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兴文秘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工作汇报 思想汇报 发言稿 主题教育 教案设计 对照材料
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小组合作心得体会【五篇】【完整版】

时间:2024-03-22 16:38:01 来源:网友投稿

在唱歌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听赏录音或老师的范唱学唱歌谱学唱歌词艺术处理,学生不能作为学习的主体参与教学,学生的积极情感得不到体验,这样的教学模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实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组合作心得体会【五篇】【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小组合作心得体会【五篇】

小组合作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小组合作学习心得体会一

在唱歌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听赏录音或老师的范唱学唱歌谱学唱歌词艺术处理,学生不能作为学习的主体参与教学,学生的积极情感得不到体验,这样的教学模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从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来看,非常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功心态,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敢于面对人生的种种挑战,这对学生一生的发展将是受益无穷,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使学生学会与别人合作的方法,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我将小组合作学习法运用于歌曲教学中,不仅丰富了音乐课堂教学内容,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还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最近,我校举办了各学科的高校课堂展示,发现无论语文课,数学课,英语课、美术课,几乎都出现了小组合作学习这一课堂组织形式,下面谈谈这学期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说说几点做法:

一、提供有利合作的环境

课堂教学的环境,是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的主要环境。传统的音乐课堂座位一般成秧田形或火车形排列,这样不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交往。如果教室较为宽敞,可以采用马蹄形、口字型、半圆型等座位的排列形式。因为只有互相面对面的形式,才能激起有利讨论,对话交流的气氛,而且这样缩短了人际交往的空间距离,有利于集体意识的形成。

二、成立合作学习小组

成立合作学习小组是学生进行学习歌曲的首要条件,它关系到学生合作学习歌曲的质量和效率,教师要根据班内学生的音乐原有基础,心理素质,性别等将班级均分成若干个小组,也就是说每个学习小组中都含有各种层次的学生,每位学生都有成功的均等机会,合作学习小组要在实践中不调整,不断优化,教师要依据每一首歌曲学习和竞争中学生的成绩安排作调整,使之趋向公平。开始,我先是将学生按原有的座位分组,这样几次竞赛下来,音乐素质好一些的小组,每次他们都拿第一,其它小组将失去信心,每次在学习歌曲或表演歌曲时产生抵触情绪,严重打扰正常的教学秩序,影响了小组间的合作学习,这种现象我在我初一年级选了几个班级实施过,深有体会,后来我又放手由学生自由编组,结果又出现了有些组水平超常,有的组则一般,调皮的学生没有组愿意接纳。结合实践所以我采取以上这种,根据学生的音乐素质、性别等,再分组合作,效果很不错。

三、小组合作学习在各个环节中的实施

小组合作学习既为每位学生提供了发挥个性才能的机会,又培养团结合作互帮互学的精神。学生们组内合作,组间竞争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的氛围十分浓厚。同时,扩大了学生们音乐实践活动的参与面和训练量,且淡化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逐步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习惯,也为学生的人际交往提供了有效途径。

(1)合作学唱歌曲

在分组教学中,教师在布置学习任务的时候,就向学生明确地提出小组活动的目标,比如:学生初步熟悉歌曲的情况下,每个小组在组长的召集下一起拍拍歌曲的节奏,找找相同或相似的乐句、哼唱旋律等多种学习方式来学唱歌曲,如果学习中有困难,小组成员都无法解决才可请求老师的帮助。每个小组成员都学会歌曲才算完成学习任务。

(2)合作表演歌曲

歌曲的学习仅仅停留在学会的基础,那是浅层次的,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对歌曲进行创造性地深层地艺术加工,即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对歌曲进行自编,自导,自演,自制道具等,音乐实践活动。组长根据每位组员的特长爱好,分配表演角色,分工明确,人人都占举足轻重的地位。俗语说:三个臭皮匠胜于一个诸葛亮。学生在小组表演中容易克服羞怯感,从而变得主动和活泼。

