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兴文秘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工作汇报 思想汇报 发言稿 主题教育 教案设计 对照材料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学习强国 >

2023年网络课程学习材料【五篇】(全文)

时间:2024-03-22 10:19:01 来源:网友投稿

建筑材料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涉及的建筑材料较多,有大量的理论内容,但学时一般安排得较少,最重要的一点是该课程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因此,学生能否好好利用课后自由时间显得尤为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网络课程学习材料【五篇】(全文),供大家参考。

网络课程学习材料【五篇】

网络课程学习材料范文第1篇

关键词:建筑教材;
课件设计;
教学方法

建筑材料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涉及的建筑材料较多,有大量的理论内容,但学时一般安排得较少,最重要的一点是该课程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因此,学生能否好好利用课后自由时间显得尤为重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课程采用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方法,以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基于此,我们研究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互相结合的新模式。

一、设计建筑材料网络课件的必要性

建筑材料课程介绍了常用的建筑材料,还安排了一定的验证性实验。经过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学习,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利用网络课件进行自主学习,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与贯通,对课堂上教师无法详细讲述的内容,可以通过网络课件进行更深的学习。课件可以将一些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更加容易掌握。

二、建筑材料网络课件的设计思路及内容

1.课件的结构设计

整个课件的结构可以分为两部分,分两级菜单。最高一级菜单为课程的课程简介、教学大纲、考试大纲、课程教案、教学课件、章节、实验、视频资料、在线测试、参考资料库、师生互动、教学科研成果等。一级章节菜单下分各个章节,学生点击之后可以直接进行各个章节的学习。

2.课件的内容设计

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需要,课件的内容要尽量丰富,更要和实际紧密结合,整体的课件内容如下:

课程简介。这一部分主要是对该课程的概括描述,主要紧扣三个问题:一是为什么学这门课,即课程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二是学什么,即学习内容;
三是怎么学,即学习方法,各个章节联系不紧密。这样就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进行材料间的对比学习,加深记忆。

课程教学大纲及考试大纲。课程教学要严格按照专业的培养计划及教学、考试大纲来执行。这一部分包括教学的目的和任务,章节的主要内容及教学的基本要求,每一章节的学时分配、重点及难点问题、课程的考核方式,要求学生掌握的程度。另外,还包括教学的手段等。

课程教案。课程教案属于教学的辅助材料,主要是每一章的教学目的,任务,讲授的重点、难点,主要内容以及应该给学生布置的作业等,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总体计划。

教学课件。教学课件一般用Powerpoint制作,贯穿整个课堂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包含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因此能对学生在课余时间的学习起到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章节。建筑材料课程各个材料自成独立的体系,因此分章节进行阐述。

实验。建筑材料课程与实践联系非常紧密,实践教学对该课程教学非常重要。在整个内容中列出各个实验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实验的步骤、注意事项、以及实验报告的编写等。

视频资料。这一部分内容主要包含一些建筑材料的原材料制备、建筑材料的制备、建筑材料的测试等,比如混凝土的搅拌、浇筑、振捣、成型养护等各个环节。这样学生的学习更为直观。

在线测试。在线测试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一定的检验,通过测试,学生能加深对课程内容的记忆与理解。当然,通过测试,学生也能对自己掌握课程的能力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明确自己的薄弱点,进而进行有目的的学习。

参考资料库。建筑材料的发展日新月异,新材料层出不穷,要对建筑材料的发展不断进行跟踪。因此,有目的地加入一些比如期刊网、混凝土网站之类的链接,能提高学生搜索资料的能力。

师生互动。在此板块,学生可以留言,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同时,学生的提问也可以激发教师的灵感,可以促使教师与学生共同进步。

教学科研成果。主要是将教师的科研成果进行展示,比如在研究一些课题时取得的成果。另外,也可以展示大学生创新科研活动,以激发学生进行科研的兴趣。

三、结语

建筑材料网络课件的开发与制作,对该课程的课堂教学起到了非常好的辅助作用。学生通过对各个板块的学习,能加深对这门课程的认知,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通讯作者:李刚)

参考文献:

[1]蒋荣立,张宗祥,孙经雨.无机与分析化学网络课件的研制与开发[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8,25(2):241-244.

