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兴文秘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工作汇报 思想汇报 发言稿 主题教育 教案设计 对照材料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工作要点 >

2023年度社区党组织党员工作【五篇】

时间:2024-01-16 12:00:04 来源:网友投稿

社区党组织党员工作范文第1篇[关键词]基层党组织;社会化工作方式;党员责任区制度[中图分类号]D26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摇1009-928X(2011)07-0054-03刘少奇认为,党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社区党组织党员工作【五篇】,供大家参考。

社区党组织党员工作【五篇】

社区党组织党员工作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基层党组织;
社会化工作方式;
党员责任区制度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摇1009-928X(2011)07-0054-03

刘少奇认为,党的组织形式与工作方法,是依据党所处的内外环境和党的政治任务来决定的,必须具有一定限度的灵活性。如果环境变更,工作条件改变,党提出了新的政治任务,那么,党的组织形式与工作方法也必须有所改变;
否则,旧的组织形式与工作方法就要阻碍我们党的工作内容的发展与政治任务的执行。一般说来,党的工作方式分为两类:行政化工作方式与社会化工作方式。2005年伊始,中共闸北区委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决定在全区建立健全党员责任区制度,明确了党员要在工作区、居住区、社会活动区履行宣传员、联络员、服务员的责任要求。它是党的社会化工作方式的成功实践。

一、党员责任区制度

所谓党员责任区制度,就是把党员的学习、工作、生活的空间划分为工作责任区、居住责任区和社会活动责任区。党员要把党性意识和责任意识贯穿到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去,要适时适宜适当地参与居住区的建设与管理,要在社会活动中展现党员形象,事事处处为党的形象添光彩。同时,要求党员在责任区中充分发挥好“三个员”,即联络员、宣传员和服务员的作用。也就是说,党员要成为党与人民群众沟通的纽带、社会与政府联系的桥梁,在第一时间把群众的意愿反映到党组织中来;
要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主张,及时将上级党组织的声音传达到群众中去;
要围绕表达群众意愿、维护群众利益、满足群众需求开展服务。建立健全党员责任区制度还落实在八项具体制度上,包括:联系基层单位制度、结对交友制度、周四联系群众制度、开设“区委书记信箱”、建立“焦点网谈”制度、定向分析研究社情民意制度、继续做好“双结对”工作、三三制等。

党员责任区制度通过“三区”、“三员”、“八项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将保持党员的先进性与发挥作用、服务群众、体现形象结合起来,将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与强化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将党员履行责任与加强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结合起来,将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结合起来。

二、党员责任区制度体现党的社会化工作方式的主要形式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与发展,我国的政治、社会以及文化领域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一个相对具有自主性的社会性领域正在逐步发育。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执政党的基层组织,不仅需要发挥政治领导作用,还要深入社会,开展群众工作,扩大党的社会基础。因此,必须转变原有僵化的行政工作方式,将社会化工作方式上升为主要的工作方法。在中共闸北区委探索实行的党员责任区制度中,就体现了新形势下党的社会化工作方式的主要形式。

(一)服务型的工作方式。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党代表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其本质在于“为人民服务”,而党的执政基础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得以巩固。这就决定了基层党组织大量的工作,尤其是市场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中的大量工作,必然是群众性、社会性而不是行政性、政治性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将部分政治工作去政治性的政治策略,是由基层社会的日常生活的社会性所决定。

首先,基层党的政治工作是通过社会化的方式进行的。例如闸北区教师进修学院利用自身资源,为临汾社区建立居民网上学习圈,将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在社会活动中。其次,党必须承认社会生活的多元性,承认不同的权威和组织。如在城市基层社区中,随着业委会、物业公司等社会性、经济性组织及白领阶层的出现,党组织在面对这些组织开展工作的实践中不能采用原先的行政领导方式,而要灵活地运用社会化的妥协、协调等手段来确立自己的权威,进而实现对这些组织的领导。第三,作为政治策略实现的领域,维护群众利益与满足群众需求是基层党组织的根本目标与任务。去政治化是基层党组织开展的部分政治工作中的政治策略。党组织要将政治工作寓于基层社会的各种日常活动中,通过非正式的形式达到正式的工作目标。如通过采取慈善活动等各种非政治性措施筹集资金,帮助解决困难居民的实际生活问题,既为居民排忧解难,又密切了与群众的联系,从而将党的政治工作深入贯彻下去。

(二)榜样型的工作方式。在基层社会的日常生活中,党的领导实际上是一种社会性的引导过程,也就是要通过社会性的手段施加影响,使群众能够在潜移默化中贯彻党的各种决策。

首先,在领导原则上,更多地强调合作和协调,这是社会化工作中进行领导的基本原则。要有效地实现对群众尤其是组织的领导,不能仅仅靠形式上的行政领导,必须掌握那些拥有资源的组织间互动的关系原则并能够制定与控制互动的规则与过程。其次,在具体领导方式上,党组织要更多地采用间接领导的方式,更多地在具体活动中通过党员和积极分子在群众中扮演相应的角色(或领导、或长辈、或朋友,等等)进行间接领导。例如在“上海市杰出志愿者”共产党员刘惠成生前默默行善的事迹感染下,闸北区3000名惠成志愿者与区内的3000位残疾人开展结对活动,一对一进行帮扶。第三,在具体的领导方法上,必须采取民主的工作方式与组织方式,用说服而非命令的态度,运用风俗、习惯等社会性控制手段、以社会性的身份接近群众,将党的决议首先作为提议获得群众拥护,在团结大多数群众的基础上,以群众的名义去执行,使他们自愿接受党的各项工作,而不是时刻感觉是在被领导。

(三)精英型的活动方式。在群众工作中,党的决定仅仅是对群众的一种提议,必须在群众中通过后,才能以群众的名义去执行。党的工作在实施过程中要转化为群众自身的要求,将行政性的要求转化为社会化的形式。党的社会工作往往要以群众的名义(如以一些知名人士、企业家的名义)去开展活动。社会化的活动方式是实现社会化工作目标的重要环节。

