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兴文秘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工作汇报 思想汇报 发言稿 主题教育 教案设计 对照材料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教育整顿 >

经典教育论文【五篇】

时间:2024-04-06 13:19:02 来源:网友投稿

先秦诸子对社会人生各方面的问题,有异常敏锐深刻的洞察。他们或者教人以种种智慧的、积极的方式应对社会人生问题,或者启发人们对种种社会人生问题进行反思。这些睿智的思考现在看来仍然富有引导和启示意义。所以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经典教育论文【五篇】,供大家参考。

经典教育论文【五篇】

经典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论语》 文化经典 价值定位 人文精神教育

先秦诸子对社会人生各方面的问题,有异常敏锐深刻的洞察。他们或者教人以种种智慧的、积极的方式应对社会人生问题,或者启发人们对种种社会人生问题进行反思。这些睿智的思考现在看来仍然富有引导和启示意义。所以开设这门选修课程,有益于启发和引导学生陶冶身心、涵养德性,使人格健全地发展。

语文教师在开设这门选修课程时,一定要给文化经典正确的价值定位。通过文化经典的阅读与学习,进一步加强人文精神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思想境界,使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发挥得更好,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下面我结合自己在开设这门选修课程时的教学体验,谈谈对于《论语》这部经典文化的价值定位。

一、人文精神的教育性

孔子说:“当仁,不让于师。”“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些文化思想和情感沉淀于中华五千年的悠悠文明之中,领略它们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丰富我们的情感,完善我们的人格。“教育不是机械的布道和苍白的说教,教育是人格的影响和智慧的引导”。[1]由于当下一些学生的功利心较强,做任何事都要图利,价值观的形成有扭曲的趋势,因此我对文化经典首先给出了“人文精神的教育性”的价值定位。

有研究总结了当前我国中学生价值观的基本特征:“价值主体的冲突;
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矛盾;
价值选择的困惑;
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冲突;
价值取向的转变;
由人伦关系走向利益效率关系;
个人人格价值的冲突:观念意识和行为脱节。”[2]我在教授《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一课时,就把“对社会转型期中学生价值观的引导”作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结合现在学生普遍存在的价值误区,作了正面健康的引导。我很明确地告诉学生:钱和势,只有合道义才肯接受,这体现了孔子“是非分明,有正义感”的精神品质。我们要如何辩证地看待“义与利”的关系?这是我为这堂课设定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孔子认为,君子和小人在“利益”面前的差别就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他们有不同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追求。孔子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可以谋取利益,却不能只谋私利,很多人都能够理解和接受这个道理,可是为什么当面对利益诱惑的时候,还是有那么多的人会抛弃“义”而选择“利”呢?我列举了“三鹿奶粉”、“地沟油”事件,引起学生的共鸣,他们义愤填膺地指责这些发不义之财,甚至是谋财害命的商家违背了社会道德,没有人性。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有时候是因为经不起诱惑;
有时候坚守正义会给人带来危险,甚至生命威胁,这也是一些人抛弃了“义”的一大原因。我进一步问学生:当你在路上被持刀的歹徒敲诈威逼时,你希望经过你身边的人做些什么呢?你又会产生什么感想呢?当你落水时,你希望路人怎么做呢?(学生:自己有危险时都希望别人伸出援助之手。)由此看来人是多么矛盾,一方面自己达不到君子的境界,另一方面又希望别人能够成为君子,这就是一切只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而形成的人类的劣根性。最后我总结:人在面对利益的时候,就要思考,得到这个东西是否符合道义,如果不符合,那我们就不要这个东西。

我在教授文化经典的过程中很注意联系实际,创设生动的情景。因为长时间的文言阅读会让学生产生视觉疲惫,如果再不联系实际,则无疑是建造空中楼阁,学生无法真正走进这些文化经典。在教授《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时,我结合了较多的实例,发现学生兴致很浓,听得津津有味,连平时爱打瞌睡的几个男生整节课头都抬得很高,精神专注。我想这堂课上完,不管他们能掌握多少文言知识,但至少有一点他们一定印象深刻,那就是我们在面对“义与利”时,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因此《论语》教学应注重贴近生活,让学生明白儒学讲的就是关系到自己的事情,关系到自己家庭的事。

学生学习《论语》可以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进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对于我而言也受益匪浅。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学与思要结合起来,更强调学习中要善于反思。这一点给了我在教学上很大的启发:语文教师要在课堂上给学生留出反思的时间。有时我深刻感受到,教师与其整堂课喋喋不休、“满堂灌”,还不如给学生留出一些思考的空间。但是新课程改革后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都有所增加,教师赶着教学进度,课堂45分钟内能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实在是太少了。教师如何处理好新形式的“教与学”关系,这一点也是我在课程改革实施中产生的困惑。

