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兴文秘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工作汇报 思想汇报 发言稿 主题教育 教案设计 对照材料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工作要点 >

乡镇政府对低保工作【五篇】(完整)

时间:2024-01-16 10:57:02 来源:网友投稿

乡镇政府对低保工作范文第1篇一、基本情况**苗族自治县成立于1956年,是国务院批准成立最早的五个苗族自治县之一。位于**山脉主峰**东麓,地处x、x、x两省一市结合部,与x的x、x相连接,同重庆的x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镇政府对低保工作【五篇】(完整),供大家参考。

乡镇政府对低保工作【五篇】

乡镇政府对低保工作范文第1篇

一、基本情况

**苗族自治县成立于1956年,是国务院批准成立最早的五个苗族自治县之一。位于**山脉主峰**东麓,地处x、x、x两省一市结合部,与x的x、x相连接,同重庆的x、x接壤,区位适中,交通便利,全县辖x个乡镇,x个行政村,x个社区居委会,x个村民小组,总人口x万,其中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x%。现有城乡低保对象x户x人,其中,城市低保对象x户x人,占非农业人口数x%;
农村低保对象x户x人,占农业人口数x%。我县城市低保制度自1998年实施以来,保障对象从当初的x户x人扩大到现在的x户x人,年发放资金从当时的x元增加到现在的x万元。农村低保制度从XX年7月1日起实施,保障对象从当时的x户x人扩大到现在的x户x人,年下拨资金从当初的x万元增加到现在的x万元,为建设幸福**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机制建立情况。为建立“政府领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我县成立了由分管民政工作的副县长任组长,县民政、扶贫、财政、公安、工商、纪检监察、审计、发改、农牧科技、统计、计生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城乡低保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碰头会,研究解决在实施低保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x个乡镇也相应成立低保工作领导小组,配备低保专职工作人员,主要领导经常过问和听取低保工作情况汇报,参加低保工作会议,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任务明确,责任落实的工作格局。每年由县委督查室、县人民政府督查室、纪委监察局、民政局、财政局等相关部门组成检查组,对低保政策落实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处理。今年初,下发了《**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年度乡镇民政工作考评细则的通知》,将低保政策落实情况纳入政府目标管理和干部绩效考核内容,对城乡低保工作进行细化和分解,实行月考评、季考核,并将任务具体落实到各乡镇,考评结果与乡镇的评先评优、个人年度考核直接挂钩,并作为兑现奖惩、干部考察等的重要依据,改变以往评先评优凭印象、论资排辈等做法,形成人人头上有目标,个个肩上有担子,实现干好干坏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进一步激励了干部职工自主提高履职能力,使队伍更具活力。

(二)完善政策情况。为确保城乡低保政策落到实处和资金安全运行,我县制定出台了《**苗族自治县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责任追究问责办法》,对执行城乡低保政策不力的相关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办法规定,对不认真执行国务院、省、市、县关于城乡低保工作的重要决策和部署,低保工作未做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
不按政策和规定对低保申请人家庭收入进行入户核查、入户核查,弄虚作假,导致核查数据与家庭实际生活状况明显不符等各种违反城乡低保工作规定行为,造成较大损失或社会影响的,承担城乡低保工作职责的相关党政领导干部将被问责。《问责办法》出台后,县人民政府及时组织全县28个乡镇党政一把手认真进行了学习,切实解决了部分乡镇主要领导对低保工作思想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工作态度消极,行动迟缓,不按上级要求推进工作的被动局面。

(三)规范管理情况。低保工作是县委、县人民政府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基本生活的一项重要举措,由于该项工作牵涉面广、政策性强、群众关注度高,为确保保障对象的确定具备可靠依据,我县对所有原保障对象家庭逐户进行核查,切实掌握低保对象特别是一般保障对象收入变化情况。新申请家庭按照有关规定,认真开展家庭收入核查。在此基础上,严格按程序开展城乡低保对象审核审批工作。农村低保对象的审核审批严格按照《贵州省农村低保对象审核审批流程》规定的“三环节十步骤”(即申请核评、审核、审批三个环节,申请受理、调查核实、民主评困、一榜公示、经办机构审查、乡镇政府审核、二榜公示、县民政局审批、三榜公示、待遇批准十个步骤)的程序开展,城市低保对象的审核审批也严格按程序开展,确保一个环节不少,一个程序不漏,每个程序都有明确规范,每个环节都有人把关,每个步骤都做扎实。在采取入户核查这一传统模式基础上,积极整合各类资源,建立跨部门、多层次的低保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使救助工作形成了更强大的合力。县公安、人社、住建、金融、工商、税务等部门根据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认定工作需要,及时向民政部门提供户籍、机动车、就业、保险、住房、存款、个体工商户、纳税等方面的信息,确保救助对象准确、高效,更具公信力。仅XX年,通过经济状况核对,全县共取消了x户x人的城乡低保对象,被民政部确定为全国第二批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试点县。同时,坚持定期审核和重点抽查相结合的办法,对城市低保中的“三无人员”每年审核一次,重病重残家庭、x岁以上老人、单亲家庭等对象及一般保障对象每半年审核一次,农村低保对象实行年度提标核查机制,切实做到严把入口,动态管理、应保尽保,保障对象有进有出,补助水平有升有降。对于低保经办人员和村干部近亲属全部纳入低保备案对象进行管理,在各乡镇、村委会和社区醒目位置设立举报箱和举报电话,在《**网》开通书记、县长信箱,并率先在铜仁市制定出台了《**苗族自治县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挂牌救助管理办法》,由县民政局统一制作“农村低保户”公示牌,对全县的农村低保对象实行挂牌救助规范管理,对群众举报农村低保存在的各种问题,做到有报必查,有查必答,极大地增强了城乡低保工作的透明度,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与此同时,我县采取由县政府办牵头,县民政、扶贫、财政、物价、统计、农业、监察等部门共同参与的方式,每年对全县农村群众在吃饭、穿衣及用水、用电、用煤等方面的基本生活需求进行调查统计,结合全县财政状况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和物价指数的变动情况,从1998年开始,先后6次调整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城市低保补差水平从当时每人每月x元增加到现在的x元,农村低保年补助标准则由当初的x元提高到了现在的x元,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和救助标准科学调整机制得到了很好的建立和实施。