在党组织自身的活动方式上,党的团体活动更多的采用个人的、分散的活动。在基层社会中,党组织所面对的工作对象――群众是分散的、小规模的,大量居民的问题是非常零散、琐碎的,这也就决定了在开展工作时,党不能简单地采取组织动员的方式,而必须依据工作对象自身的问题,个别地、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从党员的活动方式来看,在党员的社会活动空间不断扩大的同时,社会化工作对于党员活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不仅要能够参与到一些社会精英的组织活动中,还要能够利用这些社会精英开展活动。同时,党员还要善于团结社会上有地位有身份的人士,通过他们开展工作。在活动方式上,党组织要丰富活动方式,广泛开展娱乐性、学术性、经济性、互、社会性、公益性甚至是风俗性活动,淡化政治色彩和政党色彩,增强文化色彩和群众色彩。比如生活互的自助活动,帮助社区中生活困难的居民;
文化娱乐性的文体活动,丰富群众业余文化;
学习性的知识型活动如图书馆、读书会、各种讲座等,不断提高群众文化素质,以吸引群众、组织群众。

(四)资本型的工作方式。在社会化工作中,党组织要依托更为丰富的社会资源如党员的人格力量,情感交流甚至风俗习惯等。同时,党自身的组织方式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

首先,从党的组织形态上来看,党不可能在所有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建立基层党组织,而是要把各类社会成员吸收接纳入相应的群众组织,并通过党引导制定的规则和党员模范作用来开展工作。其次,从党组织的组织运行来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转型,基层社会环境逐步复杂化,社会运行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而在面对这些不确定因素时,党组织可以通过各种临时组织,临时会议作为对正式组织的补充,解决和协调近期的一些工作。第三,在资源获得上,单单依靠行政资源是不够的,党组织还需要动员各种社会资源,包括动员社区参与、获得居民支持,挖掘更为充分的社会资本,形成社会化工作的社会支持体系。例如针对不同居民自身的技能,组织各种专业服务队,以此来构建党组织的工作网络。第四,在群众组织形式上,党领导的群众组织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组织不宜大,以众多的独立的小组为宜。在这种小群体中,党组织通过党员或者积极分子的活动,依托成员间的情感联系可以较为顺利地开展工作。

三、党员责任区制度:党的社会化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面对日益复杂的基层社会,党的基层组织必须转变观念,灵活地采取多样化的社会化工作方式,才能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不断扩大党的执政基础,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闸北区委实行的党员责任区制度,就是党的社会化工作的创新。具体表现为:

(一)为基层党组织社会化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新的形势下,社会化工作方式已成为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必不可少的工作方式。同时,这种工作方式与社会具有密切的联系,随着社会的变动而通过不断调整,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党的基层工作注入了活力。党员责任区制度通过明确党员发挥作用的责任区域来扩大群众利益表达的覆盖面。党员作为党的肌体细胞和活动主体,在党的工作中应主动成为联系群众、凝聚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党员队伍中,既有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也有活跃在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大量普通党员,他们本身就是党组织联系群众、表达群众利益诉求的重要渠道。在社会组织结构和利益关系多元化的当今社会,基层党组织能否把党的声音传递到群众中去,能否把群众的利益表达纳入到党的工作中来,关键是要发挥好党员作为群众利益表达主体的作用,依靠党员管理体制和基层党的工作机制的创新,激发党员活力,使党员成为党与人民群众沟通的纽带。近几年来,闸北区委在探索群众利益表达的途径方面,建立健全了党员责任区制度,并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赋予党员责任区制度以新的时代内涵。

(二)它是对社会转型期党的基层工作的创新。传统的完全依靠行政背景开展党的工作已经不适应当前的变化的社会环境了。作为党的基本工作方式之一,行政化工作方式曾经在党的工作中发挥过积极的作用,甚至一度成为党的主要的工作方式。但随着这种工作方式成为党组织的主要工作方法,党就逐步失去了与社会的联系,自身组织也逐步趋于僵化,其负面影响在改革开放前尚不明显。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市场化转型,基层社会逐步发育,并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社会空间。由此,行政化工作方式的作用空间急剧缩小而趋于相对化。在当前的基层社会环境中,完全依靠行政力量来推进党的工作已经力不从心,必须采取社会化工作方式,联系群众,服务群众。闸北区委在党员责任区制度的推行过程中探索建立了“十、百、千、万”联系网,在党和人民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这就是基层党组织工作方式的创新。

(三)它是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执政的重要工作形式之一。党员责任区制度通过实施“八项制度”来探索构建群众利益表达的有效机制。实践证明,这些制度在凝聚党员、凝聚群众和凝聚社会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开展“结对交友”活动,全区20多名党员局级领导干部每人结对“三个朋友”,400多名党员处级干部每人结对“两个朋友”,一些有条件的普通党员也力所能及地结对帮助困难群众。党员干部广泛联系困难群众、优秀人才和新社会阶层人士,既访贫问苦,又访贤问能,达到了凝聚群众、凝聚社会的良好效果。这充分说明,党员责任区制度是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执政的重要工作模式之一。

(四)它是社会化工作方式的长效机制。社会化工作方式的运用并不局限在行政化工作难以触及的领域,而是存在于整个社会关系领域,依社会的变动而变动,对于社会的变化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即使在一些完全拥有行政资源的党组织中,也需要协调各种社会关系,消除行政性工作由于强制或命令而产生的社会关系障碍。从这个角度来看,即使行政资源较为丰富的党组织,也应该学习采用社会化工作方式,以保证组织自身的活力。

社区党组织党员工作范文第2篇

一、进一步增强抓好社区党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社区是党在城市工作的基础,社区党建工作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社区在城市工作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社区党组织承担的任务日益繁重。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简称“两新组织”)大量涌现,迫切需要依托社区党组织加强这些组织中的党建工作,不断扩大党在城市工作的覆盖面;
越来越多的“单位人”转为“社会人”,大量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和流动人员进入社区,迫切需要社区党组织转变管理和工作方式,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形成社区群众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和谐相处的局面,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
社区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趋势,迫切需要增强社区党组织的领导、协调功能和社区的服务功能,全面推进社区建设。