二、高考功利性

现代的教育功利性很强,学生学习的功利心很强,如果学习对他们没有实在的利益可言,他们就会觉得是在浪费时间和金钱。高二下学期刚开始介绍先秦诸子思想时,有些学生就很不解:“为什么我们还要学这些东西?”“这对我们有用吗?”“太枯燥了,又是文言文。”诸如此类的抱怨一大堆,特别是理科班的男生,本身就惧怕文言文,现在又是“之乎者也”,他们就更不感兴趣了。为了能够吸引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我对《论语》又给出了“高考的功利性”的价值定位。在《考试大纲》中“文化经典论著”的考点主要考评学生对“论著内容的理解和观点的把握”。而近几年的语文高考试题也越来越注重学养、学识和综合素质及能力的考查,命题的思维更加宽广,题目也更加新颖。因此我认为在新课程选修模块的教学上,要有高考的功利因素,适当针对高考。我在上课时,一面注重训练学生文言文的断句、翻译、理解的能力,一面结合高考“文化经典阅读”试题的特点,设置一些思考题,这样学生上完课后感觉时间没有耽误,兴致就越来越高。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根据课文的思想内容结合相关的高考试题,来帮助学生加深对文化论著内容和思想的理解,同时也让他们熟悉高考的题型。

例题1:“为政以德”,通常我们把这个“德”字理解为“道德”,包括注解:“德者无为,犹北辰之不移而众星共之。”郭象认为:“万物皆得性谓之德。”还有人把“德”字理解为“有德的人”。古文中“德”字的意思和用法有不少,你能至少说出三种吗?

【评析】本题虽然也是考查字词,却符合文化论著的教学目标,因为对“德”的理解有助于研究孔子的《论语》“为政以德”的思想。

例题2:读了课文“子曰:知者乐水;
仁者乐山”一句,请自选角度写出你的评点。

【评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语句的理解,可以提供一些名家的点评,引导学生挖掘其内涵。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解释,举一反三是知识迁移的过程,是能力培养的过程。当下语文考试的试题早就超出了课本的范围,尤其是主观综合阅读题,都是从课外采样;
学生只靠死记硬背绝对解决不了问题,因为考的是学生的“反三”能力,也就是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因此我很重视对学生诱导式的启发教育,让他们学会触类旁通,即所谓的“告诸往而知来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更要教会学生“举一反三”。

三、民族文化传承性

吕思勉先生说:“我国学术,只有先秦时候的诸子百家之学纯为我华夏民族的自创。先秦诸子创造了那时候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可喜局面,并且深刻影响了身后两三千年的中国历史,可以说,先秦诸子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根。所以开设这门课程,有益于提高学生对我国文化传统的认识,加深学生对优良传统的热爱,增强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3]因此我从“民族文化传承性”给《论语》作了价值定位。

中国几千年来的主流文化――儒家文化被很多西方学者认为是最终解决困扰人类全球性问题的理论源泉。首先,说说《论语》思想体系的核心:“仁”文化,仁是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总原则。“仁”即“爱人”。孔子认为“仁人”应当具备五种品德:庄重、宽厚、诚实、勤勉、慈惠。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要克制个人欲望,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如果人人都能传承《论语》文化中以“仁”为核心的思想,领会其作为民族文化的真正内涵,那么和谐社会将指日可待。其次,从恢复和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的目的出发,孔子提出行“仁”以“孝悌”为先。“孝”即是爱自己的父母,“悌”即是爱自己的兄弟和家族的同辈。百善孝为先,现在部分学生自私自利,不懂得爱自己的父母,觉得父母为自己做的都是理所应当的,而从来不想自己能为父母做些什么。有的在家里对父母呼来喝去,能真正做到“孝”的没有几个。当今的“90后”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不懂得什么是分享,不懂得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我们作为语文的从教者,应该好好利用孔子《论语》中的“孝悌”文化向学生传授这些民族文化的精髓,让学生知道何谓“仁”,何为“孝”。语文教育应该承担这样的责任。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认为一个人即便没有读过书,但是他做人做事完全是对的,就可以说是有学问了。的确,培养一种健全的人格不仅需要掌握先进的知识和技能,而且需要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从这种意义上说,孔子的思想更是值得我们好好借鉴。“仁、忠、孝、悌”是中国几千年民族文化的根基。因此不管是哪一个阶段的语文教育,都必须致力于提升全民族的文化自主性,提高民族文化自信心,强化民族文化的传承意识,培育出对各种文化的选择与鉴别能力。因为我们的语文教育不是让学生做一个文化遗产的看守者,而是做一个文化园地的拓荒者。

参考文献:

[1]周艳.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性学习的能力[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8,(5).

经典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在高校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育经典在教育改革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文章以教育经典为视点,从教育经典中的教育基本理论对教育改革的影响、教育经典对于人才培养的价值、教育经典对我国课程改革的借鉴作用等方面具体论述教育经典在教育改革中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

教育经典;
教育改革;
现实价值

教育基本理论来源于教育经典,更来源于教育改革中的经验总结与理性思考,是与时俱进的理论,是教育家开拓创新的前景设想。因此,教育经典起着桥梁作用,其承接古今中外,连接理想与现实。然而,教育改革一直注重国外先进理论的学习与应用,对教育经典的现实价值缺乏深入思考。因此,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应回归教育经典,思考经典的现实价值。

一、教育经典中的教育基本理论对教育改革的影响

教育经典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基本理论,有些可指导教育改革向着良性有序的方向发展,有些却值得深入探讨。例如,对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这一命题,部分学者并没有拘泥于权威,而是从多学科视角进行探讨,为教育思想注入新鲜活力[1]。因此,对教育经典中的教育基本理论要辩证看待,存批判精神,不要被权威禁锢了思维。真理与谬误之间往往隐藏着许多深层问题,我们应发挥正向功能,抵制悖论。

