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兴文秘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工作汇报 思想汇报 发言稿 主题教育 教案设计 对照材料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2023年大数据工作计划【五篇】

时间:2024-03-29 08:38:02 来源:网友投稿

军工企业和某些制造业的产品特点是产品庞大、装配关系复杂。一部产品由上百万个元器件、紧固件及零件组成,原材料品种繁多,加工工序复杂,但投产批量小。投产量常常是一部或几部产品,或者仅是几个组合,某些零件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大数据工作计划【五篇】,供大家参考。

大数据工作计划【五篇】

大数据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生产计划 产品设计信息

1 概述

军工企业和某些制造业的产品特点是产品庞大、装配关系复杂。一部产品由上百万个元器件、紧固件及零件组成,原材料品种繁多,加工工序复杂,但投产批量小。投产量常常是一部或几部产品,或者仅是几个组合,某些零件需要反复经过一个或多个车间的不同工艺工序。而下达这样一部复杂产品的生产计划,不仅需计划人员实时与车间计调人员沟通协调,查阅很多生产数据,而且还需要设计、工艺、物资等各部门的密切配合才能进行计算统计。在这样一种管理现状下,车间生产计划的下达,往往费时费力,而且容易出现人为的错误。企业必须改变这种已经落后且繁琐的管理方式[1]。通过企业内部网络和数据库技术把企业生产过程中上百万条与产品相关的信息,如产品车间工艺路线数据、产品设计总资料数据、原材料消耗定额数据、工艺装备及刀量具数据、工时定额数据、产品元器件、标准件数据、技术规范等产品基础信息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将多种功能软件集成在一个统一平台上,实现了数据库统一,信息资源共享,数据源的唯一性和准确性。它不仅能实现分布式环境中产品数据的统一管理,还能为人与系统的集成及协同设计的实施提供支持环境[2]。各个车间、部门查找数据方便快捷,从繁重的数据计算、查找、传递工作中解放出来,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2 系统设计架构思路

因为生产的特殊性决定了产品的生产计划模式具有其特殊性,系统制定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①生产部门要完成一部产品的生产计划制定工作,往往需要设计、工艺、计划、物资、生产、车间等部门,几乎涵盖了产品生产的全过程,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②产品数量庞大:一部产品的生产需要将大量的有关零部件的全部设计资料、工艺定型资料等全部基础数据进行有效地整合,由于统计量庞大,较易发生统计错误。

③分级查询困难:一部产品生产流程查询只能按照产品的生产过程,自产品成品起向生产源头倒推进行汇总,如果要对产品某部分或组合进行生产计划或者工艺查询,现行的管理方式将无法达成目标。

④产品数据整合管理困难:由于产品生产批量小往往同一部产品在进行到下一个批次的生产时,企业就会根据客户反映的问题和实际需求,对产品的不同部分进行升级或改进。因此,在下达生产计划时,虽是同一部产品,但产品只要部分进行了改进或升级,则每个批次的产品生产计划又有所不同,产品数据不能分级查询,数据不能进行有效整合,产品的生产计划制定就必须重复繁琐的工作。

⑤成本定价过程不透明:由于生产工序过程复杂,产品改进或升级迅速,造成某些环节生产计划制定只能按经验进行。

⑥生产计划制定耗时费力:在落后的管理方式下,不但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劳动强度大、易发生错误,不仅直接影响了产品生产计划的制定,也间接的影响了产品的生产进度,降低了企业的执行力和管理效率。

因此系统设计的重点是:

①对企业设计BOM 数据库、工艺BOM 数据库、工艺装备数据库等基础数据进行有效整合。合理利用企业现有数据资源。

②生产流程的逆向查询程序。实现对产品的任意组合、任意零、部、整件的生产计划或工艺信息进行查询和修改。解决重复分解、重复计算的问题。

③对产品的不同批次的生产计划进行分层管理。由于用户需求不同或对产品进行了升级改进,同一产品会在生产过程中形成不同的加工批次。

3 系统功能模块介绍

3.1 产品设计信息建立,生成EBOM模块。

3.2 产品设计数据验证组装模块。

3.3 产品工艺路线划分模块。

3.4 产品工艺规程编制、工时定额申报审批模块。

3.5 产品材料消耗定额明细表,关键件、重要件、关键工序明细表、工艺装备明细表建立及管理模块。

3.6 公司生产计划编制及下达模块。

3.7 车间生产、班组生产计划及领料管理模块。

3.8 工序完工检验登记及车间接收管理模块。

3.9 成品入库齐套装配管理模块。

3.10 系统维护模块,可完成完全数据备份、数据日备份、数据恢复、系统设置、操作员维护、个人口令更改、权限设置和修改等功能。

3.11 信息查询模块,设计查询、工艺查询、单一信息查询、组合信息查询、产品目录树逐级查询和对产品的任意组合、任意零、部、整件的生产计划或工艺信息的查询。

3.12 数据接口模块,实现车间工艺路线数据、产品总资料汇总库数据、材料消耗定额数据、元器件、外购件等原始数据的导入、导出。并且可以与其他系统(如CAPP、PDM或ERP系统)实现数据对接。以保证系统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提高效率,减少重复劳动。