近年来,按照中央和省、杭州市委的要求,我市结合实际,对社区党建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在组织到位、保障到位、作用到位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社区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但是,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我市社区党建工作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社区党建工作与“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相互整合不够,党在城市工作的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扩大;
有的社区工作者的工作能力、工作作风与当前社区工作的需要不相适应,服务社区群众和驻区单位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有的驻区单位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的意识不强,社区共建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等等。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社区党建工作,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客观需要;
是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满足社区群众多方面需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
是建立健全新型社会管理体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
是推进“五大战略”、**“七大难题”、打造“平安富阳”的客观需要。各级党组织要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解决存在的问题,不断开创社区党建工作新局面。

二、进一步明确社区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我市社区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城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紧密结合城市社区建设的实际,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构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提高社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扩大党在城市工作的覆盖面,为创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推进我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我市社区党建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今后三年,要继续完善社区党组织体系,在社区建党委、楼道建支部的基础上,加大“两新”组织、撤村建居社区和流动人员中的党建工作力度,努力实现党在城市工作的全覆盖。实施社区“领头雁”工程,提高社区工作者队伍的整体素质,努力实现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三个80%”(45周岁左右的占80%,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80%,能带头服务并带领党员服务居民群众的占80%)的目标。开展“党建工作示范社区”建设,努力使60%以上的社区党组织达到“五个好”的目标要求:⑴领导班子好。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能够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密切联系群众,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作,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明显。⑵党员干部队伍好。社区工作者能够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共产党员能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⑶工作机制好。社区党组织工作制度健全、运行规范,社区党建工作协调机制完善。⑷工作业绩好。社区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明显,社区治安良好。⑸群众反映好。社区群众和驻区单位对社区党组织的工作满意,社区党组织得到社区群众的拥护。

三、进一步健全社区党组织体系,扩大党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

进一步完善社区党组织设置。在建立社区党总支的基础上,在册党员超过100名的社区党总支应升格为社区党委。社区党委(党总支)要按照“便于组织学习、便于开展活动、便于加强管理”的原则,适当划小所属党支部的设置规模,一般以20人左右为宜,建立楼道党支部。同时,建好特色党小组或单元党小组。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实际,在城镇、撤村建居区、城市新区、新建居民区等各类社区,及时调整和建立社区党组织。

不断扩大党在城市工作的覆盖面。有关街道(镇)党(工)委要指导、协调和支持驻区“两新”组织建立党组织。通过支部建在市场、建在协会等办法,不断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凡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单位,都要单独建立党组织;
不足3名党员的单位要建立联合党支部。对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单位,要通过选派党建工作指导(联络)员、帮助建立工会和共青团组织等办法,把党的工作开展起来,实现党的工作尤其是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有关街道(镇)党(工)委要与“两新”组织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建立双向联系制度,适时向他们通报这些组织党建工作的情况。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应将这些组织的注册登记和年度检查情况及时通报其所在街道(镇)党(工)委。

通过不断健全基层组织体系,扩大工作覆盖面,努力实现社区党建工作“四个有”:有群众的地方就有党的工作;
有党员的地方就有党的组织;
有党组织的地方就有健全的组织活动;
有党组织活动的地方就有坚强的战斗力和活动成效。

四、进一步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

社区党组织是党在社区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社区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要进一步加强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和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正确处理社区党组织和居民自治组织、群众组织及其他组织的关系,努力形成以党组织为核心,功能健全、运转有序的社区组织体系。

深入实施“领头雁”工程建设,把提高社区工作者队伍整体素质作为加强和改进社区党建工作的关键环节来抓。采取“公开招聘一批、下派充实一批、结对帮带一批、考察后备一批”的办法,拓宽社区工作者选任渠道。市和街道两级要把选派机关干部到社区任职,作为培养锻炼干部、充实社区党建工作力量的重要途径,定期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社区挂职。要按照每个社区正职不少于1:1、副职不少于2名的要求,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的社区后备干部队伍。要加强对社区工作者的学历培训和岗位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本领。凡年龄在40周岁以下、文化程度在大专以下的社区工作者,都要参加学历教育。要依托党校和社区学院,抓好对社区工作者的岗位培训。加强对社区工作者的考核管理和监督。实行社区工作者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并把考核工作与开展评选“满意不满意社区”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实行考核结果与社区工作者的奖惩挂钩。开展“领头雁”工程建设,要突出社区党组织书记这个重点,力争到2007年底实现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三个80%”的目标。

以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为核心,建立健全社区组织工作规则、决策议事规则等制度,理顺社区党组织与居民代表大会、居民委员会、议事协商委员会等组织的关系,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社区党组织要支持和保障社区居委会依法自治,履行职责;
社区居委会要增强党的观念,自觉接受社区党组织的领导。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与居委会成员可以交叉任职,提倡党组织书记和居委会主任经过民主选举由一人担任。正确处理社区党组织与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和其他中介服务组织的关系,社区党组织要引导他们依法经营管理,支持和鼓励他们开展各种健康、文明、有益的服务活动;
社区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和其他中介组织要自觉接受社区党组织的指导、帮助和监督,充分发挥自身功能,共同推进社区建设,服务社区居民群众。

进一步完善社区党建工作协调机制,动员和组织驻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按照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原则,建立健全由社区党组织牵头,驻区有关单位党组织参加的社区党建工作协调议事机构,开展社区与驻区单位间的“思想教育联抓、公益事业联办、生活环境联建、文体活动联谊、社会工作联做”活动,以共同需求、共同利益、共同目标为纽带,充分调动驻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形成共建社区的有效机制。驻区单位党组织要牢固树立“立足社区、关心社区、共建社区”的观念,主动参与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活动,自觉接受驻地社区党组织的指导与协调,大力支持社区党建工作和社区建设,实现共驻、共建、共享。驻区单位上级对驻区单位有关党建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各类考核、评选,应当听取街道(镇)、社区党组织的意见。

