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兴文秘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工作汇报 思想汇报 发言稿 主题教育 教案设计 对照材料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中专教师工作总结【五篇】【完整版】

时间:2024-03-27 13:19:01 来源:网友投稿

我从事教育工作至今已有二十八年了,我品尝过不同学段不同岗位的教学工作的酸甜苦辣。从最初的高中教育到后来的中职教育,再到现在的初中教育;从一名普通的英语教师到协管教学工作的教导主任,从教导主任再到中心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专教师工作总结【五篇】【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中专教师工作总结【五篇】

中专教师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我从事教育工作至今已有二十八年了,我品尝过不同学段不同岗位的教学工作的酸甜苦辣。从最初的高中教育到后来的中职教育,再到现在的初中教育;
从一名普通的英语教师到协管教学工作的教导主任,从教导主任再到中心学校主管面上工作的副校长,如今则是**最偏远乡村中学的校长。随着教龄的增长,个人业务素质的提高以及显著的教育成绩,本人也从多年前的一名中学二级教师成长为中学一级教师,如今则即将成为中学高级教师。回首近三十年来的教育生涯,我真正是百感交集。我能成长为一名中学高级教师,离不开领导、同事及家人的帮助和支持。我怀着感恩的心作如下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一.用心血和汗水书写业绩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所带的班级学生英语成绩总是名列年级前茅;
个人在公开课比赛中屡获佳绩;
撰写的论文也在部级刊物上发表。在年度考核中我多次被评为优秀等级,XX年我被评为县“先进教育工作者”。

作为一名校长,我带领全体教职工努力拼搏,让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又上了一个台阶。三年间,考取三个黄高生,近六十个一中生。学校被评为“县文明单位”、“县绿化先进学校”,并破天荒获县中考进步奖。我个人也因成绩突出,先后获得“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

二.用清贫和无私诠释廉洁

当科任教师,我从未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更没有通过补课获其他方式收取学生费用等违纪行为。当校长后,我更是严于律己,从未通过职权谋取过一己私利。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做事,是我的原则。学校的大型建设,均通过县招投标中心运作,全程接受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督与管理。学校财经,凡开支超过伍佰元即要三个以上的教师签字,学期结束后所有账务均经职代会审查,坚决杜绝不良开支。

我和妻子都有正当的工资收入,我的女儿也有一份工作,但我的家庭并不富裕。虽然清贫,但我从未向学校伸手,保持“干净工作“的本质,对困难的教职工我还多次伸出援助之手。我深知,贪念是侵害灵魂的毒药,而廉洁则让师魂更纯洁。

三.用赤诚和奉献铸造师魂

1.  做人真诚,有良好的人格修养。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良好的人格修养应是师魂的核心,而“真”字则是人格修养的基石。因为“善、美”也只有在“真”的基石上才能开出灿烂的花朵。我把“真”字视为我做人的准则。对领导,我说真话,哪怕逆耳;
对同事,我讲真情,哪怕曾有隔阂;
对学生,我授真知,若自己知识有限,我会虚心向他人请教。

2 .思想纯正,将教育事业视为个人的第二生命。

我生长在一个教育世家,父亲是一个解放初从私塾走出来的能激情吟诵“巍巍乎昆仑”的老先生。父亲为他挚爱的教书生涯奔波了一生,虽然父亲现在去世了,但他教育生命依然在我血液中流淌。我的弟弟是中学一名语文教师,如今我的女儿也走上了讲台。教育不仅是我个人的第二生命,也是我们这个教育世家的第二生命。作为一名党员,我对党忠诚;
作为教师,我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我思想纯正,从未参加过任何不良组织,从未干过任何违法乱纪的事。

3.追求卓越,有坚定的教育理想。

我所工作的学校位于鄂赣皖三省交界之处,十分偏僻。我的教育理想是改变农村落后的教育面貌。虽然这一理想的实现充满坎坷,甚至终其一生也许难以实现,但我坚定不移。我愿为此奋斗一生,奉献一生。

四.用勤奋和创新彰显能力。

1.勤奋学习以增长才干。

我是一名英语教师,为了给学生一碗水,我努力让自己拥有知识的河流。我自费订阅了《英语周报》等报刊,购买了李阳疯狂英语磁带,勤写读书笔记。在教学上,我积极参加各种教学研究活动,尝试各种教学改革,力求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且学习成绩有显著提高。在教学教研的同时,我十分注重从理论的高度审视个人的教学实践,研读教育理论,撰写教学论文。

我又是一名校长,从事教育管理工作。角色的转变催逼我要不断学习,尤其是学习教育管理方面的知识。我一方面向书本请教,《中国教育报》等报刊书籍从此摆上了我的案头;
我一方面向同行求教,就学校管理中存在的困惑寻求解决之道;
我更是注重向教育专家学习,各种校长培训活动我总是积极参加。

2.创新工作以革新面貌。

人事制度改革——激发有限的教育资源

农村初中教师编制紧并且师资良莠不齐,为改变这一现状,我在我任职的学校大胆进行了人事制度改革。全体教师实行竞争上岗,通过竞争然后上岗的教师再由班主任自由组阁,落岗的教师则由乡中心学校安排到小学任教。