四、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学习是不是放任自流的呢?教师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我想教师应该是学习的帮助者,在小组合作学习遇到困难时进行帮助和指导。有的小组成员对自己的想法表示怀疑,不断向老师暗示,需要老师的肯定,这时教师给予激励性的评价,肯定学生的想法,让学生对自己有信心,有些小组的学生活动开展的较好,研究出了很多方法,有些方法很独特,这时作为教师,给他们再提出问题,设置困难帮助孩子拓宽思路,从而让学习活动开展的更好,使不同水平的孩子和学习小组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实现差异性发展,帮助学生合作学习活动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技能,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五、合作学习活动的评价

能否激发起学生对教学的兴趣是评价教学成功与否的首要因素,恰当的运用各种评价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评价权始终掌握在教师手中,这样会限制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发展,教师要把评价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对学习作自我评价,他人评价,组间评价,整体评价,以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例如,我在初一年级里一首情感歌曲《友谊天长地久》,学生合作评价,组员各司其职,歌声优美,演唱形式多样且感情投入,但队形缺少变化,可以三五成群地走动或站或坐,打击乐器,运用不当,因为这首歌曲是后半拍起拍,学生伴奏起来有困难、有点乱,教师表扬该小组,能在表演中加入诗朗诵,富有创意,还有两位学生吹着肥皂泡为舞台营造气氛。这样师生共同评价,使该组学生明确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努力的方向,唤起了他们再次参与表演的强烈愿望。

评价合作学习活动时,教师还应该进行必要的精神或物质奖励,如评价出最佳编导奖,最佳表演奖,最佳伴奏奖等等。给学生颁发荣誉证书,赠送小礼品等。奖励形式不拘一格,它能有效地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在合作中竞争,从而树立学习歌曲的自信心和不断创新的进取心。

总之,在歌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理念,它培养了新型的师生关系,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促进了学生的团体意识,促进音乐课堂教学组织,尤其提倡在具体的艺术实践活动中潜移默化地熏陶,淡化教师的权威,营造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充分体现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这样才能使音乐课堂体现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从而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发展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小组合作学习心得体会二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追求课堂的优质、高效,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一方面,高效课堂应该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的,学案导学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基本手段之一,学生自主性的高度发展,是教师专业化素养的最大推动力。另一方面,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的高效课堂也不能偏废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而教师课堂教学的根本点是高效性。现在我仅就导学案的设计浅谈一下我的思考和看法。

第一,学案导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采用这种学案导学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课前老师下发导学案,学生事先做好导学案,他们也愿意展示自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组长积极给组员分配任务,因为小组评比的优劣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贫僧的准备。这样就充分调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全班每个人为了在课堂上展示自己,都会自主看教材,查阅资料,请教同学。

第二,学案导学,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要求。在教学中,我们的常规教学扼杀了学生的精神,压制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参与能力的提高,更难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面对这一现状,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运用了学案导学、情境教学实践,总结运用了学案导学、情境教学模式,在讲知识的时候,先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在情境中带着问题去思考,去探究;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搜集材料,初步感知基础知识;再去与小组的其他成员、老师进行合作探究,然后进行交流展示、成果共享,从而加深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最后上升到理论高度,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在共同努力下,学生往往表达出自己的合乎道理的观点、看法和答案,这就充分展现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热情,提高了学习兴趣。与此同时,教师再进一步加以引导,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运用语文,感悟生活。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运用了知识,提高了实践能力和参与能力,加深了对于教材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利用导学案,为他们创造了自由施展的平台,让他们尽情发挥,放飞智慧,放飞梦想,以促使他们的成长,实现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的和谐发展。