在做好城乡低保工作的同时,我县切实加强最低生活保障与其他社会救助制度的有效衔接。县民政局对低保对象中的长期保障对象,代其缴纳个人参合金;
重点保障对象和一般保障对象,按每人每年x元的标准代缴参合金。县就业局对有就业能力及愿望的低保人员有针对性进行免费技能培训,提升其就业能力。县教育局对城乡低保家庭以及孤儿、残疾儿童,免除收学杂费后,执行免收课本费和补助住宿生生活费政策。住建局建立和完善廉租房制度,保障城镇最低收入住户困难家庭的基本住房需要。扶贫办对农村低保家庭实行“输血式”扶贫,通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扶持发展生产,促进其稳定脱贫致富。其他部门也积极支持城乡低保工作,很好地实现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就业、医疗、教育、住房、扶贫、养老、残疾人保障制度等其他相关制度的有效衔接。

(四)资金筹集使用情况。我县建立和实施城乡低保制度以来,不断加大投入,连续提标扩面,保障范围不断扩大,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县人民政府根据全县城乡低保工作需要,每年将低保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从XX年实施农村低保制度7年来,全县累计下拨城乡低保达x万元,其中县级匹配资金达x万元。低保对象、补助标准、补助金额等情况实行张榜公示,并建立了城乡低保资金财政专户,实行专账核算、专项管理、专款专用,按时拨付。低保资金实行社会化发放,由各乡镇按审批的名单在季初造册,经乡镇主管领导审核后,报县级民政部门审查汇总,由县级财政部门划拨资金到信用联社,信用联社则根据各乡镇低保资金额度汇入各乡镇信用社,再由信用社根据乡镇社会事务办提供的清册将低保金打入保障对象家庭“一存通”账户上。低保资金均按照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管理办法的要求管理使用,没有出现低保资金长期滞留在金融机构的现象发生,也不存在联动机制启动条件偏高、价格临时补贴标准偏低、资金落实不到位等情况。

(五)工作保障情况。为确保城乡低保工作有序开展,根据省、市相关文件精神,我县制定出台了《**苗族自治县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发放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城乡低保资金管理使用的通知》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和制度。同时,针对乡镇从事低保工作力量薄弱的实际情况,县人民政府及时充实乡镇救助站工作人员,做到低保事有人管、低保责有人担。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从总体上看,我县对最低生活保障政策落实较好,城乡低保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工作人员偏少,低保工作力量薄弱。由于我县整体工作人员偏少,大多数乡镇社会事务办工作人员都是一人多岗,一岗双责或一岗多责,不仅要做民政工作,还要做好计划生育、小城镇建设等乡镇工作,而且还承担乡镇其他工作任务,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

二是乡镇社会事务办财务管理相对薄弱。乡镇社会事务办没有像财政部门要求掌握财务知识,部分乡镇社会事务办的账目不规范,做账与报账不及时,未及时让领导掌握底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政工作的开展。

三是个别村干部责任心不强,政策观念淡薄。在低保评议过程中,个别村对一般保障对象评审过程,存在优亲厚友等违规现象。

四是地方财政实力弱,工作开展困难。要求匹配的各项民生资金多,而地方财政收入有限,致使低保工作经费不足,开展全面细致的核查难。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为切实做好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实现规范化建设和精细化管理,实现低保“公平、公正、公开”目标,我县将继续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相关文件精神,认真总结成功经验,不断提高我县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的执行力,实现城乡低保“标准科学、对象准确、待遇公正、进出有序”的工作目标,确保城乡低保真正惠及于民。

一是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除了要求各乡镇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同时,还要逐年新增工作人员,进一步充实基层民政事务工作队伍力量。

二是进一步加强财务业务培训。一是由县财政局对28个乡镇社会事务办主任进行财务业务知识培训。二是要求乡镇财政所对乡镇社会事务办的人员加强业务指导。三是县民政局组织财务工作人员进行现场督导,进一步规范乡镇社会事务办财务管理。

乡镇政府对低保工作范文第2篇

关键词:乡镇;
行政管理;
体制改革

1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

中国自加入WTO近15年以来,中国经济不断的增强使得成为了世界经济的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相对而言在中国幅员辽阔地区,农村经济也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乡镇政府作为领导农村基层行政管理政权,也需要跟随社会发展的步伐,面临和接受新时代的挑战。2015年,国家统计局统计了中国总人口数约为13.6亿人,农村人口数约为6.18亿人,占据总人口总数比例的45.23%。相比以前的中国农村近9.2亿人口数来说,现在已经有效缓解了区域发展的势头。乡镇政府承担着贯彻上级政策、管理乡镇农村、沟通城乡的重要职责。乡镇是我国行政体系的最基层一级,是人民政权的基石、改革的前沿、发展的重点、稳定的关键。其能否到位、科学管理“三农”,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的经济管理模式也逐渐走向国际化轨道,在新时期发展下乡镇政府的行政管理方面的问题也逐步的显露出来。例如:乡镇政府的办事效率低下,无视基层民众的反应,行政人员的素质普遍低下,家长式的管理模式,对等等,这些问题无疑会影响到乡镇政府的组织效率,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道路,影响乡镇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水平,直接关系着一个县区、一个市的整体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