3.13 报表打印模块,该模块的功能是可以打印产品零部件工艺流程,打印随同卡,打印月度生产计划。

4 结论

企业月度生产计划管理系统将相应产品总装配关系库数据、车间工艺路线数据、总资料汇总库数据、材料消耗定额数据、产品工时定额数据、外购件数据等各项数据统计集中,这些系统所需的大量初始数据经一次建立后,可为后续产品提供基础资源数据,不需要反复录入。通过这些数据完成对产品进行生产计划下达、工艺工序计算、产品数据级查和产品数据装入级查等各项功能。生产计划管理系统为车间作业计划和调度工作提供了一个信息集成系统平台,将以前分散、隔离的信息(如技术、工具和零件库存信息)集中在了一起[3],通过计算机对读入的产品数据进行汇总统计,统一录入企业数据库。随时查询,随时调用。不仅节省了以往人工制定和下达生产计划所耗费的巨大人力物力资源,而且也完成了以前手工所不能完成的功能。同时,生产计划的下达过程更加快捷,同时处理的信息更多,生产进度汇总情况更准确,生产、计划以及各个车间都可以实时查询各个产品的生产任务的下达和完成情况,接到生产计划后,不需要再进行一一翻阅、制定工艺流程,计算机可以直接从企业数据库中调用已经录入好的,对应图号的工艺流程,即车间接到生产计划的同时,直接就可以从系统中打印随同卡,交付工人进行生产。从而实现了信息的共享,大大提高了计划与调度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邓超.产品数据管理(PDM)规范应用指南[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2]崔晓阳. ERP123:企业应用ERP成功之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大数据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本文结合台山一期核岛1+9+2#机组核岛工程的安装,以EM4工作包为切入点,详细描述六个月滚动计划编制方法及进度控制的一些有益实践。

关键词:进度 方法 技术

中图分类号:TL48 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在大型工程项目的管理中,进度计划的编制一般是采用随着项目的发展编制不同细致程度的“多级计划”的方式来实现。这种传统的多级计划编制方法不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已经沿用了很多年,已经成为一种通行的计划编制标准。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对于多级计划如何跟踪、交换数据以及对比分析,一直是一个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

适应当今信息时代集成与协同的发展趋势,在消除逐级分解细化所带来不便的前提下,引入多层计划管理是一种极具可操作性的应用模型。多级、多层计划纵横对比机制的联合建立,可以形成了一种对比矩阵,很好地满足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对比分析的需求,能制定出让软件适应企业管理的应用解决方案。

台山EPR核电项目在原多级计划的基础上,为实现数据交换、进度跟踪等目的,将“L3 - 三级进度计划(合同计划-决策层)”、“L4 - 四级进度计划(母本-管理层)”、“L5- 六个月滚动计划(实施层)”以“联动计划”的形式进行编制,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既保证了六个月滚动计划的及时更新与,又保证了“自下而上”点数数据的上传汇总,最终形成具有台山核电特色的核岛安装“三级联动进度计划”。

二、EM4联动计划编制在台山核电项目的实践

在综合参核电现行计划体系、经验反馈以及各工作包逻辑关系的基础上,集中发挥“多级计划”与“多层计划”的优点,进行了“四级进度计划”、“六个月滚动计划”的“联动编制”。目前,经过三年多的实践和完善,已越来越显示出这种联动计划的优越性。

1.用EPS结构实现十个专业工作包的多层计划编制,用WBS结构实现各专业工作包内不同工作内容的多级计划编制

1.1用多层计划进行EM1-EM10十个专业工作包计划的独立编制

在台山核电项目中,按照“工作包–机组”架构、多层计划形式的计划编制方式:

1.2用多级计划进行EM4工作包内不同工作内容的编制

台山核电项目引入多级计划的编制方式,将EM4工作包内所包含“文件交付与”、“预制工程”、“现场安装”等作业活动加到WBS层次中进行限制,能更加清晰、直观地反映出各项工作的进展:

1.3采取这种计划编制方式的优点与缺点

省略繁杂的逻辑关系线,避免了各EM包之间同时进行滚动更新而出现的网络回路无法计算现象、互相影响而无法调整等问题;

缓解了数据库运行的压力,提高了进度数据计算的运行速度;

工作内容清晰、有层次。

2.对EM4 三、四、五级计划进行联动编制与管理

2.1三、四、五级计划的联动编制

EM4工作包在计划编制过程中,将作业条目设为三个层次:

L3(WBS作业) - 三级进度计划为合同计划,用于提交决策层;

L4(WBS作业) - 四级进度计划为母本计划,用于管理层进行对比分析;