第三,合作学习,密切了师生,增强了友谊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只有建立相互信任、团结互助的关系,才能以诚相待、荣辱与共,不计较个人的复兴得失,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小组里的每个成员都要为小组的学习任务承担一部分责任,不要有依赖思想,而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从而激励自己努力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班级是一个小社会,小组成员间会因为学习或其他事情产生一些争议甚至矛盾,成员要明确争议是为了达成共识、更好地解决问题,目标是一致的,大家要以小组利益为重,争议是对事不对人,始终保持团结。教师应注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干,对不同意见的学生采取尊重、宽容、鼓励的态度,决不强制、苛求、压制学生,对那些独特的新颖的见解和观点,及时给予热情的鼓励和赞扬。正如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从而把课堂变成实现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心的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第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学会评价

传统的教学评价往往是老师用分数去评价学生知识学得怎么样,达到了什么程度。这种评价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自我发展与能力提高。在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学评价从评价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的确立,到评价内容指标的制定、评价方式方法的采用等,一切都要以是否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为衡量的主要标准。据此,我总结并运用了走进生活这一栏目,让学生把所学知识与运用语文相联系,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让学生贴近生活,走近实际,这样就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学生在运用的过程中会主动思考,使学生在一个自我的评价体系中,主动参与,得到锻炼,再加上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从而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五,学案导学,给老师提出新要求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老师既轻松又劳累。所谓轻松,是指45分钟的课堂老师确实轻松了。但打铁先要自身硬,学案导学要求教师要有创新的意识和观念,要变真鸭式的消极单向信息传递为师生间,学生间的多边信息交流和多边思维撞击,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变以知识为中心为以能力为中心,把整个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最大限度地放给学生,给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时空。为此语文老师应有深厚的知识底蕴、掌握课堂艺术、因势利导和驾驭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必须根据语文课自身的特点,苦练本领,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艺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在情趣横溢、活泼愉快的情境下学习。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以及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导演,学生是主演,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同时,有这么几个问题希望和同事们一起商讨:一、导学案是不是=教案;二:导学提纲是不是=练习题;三、导学提纲是不是必须人人都要完成。

以上是我在追求课堂的优质、高效实践中的一些思考,虽然还很肤浅,但毕竟已经走出了第一步,毕竟我已经在路上摸索着前进。

小组合作学习心得体会三

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教学形式相比,在教学步骤上有很多共同性,如课前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小结、巩固练习等;但也有它自己的特殊性。在看了有关小组合作的相关书籍后,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特殊性做了一些整理:

1.分配学习任务。在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向学生说明: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内容和目标是什么,怎样完成任务,评价的标准是什么(小组的任务完成的怎么样,个人的学习成果怎么样)。与此同时,教师还要通过创设情境或提出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善于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促进学习的迁移。在本学期我在讲《细胞的分裂和分化》一课时,我提前一周布置学生自己去查询、收集相关的知识。在上课时,我叫学生汇报自己收集的知识,结果很多学生拿出一叠厚厚的资料来汇报。可想而知,结果只能是学生不能尽兴展示自己的成果,教学任务也肯定不能完成。这就是老师在课前没有预先估计到的结果,因而,没有对学习任务进行合理分配。

2.合作探究。每个小组明确了学习任务之后,各组根据任务分工进入合作探究阶段,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互相交流,形成小组的学习成果。期间教师要在组间巡视,针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并注意观察学生学习和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表现,做到心中有数。要让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多思考、发言,保证他们达到基本要求;同时,也要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潜能。此外,老师还应该充分信任学生,相信他们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完成,让学生有足够时间和空间进行合作探究。在以往听过一些老师的课,课堂上有这一环节,但往往是一个过场,短短一、两分钟就结束了,根本没有一点实效。这是老师在课堂上的霸权主义,因而在小组合作学习这一环节中,更需要老师的合作。