五、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员的教育管理

不断探索加强社区党员教育管理的新路子。根据不同类型、不同群体党员的实际,采取不同的教育管理方法,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活动,始终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认真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做好社区发展党员工作。要认真做好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和流动人员中的党员进社区的组织关系的接转工作。对已有稳定职业和固定住所的党员,要及时把他们的正式组织关系转入工作所在地(单位)或居住地党组织;
定时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活动,对无稳定职业和固定住所的党员,要在核实其党员身份后,及时把他们编入党的一个基层组织。要认真落实“”、民主评议党员、党员电化教育等制度,完善党员学习积分卡、奉献积分卡制度,推广党员过政治生日、“不作为”党员告诫等制度,严格党内组织生活,保障党员民利。开展社区党员活动室规范化建设,保证党组织活动的正常开展。根据《中共杭州市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富阳市社区党总支工作细则(试行)》(富委[2003]44号)的有关规定,社区党员活动经费按每名党员年人均30元的安排,由市财政和党费各承担50%。开展“组织帮党员、党员帮党员”活动,推广建立党员服务中心、流动党员管理站和党员互助基金等做法,在解决党员思想问题的同时,帮助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凝党员魂、暖党员心、聚党员力。

完善落实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制度,探索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的有效方式和活动载体,进一步调动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党建和社区服务的积极性,发挥在职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模范带头作用。社区党组织要根据在职党员的职业特点和个人专长,适宜、适时、适度地组织他们参加社区建设。街道(镇)、社区党组织要加强与在职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的联系,必要时可把在职党员参加社区建设的情况向其所在单位党组织反馈。驻区单位发展党员、选拔任用干部和评比有关先进时,应注意听取街道(镇)、社区党组织的意见。

六、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

社区党组织要树立牢固的群众观,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坚持把服务群众作为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标准,进一步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搞好社区管理和服务上来。要从社区群众和驻区单位的实际需要出发,搞好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站(点)的建设与管理。针对不同社区、不同社会群体的特点,按照无偿服务和有偿服务相结合,以无偿、低偿服务为主的原则,不断提高社区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要着眼于社区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特别是群众最关心、最急需解决、通过努力又能够解决的问题,进一步增强社区服务、卫生、文化、环境、治安、社会保障等功能。开展面向贫困户、老年人、儿童和优抚对象等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开展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服务,开展面向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和面向驻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
完善社区医疗服务网络,加强以疾病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卫生服务;
充分利用社区文体活动室、社区广场等阵地,组织文艺演出,活跃社区文化;
规范社区警务室建设,强化社区治安;
加强社区环境整治,开展社区爱国卫生运动,美化社区环境。运用现代科技和通讯手段,加快社区服务网络建设,提高社区信息化和网络化水平。

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联系群众的优势,大力倡导上级党组织为下级党组织服务、基层党组织为党员服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为群众服务。加强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为骨干的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大力开展创建党员责任区、先锋岗和“春风行动”等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中的作用,为社区群众排忧解难。

七、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社区党建工作的领导

进一步加强领导,健全完善社区党建工作责任制。要进一步健全市四副班子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社区党建工作制度,加强对社区党建工作的联系和指导。街道(镇)党(工)委对社区党建工作负有直接责任,要发挥龙头作用,统筹推进本辖区的社区党建工作。

社区党组织党员工作范文第3篇

一、社区党组织建设的现状

(一)社区党组织建设的基本情况

玄武区现设新街口、玄武湖、玄武门、锁金村、后宰门、梅园、红山、孝陵卫等8个街道办事处,8个街道党工委,66个社区,13个社区党委(其中新成立的7个社区党委已报市委组织部待批),53个社区党支部(总支),227个楼幢党支部,483个楼道小组。社区党员总数为4661人。其中,男性党员2581人,女性党员2080人;
35岁以下的党员452人,59岁以下的党员1589人,60岁以上的党员2620人;
研究生党员35人,大学本科党员495人,大学专科党员668人,中专党员509人,高中党员955人,初中及以下党员1999人。66个社区党委、总支和支部书记,有49个进入居委会交叉任职,担任社区主任,实现了主任、书记“一肩挑”,并专门设置了社区副书记。

(二)社区党组织建设的成效

1、明确职责,建立社区党组织机构。近两年来,玄武区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开展创建党建示范点活动的意见》。明确了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工作中处于领导核心地位,担负着领导、组织、协调、指导社区工作的主要责任。召开了两次社区党建工作推进会,每次都安排参观考察,让大家了解省内外党建工作发展最新水平,开阔党务干部视野,这充分表明了区委、区领导十分重视社区党建工作,逐步实现工作重心向基层基础转移的坚定决心。2005年,玄武区委、区政府对所属街道、社区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将全区11个街道调整为8个街道,81个社区调整为75个社区。2006年4月,玄武区又将75个社区调整为66个社区,解决了点多面广、资源分散的问题,并逐一组建了66个社区党委、总支和党支部,本着高效精干的原则,优化了社区工作人员队伍结构。同时各街道、社区都成立了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社区党员大会、社区党建联席会等协调机构或社区协商议事机构。区委为了规范社区党组织设置,实行“社区党委(总支)—楼幢支部—楼道小组”的模式,及时调整和健全社区党组织。凡正式党员在50名以上的社区,成立党总支;
正式党员在100名以上的社区,成立党委。以小区、楼幢、楼道为单位成立党支部和设置党小组,进一步规划小活动单元,逐步形成了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导核心的社区组织体系。

2、强化措施,确保社区党组织作用的发挥。为了强化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玄武区委制定了《关于加强和改进街道、社区领导班子建设的意见》,对社区工作人员的年龄结构、文化结构、知识结构做了明确要求,对社区工作人员的产生、培训、考核做了进一步规范。社区工作人员的任用,采取从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复转军人、待业大学生、离岗休养的机关干部中,坚持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以公推直选为主要形式,选拔了一批政治素质好、热心社区工作、有一定党建工作经验的同志担任社区党组织书记,配强社区党组班子。区委还建立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要求区领导干部和区机关各部门主要领导干部每人联系一个社区,并定期到社区研究工作、帮助社区解决实际问题。围绕深化社区服务,形成了党员义工服务、万家帮、后勤管理社会化、在职党员八小时以外树形象等特色品牌;
锁金村街道党建工作在全国获得了多项荣誉,新街口、后宰门、梅园等街道的党建工作也在全省有较大的影响。