管理思想改革——凝聚人心

一些学校是以刚性管理为主,教职工有抵触情绪。我在我任职的学校尝试了人性化的管理模式,教职工关系十分融洽。像制度的制定与修改,一定让教师代表参加讨论,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
像考勤工作,较之过去更为宽松;
像教职工个人生病及家中婚丧之事,我都会去看望或慰问。  1  

与本篇 中学高级教师专业技术工作个人总结 内容有关的:

到 栏目查看更多内容 >>

平面整治——创造育人环境

任职几年来,我带领我的团队先后兴建了学生食堂、学生厕所、排球及乒乓球运动场,扩建了连接教学区与生活区的石桥,水塘边栽种了垂柳。为彻底解决垃圾存放问题,我们购买了几十只垃圾桶,并与校外村民协议了垃圾运放一事,垃圾历史难题终于解决,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教育教学——凸显特色

德育工作突出以活动育人,改变过去以堵为主的管理模式;
教学工作我强调要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近年,我正在教师中推行“教学练”这一教学模式。

五.用执着和坚守感受辛勤

距离没有让懒惰成为理由。我现在所工作的学校距离我镇上的家有三十里地,我从未因这三十里地而迟过一次到,也从未缺勤过。我在中心学校工作期间,每天早晨七点半一定准时到岗,风雨无阻。担任中学校长之后,我把家搬到了学校,妻子也只得跟我一起从镇上迁下来过清苦的日子。在老人生病及去世的日子里,我让妻子去照料,为不耽误工作我只请假三天。

贫瘠没有让坚守成为虚言。我所工作的学校在物质条件方面不是很好,但我从未有过放弃与逃避的念头,虽然我有过多次能离开的选择,但我没有,因为让这片贫瘠的土地开出灿烂的教育之花是我的执着追求。

对过去多年来的教育教学工作所做的总结,我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后,我将更加努力,以无愧于高级教师这一神圣称谓。在思想上,我将更加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更加热爱教书育人的工作;
在业务上,我将更加勤奋,努力把个人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
在为人上,我将更加谦逊,更加真诚,更加热情;
在业绩上,我将力争学校的各项工作有新的起色。评为高级教师,并不是我教育生命的终极目标,我要不断奋进,为实现我的教育理想而奉献终生!

二十八年的工作历程,回想起来,谁都会有自己的酸甜苦辣,二十八年的工作如一日,这就是我们一直以来要做好的,曾经的我也是满怀理想,要在教育工作上奋斗终身,如今我已经工作了近三十年了,我可以说,我青年时的梦想一直在慢慢的实现,我的教育工作时间已经不多了,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还是会一直不断的努力下去的,我相信自己会在不断的前进中走好这一段路程的!

  2  

与本篇 中学高级教师专业技术工作个人总结 内容有关的:

监督股2010年药监岗位个人总结

2010年公司员工年终个人总结

公司试用员工转正工作个人总结

7月信息培训工作个人总结

2010—2011年第二学期教学工作个人总结

农村信用社省联社新聘员工培训个人总结

公司新员工工作个人总结范例

中专教师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一、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水平

我校党支部以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为载体,认真抓好党组织的自身建设,深入贯彻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狠抓党员的理论学习,提高党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党组织的凝聚力不断增强,党支部成为名副其实的战斗堡垒。

学校坚持公开、公正、合理的民主办事制度,健全和完善领导班子决策程序和机制,形成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重大决策听取广大教师意见的良好风气。坚持财务、评优、晋级、评先等工作公开透明,从未出现暗箱操作的现象,保证了学校决策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有效性,增强了领导班子的战斗力。领导班子成员在校长的带领下,不断加强自身学习,不断钻研教育教学业务,努力改进工作态度和完善思想修养,并通过学习,及时了解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提高了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水平。

二、加强学校管理,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1、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和促进义务教育科学发展为目标,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核心,学校制定并通过了新的《**中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中学教师考勤管理细则》、《**中学教学成绩奖惩办法》和《**中学教师绩效考核工作实施办法》等一系列的制度,充分调动我校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我校教育教学科学发展。

2、抓好日常管理制度的落实。学校的日常管理制度健全,但在具体的操作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为使制度更加合理、科学、规范,学校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加以修改和完善。学校领导亲自参与常规检查工作,值日工作实行“课堂巡视制度”,并做好检查记录,每周及时通报。通过各项检查,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来规范和约束教师工作、生活行为,促进学校各项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三、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素质

1、结合学校实际,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学校围绕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倡导爱岗敬业,服务学生,奉献教育的职业道德。经常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上级部门的文件精神及教育政策、法规等,让教师深刻领会上级部门的文件精神,提高教师的政治觉悟,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强化教师的法律法规意识,做到依法执教。通过师德师风教育,学校打造了一批敬业爱岗、乐于奉献的教师。

2、学校加强教研工作的针对性。教研工作从课堂常规抓起,平时,通过教研组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今年11月,我校分别与镇远清溪中学、台江老屯中学校开展了校际交流活动,吸取了兄弟学校的一些先进经验。学校还以优质课竞赛为契机,制定相应的奖励措施,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竞赛。

3、教师队伍建设,师资培训,历来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今年10月,我校选派三位教师参加黔东南XX年义务教育新教材骨干教师培训,选派1位参加校长岗位培训;
11月,选派两位教师参加全国第三届“赢在课堂”初中语文名师经典课堂观摩主题研培训讨会;
目前,还有英语、政治、理化生学科的教师正在进行“国培计划”的网上学习。