二、教育经典对于人才培养的价值

以《学会生存》为代表,其引起国际社会和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对世界各国的教育工作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影响当代世界进程的重要文献”“当代教育思想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学会生存》探讨了教育与人类的命运、民主和科学、就业、学习化社会、技术、国际合作等不同方面之间的密切关系[2]。它全面系统地阐释了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教育与各个领域之间、教育自身特点等组成的综合报告,有完备的研究,有不同背景的人们批判性思考的结晶,站在独立客观的角度对变化中的教育展开讨论,对主要问题寻求总的答复。而我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和蒙学教材也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哲理,教导我们做人道理、处事之道和民族精神,注重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最终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要学习国外教育经典,更要注重对本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另外,要遵循人的客观发展规律,顺应天性的成长轨迹,懂得“物极必反”的道理,使课程改革真正适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培养他们成人成才。

三、教育经典对我国课程改革的借鉴作用

21世纪科技、经济与社会全面进步,教育也随之发生改变,科技与教育将同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21世纪教育规模将进一步扩大,教育结构将呈现出新特征,教育内容将焕然一新,教育手段将更加完善[3]。我们应将教育经典中的优秀教育思想充分融入课程改革,做好立德树人的根本工作。首先,利用教育经典的优秀思想加强课程建设。教师要通过学习教育经典,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掌握教育的科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注重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利用教育经典,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不能再单纯地说教,而要注重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增加师生互动,做到教学相长,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通过教师的引导学会学习,勤于思考。再次,运用教育经典,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由于社会对人才更加具有选择性和挑剔性,学校必须摆脱过去单纯注重学生智育发展的理念,加强对教育经典的学习和运用,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学习的培养,以及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培养身心健全、具有高尚人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最后,运用教育经典,做好学生的价值引导和人生规划指导。教师应借鉴国外优秀的教育经典,更不要忘记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教育思想。教师需注重对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学生具有崇高的家国情怀、高尚的道德风范、博大的仁爱之心和勤勉的乐学思想,关心国家,关爱社会,树立远大的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同时,教育学生做好人生规划,脚踏实地,学会学习,学会生存,更要学会生活,做生活的主人。

四、结语

教育经典与当今社会发展的关系非比寻常,对我国课程改革的价值更是不容忽视。我们要在贯彻党的十精神过程中,逐步完善课程改革的各项目标任务,科学合理地进行规划,克服前进中的挑战与困惑,为建立健全综合协调、充满活力的育人机制打好坚实的基础,为实现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发挥独特优势。面对教育经典,我们也要冷静客观地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课程改革的现实相适应,在传承的基础上开拓创新[4]。

作者:陈晓霞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冯文全.教育沉思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80-81.

[2]陆有铨.躁动的百年:20世纪的教育历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经典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国学经典 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 关系 必要性 途径

国学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体现着华夏民族的主体意识,是中华文明延续几千年的根基。提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民族的发展离不开优秀民族文化的发展。在经济多元化以及全球化的今天,更应该把国学经典与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开创实践教学的新内容、新途径、新方式,探索二者相融合的教学效果评价机制,从而推动国学经典的传承,增强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一、国学的内涵

《辞源》中国学的定义为:“国学,一国所固有之学术也。”广义上的国学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为主体文化,包括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科技等,是研究中国传统文明的一门学问。狭义上的国学可以分为三类: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
以思想流派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释道三家等;
以目录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

二、国学经典与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关系

国学经典涵盖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教育原则和方法,可为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提供理论资源和方法借鉴。将其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也是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所在。

(一)国学经典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

国学经典凝聚了华夏民族精神和思想文化。例如国学经典家国一体、心忧天下、以身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宽厚仁德、诚实守信、浩然正气的德行修养,奉养令其身安、尊重令其心安、孝要推恩及人的孝道教育,见贤思齐、和而不同、信义为重的人际交往原则,自强弘毅、学而不厌、知行合一的为学思想,进退有度、顺应自然、得失自如的人生境界等,都是思政理论课的重要内容,可将其融入思政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中。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应当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从国学经典里汲取充足的养分,通过继承、转化国学内涵并赋予时代性,才可以给予传统文化绵延的生命力,赋予思政理论课、实践课教学深厚的人文内涵和历史底蕴。

(二)国学经典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主要原则与方法

国学思想涵盖了行之有效的德育原则和方法(两者的相同之处)。国学思想影响着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前进的方向,它具有多方面的功能,比如引导、规范、教育等,尤其在德育原则和方式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儒学思想主张的立德树人原则、知行合一原则、榜样示范法、家校共同教育法、自我教育法等,都可以融入当代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中。

三、国学经典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一)新时期增强大学生民族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社会呈现信息多元化、社会开放化、利益主体多元化的特征。一方面,各种思潮的交汇交锋,拓展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另一方面,各种思想观念的相互交流碰撞,使得当代大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易发生各种冲突和选择,从而影响到大学生对民族文化认知的稳定性,强化了他们的功利性,弱化了或消解了他们的主体性。在这个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引导大学生克服多元文化的冲击,解决他们在成长成才中的精神迷惘和传统文化素养的缺失问题,如何进行国学教育,让大学生感受国学魅力,增强其民族文化自信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的自觉性,成为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又一新的教学难点。因此,思政理论课教学不能脱离对国学经典的传承,要让国学所具有的民族性、包容性和开放性特征在实践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的心灵产生影响,才能提高大学生对国学经典的认知程度,使大学生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二)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思政理论课,长期以来的教学效果堪忧。将国学融入思政理论课不能只强调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