3、立足服务,发挥社区党组织的核心作用。一是实行监督登记制度。为加强全区党员的分类管理和社区党员的宏观管理,玄武区在社区中实行对党员进行监督登记制度。即社区党组织对组织关系已迁入社区的居民党员实行全面综合管理,用“红本”登记;
对组织关系在单位、原创:户口和居住地在社区的在职党员,实行双重管理,用“蓝本”登记;
对户口不在本地区,但居住地在本地区的外来流动党员,用“黄本”登记。为了对在职党员“八小时之外”实施有效地管理和监督,玄武区委下发了《关于全区在职党员在社区中开展“八小时之外树形象”活动的通知》,要求在职党员“八小时之内”在单位服从单位党组织的管理;
“八小时之外”接受社区党组织的管理和监督。社区党组织将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在“八小时之外”的活动情况定期向党员所在单位反馈,作为党员干部升迁、晋级、评优的重要参考依据。二是开展党员志愿者义务活动。按照党员的特长和意愿,组成了理论宣传、文化宣传、帮贫扶弱、环境保护等志愿者服务队伍为社区服务。结合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区委组织部和区机关工委联合下文,要求区机关各党(总)支部与社区党组织开展“双结对、双促进”共建活动,将社区党建工作与区机关各部门的党建工作和帮扶工作紧密相联系起来,为构成玄武区大党建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开展党员志愿者活动,发挥了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巩固了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

二、社区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近年来,玄武区委、区政府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社区党建工作新路子,不断加强了社区硬件设施建设和服务管理。但社区党建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

1、党组织地位不突出。在社区群众和社区工作人员中,有的对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的地位和关系搞不清楚。只知道社区居委会的存在,而不知道有无社区党组织;
在社区内的各类单位组织中,存在重视居委会主任、轻视党组织书记,主任协调工作的力度大于书记的现象;
在用人上,许多街道把有能力的人优先安排在居委会主任的岗位上,开会布置工作召集的是居委会主任、而不是社区党组织书记;
从个人意愿出发愿意做主任的多、做书记的少,影响了开展党建工作积极性。

2、参与能力不够强。社区内有许多党员对开展党建工作活动参与的少。不少辖区单位党组织参与社区党建工作积极性不高。在职党员只有35.7%表示“愿意参加”社区活动。街道和社区有少部分干部和工作人员,对开展社区党建工作存在畏难情绪。他们认为:在现有街道和社区管理体制下,社区党支部实质上是离退休支部,对开展好社区党建工作缺乏信心,上级组织对社区党建工作缺乏宣传和指导。

3、队伍素质不够高。社区工作人员虽然是公开招聘的,但素质参差不齐。从整体来讲,有部分社区工作人员缺乏系统地掌握现代化城市管理专业知识,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管理方法、工作手段等还跟不上新形势的要求;
工作思路不宽,组织领导能力不强,社区管理层次水平较低。还有部分社区工作人员存在年龄偏大、工作能力偏弱、工作效率不高。与日益拓展社区党建工作不相适应。

4、软硬设施不配套。全区社区中只有香铺营、北安门、板仓、锁五等社区的软件和硬件建设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外,其它社区的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不平衡。有些社区重软轻重的现象比较突出,硬件设施不能达到上级要求。有4个社区处于拆迁过渡外,大多都在150平方米以上,300平方米的以上的仅有9个,1500平方米的只有新街口街道香铺营社区1家。社区公益场所和居民公共活动场所严重不足。不能满足社区党建工作和社区建设的实际需要。

三、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思考

1、开展好社区党建工作要有紧迫感

一是社区中各种社团组织、社会中介组织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大量涌现,对社区党组织的管理提出了新要求。由于这些组织大部分在社区,仍然是党的工作的薄弱点,管理工作还需加强和规范,因此,社区党建工作任重道远。二是党员分布状况发生了新的变化。下岗职工、离退休干部、复退军人、大学生、流动人口和在职党员等大量进入社区,对社区党员的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为此,社区党员的教育管理任务明显加重,传统管理方式和手段有待改进。三是开展创建文明城区活动,对社区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提出了新要求。社区党组织要在创建活动中承担着重要责任,通过充分发挥“两个”作用,团结和组织社区各方面力量,把“创建文明社区”与党建工作相结合起来,促进社区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2、开展好社区党建工作要把握的原则

一是共同参与的原则。社区党建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单靠街道党工委和社区党组织是无法搞好的。因此,社区内的单位党组织,应当积极参与,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予以最大的配合和支持。同时,单位党组织要教育在职党员主动投身社区党建工作之中,履行好职责。

二是开拓创新的原则。开展社区党建工作,既要总结成功经验,更要开拓创新,积极探索与现代城市管理相配套的社区党建工作新路子,通过载体创新、内容创新、机制创新来构建社区党建新格局。

3、开展社区党建工作要处理好的关系

一是处理好社区党建与街道党建的关系。街道党建是由街道党工委主持的,直接管理社区党支部建设。社区党建是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社区党支部为基础,社区全体党员为主体,社区内各类基层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区域性党建。在组织领导上,由街道党工委统一领导和组织,使社区党建工作深入到为居民群众服务中去。在活动内容上,以搞好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管理为中心,多为社区居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在工作机制上,使社区党建融入社区建设之中,为创建和谐社区工作目标同步。在党建工作对象上,注重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在党建工作内容上,重点抓党务工作、解决居民生活和社区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开展社区党建工作,必须着眼于整个社区,着眼于社区单位和社区居民,着眼于社区建设和管理,使社区内各方面力量得到有效整合和发挥。

二是处理好社区党建与社区建设的关系。社区建设对于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社区居民思想素质;
加强城市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创建文明城区活动、推动社会经济协调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加强社区党组织的建设,是社区建设的核心,确保社区党建就是确保社区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增强社区凝聚力,战斗力,为社区和谐发展作保障。

三是处理好工作进社区和工作布置给社委会的关系。当前,有些部门把工作进社区与工作布置给社委会等同起来,有的直接把工作交给社委会,把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的社委会变成了自己的下属机构,任务繁多,社区工作人员忙乱。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对工作进行必要的梳理,调整自己的工作思路,理顺与社委会的关系,探索自身工作运行与管理的机制,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要求,促进社区党建工作。

四、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1、明确社区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