[2]黄晓萍,肖,李迅.《计算机图形学》网络课件的设计制作与体会[J].中国电化教育,2003(203):64-66.

[3]杨斌久,张波.“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网络课件的设计与开发[J].现代教育技术,2010,20(5).

网络课程学习材料范文第2篇

Abstract: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and the information teaching mode. In the Sakai system,the challenges of the teaching of civil engineering materials are analyzed,and the problems onChange of thought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odule in the network assisted teaching environment are discussed.

key Words:Sakai;
Civil engineering materials;
Teaching methods

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也受到了冲击。网络教学平台在资源共享,师生交流等方面,有着传统教学无法达到的优势。网络教学平台从20世纪90年展以来,历经多次变革,从最普通的学习资源库,进展到学习管理系统,进一步发展到学习内容管理系统,直至今天应用的网络教学平台,形成了一个相对完善的教学支撑环境[1]。Sakai起源于2004年美国4所知名大学开发的课程管理系统,如今已经发展成一个功能强大的网络教学平台,成为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技术手段[2]。Sakai功能强大,从该校使用起来,近千名教师及超过2万的学生使用了该教学平台[3]。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是一场显著的对传统教学的改革,但在高校中学科不同,专业不同,在sakai应用过程中,效果并不尽相同。网络辅助课堂教学是传统教学发展的趋势和潮流,为更大程度上发挥网络教学平台的作用,调整课程中传统教学方法,而不是机械的互联网+方式,是传统课程应该面对的主要问题。该论文结合土木工程材料课程,讨论了在Saikai系统下,如何调整教学内容,利用Sakai辅助教学的方法和措施。

1 传统教学模式和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区别

传统教学模式,在学习的初级阶段有着其合理和必要的一面。其对知识的确定性和普遍性非常看重,重视分析和抽象。其教学模式为传递-接受式,基本程序为:激发学习兴趣―复习旧课―讲授新知识―巩固应用―检查评价。这种模式有利于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但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信息化教学模式,依托互联网丰富的资源,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适合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索的学习[4]。

2 Sakai系统下土木工程材料课程面临的挑战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内容繁杂,知识点多,课程内容逻辑性不强。需要学生计算的东西较少,主要是对材料基本组成,性质,应用特点的学习和掌握,需要记忆的东西较多。材料涵盖范围较广,规范变化更新快,教材中的内容往往滞后。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一般是理论课时讲授为主,结合少学时的实践课程。这种方式适合于大班集中教学,学生的学习内容相同,没有特色。学生记忆各种材料性质,各种操作方法和规范,内容枯燥和乏味。

网络教学平台,提供了资源上传、讨论区、聊天室、作业上传、批阅、点名册等多种功能,正好可以填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

3 土木工程课程转变的方式和方法

3.1 转变思想

除学校具备完善的网络教学的硬件设施外,乐意并积极使用新型网络教学平台的首要任务是让教师和学生转变传统教学和学习方法。教师大多数情况下是依赖习惯来选择教学方式和上课。教学观念和本身素质对教学方式的选择起了很大影响。对教师来讲,改变一种教学方式,涉及到资料的搜集,知识的更新,备课方式,作业批阅方式的转变等多方面的问题。对不少教师来讲,传统教学方式已经是非常成熟的教学方式,不需要费大气力就能完成工作,重新学习一种系统无疑是增大了工作量。有研究表明,越是一些训练有素且经验丰富的老师,对新的教学方法的选择越是迟缓。在电子网络资源普及的今天,教学中引进网络教学是必然趋势。与其逃避、抗拒,不如面对,坦然接受并积极参与。教师掌握新的教学理念,跟上时展的步伐,更有利于教师对于现代教学方式的选择和运用。