2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整体上看,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对我国农村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是肯定的,且不可否认的,但联系一些与实际相关的工作中,当前乡镇管理“缺位”和“错位”并存。应有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没有完全到位,为“三农”服务能力较弱,降低了乡镇行政管理的办事效率。很难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不仅影响了农村的经济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2.1不明确的职责权限

行政职责与行政职权是相互产生和转换的,换句话说两者关系密不可分。如若在乡镇政府中实行的支配体制、分设体制、连任体制、独立体制,长期以往按照这样的体制运作下去,乡镇政府必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在《组织法》中已规定了乡镇政府职权的权数,但实际中并非如此,而是双重管理,权责不明。一方面乡镇的职权在不断被削弱,另一方面又担负着无穷大的责任,是一种典型的责权不对等状况。其中兽医站、财政所、水管站、农机站等是人权、财权、业务指导均归业务部门管理,责任归乡镇政府,有了成绩是业务单位的,出了问题就是乡镇的责任,使得乡镇对这些站所管理无从下手,致使出现了能管的鞭长莫及,想管的又爱莫能助的情况。县与乡之间关系形成了一种包含交叉关系,职权被上收,责任却下压,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等实行“一票否决”制,使乡镇承担了与职权不相称的责任,难以调动和组织各站所开展各项服务,形成了管用脱节的现象。政府直接或间接参与乡镇企业的经营管理,既是政府管理者又是企业经营者,这就是所谓的政企不分。有的乡镇职能滥用,,,在发生一些重大事故中欺上瞒下。这一切的根源在于上级部门的职能广泛、设置不合理、不一致权责等。

2.2不合理的组织结构

乡镇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较多,比如:林业、水务、农科、农机、交通、国土、村建、环保、安监、扶贫、教育、卫生、计生、社保、财政及司法部门。从组织结构看,有许多岗位设置不合理。比如财政监管与财政统计的工作可以分配给副镇长所管辖的科室来负责,而不是把财政监管与财政统计的指标量化到每一个人的头上,而形成组织共同平摊承担的任务,这就很难形成责任制。近年来网络曝光出事的大部分是以政府的“临时工”来结案。编外临时工本身就是一个不合理岗位的设置,使机构人员臃肿,办事效率低下,办事程序复杂,对于财政支出更加是雪上加霜。最后,乡镇政府超编情况非常严重。有网站统计,每个乡镇政府都有编外人员。类似于像文化服务中心、劳动服务中心,这些从字面上很笼统的事业单位,在岗位编制时,很多事业单位中根本没有相对应的工作或者有了工作岗位但没有实质性的工作内容。目前,乡镇政府的普遍做法就是将编内正式人员和编外临时工一起混入工作岗位,也就是岗位和编制不对应,岗位和人员的不对应。

2.3滥用行政组织职权

乡镇政府组织的最高领导者一般都是乡镇的镇长或书记,这些职权都具有乡镇政府机构中绝对的权威和权力。乡镇政府领导的权力比其他各部门甚至比县级政府各部门的权力都要大,还有一些专门独特的财政处决权给予他们主要的权力,当今情况下的领导者在行政指挥上还是会存在很多问题。有些领导利用手中职权为家属及其亲属争取机会或提供各种“后门”;
有些领导干部在职时已安排好离职或者退休后职务,在某企业中担任没有实质工作的岗位;
有的领导干部利用职务上的优势,获得了内部谋取利益的信息,甚至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方便买卖股票或其他证券投资。从而造成国家税收流失的同时,为腐败的滋生蔓延提供了温床。

2.4公共产品供给短缺

公共产品即公共事业消费过程中的产物。如全靠政府部门来提供公共产品的产出会引发很多的问题,造成市场的供求不平衡或垄断局面。因此,通过市场上的公平竞争能有效地弥补在公共产品供给上的不足或垄断,来营造一个良好的公共产品供给市场。在农村公共产品上的提供上,乡镇政府出现了垄断形式,长此以往会导致我国农村社会公共产品供给严重短缺。例如:社会保障正处于徘徊的局面,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低,许多农民群众缺乏社会保障意识,有些企业偷税漏税不为农民群众缴纳保障金;
存在地域两极分化,城镇乡村贫富差距大,理论上说,社会保障本应公平到社会的每个成员,不应有城镇乡村之别,但事实远非如此,比如社保、镇保、农保差异很大;
社会保障制度和法规不健全,社会保障立法还相对滞后,对于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也不能通过有效的手段来维护自身合法的利益。还譬如偏远地区及交通不便的山区教育设施、教师资源、特殊儿童的教育不容乐观,虽然在农村贫困地区有义务教育阶段,部分费用相对减轻,但目前基础教育费用较高,对于偏远地区经济不景气,全年收入基数低的农民家庭无法接受;
农村的骨干教师无法进入国家编制,无法得到国家的补贴,甚至住房上还有一定的困难,导致了师资队伍难以保证,教育质量下降。有些地方的道路修建后很少维护保养,使得道路质量严重下降,导致建养关系不协调,甚至有的地方出现只建不养的现象;
无法满足农村公路养护需求是由于管理资金严重缺乏或者偏远地区交通的不便捷;
农村公路大量缺乏管理是由于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不健全,只能由乡镇政府或村民组织维护一个简单的季节性或临时性保护。