L5(任务作业) - 六个月滚动计划,用于为实施层布置具体的月施工计划。

利用WBS 作业对工期的汇总功能,更新计划只需调整L5级计划,L3、L4级计划则将进行自动更新。这样,就形成了L3、L4、L5多级计划的联动更新,实现对多级计划的动态管理:

2.2联动计划编制的优点

L3、L4、L5多级计划的整体联动性加强,保证了工期和点数自下而上的汇总,逐级上传到L4、L3级,帮助管理层找出施工进度与合同计划、母本计划存在的偏差,及时地调整计划,有效的降低和避免偏差的存在;
帮助决策层了解工程的进展,把握施工全局;

细化了WBS层次,将作业条目分门别类地加到相应的WBS下,计划体系结构更完善;

更为直观地体现计划的逻辑性,梯形呈现施工逻辑关系;

逐级向上汇总,避免出现点数多次重复计算的现象。

3、根据计划不同管理要求,创建两级目标计划体系

3.1两级目标计划体系的建立

项目计划,一切以目标管理为中心,它是计划执行中的导航器。目标计划的制定,决定了计划时的最终目的、执行时的行为导向、考核时的具体标准。它通常分为三个步骤:

设定目标计划;

跟进和观察目标完成进展情况;

对工作绩效进行评估和反馈。

制定目标计划时,充分考虑“安装工程合同强制约束条件”、 “现场变化适时调整”两大主题,编制了“两级目标计划体系”。具体如下:

3.1.1第一目标计划(合同目标计划)

在完全按照《三级合同进度计划》、《合同第二章(图纸交付计划、材料到货计划)》、《合同第六章(里程碑计划)》、《房间交付计划(A版》以及相关合同附件等基础文件编制完成第一版的《六个月滚动计划》后,便可创建合同版的目标计划 - 第一目标计划。

特点:全面体现《台山一期1+2#机组核岛安装施工合同》中的责任和义务,在不发生重大合同调整且得到业主同意以前,始终与原合同保持一致;

目的:建立与合同目标一致的计划体系,强调合同计划的唯一性;

作用:(1)建立考核“三级进度计划”目标的评价标准,据此定期对三级进度计划的执行状况进行考核和评价,并《三级进度计划执行状况的分析和评价报告》。(2)一旦发生重大索赔事件时,第一目标计划是唯一可参考的依据,根据现场实际进度与第一目标计划之间的差距,可在工期延误方面向业主提出索赔申请。

3.1.2第二目标计划(较大调整后的目标计划)

尊重现场条件变化、不断调整和修改目标是计划管理的精髓。当下列现场实际环境发生较大的变化时,应根据业主提供的变更文件在规定的范围内调整目标计划:

设计单位的出图计划发生变化;

设备供货单位的设备材料供货进度有大范围浮动;

土建承包商的《房间移交计划》发生重大变动、需要升版;

安装合同里程碑已发生变更并已得到业主的批复等。

修改后的四级母本计划,则可作为项目的第二目标计划,也将作为六个月滚动计划的目标计划。

特点:上游条件、里程碑的变化,能及时地调整到目标计划中,但《台山一期1+2#机组核岛安装施工合同》中的责任和义务不发生改变;

目的:建立与六个月滚动计划相对比的目标计划,强调计划调整的灵活性;

作用:建立考核“L4计划”的评价标准,据此每月对四级进度计划的执行状况进行考核和评价,真正体现六个月滚动计划编制原则中第一月为“进度报告月”的思想。

在台山核电项目中,通过分别创建两级目标计划与现场实际进展在工期、资源上的对比,可轻易发现它的优越性:

3.2编制两级目标计划的优点

体现了两级目标计划

目标计划为参考,能更直观、形象地体现计划与实际进展及滞后进度对比,更好的进行进度预警及分析工作。

4、目标进度与每月实际完成进度的加载与更新

4.1目标点数的加载

在收到图纸后,及时地按照图纸所属区域、系统进行点数的计算和统计,然后将其添加到每条作业资源下的“预算数量”中,作为每条作业的预测总点数。

4.2每月实际完成点数的加载

在编制的六个月滚动计划中,在每条作业中加载“预算数量”、“实际完成数量”,能直观地反映出数量完成百分比、尚需数量等,为资源平衡和计划调整提供了合理依据。

通过对《EM4六个月滚动计划》中每条作业当月进度点数的加载,能实现以下二个方面的功能和作用:

横道图中显示“目标横道”与“实际横道”的对比,点数完成百分比;
同时在资源直方图显示每月完成点数与目标点数、累计完成点数与目标总点数的对比:

下月以至每月计划点数的自动更新

在对作业的实际进展进行更新后,通过“进度计算”每条作业会在“尚需时间”内自动分配每个月需要完成的点数,即自动更新了下月以至每个月的计划点数:

当然,我们不能单纯地根据P6中自动分配的点数来确定下个月的计划点数,但可作为编制下月计划时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因为,我们还应根据现场条件与组织、技术文件/图纸提供、材料和设备的供应、人力动员、施工机具等多种因素来进行综合确定。

