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兴文秘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工作汇报 思想汇报 发言稿 主题教育 教案设计 对照材料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3年度临床培训个人总结【五篇】

时间:2024-04-01 11:19:01 来源:网友投稿

调查对象来源于山东省某二级甲等医院。将所有科室进行编号,抽取临床科室。入选标准:临床科室护士。1.2方法1.2.1调查工具影响护理技术操作培训效果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该问卷共9个条目,采用Likert5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临床培训个人总结【五篇】,供大家参考。

临床培训个人总结【五篇】

临床培训个人总结范文第1篇

1.1一般资料

调查对象来源于山东省某二级甲等医院。将所有科室进行编号,抽取临床科室。入选标准:临床科室护士。

1.2方法

1.2.1调查工具影响护理技术操作培训效果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该问卷共9个条目,采用Likert5级评分,1~5分分别表示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一般、同意和非常同意。每个条目分别计分,单个条目大于3分时表示该因素对护理技术操作培训效果产生影响。分值越高,表示该因素对护理技术操作效果培训的影响程度越大。问卷的内容效度为0.90,Cronbach’sα系数为0.80。

1.2.2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者在各科护士长的许可下发放问卷并简单说明填写方法,有问题可当面提出并解答,被调查者以无记名的形式填写后当场回收。本次调查问卷共发放198份,收回有效问卷195份,有效回收率为98.4%。

1.3统计学方法

将所得数据输入SPSS16.0软件,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在只有一个样本的情况下,对经过大量观察得到的稳定值与已知总体均数进行比较,比较的目的是推断样本代表的总体均值与已知均值是否有差别,检验水准α=2。

2讨论

2.1影响因素的分析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得分高于3分的条目有3条;
护理技术操作培训效果影响因素9个条目中,排序前3位的是对病人的评估、健康教育缺乏针对性;
培训步骤与临床实际操作脱节;
护理人员对操作的关键环节不掌握。虽然各级医院对护理技术操作培训高度重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是临床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给病人造成或多或少的伤害,一定程度上造成病人满意率下降。同时,在实际临床中,工龄长的护士因为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大多能够很好的将培训内容应用到临床实际中,而年轻的护士机械的掌握操作步骤,对技术操作的关键环节掌握不全面,如无菌原则,医院感染规范,核查原则,人文关怀等,表现为培训与临床实际操作脱节,未达到预期效果。

2.2对策

(1)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结合护理发展需求和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对各层面护士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新毕业护士岗前培训、见习期护士规范化培训、临床护士全方位培训等。

(2)护理部结合医学科学发展和医疗器械新产品的应用,对临床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项目进行归类分析,找出操作项目的关键步骤,注意要点,在操作培训前进行学习巩固,使护理人员快速掌握。

(3)护理部选派临床经验丰富,技术熟练的护理骨干,选定病例或模拟临床情境,针对病人的年龄、性别、所患疾病、身体状况,心理特点进行分析,找出针对性的评估内容,根据评估内容开展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操作过程中提出问题,启发护士的应变能力。操作完后进行归纳总结规范,将培训内容应用到临床实际操作中,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再进一步纠正,将培训与临床充分结合,保证护理操作的培训实效性。

(4)分层次培训,护理部——护理技术操作培训管理小组——科室护士长——科室护理骨干——科室护士培训,护理技术操作培训管理小组协助护理部对护士长进行护理技术操作培训和考核。科室护士长对科室的护理骨干进行一对一的培训,达不到标准者需要反复训练,直到合格为止。

3结论

临床培训个人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系统思维 临床医学 师资培训

所谓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着的诸元素的集合,是处于一定的相互关系中并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部分的总和。系统思维就是以整体观来看待事物的多因素存在及其相互关系的作用过程。系统思维是将现象、数理和逻辑融为―体的思维,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在当今生物医学模式已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现代教育过程中,在社会对医学要求越来越高的形势下,提高医学教学质量的关键是要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哈佛大学前校长科南特曾经说过:“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它一代教师的质量。一个学校要站得住,教师一定要出色”。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医教研相结合的相对稳定的临床师资队伍,是实现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前提,也是实现创建一流临床学院的前提。探讨应用系统思维加强临床师资培训的具体措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新形势下临床教学的特点