3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新思路

3.1健全政府职责体系,转变政府职能

众所周知,政府的合法性基于的条件是:一是政府决策必须反映的是多数的意志;
二是人民对政治权威的服从。了解政府的合法性,正确对待公共权力的权威,明确其与社会的关系,这势必有助于乡镇政府在现阶段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利于我国从计划经济到控制管理模式,适应市场经济,适应服务管理模式。由原有全能型管理模式,转变到针对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公共管理模式,由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建立现代公共管理的思维模式和管理模式,在市场经济中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就应该让政府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真正解决在某些领域存在的政府错位、越位和缺位现象,从而最大限度地追求社会公共利益。

3.2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完善行政管理体制

按照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规范中央和地方的职能和权力,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的政策,稳步推进大部门的体制改革。需要各个部门大力配合整合问题,提出意见,优化组织结构。实现乡镇自治。大力倡导农民成立农民协会和专业协会,从而保障农民的经营自,按市场规律调整农业结构,解除对土地使用、农用生产资料、金融服务等不合理管制,彻底实现改革目标完成乡镇自治。同时精简和整合管理部门,使其成为良好环境的部门;
乡镇人大、纪检、监察机构按规定设置;
整合和强化服务机构“窗口”建设,进一步简化办事章程;
深化乡镇行政体制改革,依法给予工商管理、城市规划、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行政权力。

3.3完善行政法规建设,加强行政执法监督

通过精简行政组织机构,做到真正的优化结构,从严治政,执法监督。通过改变行政管理的模式,来加快政府的运转速度,提高办事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宪法》规定,乡镇政府是我国最基层的一级政权,但《行政处罚法》等法规却没有赋予乡镇政府执法资格,乡镇在法律规定方面职权残缺,存在着“责任大、权力小”和“任务多、要素少”的现象。如禁止农用车载客、安全生产、农村环保等,乡镇没有执法管理权,但工作还得干,只有“违法行政”。因此要完善行政法规建设,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实行行政事务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增强自身意识,杜绝腐败现象。避免陷入干部无能、政府无用的信誉危机。

3.4加快职能转变步伐,促进强化公共服务

作为为广大农民群众服务的乡镇政府应该是要更加注重政府公共服务形象。首先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管理体制,覆盖到全国广大人民群众中去,促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统筹发展,做到人人平等,没有城乡贫富之区别,做到不再区分城市户口与农业户口,统一待遇。加强对于企业偷减缴纳社会保障的执法力度及处罚度,对于偷税漏税的企业列入诚信名单,加强审查力度;
其次强化各级政府教育发展和管理职责,对于贫困地区的教学设施设备及教师给予一定补助,城乡及偏远地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避免地方差异造成的教育水平落差;
对于新农村道路的建设,要以安全第一、质量为本为宗旨,及时给予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大力支持,不必要的或过度的资源浪费造成的维修,并在以后的道路上进行必要的维护工作,提高了道路的使用寿命,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限制砍伐数量,减少资源浪费,平衡森林生态系统。合理的开发利用不但有利于人类还有利于森林生态系统的代谢更新,为防止水土流失,引发了大量的泥石流、洪水、土地荒漠化和其他必要的时候,可以归农为林。

作者:王琍 单位: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寇凤超.深化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与对策[J].集团经济研究,2006-8.

乡镇政府对低保工作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乡镇政府 档案管理 研究

中图分类号:G275 文献标识码:A

1乡镇政府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1档案管理工作意识不强

由于我国档案管理工作的起步较晚,发展速度较慢,领导阶层将精力集中在经济建设方面,忽视了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对档案管理工作带来的效益认识不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他们认为乡镇政府主要围绕经济、社会保障等工作,档案管理是乡镇政府附带工作,与主体工作的关系不大,乡镇政府只需负责配合上级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
二是他们把乡镇政府档案管理工作等同于行政材料收集、整理和存放,是一项无需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简单工作,从而只需指定工作能力一般的员工负责即可,有些甚至没有指派专人负责,而是采取临时负责的形式。

1.2档案收集工作不到位

首先,乡镇政府的档案管理人员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不够,对于档案的收集和整理工作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档案存放杂乱无章,很容易出现丢失、乱摆乱放的现象,降低了档案保存的完整性,同时也降低了档案的利用率。其次,乡镇政府工作人员对于档案管理存档的意识不强,很多资料没有及时交给档案管理人员,对一些重要的会议记录及资料没有进行完整的保存,久而久之造成资源的丢失,从而降低了乡镇政府档案资料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1.3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

由于乡镇政府主要职能是服务于地方经济,因此,乡镇档案管理往往被认为是处于次要地位的“后勤工作”,乡镇政府往往缺乏一套长期、规范的档案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往往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一般表现为人员配备不齐,管理制度空白,奖惩机制缺失,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低下,即使部分乡镇有相应的档案管理制度,但这些制度也更多地注重外部层面的指示和要求,忽视了对乡镇政府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从而降低了乡镇政府档案管理的服务功能。