四、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1、建立健全教学常规管理。为提高教学质量,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学校每月都要对各位教师的教学常规材料进行全面的督促检查,并及时进行总结和反溃对于存在问题,进行个别交流或通过教研组长指导并要求改进。

中专教师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作者简介:

张俊峰(1981-),男,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空间钢结构非线性研究,(E-mail)。

摘要:文章对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09年招收的第一届19名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了调查,调查涉及报考与招生、校内导师、校外导师、实践地点、实践类别、实践基地、学位论文等内容,考核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效果和研究论文情况。通过调查和考核,分析了全日制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探索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与土木工程;
专业学位;
研究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TU-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2)01-0041-04

2009年3月19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要充分认识开展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性,要从科学定位、教学要求、实践要求和学位论文四方面创新培养模式,确保培养质量。教育部决定在已下达的研究生招生计划基础上,增加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5万名,而且以招收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1] 。2009年9月,教育部决定2010年在保证研究生总招生规模不变的前提下,从以往安排的学术型研究生招生计划中划出5%~10%的比例安排到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之中,并计划用5年时间,将学术型硕士与专业硕士的比例调整为1∶1[2] 。

教育部的这一系列战略性举措将为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但是,针对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这一新型研究生培养形式,如何在全日制工程硕士招生的同时保证培养质量、突出工程特色,成为政府、企业、高校共同关注的问题[3-5] 。从2009年开始,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对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并且对2009级学生进行了全过程跟踪培养。2011年招收的第一届19名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已顺利毕业,文章阐述了近两年来关于全日制建筑与土木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培养和毕业等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思路,内容涉及报考与招生、指导教师、实践环节和学位论文等。

一、 报考与招生

据统计,首届19名专业学位研究生均报考的是科学学位,后来在科学学位招满的情况下,调剂到专业学位。而研究生导师在填写招生计划时约有34%的导师不愿意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实际招生时约有80%以上的导师首先考虑

招三年制的科学学位研究生,个别教授和副教授在招不到科学学位研究生的情况下,甚至放弃当年招收研究生的指标。

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和导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制度都还不了解,从观念上还没有接受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学生不愿意上,导师不愿意招[6] 。从2011年的报考情况看,也只有5名学生报考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约占研究生总招生人数6%,情况稍有好转,但仍然不容乐观。

二、 指导教师

郑州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有教授22名,副教授18名,高级工程师15名;
博士生导师5名,硕士生导师59名;
校外合作导师29名,均为高级工程师。

(一) 校内导师情况

2009年招收的19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校内指导教师15人,其中有教授7人(1人为博士生导师,其余均为硕士生导师),有4位教授每人分别指导了2名专业学位研究生,其余每人指导1名;
另外还有5名副教授,1名高级工程师,2名讲师(博士)。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校内导师职称比例分布如图1所示,2009年指导专业学位的导师情况见表1。

第一,教授指导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总数为11人,约占当年专业学位研究生总数的58%,教授中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导师占教授总人数的55%,比其他职称都高,这主要归结于以下几个原因:(1)学生更愿意选择教授作为其研究生导师;
(2)教授的科研项目较多,需要一定数量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来完成这些课题;
(3)相对而言,教授和研究院、设计院、企业交流更多,可以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更多、更合适的实践场所。

第二,讲师(博士)中担任研究生导师的占讲师总数的50%,也比较高。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中有5位副教授,其中两位是年轻博士,从中也可以看出,年轻博士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比例很高,这归结为两个原因:其一,由于科学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名额在减少,相对于教授,年轻博士招到科学学位研究生的机会要少,在一定程度上,他们愿意招收专业学位的研究生;
其二,年轻博士观念转换快,能很快理解教育部开展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政策,并积极进行实践。

第三,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作为校内导师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占其总人数的比例低,虽然在随后的调查中有一部分高级工程师作为合作导师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但总体来看导师积极性不高。

(二)校外导师情况

对2009年招收的19名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校外导师进行了调查,在研究生实践基地中,约有60%的校外导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指导工作,主要原因在于以下三方面。

第一,在校外导师的管理上存在缺失,学校对校外导师无法进行约束,缺乏研究生培养方面必要的管理措施。

第二,由于工作原因,校外导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指导,仍需加强与校外研究生实践基地的沟通和协调。

第三,通过与研究生管理人员、校内导师和研究生的沟通,校外导师虽然已逐渐熟悉了研究生培养方法,但他们对研究生培养特点还缺乏深入的认识和全面的了解。

三、 实践环节

(一)实践地点

对19名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地点的调查显示,有3名在郑州市以外,约占总人数的16%;
16名位于郑州市,约占总人数的84%。学生的实践地点比较单一,学校签订的实践基地也反映出这个问题,这样导致学生参与复杂工程的机会少,实践活动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二)实践类别

直接参与施工现场实践的有14名专业学位研究生,约占总数的74%。其中施工技术与管理工程2人,复合地基与基坑支护工程3人,工程结构鉴定加固1人,道路桥梁工程1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1人,桩基检测1人,工程项目管理5人。

没有直接参与施工现场实践活动的有5人,约占专业学位研究生总数的26%,其中,施工技术与管理1人,道路与桥梁工程3人,建筑材料检测1人。

从实践类别可以看出,直接参与施工现场实践活动的约占专业学位研究生总数的74%,没有直接参与工程现场但参与工程设计管理等实践活动的约占专业学位研究生总数的26%,实践技术类别比较广泛。