1.1 临床教师医疗、教学和科研压力越来越大。目前临床教师一般承担着多重角色,他们不仅承担繁重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有些还是管理一线的工作者。医疗市场的激烈竞争,医学院校的扩大招生,医疗教学新知识、新技术的不断涌现,迫使临床教师教学理念必须及时更新,教学技巧不断提高,教学手段不断超前,需要改变多年既定的模式以适应目前新的教学形式。

1.2 患者维权意识增强,临床教学工作日趋严峻。由于临床教学实践特殊性,医学教育的主要场所是医院,临床教学是在医师、医学生和病人组成的互动的系统中进行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自2002年9月1日起实施以来,广大患者维权意识增强,以病人实例的教学越来越受限制。

1.3 招生规模的扩大对临床教学的影响越来越显著。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高等医学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导致一所医院成为多家学校的教学医院。在医院的实习学生数量大大增加,给临床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各家医院都面临承担大量教学任务,临床实践资源显得相对不足。

1.4 学生新要求不断增加,促使临床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新时期的医学生思想活跃,对知识的渴望呈现多元化,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全方位的指导,并且老师能从“授人以鱼”转向“授人以渔”,参与教师的教学研究和科研,对教师的要求大大提高。促使临床教师需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以适应学生不断增加的要求。另外,学生的专业思想很容易动摇,这就要求带教老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高超的教学水平,而且还要从思想上不断激励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从目前临床教学的特点可以看到,新形势下对临床教师的要求已经越来越严格,因此加强临床教师培训是必须的,也是很紧迫的,而如何才能有效地系统的开展临床师资培训是值得我们探讨的。

2 临床师资培训中所存在的问题

2.1 临床师资队伍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某临床学院的见习与实习生来评价临床师资的教学能力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临床教师在言语艺术、责任心、知识新颖性等几个方面有近30%左右评价为差。

另外,笔者的调查发现:①虽然总体基本形成正副高职称教师为主的职称格局,但各学科发展不平衡,部分学科比例失调;
②医院的教师队伍的总体学历偏低;
⑧医院的教师队伍的总体年龄结构不合理,特别是40~49岁中年教师相对较少;
④教师队伍中存在学缘结构不合理。

2.2 培训机构自身的不足

2.2.1 师资培训开展了很多,但是缺乏系统的培训计划,整体临床师资队伍的培训效果较差

许多培训不注意从专业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学科发展情况来考虑对教师的培训,以致师资培训工作留于形式,没有取到应有的效果。另外,师资培训过于重视专业知识培训,忽视对教师教育理念、职业道德和教育教学技能等方面的培训,以致教师的整体素质得不到迅速提高。此外,学院和受训教师所在教研室也没有严格的跟踪考核和评估,使培训质量受到很大程度影响。

2.2.2 培训管理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作为医学教育管理当然需要科学管理理论的指导,但是从目前的临床学院的情况来看,从事教育管理的大多不是管理专业出身。师资管理工作人员大多数靠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尽量使其规范合理。尽管也有一些理论对师资培训起着指导作用,但从培训目标的确立、培训计划的制定、培训方案的实施、培训结果的评估及培训的再发展等方面,还是缺乏系统的研究。

2.2.3 临床师资培训缺乏系统性、整体性

师资培训管理不是一项简单孤立的工作。它是整个师资队伍建设中的重要一环,而其自身内部也由许多环节组成,涉及到许多因素。师资培训管理既受教师资格状况、专业发展需求、经费支持力度等因素的影响,又受相关的竞争机制、评估机制、约束机制、职务评聘办法等的约束。因此,不能简单的就培训论培训,必须将培训放在一个更大的系统中来考察,才能以整体的观念健全各种机制,配套实施各项政策,才能减少管理过程中的片面性、简单性和随意性,使培训具有一种优化的整体效益。同时,师资培训应增加科学合理的监督机制,以及培训后的评价体系。确实为提高培训质量,使培训能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3 应用系统思维加强医学院校临床师资培训的探讨