对于学生而言,虽然大部分学生喜欢电子产品,但不可否认有部分学生,对电子产品产生了误解,认为学生使用电脑、手机等容易上瘾,浪费了大量时间,对眼睛不好,只想看书本,看教材就可以看懂的知识,不想打开电脑,去看那些看似和教材,考试无关的知识;
有些学生在长期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习惯了填鸭式学习,只想死记硬背,不愿意创新创造,没有主动性。究其原因,是因为从小学到中学,长期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缺少了创造性思维的压力,学生学习主要依赖老师,形成了依赖性思维心理。因此,引导学生合理正确的使用网络,认识到网络最大的好处是资源共享,合理利用网络辅助学习,对学习只会有利,而不是危害。针对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材中的内容毕竟有限,只是原理和材料的基本知识,工程中出现很多材料相关的工程事故,如何处理及应对,是仅仅看课本解决不了的。新型材料层出不穷,课本的内容是涉及不到的。学生应转变分数至上的思想,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对自己提出创新的要求,这样学生自然而然的乐于接受新的教学方法,而不是被动的去使用网络系统。

3.2 Saike系统中模块使用

Saike系统的使用,其内部有完善的帮助系统,能解决很多技术上的问题,比如:站点如何复制?但课程不同,使用何种模块,是不尽相同的。在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中,如何使用其中的模块等辅助教学呢?Sakai系统中的主要模块分为4类,分别是课程设计、站点管理、分析评价、协作学习和交流相关的内容[2]。这几大块内容中,针对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性质特点,主要常用功能为通知、教学大纲、资源、作业、讨论区、聊天室、站点统计。

教学大纲对学生学习,掌握课程内容很有指导意义。通知,可以让学生方便快捷的了解资源变化,实验安排等。

资源功能模块中可以上传上课的课件,视频等。对于土木工程材料课程而言,除了这些基本的资源外,最新的规范,亦是重要的参考资料。很多教材都存在规范滞后的问题,上传这些规范,有助于督促教师和学生紧跟时展,而不是故步自封的学习旧的规范。

讨论区内容的设置,针对该材料课程,设置讨论题目,督促学生学习。网络的内容丰富多彩,学生并不知道应该去学习和关注哪些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因此,设置如建筑保温工程中最新使用的新型材料是哪种?了解其特性。以此来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方向的学习,关注新的材料动态。其次,材料课程的不同版本教材非常多,不仅各出版社有出版,图书馆还有各种英文资料、英文原版教材等,引导学生参阅不同教材,提出自己不同意见。另外,对于一些典型案例的分析,都可以作为讨论区的设置内容。课堂理论学时有限,这些讨论区,无疑对学生参与学习起到了很好地补充作用。

在网络教学中,作业设置也应该有所改变。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特点,是该门课程的计算内容较少,大部分是分析机理等文字的作业。在传统作业中,学生至少要抄写在作业本上,有一个看书,做作业的过程。但如果在网络系统中直接布置在作业区,很容易让学生在网络上找到大幅的文字资源,复制粘贴,起不到作业的作用。因此,在网络环境下,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使学生既能利用网络,而又不大面积的复制和粘贴呢?只有布置在网络中不出现的问题才可以。因此,布置比如混凝土设计的作业时,可以分开小组,每小组做不同的强度值。材料的基本性质中,材料密度,表观密度等各种参数的计算的问题,教师可以设置一些不同的数据,从而避免学生抄袭的问题发生。对教师来讲,Sakai系统中的作业成绩,可以直接在成绩报告中显示,而不必像传统作业那样,改完后照着花名册,一个个的把成绩记录下来。在Sakai系统中布置作业,可以减轻教师统计作业成绩的时间。另外,在Sakai系统中布置作业,和传统纸质作业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可以使只发生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作业,可以显示在教务等主管部门的监管作用下,这样即可以随时抽查教师布置及批改作业情况,教师除上课以外的作业批改行为不再是一种隐蔽的,而是可以得到认可的劳动。

对于在线考试功能,土木工程材料安排似乎并不是很合适。因为课时不多,讲授时间短,课程从开始到结束,一般为2个月的时间。在安排在线考试等,还需要统一的时间安排,不方便组织。

单元章节测验,这项功能需要可以帮助学生复习。不过建站初期需要教师做大量工作,设置题目类型,输入等,需要循序渐进的建设,或者多名教师结合,分工合作的建设。

网络课程学习材料范文第3篇

Abstract: Analyzed the function of network class on reviewing knowledge, expanding views, daily assessment, auxiliary experiment, mutual discussion, etc, and also discussed some problems that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during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the network class.