(三)实践单位

学校签订的实践基地共11个,包括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河南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郑州大学综合设计研究院、化工部郑州地质工程勘察院、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分公司、河南省第五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河南第二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郑州市第一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河南建达工程建设监理公司、河南省地基基础工程有限公司,学校与实践基地签订相关实践基地协议并挂牌。

通过对19名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调查显示,在签订的实践基地实习的共10人,占专业学位研究生总数的53%;
在其他单位的有9人,占总人数的47%。这9人分别在7个单位实习,其中有交通规划、勘察专业的设计院和公司、铁路通道类的咨询公司、加固公司,也有基础工程检测公司和建筑工程公司。

在签订的实践基地实习的10名研究生中,分布在4个实践单位,其中有6人集中在一个单位,签订的11个实践单位实际参与培养的占实践基地总数的36%。

以上调查说明如下问题。

第一,实践基地虽然签订并挂牌,但还没有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提供可靠、便利的平台,有一半以上的实践基地还没有参与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第二,

实践基地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还需要细化,与实践基地单位的合作还很松散,虽然签订的实践基地涉及地基基础和建筑工程,但仍有部分专业学位研究生没有去这些实践单位。通过了解发现,与实践基地的签订是基于学校合作的层面,而研究生的培养是基于导师开展的,一些导师与这些单位并没有合作和来往,导致不能与这些单位联合培养,只好自己再联系其它单位。

第三,实习基地单位覆盖面不够。校内导师的横向项目以及研究方向很多,而签订的实践基地涉及的专业面还不够全面,有待进一步的建设,如加固类、道路桥梁类等。增大实习基地覆盖面既可以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又能保证签订的实践单位有足够的能力来参与培养。

(四)实践效果

笔者对19名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内容进行了调查,对实践情况进行了考核。调查结果显示:专业学位研究生所从事的实习与校内导师研究方向相符的共14人,约占专业学位研究生总数的74%,有差异的有5人,约占专业学位研究生总数的26%。而从考核的结果也发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所从事的实习与校内导师研究方向相符的研究生,考核结果比较好。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1)校内导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仍然起着主导作用,直接决定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2)校外导师从时间和精力上还不能很好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不能从专业深度上系统地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培养;
(3)实践基地的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部分导师还不能为自己的研究生找到合适的实践基地,因此培养效果不理想。

四、 学位论文

(一)论文审核

为了准确把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情况,学院组织了5名各个专业方向的校内专家集中对19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论文进行了第一轮盲审,基本情况如下。

论文选题均来源于工程实际,但约有26%的论文存在研究内容缺乏创新,研究深度不够,论文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53%左右的论文写作不规范,主要表现在各级标题使用不当,参考文献及索引不规范,图表表达不规范,论文出现比较明显的错别字等。这些现象反映出学生写作不认真、态度不端正、导师要求不严格等问题。

论文形式以应用基础研究为主,约占论文总数的79%,其余约21%的论文涉及调研报告、项目管理和结构设计。这说明学位论文的形式还比较单一,学位论文思路还没有完全从科学学位研究生教育中转变过来。

论文研究深度不一。约有30%的论文与实践结合得很好,论文比较系统、研究深入,但10%左右的论文深度不够,反映出学位论文考核标准不具体,执行不严格,导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重视程度不够,少数导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缺乏正确认识;
因此,研究生管理部门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考核和导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的考核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论文评阅

19名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都被返回并要求对盲审提出的问题进行修改,修改后参加论文评阅。答辩前共送出了40份评阅书(2名专业学位研究生由3位评阅专家盲审,其余论文均为2位评阅专家),评阅成绩为优的共6份,占评阅总数的15%;
评阅成绩为良的数量最多,共33份,占评阅总数的82.5%;
评阅成绩为一般的为1份,占评阅总数的2.5%。

(三)论文答辩

答辩委员会由来自校内外的5名专家组成,19名专业学位研究生均通过了学位论文答辩,95份答辩成绩如下:优共30份,约占31.6%;
良共55份,约占57.9%;
一般共10份,约占10.5%。从19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论文评阅结果与答辩成绩可以看出以下问题。

第一,评阅结果与毕业答辩结果大体相符。成绩为良的居多,占一半以上,其次是优,有少部分研究生的论文和答辩成绩一般,与学院组织的第一轮盲审结果也基本一致。

第二,论文完成后,部分学生对答辩很重视,进行了认真准备,答辩结果比较理想,而有少部分学生论文没有完成得很好,也没有认真准备,答辩成绩一般。毕业答辩环节虽然是研究生对毕业论文的汇报,但却是研究生考核的重要环节之一,应严格考核、加强管理。

五、 结语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已成为中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进行了该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对2009年招收的首批19名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了培养全过程调查,分析了在报考与招生、校内外指导教师、实践环节、学位论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从观念上还没有被学生和导师所理解与接受,还需要做进一步的宣传和引导。校内导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起着主导作用,还需要积极鼓励参与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中来,不断加强与专业实践的结合,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基础。实践基地建设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加强实践基地建设的广度与深度,设法让优秀的校外导师积极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一环。学位论文应结合实际工程,但同时也应注意选题的深度,加强学位论文的考核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的关键,对加强毕业答辩管理和监督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做好2009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安排工作的通知[EB/OL]. (2009-03-21)[ 2009-03-26].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编制 2010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的通知[EB/OL]. (2009-09-03)[2009-03-14].edu.省略/kaoyan/2009-09-14/1745218890.shtml.