医院领导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健全教学管理机构,应用系统思维切实抓好临床师资培训工作。

3.1 严格带教老师准入条件以提高临床师资的基础水平

3.1.1 良好的教学态度。临床带教老师首先应热爱医学专业,热爱教学工作,热爱学生。临床带教者大多担负着繁忙的临床日常工作,在带教学生时,常常会因示范、讲解而影响工作进度,带教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病员对实习生的抵触,学生在操作中的失误也可能会影响带教老师的声誉及病员对其的满意度,因此,应挑选热爱自己的专业并且热心从事教学工作,热情对待学生的带教老师。

3.1.2 健全的人格素质。作风严谨、学风求实、技术求精的带教者是为医学生以后临床实践的楷模,带教老师良好的医德医风、自尊自信的人格特点能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施加影响力。

3.1.3 丰富的专业知识。具有较丰富和扎实的专业理论和临床经验作为带教老师的准入条件之一。临床学院可聘具有主治以上职称的临床医生作为带教老师。

3.1.4 严格控制师资的学缘结构。尽量多从不同院校引进优秀人才,防止近亲繁殖。拓宽临床教学、医疗的思维模式,有利于培养优秀医学生。

3.2 加强临床教师岗前培训

3.2.1 积极开展院情教育专题,强化员工的归属感

我院每年在新聘的临床师资的岗前培训都介绍本院发展历程、现状和前景、学院的规章制度和改革措施等,尽早让新教师了解本院乃至本地的基本情况,有利于他们更快适应所处的环境,方便他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取到了一定的效果。

3.2.2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师德的培养

师德不仅包含道德,也包含政治立场和态度、法纪观念和行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另外,还需积极引导师德实践中的修养自育。师德建设单靠规章制度约束和一味的教育培训是不够的,学校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和加强教师党支部建设引导教师师德自育。如开展竞赛评比活动(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多媒体教学比赛、双语教学比赛、优秀教案比赛、以人为本的情暖医院活动等等)、树立师德榜样(师德之星、三育人先进个人、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等)、加强教师党建工作。教师良好的道德修养必将形成学生的楷模。

3.2.3 强化教学专题,扩大知识面

通过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史、中外教学比较、教育心理学、教学技能训练等专题学习,可使教师更多了解专业知识以外师范类知识和教学规律,强化教学意识,为今后教学工作打好基础。

3.2.4 改变临床教师的培养方式,提升培训效果

临床教师基本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和一定的教学经验,具备了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基础。因此,在培训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激发他们学习潜能的方式是启发式教学,通过理论课上的研讨和实践课上的指导,发挥任课教师在培训中的主导地位作用和受训教师在培训中的主体地位作用来加以体现。并能花最少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效果。

3.3 注重临床教师上岗后各方面技能的提升

3.3.1 专业技术能力的提升

(1)发挥老教师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通过各个科室的科内业务学习、教学查房和病案讨论等建立学习型组织,实现老教师的带教作用,并把科内学习与继续教育学分紧密联系,实现有效监督,确保学习质量。

(2)发挥院内网在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技能中的作用。通过院内网建立有针对性的专业技能培训系统,规定年轻临床教师必须定期接受定量的培训,并把它与年轻临床教师的晋升紧密联系,防止网络学习留于形式。

(3)为更好的促进和监督年轻临床教师的学习和培训,可实施培训导师制,规定导师的任职资格、职责等内容。导师要贯彻落实临床年轻教师的培训计划。医院定期召开年轻临床教师及导师座谈会,双向反馈意见并对师资培训工作中表现好的经验和做法予以推广,对出现的各类问题给予及时解决。

(4)实现学习形式的多样化,我院每年都通过开展各种学术会议、选送临床教师到国内外的著名医院进修学习等形式不断提高临床师资的专业水平。

(5)引入EMBA专业化培训的教学模式实践。在教法设计和学法指导等相关教育学理论培训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带教特点,借鉴适合在职人员继续职业发展培训的EMBA专业化培养方式,以案例分析和现场情景模拟的教学模式设计教案。通过课前病例见习、教材自学辅导、课堂讨论组织、临床操作示范、病案书写指导和学习效果评价等教学过程实践,把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意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和妥善处理医患关系的能力作为主要教学目标,使临床教师从单纯的带教走向以学生为主体的导学,体现一种从医学专家向教育专家转型,主动参与教学模式变革的专业化培训氛围。