3.全班交流。让每个小组的报告员代表本组向全班进行学习成果汇报,了解每个小组学习的情况,同时注意了解每个小组学习有困难学生的掌握情况;对于每个小组提出的疑问,可以请其他小组介绍解决办法。全班交流需要老师预先设计好问题要有交流的焦点,交流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最好是要有一定的可争议性。交流的问题,如果没有深度,则议论不开;如果没有争议性,则议论时也无法有效地展开。另外,交流的目的之一也就是通过交流使得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得到澄清,使得一些对此问题不理解的学生得到理解。其实这就是教学的难点,因此我要说交流的是难点问题,是最有价值的问题。

小组合作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教学形式相比,在教学步骤上有很多共同性,如课前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小结、巩固练习等;但也有它自己的特殊性。下面仅就特殊性方面谈几点看法:

1.分配学习任务。在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向学生说明: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内容和目标是什么,怎样完成任务,评价的标准是什么(小组的任务完成的怎么样,个人的学习成果怎么样)。与此同时,教师还要通过创设情境或提出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善于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促进学习的迁移。在本学期我在讲《纳税》一课时,我提前一周布置学生自己去查询、收集有关纳税的知识。在上课时,我叫学生汇报自己收集的税务知识,结果学生个个拿出一本打印了厚厚的税务知识来汇报。可想而知,结果只能是学生不能尽兴展示自己的成果,教学任务也肯定不能完成。这就是老师在课前没有预先估计到的结果,因而,没有对学习任务进行合理分配。

2.合作探究。每个小组明确了学习任务之后,各组根据任务分工进入合作探究阶段,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互相交流,形成小组的学习成果。期间教师要在组间巡视,针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并注意观察学生学习和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表现,做到心中有数。要让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多思考、发言,保证他们达到基本要求;同时,也要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潜能。此外,老师还应该充分信任学生,相信他们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完成,让学生有足够时间和空间进行合作探究。在以往听过一些老师的课,课堂上有这一环节,但往往是一个过场,短短一、两分钟就结束了,根本没有一点实效。这是老师在课堂上的霸权主义,因而在小组合作学习这一环节中,更需要老师的合作。

3.全班交流。让每个小组的报告员代表本组向全班进行学习成果汇报,了解每个小组学习的情况,同时注意了解每个小组学习有困难学生的掌握情况;对于每个小组提出的疑问,可以请其他小组介绍解决办法。全班交流需要老师预先设计好问题要有交流的焦点,交流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最好是要有一定的可争议性。交流的问题,如果没有深度,则议论不开;如果没有争议性,则议论时也无法有效地展开。另外,交流的目的之一也就是通过交流使得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得到澄清,使得一些对此问题不理解的学生得到理解。其实这就是教学的难点,因此我要说交流的是难点问题,是最有价值的问题。

学生合作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每个人的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然后才能谈到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小组合作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为了切实贯彻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
深化小学课堂教学改革;
促进全体老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北票市台吉镇中心小学于 XX年5月10日举行了第四届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方法研讨会。全乡镇 80名老师参加了此次会议。由于前三届教学研讨会的后续效果良好,台吉镇中心小学的课堂教学改革已初见成效,所以本次活动受到了北票市教育局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副局长姜友平和普教股科长蒋海军亲自来到台吉镇中心校参加会议,并且针对研讨会的主题分别做了重要讲话。

本次研讨会紧紧围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操作策略与方法”这一主题展开,分为观摩三节公开课,三位授课老师针对本班在小组合作学习方面的心得做总结汇报,各位与会领导讲话这三部分。

一、三节公开课拉开研讨会的序幕

针对每次研讨会后老师们对语文、数学这两学科存在的问题较多,本次会议的三节课分别为两节语文课和一节数学课,其中有两节是新授课,一节是复习课。学科全面,课型多样。三节课最大的亮点就是具有规范性和实效性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