[3] 李忠, 熊玲, 陈小平. 建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奖助体系、实践教学基地的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0 (2):8-12.

[4] 马永红, 赵世奎, 李晔.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跟踪研究思考[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1(1):74-77.

[5] 张东海, 陈曦.研究型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状况调查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 2011,32(2):83-90.

[6] 赵军, 张猛, 王建强,等.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的研究与探讨[J]. 高等建筑教育, 2010, 19(2):140-144.

Postgraduate education of ar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

ZHANG Jun-feng, ZHAO Jun, WANG Jian-qiang, CHEN Huai, GE Su-juan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1, P. R. China)

Abstract:

中专教师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一、教职工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职工队伍总体超编。按照2002年编制标准调研的42所学校,总体超编317名,其中区属初中超编69名,超编比例13.04%;
区属小学超编75名,超编比例12.48%;
镇中学超编122名,超编比例20.71%;
镇小学超编27名,超编比例5.47%。区属中小学和乡镇中学超编严重,其中乡镇初中比区属初中超编严重,区属小学比乡镇小学超编严重,企业移交学校比我区原有学校超编严重。按照鲁政办发[2011]44号文件,中小学教职工实行城乡统一标准核定,42所学校总体超编123名,按照新标准,中小学教师编制数都有所提高,乡镇中小学均不存在超编现象,城区学校仍然存在少量超编,以区属小学为主。

(二)教师队伍存在结构性矛盾。一是男女教师比例失调。男教师占比随着学龄段的提高呈现增长趋势,但初中、小学男教师所占比例均低于女教师所占比例:城区小学、初中、高中男教师所占比例分别是19.53%、33.11%、52.63%;
乡镇小学、初中男教师所占比例分别是43.76%、40.37%。二是年龄结构初显“老龄化”。近年来,张店区每年都补充部分新教师,教育系统教职工年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优化,总体上也更趋于合理。但从调查的情况看,仍存在部分学校教师年龄结构老化现象。主要表现为:低教学段学校特别是农村小学教师年龄偏大,如沣水三小在职教职工25人中,50岁以上的16人,占64%。此外企业移交学校教师出现断层。三是高学历教师分布不均衡,小学段教师学历偏低。总体上看,全区在岗中小学教职工本科以上学历占总数的80%以上,但是这些高学历层次的教师基本分布在初中以上教学段,小学阶段教师的本科学历也多数是后续学历,其中农村小学阶段的教师学历偏低,主要表现为“两少一多”:一是专业教师少。有的农村小学虽已开全规定课程,但任课教师大都是非专业教师;
二是正规师范类院校的毕业生少;
三是民办教师转正的多。如南定小学,在职民办教师转正的占现有教师的16%。

(三)专任教师紧缺情况不同程度存在。随着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素质教育的推行和新课程改革力度的加大,对教师的学科专业结构提出更高要求。根据国家课程改革方案要求,调整各学科专业师资配置,导致部分学科的专业教师不足,而部分学科的专业教师剩余的现象。例如马尚二中,音乐教师比较富余,其中有3名音乐教师已经转学科,改教别的学科。而数学、生物、思品等课程教师紧缺,甚至1人兼2个班的班主任。中埠中心校数学教师比较富余,历史、生物教师比较紧缺,其中2名数学教师转学科教历史、生物。铁山小学的小学科(音、体、美)则无专任教师授课,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专职教师每人一岗,无宽裕人员,如遇病假、外出培训等情况,学校很难进行调配,不能保证正常教学。

二、原因分析

(一)教师编制未得到合理优化配置,资源利用率不高。由于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自2002年以来至2010年未再制定,随着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尤其是新课程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中小学课程开设发生了较大变化,按照省教育厅课程开设要求,各校必须要开全开齐课程,增开了地方课程、校本课程,音乐、体育、美术、思品、科学等增加了课时,但未研究提出适应新课程需要的教师编制标准,2011年出台的新标准也未能完全满足课程需要。就目前教师资源利用程度来看,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有些教师因为年龄和身体原因已不能适应一线教学的工作,部分教师千方百计努力争取评上高级职称后,对继续承担一线教学工作失去了动力,这些老师却仍占用正式编制。另外,在职教职工还有借调在外的现象,造成了教师编制的缺失。

(二)企业学校移交地方是造成超编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厂矿学校一个级部的平行班比较少,学生数量少,而学科相对较多,又需要配备专职学科教师,导致教师数量相对较多。近年来张店区共接受企业学校15所,教师1460人,加之学校划转时又划转了部分校级领导和后勤管理人员,导致学校人员超编严重。而现有教职工中,年老体弱比较多,工作上还须给予相应的照顾,不能胜任一线教学工作,还有部分教师是工人身份,无法进行教学工作,只能担任传达、文印和花草管理等后勤服务工作,导致教师资源的紧缺。