3.3.2 适应新教学模式能力的提升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临床教学提供了多元化手段。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已被打破,多种媒体教学大大提高了课堂理论教学和见习实习教学的效率,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可增添大量新技术的信息。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使教师掌握和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教学方法,势在必行。在让临床教师明确多媒体教学的重要性后,可以通过院内专题培训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提高教师适应新教学模式能力。

3.3.3 人际沟通交流能力的提升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推动教学、增强教学效果的剂。随着电脑的普及、网络技术的推广应用,极大地缩短了人际间在地域和时空上的距离,同时也不断扩大了人们的视野,提高了人们的思辨能力,从而对教师同学生之间、教师同学生家长之间、教师同院内外同行之间以及教师同病患者之间,以交往的方式和技巧为内涵的沟通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不断激化的医患关系也对临床工作者的言语艺术和沟通交流能力也提出了挑战。我院通过各种形式如岗前培训、院内演讲竞赛等活动来提高医护人员的言语艺术。国外一些大学通过开展艺术鉴赏、礼仪示范等课程来提高个人修养,从而实现沟通交流能力的提升,这些对我们临床师资的言语艺术能力提升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3.3.4 加强科研能力培养

加强临床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促进临床教师加强学习教育教学新知识,掌握一些科研方法,增强教学改革的实施,提升科研能力。

3.3.5 管理能力的提升

临床教师身处多重角色,要求教师学习与教学行政管理、教学设施使用管理、科研开发管理、学院良性化运营管理等有关的程序和法则,并能在实践教学中加以运用,提升其管理能力。

3.4 严格考评,健全激励机制

构建系统性的教师考评体系,促进临床师资的发展。由院领导、人事科、教学办(科教科)等部门组成的考核小组按教学质量要求定期对教学工作进行考评。定期召开实习生座谈会,了解医学生对带教质量的反馈意见。另外在大学原有的校院两级督导基础上,增加学生的评教内容,动态监控教学质量。将带教质量检查和考评结果与科室总体质量考核挂钩,最后与个人年度考核及职称相关联。但在考评结果的处理上,应尽量发挥考评的反馈、改进、矫正等积极功能,使临床教师找出自己的不足,加快临床师资的成长,以实现评价的真正目标。

引入带教人员年度聘任、奖励制。带教聘任应将拟聘者的学历、当年继续教育学分、科研论文撰写、教学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等个人综合情况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凡被评为优秀带教老师者,医院应给予一定的奖励,并作为竞聘高级职称及各管理岗位的优先条件或参考内容,以提高带教者的积极性,保证带教师资队伍充满生机,避免部分临床教学老师不思进取、缺乏危机感和竞争意识,带教积极性受挫。

临床培训个人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检验医师 规范化培训 临床思维

现代临床医学已进入精准诊疗时代,检验医学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渐凸显,检验科为临床疾病的快速诊治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1-2]。因此,如何指导临床规范选择检测项目、获取合格的检测标本、科学解读和合理使用检验报告显得至关重要,而且是检验医师必须具备的能力。在检验医学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中,本科室以检验医学相关知识和技能为基础,着重培养学员对检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的能力,以及与临床的沟通、咨询和指导的能力,使其成为既具备临床检验技能,又能参与临床诊治工作的检验医师。为实现这一目标,本科室作为重庆市首批检验医学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各种教学及培养模式,并持续改进和完善培训体系,力求打造出一条更具价值和特色的规范化培训之路。

1 依据培训大纲细化培训内容

依据检验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要求,同时参考《检验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考核》[3]相关内容,并结合本基地的实际,各专业组制订了具备各自特点的培训内容和细则,培训内容覆盖检验前、检验中、检验后全过程,培训计划细化到每周。除了掌握检验基本理论知识和检测技术外,还特别融入了对学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及辩证思维能力的培训,从而使培训内容更具完整性,教员的讲授更具明确性,学员的学习更具目的性,培训计划的实施更具可操作性和新颖性。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确保教学质量