一是国学经典本身具有极大的影响作用与价值。要让大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体会到国学对思想的引导、教化作用,对社会环境的净化作用,激发大学生学习国学的热情,深化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并逐渐将理论知识转化成为自己的观点与立场,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二是立足于国学经典开展有代表性和启发性的实践活动。大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能够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了解民族精神,了解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开阔眼界,增长才干,从而实现思政理论课的教学目的。

三是国学经典能够极大地改善传统思政理论课单一枯燥的教学内容。运用实践教学的形式和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灵活地将国学经典融入思政理论课,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听课热情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总之,国学经典融入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可以将传统文化落实到大学生的一言一行当中去,让国学真正入脑入心,使大学生从本质上陶冶性情,提高个人修养。

四、国学经典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途径

(一)国学经典与思政理论校园实践活动相融合

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校内实践教学形式通常分为课堂实践和课外实践。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应当充分挖掘和阐发思政理论课教学体系中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结合实际开展学生乐于接受、易于操作的活动。例如国学经典中的家国一体、道德教育和个人修养、道生法、唯公无私的道家法治思想等,都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三大块内容相契合。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可以组织开展以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演讲、辩论、诗歌朗诵、红赏析、道德法制剧表演、历史人物故事分享等实践活动。在教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第八章第三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时,教师可针对课程内容组织实施以“中国民族文化的当代价值”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学生通过主动阅读经典著作,查找重要文献,整理分析收集材料,撰写研究论文,制作汇报课件,师生课堂讨论交流一系列环节,深刻认识民族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师可以在课堂实践教学活动课前将任务布置给学生,学生可以独自或合作完成这些任务。任务完成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活动进行总结和评价,让学生体验每一个学习环节。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

国学经典还可以渗透于课外实践活动中。高校思政部门可以组织开展国学讲堂、汉字书写比赛、知识抢答、征文比赛、国学读书会、国学经典诵读、中国书画展览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此外,思政部门可以与其他部门联动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文艺节、学生社团协会活动、党课团课培训学习、板报展示、橱窗宣传栏、文化艺术墙、校训、校徽、校歌、学校精神等都可以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因素。如我院开展的狮山讲坛之国学讲堂、经典红歌咏比赛、经典诵读、传统节假日系列文化活动,以及阅读经典校本德育读物――《国学之美》等实践活动深受学生喜爱,极大地提高了思政教学质量。我院还充分利用广播、学报、校刊、网站等媒介,将国学普及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营造了一种浓厚的国学氛围,让学生深度领会国学思想精髓。

(二)国学经典与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相契合

社会实践是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常见形式,是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了解国情,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锻炼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渠道。因此,将国学经典融入社会实践,开展校外实践活动是十分重要的。比如,可将地域文化融入校外实践教学中,开展具有地方人文内涵的活动。例如学习《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开展地域人物寻访、地方红色教育基地考查、地域历史文化学习活动;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开展追溯文化源头、重走文化古道、寻访民间艺术、考察民俗文化等活动,让师生们在实践中感受文化的魅力。另外,我院组织实施的德育实践项目、志愿者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慈善一日捐”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等,都融入了国学文化。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将国学理论知识化为生动形象的素材,从而化教为学,化学为思,化理为情,化知为行。这样既促进了大学生对国学经典的重视、喜爱、守护和践行,又进一步提升了思政理论课的吸引力与感染力。

(三)国学经典与校园新媒体相结合

在新媒体时代,文化传播时空的限制、覆盖面窄的局限被打破,影响范围逐步扩大,影响力日渐深入。而且,高校校园网络建设日益完善,信息化技术手段日益成熟,“数字校园”和“智慧校园”的建设开始普及。这一切都使得思政课的教学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

基于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丰富形式和新媒体的特点,国学经典融入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可以与校园新媒体有效地结合起来,创新实践教学方式。例如教师可以运用思政理论课专题网站、世界大学城空间、微课、MOOC、QQ、博客、微信公众平台等形式进行国学课程的开发和共享,利用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技术,结合视觉与听觉,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强化教学效果。网络视频可以实现随时随地在线观看,国学讲座视频也可以运用其中;
APP游戏可以在好友之间进行竞争排名,国学经典也可以融入其中;
选秀比赛可以吸引选手参赛和粉丝目光,国学知识比赛也可以吸引大众学习。因此,运用新媒体的多媒体性可以改进和完善传统的教学形式,从单一运用参与性教学方法到融合吸收在线互动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多种实践教学方法的综合提升,增强国学经典融入思政理论课实践教W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骆建彬.卓越领导国学讲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秦凯文,刘璐,王赵h.新媒体环境下国学经典的推广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05):44,43.