根据新形势和工作任务的要求,玄武区明确了社区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围绕构建和谐社区为目标,紧贴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按照“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发展业绩好、群众评价好”的“五好”要求,着力建设“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面覆盖”的组织体系,着力建设“立足社区、服务群众、永葆先进”的社区党员队伍,着力建设“政治坚定、团结协作、群众公认”的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着力建设“保障到位、特色鲜明、创新开拓”的党建工作机制,努力构建全区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推进现代化新玄武建设而努力。

针对全区社区党建工作的实际情况,玄武区明确了社区党建工作的总体思路:以强化核心为前提,以扩大民主为方向,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以维护稳定为基础,以文化建设为载体,以机制创新为保障,为建设民主法制、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生活便利、环境优美、治安良好、人际关系温馨而又充满活动的和谐社区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2、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确立社区党组织的核心地位

社区党组织是社区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也是社区党建工作的主导力量。抓好社区党建工作,关键要加强社区党支部建设。

一是明确社区党组织的工作职责。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执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团结、组织党员和群众,完成本社区所担负的各项任务;
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搞好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
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做好社区党员干部的教育、培养、考核和监督工作;
密切联系群众,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做好群众工作,搞好各项服务;
搞好精神文明建设,教育居民遵纪守法,保证和促进辖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二是搞好社区党组织建设。要把那些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的居委会党员干部,选拔到支部书记岗位上来。对支部书记人选缺乏的,可从企事业单位选派有较强事业心的年轻党员到社区担任党支部书记,也可从企业下岗职工、复退军人和大学生中公开选聘优秀党员到社区担任支部书记。要下大力整顿好社区后进支部班子。对那些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发挥不好的、班子软弱、工作效率低下的,上级党组织要及时组织力量,采取措施,限期加以整顿转化。逐步改善和提高社区党组织成员的结构和素质,为发挥党组织在社区工作中领导核心作用。

3、建立健全共建机制,构筑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

一是建立社区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区一级要牵头成立指导委员会,成员由辖区内与社区建设关系有影响力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负责人组成。规划指导社区党建工作、社区的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街道一级建立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围绕社区党建工作,通报情况,协调活动,服务群众,形成社区各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社区党建工作的格局,社区一级建立社区党建工作协商会议。由社区党支部牵头,社区内有关党组织负责人和在职党员参加。协调开展社区党建活动,组织开展社区性、群众性、公益性的社区服务工作。

二是建立社区党建工作保障制度。区委组织部要负总责,街道党工委要直接负责。要通过基层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这个载体,把社区党建工作纳入年终考核目标。同时街道、社区党组织与辖区单位党组织共建责任区,党员结对帮扶制度等,把社区党建工作任务层层落实到人,确保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4、加强教育管理,充分发挥社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一是做好离退休党员、流动党员和待业、失业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离退休党员是社区党员队伍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开展社区建设各项工作的重要力量。要积极做好思想工作,使企事业、机关单位的退休党员的组织关系及时转到居住地党组织,加强管理。要结合离退休党员特点,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发挥离退休党员的作用。

二是加强对在职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社区党组织要把发挥在职党员作用与其自身的职业特点、专业特长结合起来,设置在职党员参与社区活动的岗位,为他们发挥作用搭建舞台。要从政治上关心、生活上帮助在职党员,为他们排忧解难,激发在职党员居住在社区、奉献在社区、回报在社区的热情。单位党组织要主动把党员基本的情况提供给社区党组织,教育和督促党员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和建设活动,并将党员干部在社区建设中的表现情况,作为民主评议党员的内容,作为评选先进、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之一。

三是丰富社区党员活动的内容,增强社区党建工作的有效性。要把“创建文明社区活动”和开展社区“双结对、双促进”活动相结合起来,为党员参与社区建设创造条件,使每个党员都能在整个社区生活中发挥作用。把党和政府的关怀,把社区党员的关爱,送到特殊人群、特殊对象的心坎上,体现社区的温暖。同时实行党员挂牌服务和建立党员责任区活动。采取党员包楼、包户的方法,开展争当“文明家庭”、争创“文明楼院”活动,把党员在社区建设和管理中的表率作用体现出来。要注意打造党员义工服务这一玄武品牌,在党员义工组织的统领下,组织好党员志愿者、万家帮等服务队伍,为创建文明社区做贡献。

5、加强社区硬件建设,为社区党建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街道都要想方设法,通过腾、租、改、建等多种形式,加大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建设,力争每个街道至少有3个以上社委会建筑面积达300平方米以上,并保证其中三分之二面积作为服务党员、群众以及文化娱乐的阵地。结合城市建设和老城改造,每个街道都要积极协调有关方面,整合资源,力争建成一个1000平方米的市民广场,每个社委会都能建成一个200平方米左右的小型市民广场。为扩大基层民主,开展群众议事、党员议事,开展社区教育、满足居民文化需求,提供有利的场所,实实在在地把党员服务中心建在社区,建在群众身边,真正融教育、管理和愉悦群众于一体,把社区建成居民共同的家。

6、加大领导力度,推进社区党建工作的制度化建设

社区党组织党员工作范文第4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社区大党建的理念,紧紧围绕城市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以健全组织体系为基础,以共同利益、共同需求、共同目标为纽带,以双向服务为目标,以建立协调有序的工作机制为保证,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全面调动社区党员参与社区建设和社区党建工作的积极性,整合社区内的组织资源、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不断扩大党在城市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更好地为社区群众服务。

二、总体目标

通过构建共驻共建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健全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功能健全、运转有序的社区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地实现社区内组织资源、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优化、整合和利用,努力达到驻区单位党组织和社区内党员支持、参与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工作,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良好态势。全面加强城区管理,在今年成立乌拉嘎镇金星社区、团结社区,乌云镇乌云社区、电厂煤矿社区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完善社区党组织及其它各类组织,加大社区党组织阵地建设,推进社区共驻共建工作的开展,力争到2010年,全县7个社区党组织覆盖率达100%,争创全市社区党建工作先进县委,争创省级“五个好”社区党组织1个,市级“五个好”社区党组织2个,全面构建共驻共建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