1.4档案管理人员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乡镇政府的档案管理人员一般是由党政办公室秘书兼任,或者为了应付检查而临时指定的,不管是哪一类,他们都是兼职性质的,他们的主要工作不是档案管理,因此,在工作中普遍存在缺乏档案管理专业知识,缺少档案管理工作热情,不熟悉档案管理业务,对乡镇档案的收集、归类与整理等较为随意。即使有部分乡镇档案管理人员是专职的,一般情况下也是由年龄较大、文化技术水平较低的人员担任,这部分人员思想保守,对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模式无法适应,从而制约了新的管理手段和技术在乡镇政府档案管理工作中的推广和普及。

2加强乡镇档案管理工作的措施

2.1加强档案宣传教育工作

加强n案管理的宣传教育工作,是提高乡镇政府档案保存完整性的重要条件。组织政府工作人员学习相关的档案法律、法规,使工作人员都能够意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积极的配合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日常的档案收集、归档工作。搭建良好的交流平台,使档案管理人员之间进行积极的沟通与交流,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道德素养,提高档案的利用率。

2.2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首先,档案管理人员要加强日常的风险防范意识,确保档案收集、存档等环节的安全性,提高安全意识。第二,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规范档案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行为,领导阶层应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指派专人进行监管,对借阅、归档等环节的手续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检查,坚决杜绝档案丢失、损坏等现象的出现。三是,要加强日常内部管理,确保档案室安全。档案室是档案安全管理的重要阵地,要积极采取措施,安装好防火、防盗设备,加强对消防和供水、供电线路的管理,确保档案室安全。乡镇档案员要对档案的数量、质量、霉变等情况经常进行抽样检查,把安全管理责任制落到实处,确保档案绝对安全。四是,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乡镇档案员要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娴熟的业务技能和扎实的工作作风。

2.3提高档案服务能力

档案服务是档案工作的重要目的,要不断改进档案服务工作,提高服务能力,切实增强档案为经济社会服务的功能。一是,要不断明确服务方向。档案管理人员要对档案服务功能有更加全面的认识,既要为党委和政府服务,也要为农村和农民服务。要主动提供档案信息,明确服务方向。要掌握服务需求,积极主动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定向提供专题服务,真正把群众对档案的需求作为服务的方向。二是,要不断拓展服务领域。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建设的不断发展,乡镇档案工作在做好原有领域建档服务的同时,积极做好新的领域的建档服务。一方面,要重视现有档案中的民生档案资源的整合与开发,综合利用好现有的户籍档案、婚姻档案、土地承包档案、林权档案、计生档案、综治档案等。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拓展民生档案的服务领域,切实做好近几年新形成的新型合作医疗档案,土地流转档案,民营企业档案,农技推广档案,村级财务档案等事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民生档案,作为服务平台,进行科学整合开发利用,为人民群众利用档案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

2.4加强档案工作领导

“乡镇党委、人民政府应切实加强领导,把档案工作列入乡镇工作计划和发展规划,纳入分管领导目标管理责任制,切实解决档案库房、设备和工作人员等实际问题。”同时适当加大对档案事业建设的经费投入,将档案经费开支列入乡镇财政预算,完善考核激励机制,把档案事业建设纳入乡镇社会发展目标来进行评价考核,为乡镇档案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

乡镇政府对低保工作范文第4篇

一、基层民政组织体系建设现状

此次调研共涉及5县(市、区),48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管委会),主要数据12项。

1、工作机构情况:大部分县的乡镇民政工作机构统称民政办公室或民政所。全市只有市区12个乡镇民政办为市有关部门正式核定的机构外,其余均只是挂个牌子,不是编办核准的正式机构。各乡镇民政机构隶属乡镇政府,各县(市、区)民政局进行业务指导。

2、办公室情况:全市除红寺堡开发区四个乡镇及其他县市区个别乡镇没有单独办公场所外,其他乡镇民政都有单独办公室2-3间。全市乡镇民政平均办公场所面积34.47平方米。

3、微机配备情况:全市各乡镇电脑配备率为42%,且都是20__年以前配备,配置低且陈旧不堪,其余乡镇借用其他站所电脑或甚至没有电脑。

4、办公经费:所有民政机构都没有独立的办公经费和专门的交通工具,所有民政干部走村入户费用全部自己承担。

5、工作人员数:全市乡镇民政工作人员共有106人,每个乡镇平均2.2人,最少的1人(还是兼职的),最多的4人。

6、人员编制情况:主要有公务员、事业人员、合同制工人和编外人员四种。其中:公务员占10%,事业人员占67%,合同制工人占23%,

7、年龄状况:30岁以下22人,占21%;
30-45岁48人,占45%;
45岁以上36人,占34%。

8、性别:男73人,占69%;
女33人,占31%。

9、文化程度:高中19人,占17.9%;
中专34人,占32%;
大专以上53人,占50.1%。

10、从事民政工作时间:5年以下有52人,5-10年有43人,10年以上有11人。

11、民政工作和非民政工作占用时间量:一年中,从事民政工作占用时间最高达80%,最低30%;
从事非民政工作最高达70%。

12、参加业务培训情况:均参加过县民政局组织的培训,但次数不一,最多达5次,最少2次。几乎没有组织过乡镇民政干部外出培训。

二、基层民政工作情况

基层民政工作千头万绪,工作量大,全市广大基层民政工作人员以“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为己任,既认真严格执行国家法规政策,又饱含真情开展工作,得到了基层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的称赞。