1、规范性的小组合作学习

与以往的小组合作学习不同,学生在交流环节不再只是乱糟糟、闹哄哄的、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的流于形式、不重实效的合作。而是每一个小组的组员都各司其职,合作在他们之间气氛热烈而有序地进行着。原来,课前老师针对本班学生的特点已经进行了全理的编组,科学地排座,还针对每个小组的学生的特点,采用了取长补短的方法为每一位同学都做了明确的分工,每个小组不再是只有组长和组员,而是有了更多的职务,如每组都有两个记录员,一个汇报员等。小组合作学习时,不再是只有优生发言的“一言堂”,而是由组长指定同学按先后顺序发言,其他同学在其发言时可以稍做补充发言,这样,每个人都获得了平等参与的机会。当两个人因为意见不统一也无需再争得面红耳赤、相持不下,影响小组合作学习的进度,而是在两位记录员的记录下,组员们的相同意见和产生分岐的意见跃然纸上,最后由汇报员条理清晰地展示在全班同学们面前,由全班讨论,达成共识。

2、具有实效性的小组合作学习

规范性的小组合作学习要求每个人都要参与,这就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合作的积极性,学生获得的表现机会比传统的教学方法多得多,而且只有在每一个组员都取得成功的前提下,小组的学习任务才能完成,这就使小组内每一个学生都树立起了“休戚相关”的以集体为中心的意识,增强了捍卫为集体荣誉而学习的强烈动机,大大增加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二、三位老师讲述心得体会将活动推向高潮

三位出课的老师都是中心小学的各学科的带头人,他们率先引进了最新的有关小组合作学习的教育新理念,并在自己的班级做了尝试,几个月下来,已初见成效,在此次会议中,他们与众位老师分享了他们在尝试过程中的心得与体会。

1、小组合作学习给学生提供了满足需要的机会和形式

需要满足论认为,学校是满足学生需要的最主要场所。学生到学校里来学习和生活,主要的需要是自尊和归属。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组织形式的建立,给学生提供了开展互助学习的场所和机会,使之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彼此尊重,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

2、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

传统教学中,学生是单纯的旁观者、消费者。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掌握某种知识和技能的成员,把知识和技能教给组内的其他成员,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为了能够教得清楚、透彻,作为讲授者的学生,就必须对所要解释的材料认真阅读和分析,从而提高了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观念。

合作小组的异质性决定了学生在共同活动中必须做到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其中的每个成员都要对其他成员的学习负责,体现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意识要求。可以使学生在交往中产生心理相容,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对集体的形成和巩固产生积极的影响。

4、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了学生多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

传统教学中,教科书和教师的教案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这种状况使学生知识面狭窄,易对教材老师产生依赖心理,不能适应信息社会的“ 知识爆炸” 局面。而合作学习,可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如:学生围绕一个主题,广泛查阅书籍,进行电脑及专家咨询,去博物馆、实验室等,拓宽知识来源,对各种信息进行选择、加工.

5、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了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合作学习中,师生间的关系不再是教师一味传授,学生只管倾听的传统模式,而是师生间平等交流与互动的新模式。教师更多的是一个顾问和指导者,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活动与学生的活动及学生之间的活动有机地融为一体,提供了一种师生互动的新形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师生间能够平等对话与交流,真正体现教学的民主。

6、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没有竞争,时代不会向前发展。经常的、合理的评价,可使学生的竞争意识不断得到增强。具体评价的三个层面:小组评价;
组内成员评价;
组间同等水平的学生评价。这三个层面的定期评价,能激发各组奋勇争先的积极性,形成组间明争暗赛的竞争局面,增强学生个人进取向上的竞争意识,也使每个学生都有竞争对象,有追赶的目标,使学生始终处于竞争状态中,不断强化其竞争意识。

三、与会领导做重要讲话

乡教研员周老师在本次会议上做了一堂生动精彩的讲座,重点讲授了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的操作策略与方法,考虑到大家可能对新型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有些迷茫,周老师特意安排了几种与之相关的教学模式与大家共同探讨,最后经过大家的热烈讨论,一致认为第三种教学模式更符合本班学生的特点,即:导学提示—自主学习—合作活动—成果展示—评价激励。周老师希望大家以此教学模式作为参照,创出适合学生、适合自己的、有特色的新教学模式。