经典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纵观古今,教育观念虽多有不同,但古往今来的人们对于教育的成人要旨有着一致认同,其认同一如古往今来的父母家长对教育的一致重视;
古今教育的差别在于,是否在观念上申论且在实践中履行这一要旨。很显然,现代教育没有做到这一点,其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与教育的本然是脱节的,以至于一个受过教育的人是一个有教养的人不但不再理所当然,甚或已成为不可能。为此,现代教育的危机最显然地体现为这样一种令人诧异的现象:以成人为要旨的教育无法在当下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中得到实现,即教育走向了自己的反面,不再眷顾成人这一教育要旨。我们知道,古代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作为君子的“大人”,与之相对的则是小人;
但是,无论大人小人,我们不难明白古代教育的意趣在于人。反观我们现代教育,念兹在兹的是人才和人物,关注的是人的功能,而不论其是否为人,最终使人物化。

这种不顾大人小人进而不关心人的现代教育,有一个响当当的名称叫做“成才教育”。究其实质而言,这种所谓的成才教育无非是“技能教育”、“职业教育”,目的在于为劳动力市场提供源源不断的劳动力,而其背后隐藏的则是昭然若揭的功利心态。为此,对于受教育的个人而言,“在这里,利益――更确切地说,收入,尽量多赚钱――成了教育的目的和目标。”他所要求的“即一种速成教育,以求能够快速成为一个挣钱的生物,以及一种所谓的深造教育,以求能够成为一个挣许多钱的生物” [1 ]。尼采在140年前关于教育的演讲中的这段话,无疑揭示了现代教育的弊病所在。他甚至直截了当地把进行此种教育的机构称作“生计机构”,认为这种以谋生为前景的教育并不是真正的教育 [1 ]。

当然,这种以利益为目的、以技能为内容的现代教育,也是有其来源的。这个来源就是现代社会的资本逻辑。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我们的时代精神,那就是“资本”,它也可以说是近代以来的世界精神。资本的逐利本性首先使得科学迅速向技术倾斜,进而在生产中导致越来越精细的分工,从而使生产以越来越快的节奏运行。正是在这种时代精神的影响下,现代教育也相应地成了以培养资本所要求的劳动力为目的的成才教育,它在大学里的表现就是科学变成了日益繁多的学科和专业,甚至于我们的大学常常以新增了多少适应社会需要的专业作为招揽学生的亮点。然而,在这种日益精细的专业分化过程中,作为大学存在之理据的对科学的探究可以说已不再存在,因为科学在这种分化中已经死亡。对于大学的这种现状,海德格尔曾深刻地指出:“在今天,各种学科的分崩离析的多样性还只通过大学和系科的技术组织结合在一起,并且通过各个专业领域的实用目的而保持着某种意义。相反,科学的根基在其本质基础上已经衰亡了。” [2 ]①当然,教育的专业化或职业化不只是出现在大学一个领域,而是遍及整个教育领域,因为就像大学不过是职业训练场所一样,我们的中小学不过是大学的训练班而已。反过来说,至少在我们当下的中国教育中,其主流的观念显然是:一所中小学办得好不好,看它的升学率;
而一所大学的声誉好不好,则是看它的就业率。

因此,在资本逻辑的驱动下,现代教育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而进行的专业分化,导致了科学本身的衰亡;
而科学在向专业的分化过程中,人因受专业教育变成了日益干扁的“单向度的人”,变成了整个生产链条上的一个随时可以替代而且必然可以替代的环节。为此,我们可以说,现代教育不仅不是在培养人,而且是在加速人的物化,实际上是在扼杀人。

现代教育危机的这种情形不免让人联想起庄子的一个寓言:“南海之帝为,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庄子・应帝王》)这个情节简单的故事,在教育上却有着深远的意蕴。我们不妨把中央的浑沌比作科学,而把南北的与忽比作日益专业化的学科,那么我们就很清楚,正是有着机巧之心的与忽谋死了浑沌,其情形一如专业瓜分了科学。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在这里还可以读出这样的一层意思来,即浑沌的存在并不妨碍与忽的存在,从教育的角度来说,即科学的存在并不影响专业的发展。实际上,恰如浑沌对待与忽甚善,科学有助于专业的发展。而且,我们可以说,这个寓言暗示了一条在现代社会走出现代教育危机,回归教育本然的道路,即经典教育之路。

首先,现代教育专业化的显著标志就是经典的分化,因而重回经典是返回教育本然的必由之路。我们前面说到科学在大学日益专业化而死亡,其最显然的体现就是经典的专业化。就我们中国而言,《诗》《书》、《礼》、《易》、《春秋》被划入了大学中的各种系科,成了专业的特有研究对象,而不再是读书人必须阅读的共有经典。比如,《诗》入了中文系,甚至不过是古代文学的研究对象,《书》成了历史或考古专业的研究对象,《礼》进了民俗专业的领地,《易》则是哲学专业的取材对象 [3 ]。因此,即使我们现代教育里头常常也说到经典,推崇经典,但多是把经典当做某门系科的经典加以推荐。比如,柏拉图的《理想国》与孔子的《论语》就常被我们的政治学专业、教育学专业、哲学专业当做经典加以推崇,但这种分化的经典不过是现代大学学科体制下诸门学科的各取所需罢了。为此,我们要消除现代教育的危机,就必须为日益分化的学科专业寻回它们“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以免除各自因专业化而来的弊端。