按照国家临床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相关要求及基地的实际情况,本科室从已经获得医院教员资格认证的工作人员中遴选出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扎实专业技能的教员组成一支强有力的师资队伍。要求每名教员掌握检验医师培训的总体目标,实现“目标教学”,掌握培训内容细则和实施方案,做到“按纲施训”,在培训过程中做到“因材施教”,定期总结培训中的问题并反馈给学员,做到“持续改进”,注重学员综合能力的培养,促进学员“全面发展”,争做“双一流”教师团队。

3 以临床思维为导向,采用多种模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3.1 以学员为主体的病例讨论

在形式上,根据检验专业的学科特点,改变临床医学常规的以教员为主体的分析讨论方式,以学员为中心,组织相关的病例资料,并由学员进行分析讲解,同时由培训教员组成点评和讨论分析团队;
在内容上,以学员工作中所涉及的实际病例为线索,涵盖患者病史的采集分析、检测项目的选择、标本采集处理、检验方法的选择、检测技术的应用、结果的分析解释、结果临床应用、临床沟通交流等方面,聚焦临床病例诊疗过程中实验室检验的作用和问题。通过病例讨论分析会,使学员更加熟悉临床诊治的需求、更加全面掌握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更加明白实验室检测存在的问题,更能科学地解析检验结果信息和解答临床医师的疑惑,从而使检验医师能够应用临床思维提出检验的需求、应用检测技术获取准确的检测结果、应用检验结果指导临床诊治。

3.2 具有检验特色的临床教学查房

教学查房作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重要教学活动之一,是培养住院医师临床思维、进行有效医疗诊治活动的主要途径,一直以来备受重视。但检验科并不直接接触患者,而是对患者标本进行各种检验项目检测,因此,其教学查房内容和侧重点应与临床有所区别。为提高本基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质量,结合科室的实际情况,制订了本基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查房制度:由本基地高级职称教员组成3~5人的督导检查组,必要时加上查房专业组组长;
教学查房地点设置在专业组的工作场所。教学查房内容包括对指导教员的带教和学员学习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和评价,一是对带教教员教学过程及效果的评价,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讲授能力及学员理解程度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二是对学员的学习状态、问题思考和回答、掌握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查房,可以实时客观地反映和掌握临床教学活动的开展情况和教学效果,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和改进。

3.3 规范化培训学员到临床实践和交流

在临床检验工作中,检验人员常常重点关注的是实验室内的检测工作,包括检验技术的应用、检验质量的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等,出现了眼中只有“标本”而忽略了患者的临床情况,从而大大影响了检验结果的临床应用效能。特别是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往往是决定感染性疾病诊治的前提和关键,其中检验项目的选择、标本的采集送检、检验结果的科学解读,对于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提高阳性率、判断病原菌及临床治疗的选择至关重要。因此,必须培训和强化学员的临床思维,让学员走进临床,去了解疾病、了解病情,从临床需求的角度去学会如何使用实验室检测。与临床医护人员进行广泛沟通和交流,培养临床的“送检文化”,大大提高标本质量和检测结果的合理应用,同时也倾听临床对实验室检测的抱怨和诉求,推动实验室检验流程的持续优化,促进实验室检测能力水平逐步提高。让学员参与到临床标本的采集中,不仅能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相结合,加深对相关技能的理解与掌握,发挥检验人员的专业优势,而且还能让学员亲身体会到患者的疾苦,增强对检验工作的责任心。