关键词: 网络课堂;纺织材料学;辅助教学

Key words: network class;textile materials;auxiliary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2-0184-01

0引言

纺织材料是纺织工程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关于纺织纤维、纱线、织物的结构、性能及结构与性能间关系的科学。学习纺纱、织造、染整等专业课,必须建立在对纺织材料学有良好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目前国内能够授予纺织工程本科学位的高校共有二十余所,各院校都非常重视纺织材料学课程的建设,这大大促进了纺织材料学内涵的发展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也要求各院校加强自身特色的建设。当今社会,网络正从各个方面深刻影响着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大学教育也日渐依赖于网络技术[1]。网上选课、网上评教、网上查询给学生和教学管理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也使教育活动更加公开、公正和公平。在校园网的建设过程中,网络课堂近几年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大学专业教育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工具。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中,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利用好这一工具,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效果。网络课堂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一个优秀的网络课程应该包括丰富的内涵[2],网络课堂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帮助学生更好地复习课堂讲授内容

纺织材料学内容十分丰富,在授课过程中会用到大量的图片、录像、动画等资料,而课堂理论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能对重点内容进行详细阐述、讲解。学生在课后进入网络课堂,点击教师及时上传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对课堂讲授内容及时地复习、巩固,从而更好地理解消化所学内容。

2拓展学生的视野

任何一门学科都是在不断发展的,纺织材料学也不例外,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新纤维、新理论、新技术和新应用,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了解,但在网络课堂中,教师作为课程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集中的资料及链接,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接触到最新的资料,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网络课堂是学生从图书馆、普通专业网站之外获取专业知识的有效方式。

3完成对学生的日常考核

学习要及时地复习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完成一定数量的作业是保证学习效果的必要条件,在传统的纸质作业方式中,由于教师的精力有限,难以详细指出每位同学的不足之处,而在网络课堂中,每位学生登录后,所做的选择、填空、判断题可以及时地知道正误,即复习了知识又纠正了脑海中的错误认识,完成了教师无法完成的任务。学生做习题,可以得到平时成绩,对学习具有督促作用。

4对实验教学的辅助作用

培养学生实验的自主性、创新性是当前实验教学改革的趋势之一,目前各高校的实验教学都增加了设计型实验的比例。对于设计型实验来说,要求学生在实验前对实验题目有充分地了解,需要查阅一定量的相关资料,掌握实验的背景知识,否则设计型实验很可能会流于形式,难以达到预期的培养效果。例如在我校的纺织材料学实验中有一个纤维细度测试的设计型实验,要求学生从棉、毛、丝、麻、化纤中任选两种纤维,测试其细度值。不同种类的纤维需要使用不同的测试方法,纤维细度测试方法主要有:中段切断称重法、气流仪法、显微镜法、激光细度仪法、振动法等,课堂教学中不可能对每种测试方法的操作过程都进行详细介绍,实验教材也不能收录所有的相关测试方法,如果完全依靠学生自已查国标、查数据库去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很因难的。因此,针对于设计型实验我们专门在网络课堂开设实验环节,将纤维细度测试所涉及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实验录像都添加在网络课堂中,学生在实验前可以有针对性地查看,从而保证了他们能够根据自已选择的纤维,设计出合理可行的细度测试方案,也保证了实验的顺利进行。

5提供师生间讨论的平台

师者,答疑解惑者也。大学的专业教育中,学生见到老师的时间是有限的,但在学习过程中却随时可能会产生疑问,网络课堂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很方便的平台,学生可以在网络课堂中提出自已的疑问,教师在线给予解答,从而实现及时地沟通。教师也可以就某个有争议的问题发起讨论,让概念在讨论中变得明确,知识在讨论中得以丰富,这即是一个答疑解惑的过程,也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

