12人占总数的8%。按《和平区随班就读工作管理细则》规定,中重度智障学生应属于弱智学校的招生范围,但由于普通小学的生源减少,学校和教师对随读工作的责任心不够,家长工作不到位,致使一部分本应到弱智学校就读的中重度学生滞留在普小得不到有效的教育,长期被排斥在群体之外。对于这部分中度生,我们应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实事求是面对现实,先做好家长的工作,使家长认识到实施特殊教育的重要性,然后由中心协调这些学生的就学,该入弱智学校的最好入弱智学校,可观察的再观察。

5.2 从数据中明显可以看出申请测试的学困生主要集中在中高年级,尤其是五年级。这也暴露了广大普通小学普遍存在的教学管理上的弊病,那就是对中低年级相对放松,而对高年级高压。究其原因,我想还是升学率的问题,从学生的系统学习上来看这是不正常的。随读生若能减少无疑是件好事,但低中年级不重视对随读生的筛选和转化,为了减轻升学的压力到高年级再大力筛查,那只能是急功近利,这种随读生实际是被升学压力淘汰下来的又被学校和教师遗弃的没得到平等受教育权利的人。

我想改变这种现状,主要还得依靠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监督。从教委的工作布置中就应该提到对随班就读从低年级抓起,从低年级就重视学困生、特殊学生的鉴别和研究。这样,不但可以避免随读生集中在高年级的现象,而且对学生的教育质量、学校的整体水平的提高都是一件好事。

5.3 从对随读生、随读生家长、教师的调查、听课、座谈中发现"随班混读"现象普遍存在,也就是随读生有其名无其实,他们在班级中不但没受到个别教育,而且备受冷落。中国著名特殊教育专家银春铭认为:"所谓随班就读应该理解为把弱智儿童安排在普通班中,由教师们在教学教育工作上给以特别的对待和帮助,使他们学有所得。如果仅仅把这类学生编在普通班,而没有特殊的教育措施跟上,那只是随班混读。他们混到头来不但一无所获,反而使其身心障碍进一步加剧"[2] 。

造成"随班混读"的原因很复杂,我分析可以从主、客两方面来考虑:主观上一部分随读教师缺乏特教理论的培训,对随读生的个别教育无从下手,当然也有责任心差、敬业爱生不到位的问题。客观上普通小学班容量大、课业负担重、老师工作繁重、精力有限,不能对随读生实施有效的教育,也是个问题。对于这些老大难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解决的。对此,我想我们可以小步子、多实验、勤积累地渐进改革,同样是有效果的,尤其是要发挥特教中心培训、康复的功能。例如,加强对随读生的矫正和训练,弥补他们在课堂上得不到的培训,像语言训练、肢体训练、感觉统合训练、心理咨询等。另外,还要加大对随读教师的专业培训,使他们了解自己的学生,能选择有效的教育方法,做到因材施教。

5.4 学困生的结构有变化,随读生的人数在不断减少

尽管随读生的人数在不断减少,但是在普校中虽然智商正常但伴有各种类型的学习障碍如情感焦虑、亲子关系紧张、父母关系紧张、家庭暴力、单亲家庭问题、师生关系紧张、同学关系紧张等复杂的情感和心理障碍的学生却不断增多。这些问题是社会飞速发展带来的个人生活变化在教育上的反应,这就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不仅要懂教育还要懂心理健康,既要能解决学生学习上的问题,还要能解决他们心理上的问题、生活上的困难和满足情感上的需要。教育必须走在发展的前面,教师要未雨绸缪加强学习,加强对自己的培训与时俱进。

6 对未来的设想

要想使随读生留得住、学得好,随读工作能良性发展,首先还要转变观念。因为随读工作本身就是对原教学思想和人才观的挑战,不树立平等、宽容、发展的教育思想很难使随读工作开展下去。还要转变学校和教师的职能,学校不光是个育人机构,还是个服务机构,学校就要为学生服务,满足他们多方面的成长要求。教师更要为学生服务,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服务。这样一来师生关系不再是传统的、简单的上下级和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而是合作式的、朋友式的甚至是商家与客户的关系。其次,加强特教中心的枢纽作用和协调作用。特教中心要为全体随读生服务,为一切在学习上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服务,应该以宽容的胸襟包容特教,以特教促普教。例如,随读生有的课在普通学校上,有的课就可以在中心上,在中心是接受个别教育,在普校是回归主流。出台有针对性的不同年级的随读生的教学指导手册和评估手册,使随读教师有章可循。最后亟待培养一支长期坚持、德才兼备、有学有术的教师队伍,这样才能保证随班就读这艘航船扬帆远航。