4 完善考核制度和模式

考核是对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最好的反映和体现,同时也是发现问题、找出薄弱环节、促进教与学的必要手段。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的相关规定和要求,本基地对规范化培训学员制订了完备的考核制度,包括阶段考核、年度考核及出科考核。以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为例:本基地依据培训细则要求,细化了阶段考核的内容,结合培训时间和培训内容设立考核时间节点,采用现场操作和问答为主要考核形式,完成一类培训立即进行针对性考核,如对于生物安全,按计划完成相关培训后,立即采用现场操作的方式考核生物安全设施的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突发事件的处置等内容,通过问答的方式对生物安全级别、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的评估与防范、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等内容进行考核。通过这种考核方式,及时反映教学效果和学员的掌握情况,促进学员对所学知识、技能的日常积累。同时,在考核内容上更加贴近临床,例如原始标本革兰染色的考核,除涂片制备、染色、镜检等理论和操作内容外,增加临床标本类型、取材部位、取材时间、临床治疗等对结果影响的分析,检测结果报告形式、报告内容如何更好地让临床医生理解和应用等能力的考核,从而培养学员用临床思维推动检验质量的进步,提高病原微生物检测报告的临床价值。

5 小 结

注重人才的培养是提高医院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根本保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科学发展和医学人才成长的必然要求,是保证医疗质量的关键[4-6]。当今,医学已进入精准诊疗时代,然而,由于医学检验学科分支的独特性与局限性,导致检验与临床之间的沟通交流远远不足,而检验医师正是可以承担起检验与临床相互沟通的重要桥梁,所以,不仅要高度重视检验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更要探索出一套科学实用的培训方案,将重点放在以临床思维为导向的培训模式上。一名合格的检验医师除了要具备夯实的检验基础外,更要具备参与临床病例讨论、参与指导临床疾病诊断与治疗的能力,这是检验医师的真正价值所在,也为培养出高层次检验人才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虽然我国检验医师规范化培训已经开启十余年,但检验医师的价值和地位却是在近5年才得到充分体现与肯定[7-8]。虽然,目前对检验医师的需求日益增加,但近年来却又遇到了瓶颈,国家已经取消医学检验五年制本科,检验专业规范化培训学生、医学检验生源基本被切断,但仍有少部分临床学生选择检验医师规范化培训。因此,本基地的培养模式也要适应大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才能按照要求培养出合格、优秀的检验医师。总之,在今后的培训工作中,本基地将持续不断地积累和总结经验,突出培养重点及目标,注重检验能力、临床思维能力、科研能力的培养,以满足临床与患者的需求,满足当今医学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姚军.CBL结合PBL教学法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10):95.

[2] 陈中举.临床微生物检验实习带教方案的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8):1201-1202.

[3] 张曼,尚红.检验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考核[J].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19-22.

[4] 王忠英,周强.检验医师规范化培训探索与思考[J].现代医药卫生,2019,35(11):1747-1749.

[5] 张利霞,胡同平,魏伟.联合CBL与PBL教学法在临床微生物检验带教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15(21):3317-3318.

[6] 邓小芳,夏寅辉.基层中医院检验科质量和安全现状与规范化管理策略[J].临床检验杂志,2017,6(4):810-811.

临床培训个人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岗位胜任力;
临床技能教学;
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0-0099-02

2003年,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认证委员会(ACGME)设立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医学教育结果计划(Competency-Based Residency Education-Goals of the Outcome Project),明确提出医学教育需要培养的6大核心能力为:医学知识,病患照顾,基于实践的学习和提高,基于系统的实践,职业素养,人际交往及沟通技巧。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成为第三代国际医学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为适应医学目标的转变,2005年我国医学教育专家开始探索建设中国临床医生岗位胜任力的通用模型,明确岗位胜任力通用模型的基本要素:(1)临床医学技能与医疗服务水平;
(2)疾病预防与健康促进;
(3)医学信息与综合管理能力;
(4)医学知识运用与终生学习能力;
(5)人际沟通能力;
(6)团队合作能力;
(7)科学研究能力;
(8)核心价值观与职业素养。基于上述医学教育改革理念,在卓越医学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培养体系的运行中进行改革和创新。

一、临床技能教学的瓶颈

随着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以及医科院校的大幅度扩招,临床实践教学资源短缺和医学生数量不断增加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达到医学教育的要求、全面发展临床能力成为困扰临床医学教育的难题。临床技能教学以模拟教育的方式架起医学理论通往临床实践的桥梁,是目前解决临床实践教学难题的有效方法。早期的临床技能教学偏重于投入教学场地、基本教学设备设施的建设,教学方面关注临床操作技能的流程完成度训练,较少涉及医学人文、团队精神及沟通交流等能力培养;
教学方法及评价较单一,教学效果难以达成,难以适应当今教学的需要。