当然在网络课堂的建设过程中也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①内容的及时更新。网络课堂的建设不是一劳永逸的,随着课程内容的更新、学科的发展,网络课堂的内容也要不断地更新。②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网络课堂的建设不是靠教师一个人就能完成的,成功的网络课堂需要广大学生的广泛参与。③冒名登录问题。由于网络技术的特点,学生在登录网络课堂完成作业时,可能会出现冒名登录,顶替他人完成作业的情况。对于这一问题,教师要向学生强调自已独立完成作业的重要性,还要布置一定量的书面作业,防止部分学生作业全部由他人代为完成的情况出现。

6结语

总之网络课堂不仅仅是远程教育的有效手段,也是大学校内专业教育的有力工具。网络课堂的建设,使教学活动不再局限于教室、实验室,而是扩展到了每一个能够接入校园网的地方,教师对学生的辅导,也不再局限于45分钟之内,而是扩展到了每一次网络接通的时刻,对改善教学效果、扩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能力将大有帮助。当然不能否认网络课堂由于自身的特点,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是不可能完全替代教师的传统课堂教学。我们相信通过任课教师的辛勤劳动、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教学管理者的大力支持,网络课堂的建设一定能够取得丰硕的成果,推动教学改革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网络课程学习材料范文第4篇

关键词:材料科学基础 实验课 多媒体教学 网络教学

Construction of multimedia and network teaching for foundation of materials science experimental lesson

Liu Xiaoying, Zhao Jie, Zou Longjiang, Ji Shouhua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116024,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character of multimedia teaching and network teaching, the construction methods for foundation of materials science experimental lesson are put forward.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ly experimental lesson, the advantage and disadvantage of multimedia teaching and network teaching are pointed out, and the improvement methods are mentioned.

Key words:
foundation of materials science;

experimental lesson;

multimedia teaching;

network teaching

材料科学基础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中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对构建材料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体系和后续其他专业课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以材料学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为背景,阐述了各种材料的共性基础知识,从材料的组织结构出发,研究材料的性能与材料结构和制备工艺之间的关系,既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又与生产实际有紧密的联系[1]。材料科学基础实验课则是为本科生开设的实践性较强的必修课,是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深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并提高其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强化课程实验和实践环节的教学,无论对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还是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材料科学基础课程中主要有两类实验:验证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前者是使学生验证已学过的理论,巩固已学过的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后者在于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和亲自设计实验、研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获得书本以外的知识和技能[2]。因此加强材料科学基础实验教学环节的改革与研究,对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至关重要。目前部分材料科学基础开放性实验以教师板书实验内容为主,存在学习途径单一,教学方式简单,人多设备少不能实现每人都操作等问题。如何拓展学习途径,改进实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全面深入学习,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认识水平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现在计算机和网络已经广泛普及,学生接触计算机和网络的机会日益增加,多媒体及网络实验教学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途径。

1 多媒体及网络教学的特点

多媒体及网络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及网络,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完成实验教学,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3]。我们通常所说的多媒体及网络教学是特指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将预先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及软件通过网络开展的教学活动。它又称为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CAI)。

多媒体及网络教学平台具有以下特点:

(1)集成性高。能够对信息进行多通道统一获取、存储、组织与合成。这是纸质书籍所不能比拟的。

(2)信息量大。网络犹如浩瀚的海洋,通过它可以获得大量的知识和信息。

(3)交互性强。交互性是计算机有别于传统信息交流媒体的主要特点之一。传统信息交流媒体只能单向地、被动地传播信息,而互联网技术则可以实现人对信息的主动选择和控制。

(4)实时性强。当用户给出操作命令时,相应的多媒体及网络信息都能够得到实时控制。

(5)耗时间短。获取同样多的信息,多媒体及网络所需时间较少,效率更高。

2 与传统实验课相比存在的优势与不足

多媒体及网络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随着科技进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及网络教学方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当代大学课堂。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及网络手段进行材料科学基础实验课的教学,不仅是教学方式的改革,同时对于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运用多媒体,可以模拟各类理论及实际情况,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寓教于乐,化抽象为直观,化复杂多变为简单明了,从有限的实验项目中学到丰富的理论知识,从而达到良好的互动及学习效果。通过网络形式展示实验过程及结果,可以节约时间,提高效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展他们的学习途径。