参考文献

[1] 朴永馨主编《特殊教育辞典》华夏出版社,1996年5月第一版,43页"随班就读"词条

[2] 银春铭主编《弱智儿童的心理与教育》华夏出版社,1993年6月第一版,104页

[3] 朴永馨主编《特殊教育辞典》华夏出版社,1996年5月第一版

[4] 银春铭主编《弱智儿童的心理与教育》华夏出版社,1993年6月第一版

[5] 《中国特殊教育》2002--2006(创刊于1992年)

[6] 《现代特殊教育》2002--2006(创刊于1992年)

小学生心理测试题范文第5篇

《标准》 中小学体育 问题 对策

一、研究目的

为了贯彻落实健康第一、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指导思想,2007年1月,国家教育部和体育总局颁发《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并在全国各级学校全面实施。针对我国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不断下降的现实,通过《标准》的实施,促使学生积极参与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新《标准》实施项目分析

1.我国中小学实施新《标准》测试的项目

从上表可以看出,新《标准》测试的项目基本能反应各个年龄段身体要求,包含了耐力、肺活量、速度灵巧类、柔韧力量类、身体基本形态等;以上项目可以反应出我国中小学学生的身体匀称度、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水平,肺通气功能,心血管机能,灵敏素质和神经系统的发展水平,心血管呼吸系统和肌肉耐力的机能,肌肉爆发力和身体协调能力的发展水平。

2.我国中小学实施新《标准》测试的过程

(1)监测前各项准备工作,(2)测试人员(主要为体育教师)相关培训,(3)建立健康档案和合理安排测试项目时间,(4)测试工作的组织、调控和管理,(5)评分成绩、测试结果录入和登记上报。

3.我国中小学实施新《标准》测试项目的评价指标体系

(1)新《标准》测试对象各级分类分组、评价指标和各项指标的权重分配,(2)监测项目解析:身体基本形态项目、速度灵巧类项目、柔韧力量类项目、身体机能项目等各类项目分析,(3)评价等级结构分析、调整。

三、新《标准》测试项目的结果与分析

1.新《标准》测试的优点

(1)测试评价依据。新《标准》是我国学校体育的基础性指导文件和基本准则,是评价学生综合素质、评估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依据,是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

(2)引导和针对性机制

新《标准》的监测就是通过对学生形态的结构、运动机能、生理功能、心理发育状况、身体素质的测试,了解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学生通过测试的成绩,找到自身的不足,引导学生找到合适自身的锻炼项目和身体锻炼侧重点,制定一套合适自己的锻炼方案,达到增进健康体质的目的。

(3)刺激激励机制

新《标准》在我国中小学全面实施,使测试成绩与学生毕业成绩相关,刺激了学生运动的积极性和健身的紧迫性,要求体育教师上课的能动性和主导性更强,保障了学生的运动时间、运动量和运动项目。

(4)反馈干预机制

新《标准》是反映个体体育素质评价基准,通过基层和学校测试、登记、上报,相关部门通过数据管理系统统计、分析、总结等功能了解不同年龄段、性别、地区差异、项目差异,相关主管部门可以进行干预和调整项目权重比例。

(5)国际通用趋势

新《标准》在各个年龄段都设有耐力跑,这是学生体质提高的国际新趋势,坚持跑步锻炼,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素质发展水平,保持身体健康的一种较全能的办法。

2.新《标准》测试反映出的缺点和不足

从2007年新《标准》监测在全国学校实施以来,特别是我国中小学体育存在诸多问题,对学生健身和身体素质培养要求更具有引导性、鼓励性和亲和力。少年强、则中国强,中小学生更需要呵护和锻炼。

(1)教育制度、观念、模式落后

我国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精英选拔”式教育为主的教育,升学压力大,晋升和评优以升学率为基准,使得中小学教育一切为升学课程让道,特别是高中阶段最为明显,体育课往往成为牺牲品,被无情占用,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不断下降,且下降速度增快;许多家长为了孩子将来考上重点大学,不重视体育锻炼,小小年纪就带上厚厚的眼睛,身体锻炼严重不足;体育教学模式落后,功能的单一化、被动锻炼、锻炼的短期化、课程的随意性,传统体育教学的模式严重影响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学生自身问题

学生测试数据准确与否,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态度、学习负担重、运动兴趣极其相关,特别是小学学生测试的数据与学生成绩和奖惩相关性低,导致学生无所谓的状态,可想而知测试出的数据真实性;平时学生学习负担重,学习压力大,对体育锻炼兴趣降低,不愿意运动,导致现在学生营养过剩,肥胖的学生比例越来越高。