其次,经典把握的是永恒,专业不过是因于时代精神而生,要使不同时代的精神得以前后相续,就需要永恒经典的一以贯之。经典沟通的不只是横向层面的各个领域――比如我们所谓的通识,当然不是无所不知(实际上无所不知是不可能的),因为知得再多,也不过是器识;
而应该是无所不通,即具有能够贯通各个领域、各种人事的见识,而且还可以在纵向层面上贯通古今。我们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未曾中断,就在于各个时代的读书人通过不断地朝向经典来自我教育并教育他人。

最后,经典就是教育本身。教育的本性在于人,教育即成人。我们所说的经典,正是雅斯贝尔斯所谓的“轴心时代”形成的文本,恰如“人类一直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 [4 ],我们每一个人作为个体要成人也需不断地朝向这个时期的经典,因为“个体自我的每一次伟大的提高都源于同古典世界的重新接触。当这个世界被遗忘的时候,野蛮状态总是重现” [5 ]。经典的这种成人本性,我们还可以从孔子和柏拉图留下的具体文本中可以看出来。孔子一生“悦于学乐于教”,所学所教即在如何为仁为人,他的弟子编纂的《论语》一书无论我们后世的学科体制如何对其加以归类,我们都无法否认这部经典始终教导的是如何“学而为人”以致“君子”。同样的,柏拉图的《理想国》虽说讨论的是各种政治制度,但心之所系的则是正义、智慧、勇敢、节制这些德性,即人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凡此种种皆在表明,经典本身始终眷注的是人本身,因而也可以说是教育本身。

当然,我们在当下社会强调经典教育,并不是要排斥甚至取缔现代的专业教育,而是要为因时代精神而四分五裂的专业教育寻回一个可供沟通的基础,确立一个获得意义的平台。毕竟,我们所身处的时代已然是一个被资本绑架了的时代,因而必须与时俱进地因应于时代的需要而投身于各种专业教育之中。然而,如果我们还要寻回人性,如果我们还认同做人是第一位的,那我们就必须朝向经典,因为就像一切有用之物皆因人而有用一样,各种专业教育唯有回到经典教育才能证成自身。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就不难明白,经典教育要先于专业教育。这里的“先于”有两个层面的意思:第一,经典教育在时间上要先于专业教育。因为做人是自始至终的事情,为此我们应该从小就进行经典教育,使孩子尽早地徜徉在经典之中,让经典随着人生四季的变换而不断复返,陪伴着且滋养着我们的人生。第二,经典教育在目的上要先于专业教育。教育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成人,且是“在成为‘才’之前,先成为‘人’” [6 ];
而专业教育发展的是受教育者的职能,这些职能当然不能说完全与人无关,但它们毕竟使得人工具化、物化了。这种工具化和物化若还有其理据,就必定要朝向一个人的目的。为此,经典教育作为眷顾成人的教育,必定在目的上先于专业教育。或者如阿伦特所言,专业教育“其目标不是把年轻人引入世界,而只是带入世界的一个有限部分” [7 ]。经典教育让我们通达的恰恰是整个世界,而不是像专业教育那样让我们囿于一隅;
它不必熟谙世间随时代增减的各种技艺,但它带给我们每个人不因时代而有所变更的通识。这也恰恰是“经”的古义,汉刘熙《释名・释典艺》云:“经,径也,常典也,如径路无所不通,可常用也。”梁刘勰《文心雕龙・宗经》云:“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

此外,在亚里士多德的意义上,由于经典教育眷顾的是成人,因此经典教育既是教育的动力因,又是教育的目的因,还是教育的形式因,而专业教育至多是教育的质料因。作为质料的专业教育总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换,唯有以成人为旨趣的经典教育是所有时代都得朝向的永恒。为此,“我们切不可为了时代而放弃永恒。” [8 ]

注 释:

① 这里所说的科学其德文为Wissenschaft,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Science,而是指知识整体、学问本身;
整篇文章中的科学都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的。

参考文献:

[1]尼 采.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

[2]海德格尔.路标[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3]洪 涛.本原与事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4]雅斯贝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5]雅斯贝斯.时代精神状况[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6]陈高华.教育与人的养成――从圆球人说起[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1):5-7.

经典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 要:以“四书”为代表的儒家经典,是民族文化智慧的体现,“四书”中蕴涵着有益于中学生素质养成的深刻全面的教育思想:重视伦理教育、重视高雅音乐教育、推行“知行教育论”。当前的中学语文教育中对“四书”的学习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对上述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我们从师资配备、教材选编和教学方式等方面对此进行了探讨。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要“吸取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因此在今天的学习中,语文教育应担负起提高中学生伦理道德的使命,帮助中学生更好地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好地彰显语文教育的人文关怀。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儒家经典亦灿烂辉煌。儒家经典中的“四书”含有有益于中学生素质养成的教育思想,是当前语文教育中丰富的课程资源,但是对“四书”的学习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中学生中的教育和学习程度、学习方式、学习效果等,还未见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关注。如何在语文教育中更好地体现“四书”为代表的儒家经典的教育价值,使其有利于中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当前语文教育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四书”中有益于中学生素质养成的教育思想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仅对当时的社会有着重要影响,对今天的教育也有诸多启示。“四书”蕴含的有益于中小学生素质养成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重视伦理观念的养成

“至圣先师”孔子,作为中华承前启后的伟大师者,特别强调教育的伦理意义。这个“伦理”它包含丰富的理念。在此,仅列述一条:

