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兴文秘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工作汇报 思想汇报 发言稿 主题教育 教案设计 对照材料
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2023第二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心得体会13篇 基础教育论坛

时间:2024-04-15 09:38: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第二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心得体会13篇 基础教育论坛 ,供大家参考。

2023第二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心得体会13篇 基础教育论坛

篇一:2023第二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心得体会

参加“第二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会第三十四次学术年会”,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年会围绕育人实践、双减进行、作业改革等主题展开。作业改革主题中,王月芬等三位专家、校长就“新时代高质量基础性作业体系的建构与实践”进行了主题发言,以详实的案例分享了参与作业改革的“思”与“行”。作业是课程改革中不可忽视的关键领域,学校教师如何设计与实施体现核心素养导向的作业,不仅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颁布后的难点所在,也是判断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更是落实“双减”政策的主要抓手。在今后的实践中,学校将重点落实基础性作业建构的六项基本要求,推进“培、读、导、研、赛、引”作业设计能力提升六举措,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基础性作业,以作业改革撬动学习变革,构建“双减”背景下的智慧课堂,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篇二:2023第二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心得体会

学生为什么会作业负担过重,储朝晖委员认为管理与评价权力过于集中,应该要倡导人人平等的价值取向、丰富教育思想、建立良好教育形态、构建多元自主评价体系,进而简化学校管理、促进教师自主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建立效能提升机制,真正做到“双减”有效实施。

一是要用科研视角看待“双减”。减轻过重作业负担不仅仅是作业量的控制,更要在研究何为作业,如何设计有效作业,如何布置分层作业等方面下功夫,要清晰理解“双减”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教育质量的提升。老师层面需要立足新课程标准,聚焦人的核心素养的培养,让作业发挥育人价值,实现写过了到学会了的追求。学校要关注作业的变化,减少重复机械式作业,增加主题式、实践性、项目化的跨学科作业,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

二是要高站位认识课后服务。从立德树人的宏大命题出发,学生的在校生活都应该与成长相联系,人的发展不单单发生在课堂,也应该发生在课后,引导教师走向课内外双育人。清华附小创新全景式“一日蹲班”内生治理机制,全天候沉浸式观察学生一日生活全方位观察学生完整成长,以某一班级开展“班主任+副班主任全日随班陪伴教导+第三班主任项目跟选”全天候沉浸式同行研讨。以“管理者+学科教研员+家长+专家”多种类型组合为项目小组走进某一班级观察和诊断,形成跨组教研、跨年级、跨管理岗位、跨校内校外的评价分析。

三是要紧抓教师命题素养。减负提质关键在于教师,命题设计能力是落实“双减”的重要一环,教师拥有高水平的命题素养,就会优化单元作业设计和课时作业设计,精心组织每堂课的提问,进而提高课堂效率。

篇三:2023第二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心得体会

随着《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落地,各地多措并举落实“双减”要求。个人认为如何布置作业是保证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之一。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培养习惯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了解学情、完善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

在制度不变的情况下,教师应该思考如何将作业的作用发挥得更好。可以将作业分为复习巩固类、拓展延伸类、综合实践类三类,从整体内容和时长上进行统筹设计,防止每科看起来时间都不长、加起来就得几个小时的情况。

篇四:2023第二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心得体会

“双减”的课程建设更好的促进双减落地生根,课程的丰富和多样,需以校情为基,学生素养提升为本,教师学科素养为点。着力实践开展并提炼材料,行程精品课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很好的转变教育的“一言堂”,让孩子实践中体验、感悟和提升。拓宽学习空间,丰富学习素材,凸现学习主体,提升学生素养,转变学习方法。

篇五:2023第二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心得体会

参加“第二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四次学术年会”,会议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基础教育在行动”为主题,聚焦学校育人实践、双减、教育教学变革与创新等专题,展示了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前沿进展、学术成果与实践探索。两天的时间,学习了学科育人、课程育人、作业育人、评价育人等方面的前沿理论与优秀实践,进一步明确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继续秉持“植根养正”的办学理念,把良好习惯与品格培养作为落实核心素养的行动路径,进一步提升学校教育内涵发展和育人质量水平,让教育高质量发展最终回到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上,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篇六:2023第二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心得体会

本次论坛主题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基础教育在行动”。论坛为期两天,论坛议程包括主旨报告、大会发言、课堂观摩交流、平行分论坛和平行微论坛。