4.2点数进度加载的优点

每月实际进度点数的加载和更新,虽然给未来进度控制带来了较大的工作量,但其优越性不可替代。优点就是能更直观的体现进度实际进展状况(以百分比显示),能更好的进行进度跟踪与预警分析。

三、EM4联动计划的执行状态评价及纠偏措施

在台山核电项目编制的六个月滚动计划(联动计划)中,能明确的体现出每月实际完成点数与目标点数、累计完成点数与目标总点数的对比,显示出每条作业实际进展与目标计划在工期和点数完成的对比等,便于系统/回路施工的,使计划编制人员和执行人员一目了然,明确计划执行中的偏差和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大大增强了计划的指导意义。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各施工队/部门因种种原因未能完全按计划执行的情况,其原因可能为未能明确计划执行的严肃性,忽略了施工逻辑顺序随意施工,也可能是因为突发的实际现场条件的变化(如雨天房间积水、图纸材料发生变更等),这时就需要计划人员对计划的执行状态进行评价并提出纠偏措施,以保证现场区域及系统施工能够按照计划有序的实行,避免对关键路径上的作业造成影响,保证形象进度和合同里程碑的顺利实现。

计划执行状态的评价及纠偏措施,是以《核岛安装月进展报告》、《专项分析报告》或预警信函等形式体现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找出计划执行的偏差,包括在点数、里程碑、施工区域/房间/子系统施工进展、劳动效率及人力动员等方面的偏差,以数据对比表格、数据对比图形等方式体现;

2、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包括图纸材料供应、标准程序或标准图集的、房间移交、产生变更、图纸改版和变更的处理速度、人力投入、工机具的投入以及现场施工环境等;

3、提出纠偏措施,包括积极推动上游图纸和材料的供应、房间移交,跟踪并督促变更文件的处理、针对已移交或即将移交房间所对应图纸进行的优先预制、施工队根据水压试验计划对已移交的房间合理布置施工优先顺序,合理安排人力/工机具的投入,采取培训等各种方式增强人员素质以提高劳动效率,建立实时跟踪机制/预警机制,对施工进展进行梳理和经验总结等。

工程管理的进度控制是一个动态循环进行的过程。它不仅需要编制一个合理的计划作为施工的目标,更需要施工部门对计划的严格执行,以及计划协调人员对计划的实施状态进行详细的跟踪。当产生偏差时,又需要分析偏差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调整原来计划,使实际施工进展和计划的目标在新的起点上保持一致,如此往复。

大数据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统计学;
统计技术;
电力建设项目;
计划管理;
应用

中图分类号:C8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随着当前经济的飞速发展,电力建设项目计划管理中应用了更多的统计学工作方法,统计工作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出来。为确保电力建设项目计划管理工作可控制在进度成本目标计划范围内,本文结合电力建设项目计划管理对统计数据、统计分析及统计报告的要求,以统计学的理论、方法及数据库为基础,论证分析了其在电力建设项目计划管理中的应用,并指出了电力建设项目计划管理中统计学、统计技术的应用实践。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相关领域的发展带来新的启示。

一、统计学和电力建设项目计划管理

统计学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主要通过利用概率论建立数学模型,收集、整理所观察系统的数据,进行量化的分析、总结,并进而进行推断和预测,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统计方法是指有关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统计数据,并对其所反映的问题做出一定结论的方法。所谓统计技术,就是通过有效收集、整理与计划管理有关的数据信息,运用数理统计推断的原理,以部分(样本)推测全体(总体)的特性。统计学作为一种为决策提供依据的工具,可以帮助电力建设项目计划管理进行数据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了解项目计划管理的最新状态,找出问题、缺陷及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电力建设项目进度成本控制的管理水平。原始数据不经过整理和分析,只是一堆“资料”,而有用的信息往往蕴藏在大量的数据之中,所以数据的应用是统计技术的前提,统计技术是整理和分析数据的工具。统计技术是一种投资少、简单易行、挖掘企业潜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技术,如果企业能认真地实施统计技术,,就一定会给电力建设企业带来效益。

统计学与电力建设项目相结合形成了工程统计学。工程统计学是结合工程问题,研究怎样去有效地收集、整理和分析带有随机性的数据,以对所考察的问题做出推断或预测,直至为采取一定的决策和行动提供依据和建议的学科。电力建设项目计划管理中数据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等一系列工作是由统计学工作来完成的,是由统计数据全面反映的。数量性统计信息在电力建设项目计划管理中是最鲜明的体现和最普及的应用,即通过数字揭示电力建设项目实施计划管理过程定时间特定方面的数量特征,帮助我们对电力建设项目的计划管理进行定量乃至定性分析,从而做出正确的计划管理方案。

二、计划管理可采用的统计技术

电力建设项目计划管理计划统计工作,包括对计划统计数据的收集,并对数据进行加工整理,进而进行分析、对比,最后形成统计分析报告,用以指导计划管理实际工作,主要由数据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等阶段来完成。