我们在关注多媒体及网络教学优越性的同时,也要注意其存在不利于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师生面对面的交流受到限制,多媒体及网络教学使用“程度”的把握需要进一步实践检验等问题。在教学中要注意优化多种教学手段,重点使用“参与式”和“互动式”的教学手段。注意不要以讲代做,要加强学生综合设计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3 多媒体及网络教学的改进方法

在实验课中运用多媒体及网络教学手段时,教师必须谨记“多媒体及网络仅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辅助手段,是为教学服务的”,在实施过程中也要牢记以提高学生认知能力为主导,努力做到扬长避短,以提高教学质量。

(1)作为材料科学基础课程实验教师,要与主讲教师良好沟通,针对不同学习内容开设不同实验课,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课的作用,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同时有针对性地准备多媒体课件,包括视频、音频、软件、图片等。

(2)从实验课教师角度讲,不要过多地依赖多媒体及网络,要正确地认识其在教学中的作用,牢记多媒体及网络仅仅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一定要根据具体的理论课内容选用适当的实验课多媒体教学内容,而不是全部使用多媒体及网络教学,避免其喧宾夺主,占用学生大量动手操作的时间。如在讲解设备原理与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时,可用多媒体进行播放,深化学生的认识与理解。而具体操作过程及实验结果的获得则要由学生自己完成,以加深印象,同时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

(3)从学生角度来讲,需要教师有重点地制作实验课多媒体及网络教学课件,将某一理论知识以形式多样的实验方式传授给学生,加深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针对学生求知欲旺、好奇心强、计算机知识丰富的特点,加强实验课中实验过程的软件模拟环节,将复杂的、受限于实验条件而难以实际动手操作的实验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以提高实验效率和学生参与积极性。

4 平台建设主要内容

针对材料科学基础实验课的现状,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实验课多媒体教学及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主要内容:

(1)全面按照教材组织实验教学,增加利用多媒体、网络手段进行实验教学的环节。开发“材料科学基础开放性实验”多媒体授课系统,将多媒体实验教学软件中适于自学的教学PPT(包括验证性实验和演示性实验)、实验指导书及复习资料等电子资源上网,供学生随时学习。

(2)全面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课程教学工作,基本建成实验课程网络教学体系。完善网络实验课程教学内容,开发适合网络教学的实验教学软件,实现网络化授课,将教师授课视频放到网上,促进资源共享。搭建基于动态网页的网络资源系统,制作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过程的视频和动画,使材料科学基础课程与开放性实验课程内容紧密结合。

(3)开发虚拟实验软件,将部分实验过程用计算机模拟,提高实验效率和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4)开发网上实验选课系统和评分系统,达到资源充分利用及优化配置。开展网上答疑、在线交流及BBS论坛建设,提供教师与学生互动沟通的平台。

参考文献

[1] 赵杰.材料科学基础[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网络课程学习材料范文第5篇

[关键词]金属材料焊接性 教学资源 建设

[作者简介]沈雁(1981- ),女,浙江杭州人,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船舶与港口工程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材料加工工程;
谢荣(1963- ),男,江苏南京人,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船舶与港口工程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船舶动力工程。(江苏 南京 211170)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8-0125-02

学生、教师和教材组成了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为了达到这三个基本要素的最优化配置,应当高度重视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是形成教学要素及实施教学活动各种的总称,主要包括教学过程中各种硬件和软件①。目前,高校逐渐认识到教学资源的不足是制约高校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资源的建设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课程教学资源。“金属材料焊接性”课程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仅仅关注教学大纲和教材的选用,而忽略了课程教学资源,从而导致以往在该课程的教学中,以教室为中心,以书本为核心,学生仅仅被动接受知识,而无法参与实践操作,教学内容比较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程教学效果较差。长期以来,有限的教学资源约束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限制了学生实践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我们作为培养焊接技术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势在必行。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依据, 应当就社会需求、学生基础、课程特点这三方面综合考虑。应当针对课程要求,结合专业特点,进行社会调研和分析, 从而确定社会对学生知识、技能和素质等各方面的实际需求。如何更好地开发教学资源,使之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求异创新、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如何使教学资源的开发活动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提高教学资源开发的有效性?为了解决上述疑问,我们走访了几个大型船舶制造企业,调查企业技术人员对“金属材料焊接性”课程设计的满意度和要求;
同时我们也对本院焊接专业毕业生和在校生进行了相应的课程调研。