(一)基层民政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凸现,民政工作发挥了“稳压器”、“减压阀”的作用。同时,随着政府职能转变,民政工作管理服务功能优势明显,这是乡镇党委、政府普遍感受最深的。一是维护稳定,服务中心工作。一些靠政策法规解决不了的矛盾和问题,通过民政服务手段得以化解,有力地维护了稳定。一些乡镇领导深有感触地说:关键时候民政工作发挥其它工作无法替代的作用,减轻了党委、政府的压力,我们更有精力发展经济。二是扶危济困,促进和谐发展。常年为全市6.5万户五保、低保、优抚对象服务;
第一时间赶赴灾情现场查灾、救灾;
每年为10万多户困难群众提供临时救济救助,这是基层民政人员做的最多的工作,通过他们常年大量的工作,有效保障了弱势群体特别是特困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社会兜底工作比较到位,让最可爱的人和最可怜的人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三是密切关系,树立良好形象。民政工作是党委、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更是“亲民”、“利民”、“为民”的窗口。基层民政工作人员常年进村入户,体察民情,大多数做到每个月把所辖村庄跑一遍,有的仅十天就要跑一遍,保证了随时了解民政服务对象的疾苦,并为困难群众送去党委、政府的温暖,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树立了党委、政府的良好形象。

(二)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民政工作。乡镇党委、政府领导,对民政工作的意义、作用都有较深刻的认识,民政部门往往有“小政府”、“第二政府”之称。特别是随着政府转变职能和党中央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方略的提出,他们能够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民政工作,将其纳入工作日程,摆上重要位置,列为任务目标,并从人员配备、办公条件、经费保障等方面支持民政工作。

(三)基层民政工作运行体制基本适应工作要求。目前,我市普遍实行的机构、人员全部隶属乡镇的运行体制,民政业务由县民政局和乡镇党委、政府共同领导完成。这一传统运行体制便于乡镇党委、政府统筹民政资源,合理部署工作。多数县民政局和乡镇党委、政府及民政工作人员对此感到顺畅、满意。

(四)基层民政工作人员敬业奉献赢得信赖。基层民政工作人员奋斗在为民服务、为民解困第一线,他们克服各种困难,扎实工作,用真情和辛劳树立了良好形象。一般乡镇民政服务对象都有二、三百人,大乡镇有四、五百人,绝大多数乡镇民政办没有配备车辆,工作人员多是骑摩托车、电动车和自行车,披星戴月进村入户核实低保户收入,发放抚恤金、优待金、低保金,整个乡镇跑一遍,需要连续10多天时间。特别是水涝灾害发生时,别人都往家里跑,他们却往外边跑,到住危房的困难户家里查看有无险情。通过他们默默无闻的工作,民政法规政策得以有效落实,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了千家万户,他们因此赢得了群众和党委、政府的一致信赖和好评。

三、基层民政工作存在问题与制约因素

第一,政策落实上存在严重制约。一是政策搭车现象严重,影响了民政工作的公正。由于乡镇财力的限制,很多应该乡镇配套的资金无法配套,造成政策落实打了折扣。同时因为乡镇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发展任务太重,乡镇往往将民政政策作为推进征地拆迁、计划生育等其他工作的辅助手段和奖励

,政策搭车现象严重。二是监督机制不够健全,影响了民政工作的公平。尤其对于城乡低保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重点工作,虽然有“三级审核”、“三榜公示”等制度,但由于群众明哲保身、怕得罪人思想的影响,村干部强权主义的存在,基层民政政策落实缺乏有效的监督。三是基层民政工作发展不平衡,影响了民政工作整体发展。全市川区县市和山区县市之间、同一县市经济发达乡镇和落后乡镇之间,在经费保障、人员配置、工作条件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例如市区乡镇之间,工作人员最多的有4人,而最少的只有2人,且为兼职干部,红寺堡开发区每个乡镇只有1名兼职民政助理员,没有单独的办公场所。第二,乡镇民政队伍建设有待遇进一步加强。一是乡镇民政干部待遇低,福利少,影响了工作积极性。政治待遇低。全市106名专兼职民政助理员当中,没有一人无人享受副科级待遇,大部分为事业编制,按目前的人事机制,只有公务员才能提拔为乡镇副职领导(副科级),乡镇事业干部提拔基本没有提高政治待遇的可能。职称评定难。事业编制民政干部没有专门的职称评定,在目前职称和工资待遇挂钩的时代,没有职称就意味着无法提高工资。即使20__年实行社会工作者考试,乡镇民政干部因为工作紧张而没有时间系统复习而很少有人通过,即使考试通过的民政干部,我市人事、财政也不能予以兑现相应的工资待遇,影响了报考积极性(20__年市区共有27名乡镇民政干部报考,今年只有3人报考)。福利少。基层民政工作人员虽然任务重、工作苦、管理职能相对份量更重,同时,他们接触的大部分是社会中老弱病残人群,这些人很多都患有各种传染病,民政干部健康得不到保证,也没有享受特岗津贴,甚至没有一般乡镇司法助理员、公安员、员、计生专干等的岗位补贴。同在一个乡镇工作,同为乡镇干部,但待遇的差别影响了民政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二是基层民政干部的集体素质较低,影响了民政政策的贯彻落实。目前,市区基层民政干部虽然80%以上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但大多为1998年以前非民政专业大中专学校毕业分配的(市区38名民政干部没有一名民政学校毕业)。同时,由于管理体制的影响,民政干部变动频繁,大多数对民政业务是新手,且随着社会的进步,民政业务对民政干部综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各县市民政局虽然每年也对乡镇民政干部进行业务培训,但大部分都是是以会代培或应急性的工作培训,乡镇民政干部很难有机会参加一些较高水平的业务培训,致使部分民政干部不了解政策法规,不熟悉业务知识,对上级的政策、措施不能及时很好地落实到位,工作质量难以保证。三是人员力量严重不足,造成“缺位”现象比较严重。随着和谐社会建设的推进,民政部门只能逐步加强,工作任务越来越重,共有五大类27项70余条具体工作,这些工作具体到每一个乡镇,要全部由乡镇民政干部承担,每个人至少要承担二三十条业务工作。近几年来,随着大部分乡镇的合并,使现有乡镇管辖的范围和村数、人口数差不多增加了一倍,而目前大部分的乡镇(街道)民政干部配备没有增加。一个民政干部要负责6个村(社区居委会)1.27人的相关民政事务,同时,还要承担乡镇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安排的包村蹲点、招商引资、综合治理、征地拆迁等其它任务,而这些任务量远远大于民政工作,可谓千头万绪,超负荷运转,乡镇民政工作人员普遍感到忙不过来,致使民政干部在民政工作中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往往顾此失彼,有些民政干部无法把工作做深做细,工作缺位现象比较严重。