数据收集是取得原始资料数据的基础环节,在计划管理进行中,计划任务各项原始数据必须根据预先设定的要求按期完成,收集内容应保证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统计资料的搜集,不能只使用一种调查方法,而应该根据数据收集对象特点和调查条件,灵活地选用不同调查方法组成调查方法体系。

数据整理是根据计划管理任务的要求,对统计调查所收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科学的加工整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把反映总体单位的大量原始资料,转化为反映总体的基本统计指标,从简单枯燥的数据中找出计划管理任务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为下一步数据分析打下良好基础。

数据分析是指运用统计方法及与分析对象有关的知识,从定量与定性的结合上进行的研究活动。它是数据收集、数据整理之后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是在前几个阶段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从而达到对研究对象更为深刻的认识。计划管理中数据分析的作用在于总结计划管理现状及发展变化趋势,为管理层决策提供依据。

三、统计学在计划管理中的应用实践

在电力建设项目组织管理中的应用电力建设项目管理要实施有效的管理,首先要建立一个完善、高效的管理机构。管理机构的职能、组织、结构及制度一系列的选择、筹划和确定均需要统计信息上报的资源来完成,经过数量性和综合性的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机构,有准备的组织实施对电力建设项目的管理。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及科学的指标体系,为了解决项目计划管理统计中的问题,项目部需要建立起对各阶段原始记录资料的质量检查制度,出现问题及时地进行调整和校正,把统计工作看作是指示器和校正器,发现矛盾,提出建议,以便使统计工作在电力建设项目计划管理中发挥真正的作用。再者,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指标体系和调查方法,使各项统计资料具有充分的科学性合理性,能正确全面反映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的真实情况,并能保持连续性、系统性。

在电力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应用在电力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更加要求统计信息及时、详实、完整,随时需要将系统的统计信息,收集、整理、分析、决策、优化决策,优化决策实施过程又是统计信息反馈、调整、优化的过程,说明统计信息不是单纯地罗列数据,如同点连成线,要有机结合,否则只是满纸涂鸦,毫无意义。也不是单纯的技巧和手段,数学技巧往往容易使人们对精确性和可靠性产生错误印象。一切要以科学分析为基础,否则统计信息将失去光辉。统计工作水平的提高及在计划管理中作用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计划管理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因此,必须大力加强统计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技术教育,联系电力建设项目的实际生产情况,每隔一定阶段,组织统计人员的培训,以更新知识和概念,提高业务素质,这对于提高电力建设项目的统计水平,强化统计的职能有着深远的意义。

统计技术的现代化是保证统计数据质量的最好途径,要进一步搞好计划统计工作,必须健全统计网络作为保证,并使之程序化,这将会使数据统计工作的速度、准确性有较大提高,避免统计数据的滞后和手工操作的误差,使统计工作步入规范化、正规化、科学化的轨道。同时,可以积极开发计划统计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实现计划统计管理的自动化、快速化和决策科学化,弥补单一学科知识和单一功能部门的缺陷,从而发挥系统的整体优势和综合优势,这也将会为如何管理电力建设项目,如何更有效地节约成本,创造优质工程提供科学的依据。

四、结语

统计学在电力建设项目计划管理中的应用必须坚持以事实为依据、用数据说话的原则,把统计技术的应用与计划管理紧密结合,在考虑统计项目实施时,应从理论和事实层面上注重分析和使用条件,认真权衡各种关联因素。电力建设项目计划管理持续提高的基本方法是科学大胆的应用统计学的方法;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对电力建设项目统计资料积累的重要性的认识,在项目部创造良好的氛围;
对项目部从事统计工作的人员进行定期考核,建立持证上岗制度;
从经费上为资料的积累提供保证;
建立风险管理统计信息处理体系,通过风险因素的收集、风险的识别、风险的预测、风险的防范将电力建设项目管理中的风险将到最低。统计学在电力建设项目计划管理中的应用,由于实现了经验知识、理论知识、数据信息和计算机技术的有机结合,实现了领导层、执行层和资料信息部门的有机结合,发挥了统计系统的整体优势和综合优势,从而为电力建设项目计划管理提供全面、准确的参考依据,发挥其他任何工作都难以发挥的参谋作用,持续提高电力建设项目计划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李金林、赵中秋、马宝龙编著,管理统计学(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10

大数据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网络计划
动态管理;
数据库;
系统;
技术;

中图分类号:TN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通过网络计划与决策支持系统结合, 实现网络计划的动态管理。这里所说的 “动态”包含了两层意思: 其一网络计划随着工程进度可以不断调整, 其二是网络计划在不同的阶段能为管理者提供实时分析结果。这样做的目的, 是为了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优势, 使网络计划更好地与现实工程融接, 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一、网络计划数据库系统的建立