二、临床技能教学改革实践

2006年,广西医科大学成立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由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管理运营,建设有模拟手术室、模拟产房、模拟诊室、模拟病房、模拟ICU、综合临床技能模拟教学实验室、计算机医学模拟训练室、内外妇儿临床技能模拟教学实验室、显微外科技术训练室及腔镜技术训练室、配置多媒体教学录播监控回放系统的中心控制室、PBL教室等教学。实现基础技能、综合技能实验教学及客观结构化多站式考试(OSCE)功能,承担临床医学及相关专业多层次医学生临床技能教学,提供了临床技能教学的基本条件。根据《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文件精神,广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引入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教育理念,突出“三严”(严肃态度、严密方法、严格要求)”、“三临床”(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开展临床技能教学改革,探索临床技能教学课程体系的优化和完善,开展了以下工作。

1.确立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改革临床技能教学课程体系。认真领会“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教育理论,以六大核心能力培养为教学目标,遵循医学生成长及能力发展的规律,探索基本操作训练向临床综合能力培养发展,从单一学科内容向跨学科综合技能扩展,多种教学方法并存及组合运用的教学模式。临床技能教学从入学第一年开始,在1―4年级设置的教学内容有重叠、有递进、有扩展,全面开放预约训练,临床能力培养覆盖临床医学以及相关专业院校教育的全过程,形成了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临床能力全程培养教学模式。

2.建设教学资源,改进教学和评价方法,完善教学课程体系。将教学项目归纳为操作技能、非操作技能及实践能力三大类,形成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临床技能教学课程体系,解决教学内容孤立、学习效果达成度低的问题。建设线上线下教学资源,录制教学视频,开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在线课程、教学网站和微信APP平台,编制临床技能教学教材、操作流程挂图。开展虚拟仿真、情景模拟教学,医学人文和沟通技巧的角色扮演、SP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

3.明确教学师资同质化培养的理念,加强师资培训。建立“培训目标标准化、培训过程规范化、培训结果同质化”的师资培养机制,组建内、外、妇、儿等9个临床技能教学专业团队,强调集体备课、统一培训考核,减少不同专业、不同的学缘背景及专业成长经历对教学质量的影响。选派骨干教师参加模拟教学高阶课程培训,每年保持20%以上的合格师资补充,促进了教师的职业发展,产生良性循环反哺教学,保证同质化的教学质量。

三、教学改革实践结果和体会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临床技能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年教学容量明显增加。临床技能教学对象全面覆盖本校五年制、七年制临床医学以及相关专业1―4年级医学生4500人/年,60000多人次/年,本科实习生每年约200人参加进阶制预约训练数。常年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研究生及临床医生参加临床技能预约训练,训练人员近10000人次/年,约30000人时数/年。临床教师教学技能培训、操作技能考核及专科医师操作技能培训约400人次/年,近4000人时数/年。开展社会服务,每年承接地方政府公务员、警员、保安、大型国际会议志愿者等现场急救技能培训、竞赛300余人次,年教学容量由100000人时数增加到达124000人时数。2013年承办第4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华南区赛,在竞赛的准备和组织过程中锻炼了教师队伍。2015年广西医科大学代表队获得华南分区赛一等奖,全国总决赛二等奖;
2016年更是取得全国总决赛特等奖的优异成绩。临床技能教学教师也在全国妇幼技能大赛中取得了围产保健组三等奖、专业技术摸拟技能操作个人专项奖。“十二五”以来,学校本科毕业生升研率上升了26%,总体就业率均达95%以上,国家医师资格考试(临床执业医师)平均通过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20%。2015年临床技能培训中心获评首批自治区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部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子单位。

在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教育部提出了“卓越医生培养计划”,要求提升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医德高尚、创新能力强、适应我国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医学人才。教育教学改革涉及教育理念、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师资队伍建设和成绩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探索综合性的配套改革与创新的可行途径。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现代医学教育理念适合于我国医学教育体系建设的改革和实践。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临床技能教学课程体系的建立,形成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临床技能教学模式,有效的临床技能教学师资培养机制,能够有效促进临床技能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Sanjay Mahant. The Nature of Excellent Clinicians at an Academic Health Science Center:A Qualitative Study[J]. Acad Med,2012,(87):1715-1721.