《论语·子路》记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孔子认为,一个国家在人口富庶之后,还必须“教之”,而使百姓有良好的文化素质修养和高尚的品格。“教之”是“庶富”之后,必须首先进行的大事。如何去教呢?有一条纲目性的文字出现在《论语》中: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清代秀才李毓秀按次第先后把这几条编成家教经典《弟子规》。分别按照“入则孝”、“出则悌”等写成六章,推演为1000多字,讲的全是孔子这句话。这句话涵盖了一个人为人的基本伦理要求。今天,《弟子规》风行于世,伴随着国学热得兴起,《弟子规》在青岛的民间、企业、学校、幼儿园全面开花。事实上,这是对孔子伦理教育思想的很好阐释与实践。在2500年后的今天,中国人仿佛又重新发现了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伦理价值。以此看出,孔子伦理教育思想的深刻性和适用价值。只有发挥教育的伦理教育功用,使每个人成为合格的公民,才有家庭和谐,才会有一个安定和谐的社会。

《孟子》进一步发展孔子的思想,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要人们遵守和维护封建伦理道德。尽人皆知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孟子在《齐桓晋文之事》章中提出的。由自己一颗爱人的心延伸开来,而去关心更多的人。并且,孟子认为这样甚至可以达到治理天下的目的,即所谓的“天下可运用于掌”。而这种想法的实现,须有赖于教育使人们达到“明人伦”的目的。这种教育目的形成了中国人传统的价值观念,也使得中国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

《大学》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育目标。《中庸》进一步提出由“诚”至“道”的教育目的,也是由伦理而教育的主张。可见,以“四书”为代表的儒家教育思想始终是和人的发展完善、和社会的安宁和谐联系起来的。

(二)重视音乐的教育意义

以“四书”为代表的儒家经典认为:要达到明人伦的目标,就要礼乐相成,即思想认识的提高与艺术熏陶相结合,认知和情感教育相辅相成。《论语》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里,“道、德、仁”与“艺”构成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而“六艺”中的“乐”与“礼”构成了极其重要的两个方面,古人特别重视音乐教化的价值。《论语》说:君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只有在音乐方面有极高造诣,才能算是“成人”。孔子曾经“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韶”乐代表的是古代音乐中的雅乐,是雅正严肃的高雅乐曲。这种思想与今天所谓的“寓教于乐”是一致的。今天的学校音乐教育非常薄弱,基本上已经放弃了用音乐来教化学生的古老原则,因为音乐课不被认为是核心课程。

无论古今,教育的最终目的都应该是培育人发展人,皆宜提倡礼乐结合的教育理念。当前中小学生喜欢追逐流行音乐,对于不利身心健康的内容缺乏分辨能力,难以形成高雅的音乐素养,从而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礼乐相成的教育思想更有利于其思想情感和价值观的熏陶,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回归到传统经典文化上来。

(三)推行“知行教育论”

陶行知的名字很有意思,代表了中国人对儒家“知行”理念的深沉思考。《尚书》说:“非知之艰,行之惟艰”,意思是:不是认识艰难,付诸行动才是艰难。《周易》有:“精义入神,以致用也”意思是:深刻领会,才能学以致用。《中庸》强调:“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而《大学》则提倡以“修身”为本,所有这些,对今天的教育学习依然有着深远的影响。

综上,以“四书”为代表的儒家经典包含深厚的人生哲理,对中学生的素质成长将会起到巨大影响。研究和推广“四书”中的教育思想,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学习“四书”,让中小学生直接接触儒家经典,耳濡目染,能够给当前的素质教育和中学的语文教育提供新的思路。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四书”教育学习现状

(一)台湾中学开设“四书”课程情况

目前,国内外热衷于国学教育者组成了全国性的经典教育合作组织,如“冯燊均国学基金会”,下设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指导委员会,致力于推广国学,“四书”是一大重点。台湾一直在高中开设国学基本课程《四书》,任继愈先生在台湾版《国学基本教材·序》中力推“四书”,认为对中学生素质成长有莫大意义。《国学基本教材》是一套在台湾历经了40年教学实践与检验的国学教材,它汲取了台湾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经验,影响过一代又一代台湾人的价值观与世界观。评论者认为:这套教材完整解读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所蕴含的儒家思想,可以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基本价值与中心观念所作的最具普及性、也最具现代性的一次阐释。近年,此书已在内地出版,它的出版,表明内地“国学热”正悄然回归到一个理性建设的阶段。

(二)国内中学语文教学中“四书”学习的基本情况

1.师生对“四书”学习的认识

在百家讲坛中于丹老师讲的“论语”,受到了全国观众的喜爱,其中也不乏大量的中学生,从中可以看出,中学生有兴趣和能力学习中国古典文化,在实际的学校教学中,学生对“四书”的了解和学习又是怎样的呢?