三、主要内容及方法、步骤

构建共驻共建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总体上分为年初计划、全年落实、年末考核三个步骤进行。每年1月至2月,统筹谋划好工作思路,认真做好调查摸底、宣传动员,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措施;
2月至11月,按照方案要求,细化目标任务,抓好贯彻落实,全面建立和完善社区共驻共建工作机制;
11月至12月,将构建共驻共建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纳入全县“三进一”工程,组织专门力量进行考核,作为考察领导班子实绩的重要依据。

(一)开展社区党建工作“三级联创”活动

1、按照城区工作的特点和要求,以创建社区党建工作先进县委、“五个好”(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镇党委、社区党组织为主要内容,上下联动地开展好社区党建工作“三级联创”活动。

2、结合社区实际,分别制定县、镇“三级联创”活动方案,明确目标任务,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载体和活动方式,增强社区党建工作的动力和活力。

3、建立和完善社区党组织,筹备组建乌云社区、电厂煤矿社区党支部,调整优化金星社区、团结社区党支部。加强社区党组织活动阵地建设,多渠道解决社区党组织“三无”问题(无活动场所、无活动经费、无干部工资)。同时,进一步健全社区各类群团组织。

4、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党建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积极推动社区党建工作向“两新”组织延伸,对符合建立党组织条件而尚未建立党组织的“两新”组织,帮助其建立党组织。

5、积极推动社区党建工作向流动党员聚集的专业市场、建筑工地和商业网点延伸,通过建立进城务工农民党支部,市场、商场、工地党支部,把流动党员纳入党组织的管理。积极推动社区党建工作向居民楼栋、平房小区延伸,通过建立楼院党支部、楼道党小组、平房小区党小组,就近就便发挥居民党员的作用。

(二)推进“六型特色社区”创建活动

1、坚持与构建共驻共建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相结合,充分发挥驻社区单位和在职党员作用,推动社区向和谐型、学习型、服务型、文化型、经济型和自治型发展。

2、坚持创建标准动态管理,不断赋予创建活动新的内涵,努力形成一个社区一种特色的工作局面。由各镇党委根据社区区域优势,指导社区确定创建类型,并报县委组织部进行审定。在创建活动中,制定措施具体、内容细化、安排科学、操作性强、运作严格的创建方案。

3、选树“六型特色社区”创建活动典型,各镇党委至少选树1个,通过宣传引导和典型带动,逐步将“六型特色社区”创建活动引向深入。

4、县委组织部制定“六型特色社区”创建活动检查考核措施,纳入“三进一”工程考评细则,把创建工作与社区党建工作一道作为考核领导班子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三)探索创新社区党员教育管理方式

1、做好进入社区党员的组织关系接转工作,及时把进入社区党员编入社区党组织。准备将离退休党员组织关系转到社区的各类单位,要事先与离退休党员要去的社区党组织联系。

2、巩固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的好方法、好措施、好载体,形成加强社区党建的长效机制。继续开展党组织找党员、党员找党组织的“双找”活动,社区党组织要认真执行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并建立流动党员档案,加强与流动党员所在地党组织的沟通,及时了解流动党员的情况。

3、县委组织部在“**党建信息网”上开设“社区党建工作”专栏,建立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工作数据库,由社区党组织认真做好调查并提供翔实数据,实现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由传统的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的转变。

(四)建立健全共驻共建工作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

1、健全社区党建工作协调议事机构。全县各级基层党组织,都要参加由所在的社区党组织牵头的社区党建工作协调议事机构,县直机关党组织要带头参与。驻区单位党组织为党委的,要作为所在的镇社区党建工作协调议事机构的成员单位,党组织负责人要参加镇社区党建工作协调议事机构召集的有关会议;其它的驻区单位党组织,要作为所在社区的党建工作协调议事机构成员单位,党组织(党组)负责人要参加社区党建工作协调议事机构召集的有关会议。

2、建立社区党建工作协调议事机构例会制度。围绕加强社区党的建设和社区建设工作,每季度召开一次成员单位会议,由各镇党委、社区党组织牵头组织。

3、根据社区党建工作的特点和要求,探索建立社区党组织与驻区单位党组织“宣传思想同做、文明创建齐抓、辖区资源共享、社区治安联防、公益事业合办”的共驻共建机制。社区内的服务资源能够开放的都要开放;驻区单位党组织要发挥自身优势,打破自我封闭、内部运转的状况,把能够服务群众的资源社会化、产业化。

(五)搭建社区在职党员参与共驻共建工作的活动载体

1、提倡“八小时内服务单位,八小时外奉献社会”,在全县党员中开展服务社区活动。全县所有在职党员都要到居住地所在社区报到,各级党员干部要带头报到,并力所能及地参与社区工作。社区党组织要对社区的在职党员登记造册,及时了解他们“八小时”之外的状况,征求对社区建设的意见、建议,有针对性地引导参与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工作。

2、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与在职党员所在单位基层党组织之间的双向互动机制,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对在职党员进行考核、奖励、晋升时,必须要征求该党员所在社区党组织的意见,了解其“八小时”之外的表现。

3、推广党员楼道、党员平房小区、党员责任区等发挥党员作用的有效载体,发挥在职党员的职业特点和个人专长,适宜、适时、适度地组织在职党员参加社区建设。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形成共建合力。各镇党委、社区党组织和驻区单位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主要领导牵头抓总,分管领导具体负责,认真履行领导职责。要把社区建设和社区党建工作纳入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统筹规划,同步实施,逐步形成以镇党委为龙头,社区党组织为核心,驻区单位党组织为基础,社区内全体党员为主体的共驻共建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

(二)明确责任,落实共建任务。将构建共驻共建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纳入党建工作的整体布局,摆上重要的工作日程。建立县委领导干部共驻共建社区党建工作联系点,深入基层检查指导工作,努力把联系点建成示范点。各镇党委、社区党组织、驻区单位党组织认真履行职责,做到思想到位、职责到位、工作到位,不断推动共驻共建工作的全面开展。

(三)加大投入,夯实共建基础。立足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社区建设水平,将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区建设规划,社区建设资金纳入县、镇财政预算,加大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动员驻区单位及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为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做贡献。切实加强社区党组织办公场所建设,认真落实中央十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社区组织的工作用房、居民公益设施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组织和协调相关部门加大对社区党组织办公场所建设的投入,为社区党组织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阵地。