[2]Stephen J.Lurie.History and practice of competency-based assessment[J].Medical Education,2012,(46):49-57.

[3]孙宝志.21世纪新的医学目标与高等医学教育改革[J].医学与哲学,2005,26(2):24.

临床培训个人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医学硕士;
专业学位;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顾名思义,就是以临床工作能力的培养为主,以培养临床专业人才为目的,培养能够胜任临床医疗工作、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医生。自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开设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以来,为不断满足社会对医学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临床医学研究生的培养处于不断探索的阶段。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医学人才培养国际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而欧美许多发达国家都已建立了比较严格和规范的临床医师培养制度,为与国际医学教育接轨,完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住院医师进行规范化培训的试点工作[1]。自此,研究生教育和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我国毕业后医学教育的两大途径。

2014年国家卫计委规定在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全面启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全国各省自此逐步开展此项工作。作为福建省唯一的培养中医学硕士专业学位人才的医学院校,我校开展了中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衔接的工作,首批在培学生已经历集中理论学习和近2年的临床轮转培训。本研究通过对我校附属医院等培训基地的硕士生、硕士生导师、相关管理部门等进行访谈调研,收集整理各方意见和建议,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总结我省中医学硕士专业学位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衔接工作初期在研究生课程体系及学位论文评价体系方面存在的部分问题,初步探索改进方案,进一步促进我省中医学所示专业学位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衔接更顺利和规范地开展。

1 研究生课程体系实践探索初期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相应对策

1.1 存在问题

(1)在校集中理论学习时间短。中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总共在校时间就34个月,扣除为期33个月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仅有1个月时间在校完成学位课程的学习、临床科研思维的训练,时间紧凑,所学有限,不能达到对中医学硕士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

(2)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培养目标不同。专业学位研究生需要通过严格的入学考试,理论学习,科研思维的训练,临床轮转,论文撰写和答辩;
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着重于职业能力培养,重点训练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对科研思维的训练、论文撰写和答辩基本没有过多的要求。

1.2 相应对策

重构研究生课程体系,除公共课(如政治课、外语课等)外,基础理论课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公共科目相结合,专业课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定的专业理论课相结合,临床实践课与三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采取课堂面授、网络授课、讲座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模式,重点在于建立网络自主学**台,借助网络辅助教学,积极建设网络授课,方便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如此一来,既符合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同时也能达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要求,还能解决在校理论学习时间短这一问题。

2 学位论文评价体系时间探索初期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相应对策

2.1 存在问题

学位论文要求高,耗r耗力。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都是为了提高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然而受传统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影响,目前仍以科学研究的学术水平(学位论文为主要形式)来衡量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迫使专业学位的导师和学生仍追求论文理论水平、深度和创新性,偏离了国家设立专业学位的初衷[2-3]。然而在有限的临床科室轮转期间,还要完成如此高质量的学位论文,耗时耗力不说,还会影响临床轮转。

2.2 相应对策

建立不同的学位授予标准。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授予的应更看中其临床能力考核结果,降低对其科研能力的要求,采用与学术学位研究生不同的学位论文评价标准,可以是文献综述、导师经验总结或者案例分析,突出中医药高等教育的特点和特殊性即可。

3 结语

中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任重而道远,我省是第一次开展中医学硕士专业学位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相结合的工作,正在逐步探索适合本区域实情的衔接制度,并不断地将其完善,以期推动我省高等医学教育体系的完善和发展,不断为国家培养高水平的医疗技术人才,增强国家人力资源储备和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田冬杰,赵中辛,谭军,肖蕾,张欢,陈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体系改革的探索[J].中国卫生资源,2011(06):372-374.

推荐访问:临床 培训 五篇 临床培训个人总结【五篇】 临床培训个人总结(精选5篇) 临床培训个人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