(3)民族和地区差异

测试项目固然考虑了少数民族的特殊性,有些民族直接从奴隶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很多项目底子薄弱,但有其优势项目,而项目权重比例一样,分值跨度大,细分不够,有不合理之处;地区差异方面,如长期生活海拔低的直接进入高原学习的学生,短暂两个月就要进行长跑和耐力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和学生心脏承受能力都值得商榷。

(4)项目趣味性和娱乐性缺乏

新《标准》的监测包含学生形态的结构、运动机能、生理功能、心理发育状况、身体素质等综合方面,但是测试项目的选择性和替代性还是值得探讨,目前测试的一些项目存在相关性差,难度不恰当,测试内容不全面,而这些测试项目中,严重缺乏趣味性和娱乐性,如篮球、足球、游戏等列为测试项目,一样可以检测出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

(5)师资状况

自从2007年测试以来,测试任务基本落在各学校体育教师身上,对于基层新《标准》测试,体育教师基本都是义务测试,缺乏专门经费,积极主动性不高,敷衍了事,对于基层,体育教师严重不足,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全校的测试工作,参加进来的其余教师缺乏测试的经验和知识。

四、解决办法及对策研究

针对新《标准》在我国中小学测试发现的问题和困难,本文作者提出一些解决办法和对策,主要从教育制度、观念、模式,教师、学生测试态度,测试项目,民族和地区差异,场地和器材的现实性,数据的真实性等方面提出方案。

1.教育制度、观念、模式的更新改进

国家在教育方面改革作了巨大改革,如“九年义务教育制度”、“提倡素质教育”、“个性化教育”“义务教育实行免费”,但是应试教育、填鸭式教学、“只重视升学率”现象仍然普遍存在;我国应提倡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对教育结构、内容全面改革,重视义务教育,关注农村教育,教育资源、经费、人才向农村倾斜,条件成熟的省份和地区应把体育纳入高考计划,提升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2.改变教师和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态度

加强体育教师师德师风教育,既有义务又有责任对学生健康和锻炼负责,适当提高教师待遇和测试补贴,让教师更加重视学生课堂学习和课余锻炼,加大测试结果与学生的关联度,特别是中小学学生,端正学生测试和锻炼的态度,提高学生健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为学校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学校相对是一个封闭的社会环境,不能被社会舆论绑架,当一名学生长跑猝死,一名教师不当操作导致学生受伤,社会、主管部门、学校要有应急机制,猝死或受伤只是个别案例,特殊处理,单位应为教师担责,让体育教师没有后顾之忧,大胆的敦促学生进行正常训练、对抗练习、耐力跑等提高学生素质的运动。有利于增进师生感情,提高体育课质量,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4.增设测试专项经费

面对我国教育经费地区差异大,发展不平衡,很多学校正常开销都困难,测试经费就更难落实;所以从国家层面设立健康体质测试专用经费,专款专用,让测试人员没有后顾之忧,做到尽心尽力,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让测试数据真实有效。

5.增加课堂“欢声笑语”量,与乐并行

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模式,区别于大中专学生,他们更需要引导、激励、帮助,对于中小学生注意力和自我控制力差的特点,既要有运动量又需要乐趣,教师上课应增加一些趣味性和娱乐性强的课程安排,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放开自我参与进来,达到教学任务和目标。

五、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2007年1月,新《标准》在我国中小学测试全面实施以来,项目不断完善,增设一些选测项目,且每年选测项目不同,不同年龄段增加耐力项目,是一种国际大趋势;调整各个项目和项目权重比例,来适应不同年龄、性别、地区和民族需要,是我国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研究指标体系的发展趋势。应通过检测不断完善我国的测试《标准》。

(2)通过新《标准》在我国中小学全面实施,发现了许多不足和缺陷,传统的教育制度、观念和模式严重地制约我国中小学学生健康体质发展水平,在测试中,各种器材质量和误差、地理、气候、测试人员素质、教师和学生测试态度、专项经费缺乏、时间紧迫等影响了测试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建议

(1)“分层次教育”对于我国中小学学生,应区别对待,每个学生的体质有其先天性和后天锻炼组成,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分层次、分阶段计划进行锻炼,不同学生采用其合适的训练方式和运动量,以学生的进步为成绩的基准,鼓励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2)学生成绩引入“评价机制”,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考核组成学生体育成绩,充分发挥学生的体育知识、技能、态度和合作精神,来促进教师更好地教,学生更好地锻炼,从而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真正体现新《标准》的优越性。

――――――――

参考文献

[1]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修订本)》[M].国家体育总局.

[2] 吴嘉玲.《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结构指标解析[J].教学与管理,2009(5).

推荐访问:小学生 测试题 心理 小学生心理测试题【五篇】 小学生心理测试题(精选5篇) 小学生心理测试题大全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