计校长在会上做了简短的讲话,发出了“只要是为了孩子们好,就一定要做”的倡议,他号召全体老师们加快进入研究小学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的脚步,并宣布了下一步举行“推门课”、教学大赛及赛后跟踪回访课的安排。

小组合作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许多语文老师在上语文课时,喜欢让学生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学习语文。按照常理推算,学生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学习语文,就是国人学习“国文”或者说是学习自己的“母语”,学起来应该是得心应手,小组合作时成绩一定会让老师满意。但是在我多年的语文教学中常碰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用小组合作方式学习语文,看他很勤奋,积极参与到小组合作中,可每次小组合作的成绩就是不太理想;
有的学生尽管很聪明,天资不错,参与小组合作时,总是拿不出自己的观点,每次都是用其他同学的观点;有的学生甚至存在着放弃小组合作的心态,他们在上课时,不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这是为什么呢?

我校进行“体验与合作”课堂教学改革以来,我上语文课时,一直沿用用“10+30”教学模式,即留三十分钟的时间给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最后教师用十分钟的时间,与学生共同来展示、完成教师预先设置好的几道尝试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了找到初中生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我在进行小组合作的“10+30”教学模式时,用各种方法与途径来分析初中生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原因,终于得知智力障碍、心理障碍和师生关系紧张是初中生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

一、智力障碍造成的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积极性不高。从生理学的角度看,智力障碍就是由于某种现象或事物错误的认识或理解,因而形成心理障碍,用以抵制一切被认为不可接受的东西。智力障碍表现在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上,就造成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积极性不高。在“10+30”语文教学中,学生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动机是“10+30”教学顺利开展的前提。学生有了良好的小组合作动机,他们就会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如果学生缺少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动机,他们就不能积极参与甚至不参与小组合作学习。虽然学生的学习动机问题对我们教师来说似乎是老生常谈,但是我们不能忽视这个问题。学生的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积极性不高,他们的参与小组合作时的信心就难以调动起来,使语文“10+30”教学顺利进行就变得十分困难,有时甚至难以进行。

初中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时动机不明确,所造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家长的思想教育、学校的校风学风、学生自己小组合作时的心态或小学时的语文基础太差等等因素的影响都会造成小组合作学习动机不明确。由于小组合作学习语文时的动机不明确,他们在小组合作学习就会产生积极性不高,语文教师在上课时遇到这样的问题还真不少。如我校在“体验与合作”的课堂教学改革后,虽然语文总体成绩大有进步,但是还有一部分学生的语文成绩不能得到60分,有的甚至只能考20多分,这一部分学生一般不能考起重点高中,他们上语文课时的心理存在着不平衡,小组合作学习就不积极参与,还会放弃小组合作学习。另外有的学生还会受到学校校风学风的影响,看到其他小组的同学或本组的同学不认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自己也就不甘心成为书呆子,不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对语文课堂上小组合作的学习就失去了兴趣。

另外,有的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上动机不明确,还表现在低动机和不正确的学习态度上。他们在语文课堂上参与小组合作学习仅仅是为了应付学校的“体验与合作”的教学改革。这样,在思考问题上不认真,敷衍了事,蒙混过关,不被老师批评就万岁了。或搞些形式给老师看,一听到老师的指令,就假装围在一起,讨论起与老师设置的尝试题无关的话题。还有的学生认为在语文课堂上,搞小组合作学习,所用的时间太多,得不偿失,干脆听听老师的讲解就算了。

以上学生在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表现出来的问题,就是缺乏积极主动地去参与、接受语文小组合作学习。他们在小组合作学习上不是没有能力思考、简答老师预先设置的尝试题,而是从思想上就不想认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