一、调查问卷的概况

2011年9月~2012年1月,本人对本院2009、2010、2011级的焊接技术专业的学生和本专业往届毕业生分别进行了调研,并走访了太平洋重工、金陵船厂、明德重工、南通熔盛等船厂。本次调研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其中有效回收470份问卷,回收的有效问卷中本院焊接技术专业的学生占43%,本专业往届毕业生占42%,企业单位占15%,有效问卷率达到94%。

本次调研的主要内容包括:(1)焊接技术专业在校生和往届毕业生对“金属材料焊接性”课程的满意度;
(2)焊接技术专业学生对该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议和看法;
(3)船厂对焊接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以及对该专业课程的要求。

二、调研结果与分析

1.本专业学生对“金属材料焊接性”课程的意见度情况。本项调查涉及两个问题:第一,针对本课程的教学效果,对本课程教学资源的满意度调查;
第二,学生对课程教学资源的一些建议。此次调查显示,仅有40%的学生对本课程比较满意,其余55%感到不太满意,而有5%对课程的设置感到不满意。针对本课程教学资源的调研结果显示,只有30%觉得满意,而不太满意的占到60%,有10%对教学资源感到不满意。

从对本课程和教学资源的满意度情况调查来看,本专业学生对“金属材料焊接性”课程的接受情况一般,主要是课程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资源比较单一。有限的教学资源、枯燥的学习方式使得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而缺乏实践教学内容更是无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因此,为了提高教学资源开发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我们必须进行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建设。

针对第二个问题,我们调查了本院焊接技术专业2009、2010级的学生,通过调查,学生希望在教学资源方面能开设实验项目,并能实现课程的网络化。因此,在教学资源建设中有必要开设相关的实验项目,并能通过系部网络管理平台建设教学资源库。其中网络管理平台的建设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其内容主要包括:文字、图形、图像、多媒体教学课件等各种素材
实践教学主要涉及实验、实习和实训内容的设置。

2.就业单位对焊接技术专业毕业生的要求。此次调研针对毕业生主要就业的船舶企业,内容包括对毕业生的满意度、毕业生需具备的专业知识、实践能力等方面,并对“金属材料焊接性”课程的设置提出了几点建议。

调查显示,11家企业对我院焊接技术专业毕业生的满意度达到60%,不太满意有30%,不满意有10%。对焊接毕业生在专业技术和技能方面的满意度有60%,车间管理能力的满意度有20%,社会活动能力的满意度有15%,而创新能力的满意度只有5%。通过本次调查得出企业希望对焊接专业的学生进一步提高专业技能,加强社会活动能力等综合能力。通过对调研结果的分析,毕业生所在的就业单位一致认为,毕业生应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良好的团队精神、善于人际沟通、专业英语能力等综合能力。针对本院现有“金属材料焊接性”课程的设置和教学资源的实际情况,企业希望该课程应设置相应的实验项目,这样有利于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有机结合,从而加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意识。

三、思考与分析

我们经过此次调研,认识到学生和企业对“金属材料焊接性”课程的实际要求,对企业的要求和本专业学生都有了一次深入的了解。按照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我院的质量方针和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根据本课程教学的特点和实际情况,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有必要对现有本院“金属材料焊接性”课程的教学资源进行开发和建设。