(三)教师任务重,工作压力大。一是教师工作时间无限延长。除规定课程外,学校的早读、午写、选修课、课外活动、兴趣小组等还占用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尤其是小学教师,为看护低年级学生付出了更多的时间。二是学校行政事务繁多。除去正常的教学工作外,学校还要承担很多行政事务和社会责任,如迎接上级各部门的督导检查,法律进校园、卫生城市验收、反等。三是新学校年轻女教师多,都面临结婚生子,每学期都有休产假的教师,致使教学安排紧张。

三、几点建议

(一)合理配置教师编制,提高资源利用率。在控制总超编人数逐年递减的前提下,按照“凡进必考”的原则,坚持每年适量招聘一些高学历的急需专业教师,逐渐实现全区教职工队伍总量控制在编制内,专业结构、年龄结构配置合理的目标;
新招聘的毕业生重点用于充实农村中小学,从制度和待遇等方面引导保障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的稳定性;
积极引导教职工从超编学校向缺编学校合理流动;
继续完善城镇中小学骨干教师送教下乡制度,加大城区教师支教力度。

中专教师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高职教师;
工作生活质量;
评价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10-0056-07

一、理论依据

英国开放大学教育学院纳托尔(Latoner)和克里夫特(Crift)于20世纪80年代初正式提出了发展性教育评价(development-oriented education evaluation)理论,该理论认为,“评价应以教育的发展为对象,以教育的发展为目标。其基本特点在于以‘协商’为基础,评价者与评价对象共同建构评价过程,为发展而评价,以评价促发展”[1]。我国有学者认为,“发展性教育评价作为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的的教育评价,是立足于评价对象的过去、服务评价对象的现在、面向评价对象未来发展的评价”[2]。发展性教育评价的本质含义是,不仅重视评价的目的性和结论性,更强调评价的促进性和发展性,即评价目的不仅要得出恰当的结论,更主要的是通过评价结论来诊断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以促进评价对象的发展。高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评价研究是以发展性教育评价为理论基础,在评价的各个环节上体现发展性教育评价的理念。

教师发展性评价(development-oriented education evaluation of teachers)是在20世纪80年代由英国倡导的一种教师评价制度[3],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现了发展性教育评价的思想。有学者认为,发展性教师评价是指“一系列促进教师成长和发展的评价理念和评价方式的总称”[4]。也有学者认为,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以教师自我评价为核心,以自我反思评价为手段,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职业提高为目的而实施的一种动态的、多元的评价制度”[5]。高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评价研究全面体现了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思想,充分尊重评价主体的主观意愿,运用个体自我评价的手段,以高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为评价对象,以激发高职教师内在动机为评价动力。通过高职教师个体对自身工作生活质量的评价,发现制约专业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改善工作生活质量的建议,根本目的旨在促进高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自我评价(self-evaluation)是发展性教师评价的一种评价方法,一般认为,自评是指评价对象根据一定的标准对自己作出的评价。教师自评是指“教师通过自我认识,进行自我分析,从而达到自我提高的过程”[6]。哈里斯(B.M.Harris)和希尔(J.Hill)指出,“只有教师本人对自己的教学实践具有最广泛、最深刻的了解,并通过内省和实际的教学经验,教师才能对自己的表现和行为进行有效的评价”[7]。教师在自评过程中,借助于内隐的思维活动――反思,来认识、评价自己的行为及其结果,从而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和自我发展的目的。高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评价研究运用自评方法,重视评价对象在评价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尊重评价对象的主观感受。使高职教师从被动接受评价转为主动合作参与评价,并通过反思活动,认识自我,评价工作生活质量的优劣。高职教师对自己所处的教学生态环境有切身的体会和实际的感受,能够对其作出科学合理的价值判断。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依据研究目标需要,通过文献研究法,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获取有关高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因素分析、研究方法、评价方法等方面的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外高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评价指标的因素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和归类,提炼出65个评价因素,组成了高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个体自我评价指标体系,并转换成高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个体自我评价问卷表。

(二)问卷调查法

通过问卷调查法,对高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个体自我评价问卷表实施检验,发放问卷99份,回收有效问卷89份,问卷有效率为89.89%。经过高低分组分析最后保留50个项目,运用SPSS17.0工具,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组成了专业教学工作(12个因子)、专业实践活动(10个因子)、职教理论学习(8个因子)、学校文化建设与职业压力(12个因子)、继续教育专业学习(8个因子)五个维度。采用李克特(Likert)5点计分法,从“非常不满意”到“非常满意”分别计1~5分。运用SPSS17.0工具检验,五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92、0.96、0.93、0.95、0.95[8],前测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对前测问卷进行题总相关分析,各题与其相应维度相关的显著性p均0.01[9],从相关系数的值来看,维度一至维度五各题与其相应维度最小相关系数p分别为0.58、0.77、0.72、0.65、0.82[10],表明各题与其相应维度均有较高的相关性,前测问卷具有较高的结构效度。

(三)德尔斐法

高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后,采用德尔斐法(Delphi Method)确定了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第一步,准备资料、选择专家。课题组汇集了确定权重所需课题背景资料,根据评价内容需要,选择由职教专家学者、高职学院院长、系主任、骨干教师等7人组成的咨询专家组;
第二步,发放资料、确定权重。将待定权重的评价指标和确定权重的规则发给各位专家,请其独立给出各指标权数值;
第三步,回收问卷、统计分析。回收全部问卷,采用均值法计算出各指标权数均值和标准差,结果显示各专家给出的权重存在一定差距;
第四步,返还结果、重定权重。将结果及补充资料返还给各位专家,请其在新的基础上重定权数值;
第五步,回收问卷、统计确认。至此各指标权数值与其均值的离差不超过预先给定的标准,以此时各指标权数的均值作为该指标的权重。