要想在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上取得成功,就必须改变这类学生的状况,同时综合各方面的努力,消除他们在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时的理智障碍。“需要是人的能动性的源泉和动力”,一方面教师在上课时必须经常提醒那些小组合作学习态度不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帮助他们认识语文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使他们明白语文学习除了自己独立思考外,还需要小组与小组之间、本组的同学与同学之间不断地进行合作,资源共享。教师还可以告诉他们,用小组合作的方法对他们今后的工作有直接的影响。另一方面,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家长会,家长与教师共同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端正他们小组合作学习的态度。这样一来,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就会产生紧迫感,激发出内在的驱动力,就会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除了以上的规定外,还可以采取其他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加强课堂管理、制定好小组目标、个人目标、严格小组合作时的制度、采用有趣的小组竞赛等等。

采取这些措施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明确这样一个目标,即作为一名合格的初中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必须以“小组式体验”“小组式合作”来学好语文。

二、心理障碍和师生关系紧张而造成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我们在上语文课时,会发现有的学生生性腼腆、内向。他们在小组合作学习上不敢回答老师提问,在小组成员之间也不善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另外是有些来自落后村庄的村小学学生,由于地处偏远,学校基础设施较差,从而导致这些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差,来到初中后就表现为自信心不足,稍微一遇到学习上的困难就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觉得自己不能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这些学生常常处于焦虑之中,害怕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担心自己不能很好地回答语文老师设置好的尝试题,又害怕本组的同学看不起自己-----这一类学生可能对语文老师和小组上同学存在着较强的防卫意识。如果老师对他们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有过多的指责,或当他看到本组的同学都能很好地回答老师设置好的尝试题,都会加重他们的自卑心理。从而形成一种抑制自己的积极性,妨碍内在潜力的发挥,这又反过来影响他们的语文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学习,造成一种恶性循环,慢慢地对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失去了信心。

在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经常会遇到这一类型的学生。针对这种情况,作为语文教师省先要做的就是帮助他们树立小组合作学习的信心。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信心有两种:一是在小组合作时对教师引导有方的信心,即教师在平时的小组合作教学管理中,对学生严中有爱,在学生心目中有很高的威信;
二是自己小组合作时的信心,即自信心。教师的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如何,省先会影响到学生对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信心。这要求教师在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上要有较强的课堂组织能力和指导能力。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体现学生发挥内在潜力的活动,也是教师展示自己的课堂组织能力和教学能力的舞台。教师较强的课堂组织能力和教学能力自然而然的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会仿效教师。慢慢消除了学生对学习语文时产生的心理障碍,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就成功了一半。这要求教师认真研究和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上课时要细心观察各组学生的心理,充分调动全组、全班学生的积极性,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

一个好的语文教师通过自己较强的课堂教学,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了威信。这中威信又帮助学生树立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信心。但这还不够,因为这种对教师的信心还不是学生自己的小组合作学习的信心,这种信心虽然会暂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还不能激发学生本人内在的潜力。对语文基础较差而影响自信心的同学,教师不能存在半点歧视,看不起语文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在思想感情上满腔热情地接纳他们,与他们多接近,多谈心、鼓励他们树立小组合作学习的信心。作为语文老师都知道,要树立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是一个较为复杂和长期的过程,单依靠教师的鼓励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发现自己的能力去树立信心。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多给学生进行小组探究、小组合作的机会,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在小组合作时,教师又要注意不要过多地干涉,让他们自由发挥自己的才识。如果教师过多干涉学生的小组探究小组合作,会增加学生的心理压力。对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进行小组合作所取得的成绩,又通过教师的认可与鼓励,学生自然而热就有了自信心。自信心又反过来激发学生小组合作的信心。

小组合作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一、科学分配,合理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学习小组的分配是进行合作学习的前提条件,也是小组合作学习取得成效、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重要保障。小组成员一般为四至六人,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及兴趣爱好、心理素质等因素,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科学而合理的分配。