1.理论教学资源。根据此次对焊接专业学生和相应造船企业的调研可以看出,学生和企业对“金属材料焊接性”课程的理论课程部分基本满意,他们都希望能增强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并适度加深理论知识的讲解。本院“金属材料焊接性”课程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缺乏实践教学内容,学生无法参与实践操作,课程的教学效果较差。枯燥、匮乏的教学资源束缚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实践性。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可以通过系部网站平台建设“金属材料焊接性”课程的教学资源库。教学资源库中的理论教学内容,应包括教学大纲、授课计划、课程标准、教案、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等内容,理论教学资源应以文字为基础,插入相应的图片、动画,增加教学视频,以超链接的方式,将网页组织成树状的多维网络系统。

2.实践教学资源。通过调查,“金属材料焊接性”课程的实践部分相对于理论课程的满意程度要低得多,表明该课程需要加强实践部分的内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理论与实践需有机结合,在工学结合下培养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对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有效改革②。应当把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进行有机结合,针对毕业后的实际工作要求,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实践。我院设有焊接实训基地,实训基地配备有交直流焊机、自动埋弧焊机、MIG/MAG弧焊机、氩弧焊机和CO2气体保护焊机、超声波探伤机和磁粉探伤仪等焊接设备,完全具备金属材料焊接性的实训教学条件。实践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金属材料焊接性”课程的内容,开设相应的焊接实验项目,如“低合金钢的焊接性”“典型焊接接头金相组织观察”“斜Y破口焊接裂纹实验”等;
(2)编写相应的实验大纲和实验指导手册;
(3)通过系部网络管理平台建设教学资源库。在管理平台中的实践教学内容应根据具体的专业培养目标,包含本课程相应的实验、实习、实训内容和优秀作品展示。

四、教学资源的建设

课程建设和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通过调研,根据学院的质量方针,以工学结合作为课程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开发和建设“金属材料焊接性”课程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良好的学**台,为教师教学提供参考资料。

1.教学大纲的确定。教学大纲的组织是由课程负责人确定,每位教师必须按照设置的内容来授课,不可随意更改。课程的教学大纲应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并整合教研室每位授课教师的智慧,形成课程的知识点体系,并采用集体备课的方式,“金属材料焊接性”课程的授课计划进行统一制定,并根据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确定每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思考题和每章的实验项目等内容。最终由课程负责人将授课计划和根据授课计划所制定的教案、实验项目、课件、课后练习等内容添加到网络平台中,形成课程授课内容体系。

2.授课计划和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随着系部专业课程的发展和建设,课程的课时和教学内容会产生变更,可见教学内容的有效性是有时效的。因此,在“金属材料焊接性”课程的系统建设中,应当实现数据库的动态管理,课程负责人登录后,可以对授课计划、教学大纲等内容进行更改,网络平台中的教学内容从而能够实现及时更新。

3.教学模块。教学模块主要是任课老师能够利用管理平台实现网络化教学。网络教学平台中仅有多媒体课件是不够的,还应有课程的知识点WORD文档、实验项目、思考题等。其中,实验项目应根据课程的知识点内容设置,具有教学针对性。

4.学生学习模块。学生学习模块可以实现“金属材料焊接性”课程的教学资源的共享。主要是学生能够利用网络平台,通过以下几方面对学习内容进行巩固和丰富:一是将学生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课后,通过课后复习教师教学课件、知识点文档、实验项目,实现教学内容的巩固和加强;
二是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有选择性地学习课程的教学内容,加强专业知识和能力;
三是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因此,在“金属材料焊接性”的教学中,利用开发的网络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采用课堂教学、网络教学、现场理论讲述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网络平台的教学资源可以使学生思路更开阔,也为教学活动和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通过设置实验项目突破了传统教学手段的局限性,突破了课堂教学的狭隘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增加“金属材料焊接性”课程的实验项目,开发出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实训教材;
通过构建网络平台,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有效提高了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五、结束语

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建设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通过本次调研,使我们对“金属材料焊接性”课程的教学资源情况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对我们进行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建设有很大帮助。因此,为了建设和优化“金属材料焊接性”课程的教学资源,必须以学生为本,结合专业特点,以就业为导向,切合企业的实际需求,发挥学院的自身优势,最终推动我院焊接技术专业的进一步发展。

[注释]

推荐访问:课程 材料 学习 网络课程学习材料【五篇】 网络课程学习材料(精选5篇) 网络课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