数据库技术的应用, 最早出现于 20世纪 60年代, 由于受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 早期应用大多使用基于层次模型和网状模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但随着关系数据库技术的出现, 其应用已日益广泛。当今, 计算机在信息处理上的应用已占到整个计算机应用的 80% 。数据库技术是应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基础, 各种信息系统的建立都离不开数据库的设计。传统的网络计划一旦制定, 修改起来十分麻烦, 费时费工, 真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现在的信息时代出现了一些不适应的症状。采用数据库技术与网络计划技术结合则正好可以克服这一弊病。网络计划数据库系统的建立可分以下几步:

(1) 建立原始数据库。要建立三个主要的原始数据库: ①各工作与其所需时间数据库; ②各工作间逻辑关系数据库; ③资源数据库(各工作所需资源数据库和资源的限制条件数据库)。

(2) 数据库管理系统。在现有的软件之中,数据库管理系统方面有比较成熟的软件, 一般无需自己开发。现在流行的商用数据库管理软件,无论是大型数据库软件 (如 Oracle、Inform ix、Sql-Sever等 ), 还是小型数据库软件(如 V isua l F ox-pro、Access等 ), 功能均相当完善, 可满足大多数用户的要求。

(3) 建立人机交互系统。数据库的内容总是需要不断的维护(修改、增删、查询), 一般用户并非能用命令来实现这些操作。这时就要求设计者能够为用户提供一个简洁的界面, 能方便地修改某工作的时间和网络计划中增减工作或工作的紧前 (后 )关系。

二、网络计划模型库系统的建立与动态管理的实现

模型库系统的建立是决策支持系统中的重要内容。本文采用模型库与方法库合一, 只要正确调用模型, 即可得出满意的结果。模型库管理的对象是模型, 系统选取模型以后, 设置模型的一些参数 (如工作时间、紧前(后 )关系等), 并从数据库中调出数据。

(1) 网络计划的模型库中的模型主要有: 维护模型; 网络作业时间的计算模型; 网络计划的调整与优化模型。

(2) 模型库管理系统的建立和动态的实行建立模型字典库和模型文件库。字典库主要方便模型文件的索引, 对模型文件分类、查询和修改。模型文件库主要是模型文件的存储方式和模型文件的调用。模型库管理系统类似于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计划模型库管理系统主要有 3个功能:

①模型的存储管理。模型的存储管理主要包括: 模型的表示, 模型存储组织结构, 模型的查询和维护等。在网络计划的模型管理系统中, 模型的表示一般采用数学模型和数据处理模型, 通过程序来实现。而模型存储的组织结构和模型的查询、维护, 则均可采用数据库形式来管理。

②模型的运行管理。模型的运行管理包括模型程序输入和编译, 模型的运行控制, 模型对数据的存取。模型程序的输入需要编辑系统才能完成。模型程序的运行控制主要是计算机执行目标程序。

③支持模型的组合。模型之间的联结以及多模型的组合, 是决策支持系统需要完成的。

(3) 网络计划动态管理最后的实行, 是要通过总控程序, 将数据库系统和模型库统一管理。主要任务是: 对每个模型控制运行, 模型间的数据加工, 人机交互系统。

三、工程实例

3.1 网络计划

某水泵站建筑安装工程的网络计划, 各工作间的逻辑关系、各工作所需的正常时间见图 1(间接费用率为 0. 13万元 /d)。为简化起见, 只考虑工作时间问题、关键工作问题、工期及费用问题,要求对各工作的重要性进行评估, 得出合适的优化方案。

3.2 数据库设计

3.2.1 工作―时间数据库(见表 1)

工作―时间数据库主要存放工作的先后承接关系, 以及每一工作所需的正常时间和特急时间。将网络图用数据库来表达, 便于工作的增删、变更。

3.2.2 工作― 费用数据库(见表 2)

此数据库主要存放工作的正常费用、特急费用、可压缩时间和费用增率 aio, ai= (特急费用 ―正常费用) /(正常时间―特急时间)。此数据库主要便于工期―费用的优化。

3.2.3 工作―时间修正数据库, 见表 3。

此数据库主要存放各工作的修正时间、经验估计时间 (时间段 )。对已完成的工作输入确切的时间, 对正在施工的工作和未开始的工作, 可根据实际情况并结合经验采用估计时间 (时间段 )。采用时间段估计时, 为简化起见, 认为在该时间段内等概率。该数据库供工作重要性评估模型调用。

数据库管理系统采用 visual foxpro6. 0, 数据库的人机界面主要是修改工作和增删工作及变更逻辑关系。

3.3 模型库的建立

3.3.1 数据库维护模型。使用户可以通过总控系统直接对数据维护模型 (不需要采用数据库的命令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①数据库的描述, 建立各数据库的特征信息; ②数据库的操作,提供包括建立、存储、删除、修改、显示、链接等操作; ③控制管理, 提供安全控制, 运行控制, 权限控制等。