刚开始进行分配时,学生们都觉得很有趣,参与的兴致高涨。在分配时我根据学生接受知识能力的强弱,选定了组长、记录员、资料员、发言人等,让他们各司其职,做好本职工作。因为在分配之初我就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差异,为了让优生带中差生,组内进行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我特意鼓励大家齐心协力,最后比拼一下哪一组的进步比较大,哪一组的成绩有所提高。在这样积极地鼓励下,学生们都暗中憋着一把劲,想着获得最大的进步和荣耀。由于在设立小组的时候就渗透进了竞争意识,学生们的合作学习进行得非常有序,团队意识也逐渐养成,学习成绩和效率都有所提高。

二、营造民主、和谐、合作的学习氛围

良好的合作氛围,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愉悦学习,获得主动发展的基础,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合作学习的重要条件。良好合作学习氛围的形成需要老师的精心设计,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乐意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

对于这一观点,我深有体会,和谐的学习氛围,不但是教育理念的更新,同时也是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在长期的实践中,我在教育观念与教学形式上都有了深刻转变,和学生交朋友,与学生谈话交心,无形中获得了学生们的尊重。在课堂上,更是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氛围中深入到合作学习中来,认识到合作的必要性,产生参与合作学习的强大动机,全身心地投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来。我在班级中为了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花费了大量的心思,主要是以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为出发点,围绕教学内容,设计成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积极动脑、主动探究,从而营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实践证明,这样做也确实得到了学生们的认可和一致好评。

三、重视学生合作技能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合作

合作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提高合作学习实效性,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关键环节就是让学生掌握合作技能,这样学生在进行合作学习时才不会盲目,不知所措,才能取得成功。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主要是通过讨论、交流、表达、倾听等形式来展开学习的,因此学生合作技能的培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学会讨论。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经过认真思考,通过讨论来理清思路,不断补充完善自己的观点,从而达成共识,有效地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合作的最终目的。在实践中,我深知学生的合作技能中首先要培养的就是讨论,只有提高讨论的质量,才能提高解决问题的实效性。因此教学时,我一般是先选择一个同学发言,其他人认真倾听。发言完毕之后,每个学生都要补充一下自己的见解,等待全组人员发言完毕,要对各自遇到的问题及独特见解进行全组大讨论,进行有效归纳与整理,从而达成共识。

2.学会组织。小组内讨论不是无章,而是有序,因此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组织者,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小组讨论的成败。在平时教师要对组织者进行相应的指导,让他们认识到组织者的重要性,搞好组内分工,只有分工明确,合作学习才能有序进行,才能收到最佳的效果。此外,组织者可定期更换,这样可以让全体学生都切身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对合作学习产生全面而正确的认识,才能保证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为学生将来走上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3.学会表达。也就是说要能运用简明而准确的语言将自己的看法见解完整地表达出来。即使你的想法再好再有创见,但表述不清,他人是无法理解的。学会表达不仅是进行合作学习的必备技能,而是学生将来走上社会与人交往所必需的技能之一。

4.学会倾听。合作学习不仅需要合作者独立思考,敢于发言,还要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当其他同学发言时,要认真倾听,不打断他人的发言,要能抓住重点,对他人的发言作出准确的判断,发现其中有价值的材料,并对其中有欠缺的观点进行有效补充,使之不断完善。

四、合理评价学生的合作效果

评价的目的在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情况,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信心与勇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教学中对待学生的合作学习效果我改变单纯鼓励个人竞争的做法,更加注重小组间的评价,即注重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小组评价,把小组成员间的个人竞争转变成小组间的竞争,把评价的重心由学生个人变为合作小组这个小集体,肯定小组内成员的团结协作、互帮互助与强烈的竞争意识,使小组全体成员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与合作学习的乐趣,促进学生为了取得小组成功而不断努力,求得个人成绩的提高与能力的发展,并且乐于与学生协作,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推荐访问:心得体会 小组 合作 小组合作心得体会【五篇】 小组合作心得体会(精选5篇) 小组合作心得体会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