在初中学校中,学生大多能够了解“四书”的一些基本常识,例如“四书”是哪四本书,其中的一些经典语句等。但也存在着不少农村中学生根本不了解“四书”的情况,反映出教育在这个环节上的薄弱。从学生了解“四书”的途径来看,只有很少同学读过“四书”的一部分原著,并且学生了解靠的依然是课堂上老师的介绍和讲解。在调查中,大多数同学表示渴望对“四书”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接触,认为以此可以促使他们“道德素质的养成”、“古文鉴赏能力的提高”,同时在其他方面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但据同学们反映,目前“四书”学习存在的困难,主要是学生的古文知识储备不够,课堂上老师讲解枯燥乏味,另外功课紧,没有过多的时间阅读。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中学里没有形成传统文化学习的大环境。部分学校对传统文化教育认识不到位,组织不到位,没有制定或者没有认真落实这方面的教学计划。小学比中学状况乐观一些,以青岛市为例,在教育部2010年开始组织的“中华诵”工程中,青岛市被作为试点城市,于是几乎青岛市区的所有小学都制定了详细的儒家经典诵读计划,上级教育领导部门还要对每所小学进行抽查。学生背诵了四书中的大量格言条目,得到了经典的最初浸润和陶冶。但是如果真正重视传统文化经典,就必须给经典课程一个相当的地位,以设课来保证其修习,这是台湾《国学基本教材》对我们的重要启示。

2.教材选编情况

在语文课程中,以人教版和鲁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涉及到“四书”在语文教材中的选编情况如下:

人教版3篇:①《论语》十则;
②《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③《孟子》(鱼我所欲也)

鲁教版2篇:活动性学习专题——《走进孔子》、《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从结果来看,在整个初中语文教材中,“四书”选编的篇数极为有限,并且篇数多集中在《论语》、《孟子》,而《大学》和《中庸》的内容没有涉及。在选择的篇目中,内容主要涉及名言警句,论说哲理类,带有哲理教育的意味。

与初中语文教材相比,高中语文教材中对“四书”的学习情况要更好一些。尤其是各种版本的高中选修课程教材大量增加了“四书”的内容。如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之《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论语》选读”包括:“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当仁,不让于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有教无类”、“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共七章。涉及到了《论语》中的几条有名的人生格言。第二单元《孟子》选读包括:“王好战,请以战喻”、“王何必曰利”、“民为贵”、“乐民之乐,忧民之忧”、“人和”、“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仁义礼智,我固有之”,共七章。

山东版高中语文选修课本也包括《论语孟子选读》,选择篇目较多,扩充了必修课教材中的“《论语》十则”及《孟子》选文,并搭配以译注资料,以供学习。

通过分析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我们可以看出,“四书”在其中所占的比重是很少的,这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减学生的阅读量,换言之,学校没有相关的“四书”教材,无论是统编还是自选教材,都比较缺乏,是造成中学生对“四书”、对我国传统文化经典了解不够的重要原因。由于设课的问题,中学生的课业比较多,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没有多余的时间来进行国学经典的学习。

三、学习“四书”为代表的儒家经典的建议

(一)各省市教育主管部门要成立专门国学研究小组

教育部门要成立国学研究小组,依托丰富的课程资源,如当地大学的中文系教师、地方图书馆的古典文献资料,如山东省的齐鲁文化研究中心等,审慎选择经典素材,正确选择、编制统一教材。选教材要选择对学生人格培养和素质教育有作用的优秀篇目。根据中学生的水平,“四书”众多经典篇目完全可以选入教材。例如像青岛出版社曾经专门为小学生编选的注音版《国学启蒙经典》读物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会很好地引领中学生学习“四书”等儒家经典的正确方向。

(二)加强“四书”学习师资力量的建设

按照教育部试点工作的要求,经典诵读工作包括诵读、书写、讲解三个方面。对此,要针对各年级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给予正确的引导,引导学生正确诵读。这就需要教师具有专业国学教育技能。“四书”的学习师资的建设尤为重要,当前可以在有条件的学校引进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和博士生的教师,选择部分中学作为示范学校,“以点带面”,定期举行“四书”的相关学习。同时为解决师资问题,应邀请专家对经典诵读指导教师和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例如举办“四书”兴趣班;
开展“四书”诵读活动;
“四书”心得感悟征文活动;
请“四书”专家讲解授课内容;
以专家和骨干教师为专业引领者,带领学校开展以“四书”为校本课程特色建设,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三)制定相应的教学评价

在通过教学实践而摸索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体制后,根据实际情况,教育部门可以在中学中全面推广“四书”等国学课程。学校要合理调整其教学计划,给“四书”的学习留下足够的时间,必要时可以对“四书”进行学业考核。借鉴台湾中学开展“四书”相应的教学评价体系,制定相应的教学评价。

教师在讲解“四书”以及其他国学经典的时候,要多注重一些教学方法,不能采用一味课堂灌输或者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方式,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探求新途径。在课程改革背景下,结合新时期的内在要求,以中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为基础,进行学习和研讨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总之,儒家经典的精髓就在于教人如何做人。因此,中学语文教育应该明确以“四书”为代表的经典国学内容,并将诵读和学习发展成习惯,从而潜移默化地来规正自身的行为和思维习惯,通过国学经典来促使青少年高雅素质的养成。

参考文献

[1]陈杰思.中华十大义理[M].北京:中华书局,2008.

[2]李鎏.国学基本教材[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

[3]张为才.国学启蒙经典——大学、中庸、论语、孟子[M].青岛出版社,2005.

推荐访问:经典 论文 教育 经典教育论文【五篇】 经典教育论文(精选5篇) 经典教育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