三、研究结论与分析

(一)研究结论简析

把高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转换成不含维度和权重、问题交错的自我评价问卷表,向我国华北、华东、东北、西北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发放问卷1398份,回收有效问卷1268份,回收有效率为90.70%。依据高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SPSS17.0、EXCEL和MINITAB17等工具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获得维度一至维度五平均分分别为1.03、0.77、0.37、0.56、0.51,采用均数法获取总体满意度分值为3.24,此值大于中等强度值3,说明抽样调查对象对所从事的工作生活质量的总体满意度为中等偏上水平。本问卷涉及区域、性质、等级、性别、年龄、教龄、学历、职称、职业资格证书和“双师型”教师10个人口学变量因素。统计分析后发现,性别、学历、职业资格证书和双师型教师4个变量因素无显著性差异;
区域、学校性质、学校等级、年龄、教龄、职称6个变量因素存在显著性差异。

(二)高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满意度人口学变量差异分析

1.不同区域高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满意度差异分析

为检验不同区域高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满意度的差异,以高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五个维度为检验变量,以华北、华东、东北、西北为分组变量,采用MINITAB17统计分析工具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表1、表2。

表1显示,四区域高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满意度总体评价结果存在极其显著差异,p为0.000,p

2.不同性质与等级高职院校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满意度差异分析

以高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五个维度为检验变量,以三类学校为分组变量,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工具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不同性质高职院校(国办校、企办校、民办校)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满意度的差异性,结果见表3。

表3显示,不同性质高职院校教师在维度一、二、四、五上的满意度评价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分别为0.160、0.396、0.410、0.300,p均

以高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五个维度为检验变量,以抽样学校等级为分组变量,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工具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不同等级高职院校(部级示范校、省级示范校、普通校)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满意度的差异性,结果见表4。

表4显示,不同等级高职院校教师在维度一、四、五上的满意度评价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分别为0.054、0.342、0.102。在维度二、三存在非常显著差异,p分别为0.006、0.002,p均

3.不同性别、年龄、教龄高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满意度差异分析

以高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五个维度为检验变量,以抽样学校教师性别为分组变量,运用SPSS17.0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不同性别高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满意度的差异性,结果见表5。

表5表明,不同性别高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五个维度满意度的评价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在维度一至维度五上的p分别为0.92、0.51、0.52、0.95、0.52,p>0.05。

以高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五个维度为检验变量,以抽样学校教师年龄段为分组变量,采用MINITAB17统计分析工具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不同年龄高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满意度的差异性,结果见表6、表7。

表6显示,不同年龄段高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满意度在总体五个维度上的评价结果在统计上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p为0.000,p

为检验不同教龄高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满意度的差异性,以高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五个维度为检验变量,以抽样学校教师教龄段为分组变量,采用MINITAB17统计分析工具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表8、表9。

表8显示,抽样对象教龄段在总体五个维度上的满意度评价结果在统计上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p为0.000,p

4.不同学历、职称高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满意度差异分析

以高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五个维度为检验变量,以抽样学校教师的学历为分组变量,运用MINITAB17工具统计与分析,检验不同学历高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满意度的差异性,结果发现,不同学历总体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其p为0.911,p>0.05。进一步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工具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表10。

表10显示,不同学历抽样对象在总体五个维度上的满意度评价结果在统计上无显著性差异,各维度的p值分别为0.94、0.96、0.79、0.51和0.69,p>0.05。

以高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五个维度为检验变量,以抽样学校教师的职称为分组变量,检验不同职称高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满意度的差异性,采用MINITAB17统计分析工具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表11、表12。

表11显示,抽样对象职称在总体五个维度的满意度评价结果在统计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为0.010,p0.05。表12显示,中级职称的评价均值低于其他职称段,高级及初级职称的评价结果无显著性差异。采用MINITAB17进一步分析各级职称在各维度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各级职称在第三维度上无显著性差异,p值为0.36,p0.05。各级职称在二、五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均为0.04,p0.05。各级职称在一、四维度上的差异非常显著,p分别为0.001、0.004,p0.01。在无显著性或有显著性差异的维度里,中级职称在各维度上的均值均低于其他职称段。

5.持有或未持有职业资格证书及是否“双师型”高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满意度差异分析

以高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五个维度为检验变量,以抽样学校教师持有职业资格证书与否为分组变量,采用MINITAB17统计分析工具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是否持有职业资格证书高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满意度评价结果的差异性,结果见表13、表14。

表13、14显示,是否持有职业资格证书的抽样对象在总体五个维度上的满意度评价结果在统计上无显著性差异,p为0.341,p>0.05。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工具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获得一至五维度上的满意度评价结果分别为0.29、0.93、0.36、0.41和0.69,p>0.05。

以高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五个维度为检验变量,以抽样学校教师是否“双师型”为分组变量,采用MINITAB17统计分析工具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是否“双师型”高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满意度评价结果的差异性,结果见表15、表16。