论坛邀请了两院院士、名校校长、高校教授等,分享对基础教育的见解,进行思维的碰撞,擦出灵感的火花。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泉水,以自己在清华大学任教期间的经历,分享了自己对拔尖创新人才基础培养的思考。他认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要激发出学生心中的激情,然后要优秀的老师来培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张民选则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自己的观点,认为高质量的基础教育要关注教育的动态过程,让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并从中不断培养出能力。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罗滨等专家学者也分享了自己对基础教育的看法。

虽然我们应该直播的形式参与,但依然阻挡不了我们学习的热情。本次论坛展示了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前沿成就、学术成果与实践探索,将助力中央关于基础教育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实,为推进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贡献学会力量。

篇七:2023第二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心得体会

2023年2月11日上午,在张翠校长的指引下,我观看了第二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四次学术年会的线上直播,听了教育行政领导、教育专家、一线教育工作者的专题报告,收获很大。

上午11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张民选教授带来了名为《研究国际趋势,推进评价改革,牵引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改革报告,张教授指出:2020年,党中央国务院推出《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改革的目标“到2035年,基本形成富有时代特征,彰显中国特色,体现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党的二十大将教育、科教和人才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总书记特别强调“完善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体系”。如何才能实现教育评价改革目标,从而牵引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呢?30年前,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总书记再次强调“我们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要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

在这些思想的指引下,张教授查阅国际文献资料,总结出6大趋势:一、基础教育评价,正在从一次性、单项性转变为持续性、综合性的监测;
二、基础教育评价,正从对学校和教师的评价,转向同时关注对地方政府的评价;
三、教师评价,正从“对教师的评价”,转向“为教师的评价”和“教师自己的评价”;
四、学生评价,从“基础知识测评”,转向“基础知识”与“核心素养”并举的测评;
五、教学评价:仍是教育及评价的核心任务,教学水平尚需提高,教学评价需要多维;
六、信息技术的运用正成为教育改革和教育评价的新杠杆。

对于第三种趋势“对教师的评价”,我理解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成为评价对象,教师处于被评价的地位。这种评价不能很好的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不太利于教师成长。

而转向“为了教师的评价”,把教师放在主人翁的地位,是一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这种评价以教师成长为中心,可以更好地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有效减轻教师内卷,尊重教师差异和发展,也更加人文。

“教师自己的评价”,是教师评价的进步,教师完全成为成长的主人,自己设定目标,自主参与评价,自主寻求发展。在这种评价方式下,教师可以发现自身的不足,自我修正自我成长。

通过本次学习,我们看到了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前沿进展、学术成果与实践探索,明确了“双减”政策下的责任与担当,了解了在教育教学中的变革与创新意识的培养……本次线上学习,让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不忘初衷、不停反思、不畏前行!

篇八:2023第二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心得体会

2月11日,我观看了第二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四次学术年会会议视频,通过一天的学习,我收益颇丰,特别是双减政策下作业的改革,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一、“双减”之下,重新认识作业的功能

我们长期的作业负担问题背后是由不正确的学习观导向、对主动和高阶学习的漠视、短视的评价导向等综合因素导致的。“双减”之下,必须要重新认识作业的功能与价值,扭转不当的考试评价导向。在加强课后服务与作业改革的基础上,重视正确的学习方式与评价导向。要认识到:

1、作业已不是传统意义的课后训练了,它早已融会贯通于学习的全过程中。

2、作业已从附属意义的学习活动,发展成为另一具有独立意义的学习活动。如果说课堂是老师现场带着学生学习,那么作业便是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

3、作业是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承载学习内容、体现学习方式、实施过程性评价的任务。过去我们只重视作业承载学习内容的一面,而忽略了作业的其它属性与功能。

因此,“双减”下的作业改革,要站在对作业完整定义的视角展开。

二、作业改革的切入点

1、克服“拿来主义”的作业,关注“教学——作业——评价”的一致性。“教学-作业-评价”的一致与分立是需要我们重点反思的。今天的老师似乎已经习惯了“拿来主义”,把现成的作业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却忘记了思考作业背后的深刻意义。其宗旨也是变“拿来主义”为自主设计作业。因为经过近几年的探索,我们渐渐发现,作业意图是否明确是决定作业有效性的前提。教师明确作业在学习过程中的意义,进而让学生了解其目的,作业才会有效。基于此,作业研究的切入点渐渐从作业的形式转向作业的功能。一是日常作业的改进。让教师以平时作业中的问题为例,大胆进行改造完善,同时阐述自己的改进思路。二是作业的创新设计。鼓励老师在日常教学中,针对某一具体学习内容,原创设计有效落实学习目标的作业,并说明自己的设计意图。

2、减少仅训练、重复型的作业,把握不同阶段作业的功能与特点。当我们关注作业的功能就会发现,当前我们的日常作业中,包含训练意义的作业太多,却没有很好地把握不同时间作业的不同功能和特点。

在课堂上,没有听到老师的娓娓相授,没有看到师生精彩的追问与对话,有的只是他们默默地观看、记录、整理和间或的讨论。老师在课堂上言语的占时可能连10%都未必有,但学生的学习是怎样发生的呢?老师是怎样支持和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呢?