第三,基层民政保障机制不够健全。一是经费难于保障。近年来,乡镇承担发展的任务很重,市委、政府下达的中心工作任务也很重,很多乡镇靠举债发展,财政捉襟见肘,除了上级下拨的民政经费能及时到位外,乡镇配套资金基本没有,民政办日常办公经费及民政助理员正常的工作经费无法保障。同时,面对众多上门求助的群众,民政工作人员更是爱莫能助。这直接影响到推进民政工作的主动性、时效性,影响到民政工作在当地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和地位。二是服务手段落后。绝大多数民政办(所)没有配备车辆,交通能力低下。有的县没有统一配备微机,甚至个别乡镇民政办没有专门电话,这与民政工作点多、面广、量大、应急性强的现实很不适应,不利于为弱势群体、困难群众更好提供服务,不利于对上请示、对下传达,不利于应对查灾、救灾等突发事件的处置。与乡镇(街道)计生、司法等站所相比,在办公条件和工作人员配备上差距非常大,办公用房面积小,市区12个乡镇,个别镇配备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施,但大部分办公设施落后,中看不中用。

四、促进基层民政工作科学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是民政部门的工作宗旨,是民政部门实践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随着社会的全面进步,民政工作的内涵日益丰富,外延不断拓展,民政工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高。在这种背景下,作为整个民政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关键性的基层民政工作,肩负的责任与工作任务也越来越重。民政工作的重心和基础在基层,民政工作的方针政策和任务只有通过基层民政组织才能得以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对民政对象的关怀和温暖也只有通过基层民政组织才能送到千家万户。

新时期,民政部门不仅要搞好救灾救济、双拥、优抚安置、基层政权、社会福利、区划地名等传统民政工作,还要搞好社区建设、民间组织管理、老龄、城乡低保和医疗救助等新的民政工作。这些新增加的工作,量大面广,政策性强,工作难度大,没有充实的基层民政工作力量是难以完成任务的。因此,要完成新时期的民政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好

基础作用,就必须全面加强基层民政工作。(一)进一步加强基层民政工作领导。通过大力宣传,提高各级党政领导的认识,明确做好基层民政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落实党的宗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从而增强他们对基层民政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各级业务主管部门也要认真倾听基层的意见,经常分析研究指导帮助民政工作,经常督导工作落实,切实解决或缓解存在于基层民政的问题。通过乡镇党委、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的领导,为基层民政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环境和顺畅通道,达到“六个有”,即在党委政府大局中有地位;在维护民政服务对象利益上有权威;在部门协调中有效率;在落实民政政策中有手段;在开展工作人、财、物上有保障;在群众心目中有形象。

(二)将基层民政工作纳入党委、政府考核机制。民政工作事关全局,是维护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各级虽然民政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综合考核机制,但占比例很小,这就难免出现说起来很重要,做不做无关痛痒的现象。为此,县(市区)应把基层民政工作作为考核乡镇党委、政府总体工作的一项指标,做到“五个纳入”,即:纳入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一同规划;
纳入目标管理体制,一同督导;
纳入党政议事日程,一同分析;
纳入工作量化指标范畴,一同考核;
纳入创先评优内容,一同表彰。这样既提高了党委、政府的重视程度,又从机制上促进基层民政工作落实,提升民政工作地位。

(三)加大基层民政组织规范化建设力度。主要从六方面进行规范。一是规范机构。所有乡镇民政机构应该由编制部门核定为副科级单位,统一定名,统一牌子,统一标志,设立独立的“民政办公室”。二是规范人员。要适应工作需要,配齐配强民政人员。按照服务辖区人口总数,原则上每万人配备一名专职民政工作人员,一般不低于3人,其中至少有1-2名公务员,并报县民政局备案。人员交流、更换必须先征求县级民政部门的意见,确保让那些能力强、素质好、热爱民政事业的人员走上民政岗位,建立比较稳定的基层民政工作队伍。三是规范办公场所。参考乡镇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的经验,各乡镇为民政办公室提供不少于60平米的办公场所,达到宽敞、整齐、洁净的要求。四是落实硬件设施。采取多渠道投入支持的办法,统一配备办公桌椅,资料柜、微机和传真机等办公设备,提高信息化管理、办公水平。尽可能配备统一标识的民政服务用车,提高办事效率。五是落实“软件”制度。结合基层民政工作实际,对基层民政工作职责、民政工作人员守则,以及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双拥共建、殡葬管理等民政业务进行整理,确定一整套基层民政工作流程,形成专项制度,并统一悬挂上墙,一目了然,督促落实。六是健全激励机制。对基层民政工作人员,要从政治上关怀,加强管理与教育,促使他们健康成长与进步;
要从生活上关心,力所能及解决其家庭生活困难,应参照有关岗位,给予一定的岗位补贴,不让扶贫的人受贫。