社区党组织党员工作范文第5篇

一、充分认识加强城关地区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

加强社区党建工作是新形势下推进党的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县社区建设工作已顺利开展,要实现社区建设的总体目标,必须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在参与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因此,各级党组织要站在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高度,站在全县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高度,认真抓好社区党建工作,切实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保持党员的先进性,为推进社区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明确城关地区社区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社区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城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以改进社区管理、完善社区功能、强化社区服务、发展社区事业为目标,以加强社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重点,扩大党在城市基层工作中的覆盖面,增强社区党的工作影响力、渗透力和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建设和管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为加快城市发展,推动城市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社区党建工作的工作目标:适应城市改革发展和社区建设的要求,科学、合理地设置社区党组织,明确社区党组织的重要地位和职责任务,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切实加强社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积极探索社区党建工作的新路子,逐步建立起以城关镇党委为核心,社区党支部(总支)为基础,社区全体党员为主体,社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各类基层党组织共同参与的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具体来说,社区党建工作要努力实现“四有”的目标:凡有人群的地方必须有党的工作;
凡有党员的地方必须有党的组织;
凡有党组织的地方必须有党的活动;
凡有党的活动的地方必须有成效。

三、城关地区社区党组织的设置及工作机制

根据城关地区社区建设方案,按照“一个社区,一个支部”的要求,建立社区党组织。党员超过100人的可以设立党委,超过50人的社区可设立党总支,党员人数不足50人的,因工作需要,经城关镇党委批准,也可建立党的总支部委员会。居民区要组建党支部或党小组。社区党组织在城关镇党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社区党支部(总支)设支部委员3-5人,每届任期5年。社区支部委员由社区党员大会选举产生。根据社区改革的实际情况,目前的社区党总支(支部)成员由城关镇党委直接发文任命,待社区党组织各项工作逐步规范后,从2006年开始,召开社区党员大会选举产生社区党组织负责人。选举结果和任命文件须报县委组织部备案。社区党支部是党在城市最基层的组织,是社区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

按照“协商自愿、双向服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建社区”的原则,建立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形成社区党建共商、事务共管、文明共创、难题共解、活动共办的“大党建”工作格局。由驻社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及社区党支部成员组成。联席会议每半年召开一次,会议筹备及有关会务由联席会议办公室负责。遇有特殊情况需要召开会议时,临时协商确定。各成员单位接到会议通知后,应根据会议内容准备好材料或发言提纲,准时参加。每年对各成员单位参与社区活动的情况进行评比,并以书面形式向成员单位的上级党组织通报。联络员制度。每个成员单位设一名联络员,负责与联席会议办公室联系工作。

四、强化工作措施,努力做好城关地区社区党建工作

1、健全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组织体系。(1)加强社区党组织自身建设。建立健全“”、党员民主评议、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党费收缴等党建制度,加强社区党组织自身建设。(2)加强社区自治组织建设。建立健全社区居委会、社区居民大会或居民代表会议,坚持和不断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3)加强社区新经济组织党组织组建工作。按照县委《关于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意见》(县委[2003]16号)文件精神,凡社区内具备条件的新经济组织,都要建立党组织;
凡有党员但不具备单独建立党组织条件的,按地域相邻、行业相近的原则成立联合支部;
对暂无党员的新经济组织,要依托工会、共青团组织或通过个私协会、行业协会、商会等组织中的党组织和党员开展党的工作;
推行党建工作领导联系制度和选派党建联系员制度,落实党组织、党员工作责任区(责任人)措施,拓宽党建工作的渠道。注册、经营均在一地的新经济组织,党的工作一般实行属地管理;
注册地、经营地不一致的,通过协商明确管理责任。(4)建全各类社会团体党组织。社区内社会团体在筹备过程中应同步考虑党组织建设问题。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有条件建立党的基层组织的,由主管单位党组织负责建立党的基层组织,没有主管单位的由所在社区党组织帮助尽快建立起党的基层组织。社会团体常设办事机构专职人员中的党员,一般应把党员组织关系转到社会团体党组织中,参加该党组织的组织生活。

2、大力加强社区党员发展教育与管理工作。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重视加强社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建设。要认真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和考核工作。要通过建立党员责任区、落实党员责任人、群众组织“推优”等方式,把发展党员工作做到社区各类新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中去,把符合入党条件的各种优秀人才及时吸收到党内来。

社区党组织要对社区内的所有党员进行摸底分类登记,掌握他们的基本情况和专业特长,建立分类教育管理制度,充分发挥他们的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对街道社区所属党员坚持实行直接管理。一如既往地对他们进行监督管理,教育引导他们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在各自的岗位上,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对在职社区党员实行双重管理。社区党组织要建立与在职党员单位的信息反馈制度,采取党员联系卡等形式,定期将他们在社区建设中的表现向所在单位党组织反馈。对离退休党员实行共同管理。离退休干部职工党员的组织关系原则上按居住地属地管理,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将离退休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党员的党组织关系转到居住地党组织。离退休党员的行政管理仍保留单位不变,党组织关系转到所在社区,由社区党支部担负起教育管理的主要责任。对流动党员实行协助管理。社区党组织要理顺社区流动党员的组织关系,成立综合党支部和流动党员活动站,健全流动党员党组织的设置,建立流动党员登记表、活动卡,规范流动党员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和学习培训制度,切实为流动党员安家。对下岗职工党员实行委托管理。依托社区服务中心,建立下岗职工党支部(党小组),负责管理这部分党员,针对下岗分流职工党员的特点开展教育活动,要做到加强社区下岗职工党员的教育管理与促进再就业相结合、与关心他们的政治进步和生活保障相结合、与加强社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相结合。

3、加强社区基础设施规范化建设。认真抓好“五室一站”建设,完善社区基础设施条件,推动社区党建、社区文明、社区治安、社区文化、社区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创建1至2个“星级社区”。

推荐访问:党组织 党员 工作 社区党组织党员工作【五篇】 社区党组织党员工作(精选5篇) 2023社区党组织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