3.3.2 工作重要性评估模型。本模型主要通过 K次模型计算, 计算出各工作成为关键工作的概率, 从而得出其重要性。考察数据库 3(表 3), 对时间段估计的工作,用随机程序来选择可能时间。它通过产生随机数, 模拟系统过程, 取得并统计实验数据, 从而得出工作的重要性 (成为关键工作的概率 )。工作 i总时差∆Ti= i 的最迟开始时间 ( LSi)- i 的最早开始时间 ( ESi)

计算总工期 ∆T = max ( LFi) i= 1, 2, ,n

关键工作: 总时差 ∆Ti为零的工作是关键工作。

工作重要性计数器 G( i) = G( i) + 1

工期总和 TT= TT+ ∆T

重复上述过程, 完成 k次模型后, 计算重要性概率 P( i) = G( i) /k, 平均工期 T= TT /k。

3.3.3 工期优化模型。工期优化以缩短工期为目标, 通过压缩工作持续时间进行优化。设工程共有 n项工作, 预计总工期为 T; 第 i项工作的持续时间为 di天, 开始工作时间为 t:

式中: Si为工作 i的所有紧后工作的集合, ti为工作 i的开始工作时间, Dci为工作 i的最短持续时间, Dci为工作 i的正常持续时间。式 ( 1)表明工程工期的计算。式 (2)表示紧前、紧后工作的时间关系, 即紧后工作必须在其紧前工作完成后开始。式 ( 3)限制了每个工作的持续时间在最短持续时间和正常持续时间之间。

3.3.4 成本优化模型。成本优化一般指工期―成本优化, 它是以满足工期要求的施工费用最低为目标的施工计划的调整过程。工程成本是直接费和间接费之和。假定工期与费用的关系是直线, 当工作持续时间压缩时, 直接费增加。要求成本最低, 即直接费增加值与间接费之和最低。

式中: e为间接成本率, gi为工作 i的持续时间压缩量, ∆Ci为缩短工作 i一个单位时间内所增加的直接费用。模型一般采用 VB、C、Pascal等语言编制, 以程序文件形式存放, 由模型管理系统对其进行管理。

3.4 总控部件

主要任务是实行两个数据库、两个模型的集成, 总控程序的主要工作:

(1) 输入数据内容;

(2) 控制各模型的运行;

(3) 调用数据库内容;

(4) 输出结果。

3.5 计算结果

笔者通过计算机编制程序, 分别调用各模型进行计算, 并输出结果如下:

3.5.1 工期优化结果 (见表 4)

总工期: 84天; 总费用: 113.94万元。

3.5.2 费用优化结果 (见表 5)

总工期: 104天; 总费用: 95188万元。

3.5.3 工作重要性评估结果 ( 见表 6)已知当施工到 40天时, 工作 6已经开工 4天, 工作 2、3、4、5均已完成, 专家根据实际情况估计后面工作的时间 (其数值见表 3)。由程序对后面工作的重要性进行评估 ( 5000次模拟计算 ), 其结果见表 6。

平均总工期: 10315天。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 工作 6、12会直接影响工程的总工期, 还有工作 9也对总工期影响甚大,均应重点控制; 工作 7、10对总工期的影响系数也不小, 应重视。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传统的网络计划一旦制定, 修改起来十分麻烦, 费时费工, 真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现在的信息时代出现了一些不适应的症状。采用数据库技术与网络计划技术结合则正好可以克服这一弊病。

参考文献

[1]陈文伟. 智能决策技术.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中国冶金建设管理协会. 网络计划技术及其应用. 冶金工业出版社, 2010.

[3]廖胜芳, 刘海深, 陶德慈. 网络计划技术原理与应用. 北京: 北京航空学院出版社, 2011.

[4]钱颂迪. 运筹学.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0.

[5]王民寿, 李艳玲, 肖培伟. 地下洞室群施工专家系统的开发. 中国科技发展经典文库, 2004.

大数据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
GIS技术;
应用;
探究

GIS技术就是指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辅助决策作用的应用型系统,不仅具备信息系统所具备的优势特点,还具备空间位置数据与属性数据有机结合的独特优势,主要是因为GIS系统存储的信息数据都有地理编码,检索信息也分为地理位置或者其他相关的地物苏醒信息,因此更能有效处理、分析和管理城市规划设计中庞大的(非)空间信息,从而给当前城市规划设计带去极大的便利。

一、城市规划设计中GIS技术应用的必要性和作用

近些年我国各大城市利用传统规划设计方法已经无法解决当前诸多城市出现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用地紧张等等各类问题,只有更加先进、全面和科学的城市规划设计和设计方法才能够满足城市规划需要,而GIS技术强大的空间信息分析能力和准确的统计计算能力能够更好的反映城市建设发展现状,可谓是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型和实用型兼备的有力臂助。尤其我国当前城市规划设计需要处理大量不同种类信息数据,如建筑、土地土质、地形地貌、空间气候等等。此外城市规划设计工作需要根据不断变化的数据信息来反复调整其他数据,而且不少数据之间逻辑性强,修改一个数据就会影响其他数据,工作量及其繁重,当然对于各类数据之间的分析工作也有很大难度,尤其是非空间数据(历史人文、经济等等)和空间数据(地形地貌、地质、建筑工程等等)之间,这些工作单凭规划设计师个人能力很难高效完成,尤其处理分析数据很容易出现人为客观失误,且一旦出现数据错误不仅会牵连其他数据,和很难查找这些错误。GIS系统快速发展则为城市规划设计提供了成套的、科学全面的、系统有效的数据处理和空间分析方法,能够有效解决以上难题,因此其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不仅十分必要,且分外重要。