表15、16显示,抽样对象是否“双师型”在总体五个维度上的满意度评价结果在统计上无显著性差异,p为0.495,p>0.05。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工具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获得是否是“双师型”教师在教师工作生活质量一至五维度上的满意度评价结果p分别为0.47、0.67、0.63、0.39和0.42,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四、对策与建议

(一)改善西部区域高职教师工作生活条件,提升其工作生活质量整体水准

国家和地方政府应继续加大对西部地区高职院校的支持力度,改善教师赖以促进其专业化发展的工作生活条件,提升其工作生活质量整体水准。第一,改善高职教师专业教学工作条件,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和条件,核定科学的教学工作量,加大培训力度,及时更新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完善高职教师工作评价机制和职称晋升制度。第二,加强实验室、实训室(中心)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给高职教师提供企业实践时间和条件。第三,给高职教师提供参加学术交流、研修培训、进修学习的机会,更新职教理论知识,提升职教理论素养。第四,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形成有利于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校园文化,降低阻碍专业化发展的各种职业压力。第五,完善继续教育制度,加大继续教育经费的投入比例。

(二)提供多元化的职教理论研习路径,提升高职教师职教理论素养水平

高职院校十分重视专业课教师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更新,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教师职教理论的研习。这种情况在企办校和民办校尤为突出。因此,高职院校应给教师提供多元化的职教理论研习条件和路径,持续提升高职教师职教理论素养水平。第一,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教师职教理论的研习,不仅要给教师提供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的条件,更要提供职教理论研习的条件,以不断吸收现代职教理论新知,并使之应用于教学实践,提升教学品质。第二,高职院校要在校本培训课程设计中,增加职教理论课时比重,加大职教理论研习力度。第三,高职院校要投入固定师资培训经费,开拓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进修学习、企业实践等各种路径,使教师能够利用不同路径直接或间接地获取职教理论新知。

(三)加强普通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和品质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各级示范校建设,目前已建有百所部级示范校、百所部级骨干校以及几百所省级示范校。从实际调研看,普通校、省级示范校、部级示范校专业实践教学的条件越来越好;
层次越高的高职院校教师所获得的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进修学习、企业实践机会就越多。因此,在加强各级示范校建设的同时,不能忽视普通校的建设。第一,加强普通高职院校实验室、实训室(中心)、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改善实践教学条件。第二,给教师创造本专业企业实践的时间和条件,以获得鲜活的实践经验,更好地指导实践教学工作,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和品质。第三,给普通校教师提供平等的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进修学习等各种路径,使其获得现代职教理论新知。

(四)全方位关注中青年高职教师群体,大力提升其专业化发展速度和水平

处于31~40岁年龄段的高职教师群体正是其专业化发展的关键期,他们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以加速其专业化发展的步伐。因此,应全方位关注中青年高职教师群体,大力提升其专业化发展速度和水平。第一,改善中青年高职教师专业教学工作条件,加大专业培训、企业实践力度,促使其更新专业知识与技能。第二,给中青年高职教师提供参与企业实践的时间和条件,在企业实践中补充实践知识,锤炼实践能力。第三,对中青年高职教师在参加学术交流、研修培训、进修学习等方面予以倾斜,着重提升其职教理论素养水平。第四,采取有效措施,大力降低由自身生存与发展、工作负荷、角色职责产生的各种职业压力。第五,落实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尊重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自。

(五)转变高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观,依赖内驱力实现专业化发展

具有4年以上教龄的高职教师,对自己的工作生活有了切身体会,迫切需要通过外部环境的改变来改善和提高工作生活质量。但仅依赖外部环境的改善无法实现专业化发展。因此,应转变教师工作生活质量观,依据现有条件,增强内驱力,实现专业化发展。第一,高职教师应增强内驱力,通过个体主动地获取资源,更新专业知识和技能。第二,除国家、学校需要提供企业实践的条件和时间外,教师个体也要寻求与企业的合作以获取实践经验。第三,研修培训、学术交流、进修学习等并非获取职教理论的唯一路径,通过自我钻研更能够获取所需职教理论。第四,要正确对待校园文化对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功效,也要面对各种因素引发的职业压力,把压力转换成发展的动力。总之,要自我把握专业发展的自。

(六)关注高职教师中级职称群体,提升其工作生活质量水平

具有中级职称的高职教师正值专业化发展的爬坡期、上升期,承担的教学工作量大,学校内事务性工作多,职业压力大。因此,应关注高职教师中级职称群体,提升其工作生活质量水平。第一,改善高职教师中级职称群体专业教学工作条件,减少教学工作量,加强专业培训、企业实践力度,及时更新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第二,给中级职称群体创设参与企业实践的条件,在企业实践中充实实践知识,提高实践能力。第三,营造有利于专业发展的学校文化氛围,采取针对性措施,减轻工作负荷,降低职业压力。第四,给高职教师中级职称群体创造良好的外部发展条件,提供更多参加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进修学习的机会,加速其专业化发展步伐。

参 考 文 献

[1]史晓燕.发展性教育评价的理论与实践[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20.

[2].发展性教育评价探微[J].基础教育课程,2005(2):51-52.

[3]杨建云,王卓.论我国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实质[J].教育科学,2005(1):14.

[4]傅道春.教师成长与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10.

[5]吴天武.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力手段[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104.

推荐访问:工作总结 中专 教师 中专教师工作总结【五篇】 中专教师工作总结(精选5篇) 中专教师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