乡镇政府对低保工作范文第5篇

关键词:加强;
乡镇财政税收;
发展模式

随着国家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减免农业税的政策对乡镇政府财政税收提出了挑战。目前我国乡镇税收形式严峻,显现的问题一直都有,但在农业税改革后日益严重。乡镇政府财政税收发展可以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所以深化乡镇财政税收改革,找到科学合理的财政税收发展模式是乡镇政府工作的重点内容。

一、当前我国乡镇财政税收的应该解决的问题

(一)乡镇政府税收没有保证,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差额非常大

减免农业税之前乡镇政府财政税收就有问题,在减免之后问题更加严重。乡镇政府一直依靠农业等相关税收保障财政,不重视乡镇企业的发展,企业数量少且规模不足,农业税减免后财政常常入不敷出。

(二)乡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居民保障资金短缺

乡镇财政税收资金不足,不能保证城镇建设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支出,保障乡镇居民的资金如抚慰金、教育经费等也不足,不利于乡镇发展。

(三)乡镇财政税收管理没有完备的体制保障

国家财政体制改革后,乡镇政府改革力度不够,财政管理不成体系,受财政人员少、工作能力低、自律性差等因素影响,税收监管力度不严,不能保证财政税收。

二、乡镇财政税收存在问题的现实原因

乡镇政府财政税收陷入困境,主要是乡镇政府财政税收体制不健全造成的,没有制度保障财政税收就不能严格限制。忽视管理工作,对财政收支管理不严,如对乡镇政府财政支出管理不严,出现面子工程,造成浪费,引起政府欠债金额庞大。另外,乡镇政府没有落实好国家机构改革的政策,机构过于繁琐,有很多闲置人员。乡政府不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从而不能保证财政税收。

三、关于乡镇财政税收发展模式的可行意见

乡镇政府要向冲出财政税收的困境,早日把探索财政税收发展新模式提上日程。根据造成困境的原因,当前加强乡镇财政税收发展的主要途径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注重乡镇政府财政税收,为其早日形成系统体制做准备

首先,乡镇各个上级机构要加强对乡镇政府财政税收的管理,根据不同乡镇的等级和经济发展情况,但是要注意保证乡镇政府日常工作的平稳开展,通过这个方法使乡镇政府注重财政税收工作。其次,乡镇政府重视财政税收问题,根据国情和乡镇具体情况,完善财政税收制度,合理规定其相关原则和税收范围,加强对财政支出项目的审核。最后,要宣传税收的重要性,鼓励各乡镇企业积极纳税,并通过扶持促进乡镇企业和应纳税单位的发展,保证税收。这些都可以促进我国财政税收形成系统体制。

(二)乡镇政府加强财政税收管理,解决债务问题

乡镇政府根据财政税收体制,优化财政税收管理体制,加强对税收、财政支出的监督管理力度,在保证政府工作和乡镇建设的基础上,优先解决债务问题,在日后管理中避免欠债。财政的主要来源是税收,但还有一些其他方面,如土地使用收入、政府基金收入等,乡镇政府一定要充分认识,确保财政收入。乡镇政府加强财政税收部门监管,提高工作人员的执法能力和综合素质。开展税收工作时严格执法,避免偷税漏税行为,按要求记录账目,并定期总结,保证财政收入。在这个过程中还要重视乡镇财会部门的能力问题,要提高他们的财务统计能力,加强管理。虽然税收是财政的主要来源,但是不能忽视财政其他来源。在财政支出方面,加强监管,严格控制走向,防止、规划不当造成的资金浪费,保证财政支出金额用在乡镇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等方面,促进乡镇发展,提高乡镇人民的生活质量。

(三)乡镇政府认真落实党中央的政策,促进政府内部优化

乡镇政府要认真落实党中央的政策,做好统筹规划,对不必要的部门和多出的人员进行规整,精简机构,促进机构内部优化配置,在一定程度上节约财政支出。通过优化政府结构,社会负担会大大降低,更有利于乡镇各项事业的发展和变革。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好调查分析,不能一味缩减人员,这样会使政府工作难以开展,同时也要注意后续保证工作,保障精简下去的人员日后的工作生活。通过实现乡镇政府内部优化,可以更好地执行其职能。鼓励乡镇企业发展,可以制定相应政策进行扶植,另外还要做好乡镇建设工作,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发展乡镇医疗卫生、教育、科技、文化等各项事业。科学规划财政用途,实现乡镇经济发展和财政税收发展互相促进。

四、结束语

总之,转变乡镇财政税收发展模式是解决现有问题的最佳方式,各乡镇政府要尽快推动财政税收改革。乡镇财政税收是国家财政税收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和乡镇政府都要充分重视,乡镇政府要有解决问题的决心和勇气,从而推动乡镇经济有序稳定发展。

作者:许金峰 单位:阜阳市太和县大庙集镇财政所

参考文献:

[1]韩玲慧,罗仁福,张林秀,刘承芳,黄佩华,ScottRozelle.中国乡镇财政改革中的激励机制与财政管理[J].经济学报,2014

推荐访问:低保 乡镇政府 工作 乡镇政府对低保工作【五篇】 乡镇政府对低保工作(精选5篇) 乡镇低保工作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