二、城市规划设计中GIS技术的具体应用

当前我国大多城市规划设计中都广泛运用了GIS技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城市现状了解分析及规划设计三维可视

一般进行规划城市建筑设计时都会事前调查其规划城市当前状况,包括城市技术经济、自然条件,现有基础设施和建筑、气候环境等等内容,而利用GIS系统中的空间查询、统计和三维制图功能,不仅能够定量直观调查城市空间信息项目内容,还能够分类统计、比例计算并绘制相应专题图,还能够有效借助三维技术和虚拟技术,遥感图像、地面摄影、GIS系统等等来形成真实的虚拟城市空间,从而帮助城市规划设计师身临其境,更好的掌握了解城市状况,这样设计人员就能够随时观察不同方案在城市大环境中的效果,可以针对设计建筑外观、尺寸、高度及其周围环境协调性进行比较分析,确保其城市规划设计的整体效果。

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空间布局

城市建设中必不可少各种公共基础设施,这些公共设施也都随着城市不断开发而不断完善,而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配备也都是基于其住宅开发建设区域基本需求基础上的,尤其是一些人口密集或者交通流量大区域,就必须要建设更多公共设施来实现其住区人们的基础服务和生活需求。但是当前我国不少城市人流密集区域或者人口密度大小区都没有配建足够的公公设施,而利用GIS技术就能够借助该系统缓冲区来快速查找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盲区,有利于设计人员及时调整。此外在缓冲区上标注该区域人口密度,也能够更好的统计一个公共设施平均所需服务人口,也有利于设计人员更好的确定需要扩建公共设施小区具体地区及其建设规模。

(三)城市规划设计的竖向布局

城市规划设计基础核心要点就是要应地制宜,必须要合理根据城市当前环境来规划设计和完善后续建设扩展内容,因此城市规划设计人员全程都要对城市地形地貌了然如心,要在不影响环境的情况下有效合理利用城市地形,并尽可能降低工程成本耗费,而GIS技术就在此项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借助GIS技术能够使得系统生成三角网模型,这种模型具备强大的空间立体分析能力,并大幅度提高建筑土方平衡计算结果的精确性和出挖方工程/填方工程数量和范围的准确性,这就间接提高了城市竖向空间布局的科学合理性和经济实用性。

(四)城市规划设计方案的分析和比对

一般城市规划设计需要考量的因素有很多,且涉及到诸多方面内容,为确保城市规划最终设计方案能够是可实现的最优状态,一般都会设计众多设计备选方案,相关人员进行经济分析比对然后选出最佳方案。GIS技术本身自备的空间叠加分析功能就能够帮助工作人员更好的对选取的考量指标及相应权重进行评价叠加分析和比较,每进行评定分析一个图层就能够得出一个综合评价值,经过这样定量分析和挑选,就能够选出综合价值最优的城市规划设计方案。

(五)城市建设拆迁量的计算

城市规划设计工作也需要计算分析城市建设拆迁量,而城市建设拆迁量则直接取决于道路、公路工程建设和用地方案调整带来的建筑拆迁工程,借助GIS系统的空间选择和缓冲区分析效能,就可以挑选出所有拆迁范围内建筑,然后综合统计分析该建筑各类数据信息,通过科学计算就能够得出准确他们各自建设拆迁量及总拆迁量。

(六)城市各种经济技术指标计算和统计

GIS系统能够很好的融合空间属性和非空间属性,这一功能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各种基于空间数据的非空间属性的信息统计和分析工作中就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使得城市规划设计各类技术经济指标图表能够快速生成,而且也能够生成其他不同格式类型统计专题图,如直方图、折线图等等,这大大提高了城市规划设计所需各种数据信息分析比对结果的清晰准确度,提供了强大直观的城市规划设计数据支持服务。

结束语

根据上文分析,毋庸置疑,当前我国城市规划设计方法已经从传统二维平面制图转为计算机辅助制图,而GIS系统具备信息技术优势,能够有效融合空间与属性,使得城市地理空间信息数据的统计、分析、计算、比对效果和质量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能够更好满足当前城市规划设计工作需求,因此可以说GIS技术在城市规划设计中能够发挥重大的作用,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参考文献

[1]李祺玮.GIS在城市规划中应用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J].山西建筑,2011.37(7):P204-P205.

推荐访问:工作计划 数据 五篇 大数据工作计划【五篇】 大数据工作计划(精选5篇) 大数据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