三、“双减”政策提醒教师作业要内容精简、形式多样

教师不得布置重复性作业,不得布置超标的作业,不得使用“题海战术”,尽量减少学生无效劳动。对于已经积累了“丰富经验”的老师们该如何转变观念呢?布置作业重在“精”“趣”“实”“变”,作业设计注重实践形式和训练试题类型与内容的思考,试题类型注重多样化、试题内容注重趣味性和实用性,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产生获得感和成就感。通过作业让学生变成诗人,画家,变成哲学家,通过回顾、思考、梳理,准确建构思维模式,提升学习力。这是对教师严峻的考验,这是对教育管理者发出的挑战,新时代教育要用智慧、要用实践,团队合作,取长补短,分层推进。

作业的设计是为了提高教学目标,在双减政策下,作业也纳入到教研中,一份好的作业设计应该是能增长学生的兴趣,在完成作业的同时,也能让学生增长知识或者见识,在传统观念中,作业的设计可能主要以知识与技能为主,那现在我们可能需要做一些改变: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主,多让学生动手操作,设计题目时应结合情景材料,让学生感受到汉字在生活中处处可见,从而让学生对语文更有兴趣,还可以创新一些作业,比如:对学习,生活,劳动中不称心的物品进行设计或制作,这个层次就会比较高。所以学生的素质也会相应的提升,充分让学生的想法展示出来。并对他的作品进行一定的评价,学生也会更有动力。所以作业的设计形式可以有很多,需要我们用心去思考。

篇九:2023第二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心得体会

今天聆听了《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基础教育在行动》的专家报告,深受启发,特别是对于基础性作业有了新的认识。基础性作业一般是指基于课程标准、针对全体学生的共性要求而设计的作业。它提供核心的概念体系、基本的知识框架、关键的实践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必备的能力、重要的学习品质等。基础性作业应该为学生提升学习水平、形成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基础不能误解为仅仅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基础的内涵与外延要不断与时俱进。基础包括知识、能力、方法、品质等各方面的要求。

篇十:2023第二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心得体会

2023年2月11日,为进一步优化教师专业技能,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学校整体教学水平,XXX街道XXX小学全体老师参与第二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中国第三十四次学术年会此活动,加强学校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出全面部署,对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明确要求。2月12日,中国教育学会特在第二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四次学术年会上举办分论坛。

本届论坛聚焦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通过主旨报告,校长星空,中国好课堂,中国好教研,6场大会主题发言,12场分微论坛,聚焦170多名教育名家大咖,分享多个基础教育热点话题,分享了关于教育教学中的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我校老师认真观看学习,令人受益匪浅。

本论坛聚焦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主线,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探索区域教育发展规律、**教育发展难题、引领区域教育协调创新进行深入探讨。

篇十一:2023第二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心得体会

《“双减”政策下中小学校的责任担当》讲座感触颇深。尤其是专家关于教育规律和科学布置课外作业的板块,是很具实用性的。

一、教育规律即是教育中成功的大概率事件。教师要关注教育的一般规律,也要关注教育的发展规律。

二、课外作业除了我们大众认知的课外书面作业时间限制,多样性等方面内容。

“双减”政策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必须在思想上、行动上作出相应调整和提高,做好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关键角色。

篇十二:2023第二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心得体会

早上听窦桂梅校长《过好每一日学校生活》的讲座,她提到“双减”到“双育人体系”构建实施其本质是“人之为人”的发展逻辑。学校作为育人主体,让儿童过好每一日生活是探究方向。清华附小构建课内课后统筹课程,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在儿童每一日的学校生活中,聚焦儿童在一日学校生活中学什么、怎样学、何时学、学得怎样等多维度问题。全面落实儿童高质量学校生活,引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

篇十三:2023第二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心得体会

在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我们要基于学校基本情况提取成果的应用要点,做好学校的应用顶层设计。立足应用点的整体理念,构建以作业单设计、应用为课堂改革基础,以六导促进优化作业单设计、应用。最终实现未来课堂的学生学习、教师教学新样态。听了各位专家的讲座,我校坚信抓好落点,持之以恒的研究。在研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让成果推广在我校落地。

推荐访问:心得体会 第二届中国 教育论坛